1、醫院建設項目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施工方案 編 制 人: 項目技術負責人: 項 目 經 理: 目 錄一、編制依據31.1目的31.2編制依據3二、工程概況3三、施工現場消防情況分析3四、消防管理組織機構4五、施工現場安全消防管理制度55.1防火巡查、檢查制度55.2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55.3消防控制管理制度55.4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65.5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65.6施工現場火災危險源辨識7六.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措施76.1消防安全教育、培訓76.2防火間距準則86.3施工現場消防器材配置標準86.4施工現場防火分區及責任分工9七、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措施107.1臨建搭設107.2材料堆
2、放107.3危險品使用107.4機電設備117.5焊接工程117.6明火作業127.7料場倉庫防火13八、消防安全設施的布置138.1消防水池和消防管設置138.2消防栓設置138.3滅火器材使用注意事項14九、防火應急預案149.1組織機構149.2培訓和演練149.3領導小組職責149.4消防安全事故應急響應步驟159.5救災、救護人員的培訓和演練169.6人員傷亡應急措施179.7應急救援路線17十、現場消防平面布置圖19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1目的為了保證本工程的順利施工 ,確保在施工過程中抑制火災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預案。1.2編制依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
3、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50720-2011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二、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果子園路與新谷路交匯處的東南角,南臨環保大道,東側為仙姑嶺森林公園。工程包括主體建筑的地下室(南區)、上部住院樓(南樓)及與住院樓配套的底層多層裙房,建筑0.000為61.300m。主體地下室2層,地上十層,其中:裙房4層,建筑高度約20.6m;住院樓6層,建筑高度約46.6m;主要為鋼筋砼框架結構;建筑面積約27萬平方米。三、施工現場消防情況分析根據現場臨設及施工現場情況分析
4、,預計本工地消防重點包括:3.1少許職工對消防知識缺乏,防火意識差,思想容易麻痹,存在現場違章吸煙現象。3.2施工中的電焊焊花濺落容易發生火災。3.3 現場臨設材料庫存放處的油類、漆類、易燃等物品未嚴格符合相關規定要求。3.4部分施工用電設置、使用及管理不符合有關規定要求。3.5臨設搭建可能不滿足相關消防要求。四、消防管理組織機構4.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防火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負責施工現場消防工作。具體人員安排如下:防火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副組長:周 波() 項目部其他管理人員及各班組長。4.2 消防安全管理職責4.2.1項目經理(組長 )消防安全職責1、嚴格執行國家和地區的有關消防安全工作
5、的法規,做好防火常識和消防知識的培訓工作;2、保證本部消防安全條件所需資金的投入和有效實施;3、督促、檢查項目的消防安全的工作,及時消除消防安全事故隱患;4、及時、如實報告消防安全事故;5、定期聽取安全職能部門負責的工作工作匯報,把消防安全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6、督促屬下各級做好本職范圍內的消防安全工作,總結推廣消防安全先進經驗。4.2.2生產經理(副組長)消防安全職責 1、對工程項目消防安全全面負責,系本工程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人;2、負責組織建立項目安全保證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制定有關管理制度;3、對現場消防安全進行監督管理4.2.3安全員(組員)消防安全職責1、做好消防安全的宣傳教育和管理
6、工作,總結交流推廣先進經驗;2、指導項目工地的安全技術工作,掌握安全生產情況,調成研究施工工程中存在的消防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3、組織安全活動,對安全生產進行現場監督檢查,定期安全檢查和專項消防安全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4、與有關部門共同做好新工人、特殊工種工人的消防安全培訓工作。4.2.4班組長(組員)消防安全職責施工現場各班組長必須組織其班組人員認真學習消防管理條例。服從消防領導小組人員在檢查中發現的消防隱患提出的整改意見。配合好項目部把施工現場消防安全工作做好。五、施工現場安全消防管理制度5.1防火巡查、檢查制度1、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巡查檢查制度。2、
7、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每日對公司進行防火巡查。每月對單位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并復查追蹤改善。3、檢查中發現火災隱患,檢查人員應填寫防火檢查記錄,并按照規定,要求有關人員在記錄上簽名。4、檢查部門應將檢查情況及時通知受檢部門,各部門負責人應及時發出消防安全檢查情況通知;若發現本單位存在火災隱患,應及時整改。5、對檢查中發現的火災隱患未按規定時間及時整改的,根據獎懲制度給予處罰。5.2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1、工地現場通道應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嚴禁占用疏散通道,嚴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裝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2、應按規范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3、應保持防火
8、門、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機械排煙送風、火災事故廣播等設施處于正常狀態,并定期組織檢查、測試、維護和保養。4、嚴禁在工作期間將安全出口上鎖。5、嚴禁在工作期間將安全疏散指示標志關閉、遮擋或覆蓋。5.3消防控制管理制度1、熟悉并掌握各類消防設施的使用性能,保證撲救火災過程中操作有序、準確迅速。2、做好消防值班記錄和交接班記錄,處理消防報警電話。3、按時交接班,做好值班記錄、設備情況、事故處理等情況的交接手續。無交接班手續,值班人員不得擅自離崗。4、發現設備故障時,應及時報告,并通知有關部門及時修復。5、非工作所需,不得使用消控電話,非消防控制值班人員禁止進入值班室。6、上班時間不準在消
9、控室抽煙、睡覺、看書報等,離崗應做好交接班手續。 7、發現火災時,迅速按消防應急預案緊急處理,并撥打119電話通知公安消防部門并報告上級主管部門。5.4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制度1、消防設施日常使用管理由專職管理員負責,專職管理員每日檢查消防設施的使用狀況,保持設施整潔、衛生、完好。2、消防設施及消防設備的技術性能的維修保養和定期技術檢測由消防工作歸口管理部門負責,設專職管理員每日按時檢查了解消防設備的運行情況;查看運行記錄,聽取值班人員意見,發現異常及時安排維修,使設備保持完好的技術狀態。 3、消防設施和消防設備定期測試:(1)消防水泵每月試開泵一次,檢查其是否完整好用。(2)消火栓、噴淋泄
10、水測試每季度一次。(3)其它消防設備的測試,根據不同情況決定測試時間。4、消防器材管理:(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間定期兩次對滅火器進行普查換藥。(2)派專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證處于完好狀態。 (3)對消防器材應經常檢查,發現丟失、損壞應立即補充并上報領導。(4)各部門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門管理,并指定專人負責。5.5用火、用電安全管理制度1、用電安全管理:(1)嚴禁隨意拉設電線,嚴禁超負荷用電。(2)電氣線路、設備安裝應由持證電工負責。(3)各部門下班后,該關閉的電源應予以關閉。(4)禁止私用電熱棒、電爐等大功率電器。2、用火安全管理:(1)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確需動火作業時,作業單位應
11、按規定向消防工作歸口管理部門申請“動火許可證”。(2)動火作業前應清除動火點附近5米區域范圍內的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或作適當的安全隔離,并向保衛部借取適當種類、數量的滅火器材隨時備用,結束作業后應即時歸還,若有動用應如實報告。(3)如在作業點就地動火施工,應按規定向作業點所在單位經理級(含)以上主管人員申請,申請部門需派人現場監督,不定時派人巡查;離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動火作業必須保證有一人在下方專職負責隨時撲滅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4)未辦理“動火許可證”擅自動火作業者,本單位人員予以記小過二次處分,嚴重的予以開除。5.6施工現場火災危險源辨識火災危險源辨識表:六.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措施6.
12、1消防安全教育、培訓1、每季度以創辦消防知識宣傳欄、開展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提高全體員工及工人的消防安全意識。2、定期組織員工及工人學習消防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3、各部門應針對崗位特點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4、對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和使用人員應進行實地演示和培訓。5、對新員工及工人進行崗前消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6、因工作需要員工換崗前必須進行再教育培訓。7、消控中心等特殊崗位要進行專業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6.2防火間距準則 施工現場按規定保持防火間距。如果條件所限,防火間距達不到時,就采取相應防火措施,適當減少防火間距,防火間距中不準堆放易燃物。現場應有車輛循環通道
13、,通道寬度不小于4米。禁止占用場內通道堆放材料。各類建筑設施、材料的防火間距表(m)6.3施工現場消防器材配置標準1、廚房:面積在100以內,配置滅火器3(4)個、每增50增配滅火器1個。2、材料庫:面積在50以內,配置滅火器不少于1個,每增50增配滅火器不少于1個(如倉庫內存放可燃材料較多,要相應增加)。3、施工辦公區、水泥倉:面積在100以內,配置滅火器不少于1個,每增50增配滅火器不少于1個。4、可燃物品堆放場:面積在50以內,配置滅火器不少于2(4)個。5、電機房:配置滅火器不少于1個。6、電工房、配電房:配置滅火器不少于1個。7、垂直運輸設備(包括施工電梯、塔吊)駕駛室:配置滅火器不
14、少于1個。8、油料庫:面積在50以內,配置滅火器不少于2(4)個,每增50增配滅火器不少于1個。9、臨時易燃易爆物品倉庫:面積在50以內,配置滅火器不少于2(4)個。10、木制作場:面積在50以內,配置滅火器不少于2(4)個,每增50增配滅火器1個。11、值班室:配置滅火器2個及1個直徑為65mm、長度20m的消防水帶。12、集體宿舍:每25配置滅火器1個,如占地面積超過1000,應按每500設立一個2m的消防水池。13、臨時動火作業場所:配置滅火器不少于1個和其他消防輔助器材。14、在建建筑物:施工層面積在500以內,配置滅火器不少于2個,每增500增配滅火器1個,非施工層必須視具體情況適當
15、配置滅火器材。6.4施工現場防火分區及責任分工6.4.1現場防火分區現場防火分區劃分為用火作業區、易燃材料區。用火作業區為各施工層段,主要是燒焊、切割等作業層段;易燃材料區是指木模板、方木等易燃材料堆放的場地;辦公區,生活區則分為工地廚房和宿舍區兩部份。6.4.2現場防火責任分工項目消防安全責任人:項目經理用火作業區的防火責任人:生產經理及班組長主要負責以各施工層段的燒焊、切割等動火作業的審批及管理。易燃材料區的防火責任人:材料員主要負責管理現場木模板、方木等易燃材料堆放。辦公區、生活區的防火責任人:安全員主要負責對辦公區、生活區的防火安全管理。下分設工地廚房防火區和宿舍防火區,工地廚房防火區
16、的主管為食堂負責人,負責對工地廚房用火及易燃物料的管理;宿舍防火區由各在現場住宿的各班長負責管理本班組所住宿舍的安全防火工作。施工現場負責人:安全員負責對整個工地的安全防火工作進行巡察監督。七、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措施7.1臨建搭設1、施工現場搭設臨時建筑,應用專門廠家生產的定型板房,符合防盜、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搭設。2、宿舍內照明用電壓應用安全電壓36v。3、辦公室、職工宿舍內安裝冷暖兩用空調,空調用電線路獨立設置專用線路。4、工地設置吸煙室。5、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未經安全保衛部門批準不得使用電熱器具。7.2材料堆放1、現場要有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每月對職工進行一次防火教育,定期組織防火
17、檢查,建立防火工作檔案。2、施工材料的堆放、保管,應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分類單獨堆放,保持通風,用火符合防火規定。3、在建工程內不準作為倉庫使用,不準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進入工程的可燃材料,要根據工程計劃限量進入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在建工程內不準住人。4、現場易燃材料堆放的防火要求:(1)木料堆放不宜過多,木堆之間要保持一定的防火距離。木材加工的廢料要及時清理,以防自燃。(2)易燃材料應單獨堆放用帆布或不易燃物體加以覆蓋、遮擋。(3)易燃、易爆物品,其周圍10m范圍內及上空不得有明火作業。(4)易燃物品堆放處旁邊設置消防器材,設置醒目禁火標志。7.3危險品使用1、電工,焊工從事電氣設
18、備安裝電、氣焊作業,要有操作證和用火證。動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用具。用火證當日有效。動火地點變換,要重新辦理用火手續。2、使用電氣設備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嚴格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負責人,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安全。3、氧氣瓶,乙炔氣瓶工作間距不小于5米,兩瓶同明火作業距離不小于10米。禁止在工程內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乙炔發生器作業。4、施工工程要堅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特別進行電焊、氣焊、保溫、油漆粉刷或從事防水等危險作業時,要有具體防火要求。7.4機電設備1、機械和動力機的機座必須穩固。轉動的危險部位要安設防護裝置。2、工作臺前必須檢查機械、儀表、工具等且確認完好方準使
19、用。3、電氣設備必須絕緣良好,電線不得與金屬物綁在一起,各種電動機必須按規定接零接地,并設置獨立開關;臨時停電或停工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鎖。4、施工機械和電氣設備不得帶病運轉,應嚴格按照單項安全技術措施進行。運轉時不準修理。5、行燈電壓不超過36伏,在潮濕場所或在金屬容器內工作時行燈電壓不得超過12伏。6、受壓容器應有安全閥,壓力表,并避免曝曬、碰撞;氧氣瓶及配件嚴防沾染油脂;乙炔發生器、液化石油氣,不得躺臥使用,且必須有防回火的安全裝置。7.5焊接工程7.5.1電焊1、電焊焊機外殼必須接地良好。2、電焊機要設獨立的的開關,開關應設在防雨的箱內,拉閘時應側身操作。3、在密閉的金屬容器內施焊時,容
20、器必須可靠接地,通風良好,并應有人監護。嚴禁向容器內輸入氧氣。4、焊接預熱工件時,應采用石棉布或擋板等隔熱措施。焊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絲繩接觸,所有地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5、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對其進行覆蓋或隔離。7.5.2氣焊1、氣焊人員必須遵守安全使用危險品的有關規定,(1)氧氣瓶和乙炔氣瓶距火源不得小于10米。(2)乙炔氣瓶要放在空氣流通好的地方,嚴禁放在高壓線下。應立放固定使用,嚴禁臥放。(3)施工現場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4)裝置要經常檢查和維護,防止漏氣。同時嚴禁氣路沾油。(5)氧氣瓶、乙炔氣瓶不得放在日光下直曬或放在高溫處,氧氣瓶、乙炔瓶存放溫度不得超過35C。(
21、6)使用乙炔氣瓶必須配備專用的乙炔減壓器和回火防止器。2、氣焊工必須遵守下列安全操作要點(1)氧氣瓶、乙炔氣瓶裝減壓器前,對瓶口污物要清除,以免污物進入減壓器內。(2)瓶閥開啟要緩慢平穩,以防氣體損壞減壓器。(3)在點火或工作過程中發生回火時,要立即關閉氧氣閥門,(混合氣閥門),最后關閉乙炔氣閥門。3、氣焊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1)施焊場地周圍的易燃易爆物品應清除或覆蓋、隔離。(2)氧氣瓶及配件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3)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地面或工件上。帶有乙炔氣和氧氣的焊槍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4)不得手持連接膠管的焊槍爬梯或登高。(5
22、)嚴禁在帶壓力的金屬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操作。(6)在貯存過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操作時,應先清洗干凈,并將所有的孔、口打開。(7)工作完畢,應將氧氣閥、乙炔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檢查工作場地,確認無著火危險,方可離開。7.6明火作業、施工作業用火必須經保衛部門審查批準。領取用火證,方可作業。用火證只在指定地點和限定時間內有效。、 具有火災危險的場所禁止動用明火。確需動用明火時,必須事先向主管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并采用嚴密的消防措施,切實保證安全。、 使用明火時應注意下列問題:(1) 現場生產、生活用火均應經主管消防的領導批準,任何人不準擅自使用明火。使用明火時,要遠離易燃物,并
23、備有消防器材。(2) 使用材料燒火時,要隨時有人看管,不準用易燃油料點火。用火完畢要認真熄火。(3) 現場應設吸煙室,場內嚴禁吸煙。(4) 現場從事電焊、氣焊的工作人員均應受過消防知識的教育,持有操作合格證。在作業前要辦理用火手續,并配備適當的看火人員,看火人員應隨身應有滅火器,在焊接過程中不準擅自離開崗位。7.7料場倉庫防火、易著火的倉庫應設在工地上風方向、消防能達到的地方。、易燃露天倉庫應有6米寬平坦空地消防通道,禁止堆放障礙物。、庫存物品應分類分堆貯存編號,對危險物品應加強庫存檢驗,易燃易爆物品應使用不發火的工具設備搬運和裝卸。、庫房內嚴禁使用碘鎢燈、電氣線路或照明應符合安全規定,易燃品
24、應使用防爆開關和防爆燈。、易燃材料堆保持通風良好,應經常檢查其溫、濕度,防止自然起火。、露天油桶堆放處應有醒目的禁火標志和防火防爆措施。、各種氣瓶均應單獨設庫存放。八、消防安全設施的布置8.1消防水池和消防管設置地下室施工期間供水(含消防用水)、加壓裝置設置在本工程南側地坪的臨設規化位置。待地下結構施工完成后,地面以上供水(含消防用水)、加壓裝置改設置在本擬建建筑的地下室水池位置。施工現場設置消防水池使其與消防管道貫通,并設置應急閥門蓄水備用。水池進水管直接與現場既有給水管網鏈接,并設置相應閥門滿足切換需要。進水主管采用DN100,高層區域設置消防豎管管徑采用DN75,并隨樓層的升高逐層設水平
25、支管,配備足夠長的管路,輻射至各消防用水點。消防供水應保證水管的充實水柱射到最高最遠點。出水口處配置大水桶、消防桶。大水桶隨時呈滿水狀態,以備急用。8.2消防栓設置施工現場配備消火栓,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120m。待結構施工完畢后,每層設置消防水槍、水帶及軟管,且每個設置點不應少于2套。消防給水系統的給水壓力應滿足消防水槍充實水柱長度不小于10m的要求;給水壓力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置消火栓泵,消火栓泵不應少于2臺,且應互為備用;消火栓泵宜設置自動啟動裝置。消防水池及消火栓位置后附詳圖。8.3滅火器材使用注意事項、泡沫滅火器適用于油脂,石油產品及一般固體物質的初起火災。、酸堿滅火器適用于竹木、棉
26、毛、革、紙等一般可燃物質的初起火災。、干粉滅火器適用于石油及其產品、易燃物質的初起火災。、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于貴重設備、檔案資料、儀器儀表、600V以下電器及油脂火災。、 水的滅火范圍較廣,但不得用于:(1)非水溶性可燃易燃物體火災。(2)與水反應產生可燃氣體,可引起爆炸的物質起火。(3)直流水不得用于帶電設備和可燃粉塵處的火災,貯存大量濃硫酸,硝酸場所的火災。九、防火應急預案9.1組織機構副組長:黃鴿輝(安全負責人、) 組 員:胡文華() 王建華() 劉武圣() 莫勝輝()王 輝()各分包單位負責人及各班組長(兼職安全員)9.2培訓和演練1、項目部項目經理負責主持、組織項目部定期按防火應急響
27、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2、項目部安全部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3、定期組織對應急消防設備的準備、維護、保養等進行檢查。4、成立應急小組,落實職能組職責。(職能組:聯絡組、搶險組、疏散組、救護組、保衛組、調查組、后勤組、義務消防安全救援隊等。)9.3領導小組職責工地發生消防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職能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公司及
28、當地消防安全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和求援。平時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在工地,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消防安全緊急事故時,在應急小組組長未到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代理組長,全權負責落實搶險。職能組職責:1、聯絡組:其任務是了解掌握事故情況,負責事故發生后在第一時間通知公司及當事人的親人等。2、搶險組:其任務是根據指揮組指令,及時負責撲救、搶險,并布置現場人員到醫院陪護。當事態無法控制時,立刻通知聯絡組撥打政府主管部門電話求救。3、疏散組:其任務為在發生事故時,負責人員的疏散、逃生。4、救護組:其任務是負責受傷人員的救治和送醫院急救。5、保衛組:負責損失控制,物資搶救,對事故現
29、場劃定警戒區,阻止與工程無關人員進入現場,保護事故現場不遭破壞。6、調查組: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及經濟損失等,調查情況及時上報公司。7、后勤組:負責搶險物資、器材器具的供應及后勤保障。8、義務消防安全隊:發生消防安全時,應按預案演練方法,積極參加撲救。工作人員名單及分工應掛在項目部辦公室墻上。9、應急小組地點和電話有關單位部門聯系方式:地點:工地辦公室。應急小組組長電話:莫剛 急救電話-120 火警-119 公安-110 9.4消防安全事故應急響應步驟1、立即報警:當接到發生消防安全信息時,應確定消防安全的類型和大小,并立即報告防火指揮系統,防火指揮系統啟動緊急預案。指揮小組要迅速報
30、“119”火警電話,并及時報告上級領導,便于及時撲救處置消防安全事故。2、組織撲救消防安全:當施工現場發生消防安全時,應急準備與響應指揮部除及時報警,并要立即組織基地或施工現場義務消防安全救援隊員和職工進行撲救消防安全,義務消防安全救援隊員選擇相應器材進行撲救。撲救消防安全時要按照“先控制,后滅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點,后一般”的滅火戰術原則;派人切斷電源,接通消防安全水泵電源,組織搶救傷亡人員,隔離消防安全危險源和重點物資,充分利用項目中的消防安全設施器材進行滅火。A、滅火組:在消防安全初期階段使用滅火器、室內消火栓進行消防安全撲救。B、疏散組:根據情況確定疏散、逃生通道,指揮撤離,并維持秩
31、序和清點人數。C、救護組:根據傷員情況確定急救措施,并協助專業醫務人員進行傷員救護。D、保衛組:做好現場保護工作,設立警示牌,防止二次火險。3、人員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也是最徹底的應急響應。在現場平面布置圖上繪制疏散通道,一旦發生消防安全等事故,人員可按圖示疏散撤離到安全地帶。4、協助公安消防安全隊滅火:聯絡組撥打119、120求救,并派人到路口接應。當專業消防安全隊到達消防安全現場后。消防安全應急小組成員要簡要向消防安全隊負責人說明消防安全情況,并全力協助消防安全隊員滅火,聽從專業消防安全隊指揮,齊心協力,共同滅火。5、現場保護:當消防安全發生時和撲滅后,指揮小組要派人保護好現場,
32、維護好現場秩序,等待調查組調查事故原因;同時應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時清理,將消防安全造成的垃圾分類處理以及其它有效措施,使消防安全事故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底限度。6、消防安全事故調查處置:按照公司事故、事件調查處理程序規定,消防安全發生情況報告要及時并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查處。事故后分析原因,編寫調查報告,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負責對預案進行評價并改善預案。9.5救災、救護人員的培訓和演練1、救助知識培訓:定時組織員工培訓有關安全、抗災救助知識,有條件時邀請有關專家前來講解,通過知識培訓,做到迅速、及時地處理好消防安全事故現場,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2、使用和器材維護技術培訓:對各類器材的
33、使用,組織員工培訓、演練,教會員工人人會使用搶險器材;倉庫保管員定時對配置的各類器材維修保護,加強管理;搶險器材平時不得挪作他用,對各類防災器具應落實專人保管。3、每半年對義務消防安全隊員和相關人員進行一次防火知識、防火器材使用培訓和演練(傷員急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搶險救災基本常識等)。4、加強宣傳教育,使全體施工作業人員了解防火、自救常識。9.6人員傷亡應急措施1、現場人員要迅速將傷員立即脫離危險地方,組織人員進行搶救,若發現傷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則將傷員仰臥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進行人員呼吸或同時進行體外心臟按壓。立即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受傷程度、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通知有關現場負責人,維護現場秩序,嚴密保護施工現場。2、應急物資常備藥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繃帶、無菌敷料)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物資。3、距現場較近的醫院 長沙理工大學校醫院:環保西路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長株潭分院:芙蓉南路 利群醫院:長沙市雨花區中意路729號9.7應急救援路線詳見后附應急救援路線圖:十、現場消防平面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