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防施工方案六、主要項目施工方案:火災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施工方法:1、系統原理及控制過程 火災報警:探測器或人員通過報警按鈕,向消防控制室報警。 噴淋系統滅火:當發生火災時,噴灑頭開啟,噴灑頭在其保護面積內灑水,消滅和控制火災。 消火栓滅火:當有火情時,通過消火栓按鈕或消防控制室控制器,可以啟動消防泵向消火栓管道充水。 火災時,可通過各層的消防專用電話插座與消防控制室聯系;消防控制室設有火警“119”專用外線電話。2、金屬軟管安裝: 金屬軟管不應退絞、松散,中間不應有接頭;與設備、器具連接時,應采用專用接頭,連接處應密封可靠;防液型金屬軟管的連接處應密封良好。 金屬軟管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2、曲半徑不應小于軟管外徑的6倍。 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1m,管卡與終端、彎頭中點的距離宜為300mm。 金屬軟管應可靠接地,且不得作為電氣設備的接地導體。3、管內穿線工程: 在管道內穿線,應在建、構筑物抹灰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在穿之前,應先將管道內的積水和雜物清除干凈。要求埋管到位,引線暢通,否則向甲方報告,辦理洽商。 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同一線槽的同一孔內。 導線在管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箱連接。導線外徑總截面不應超過管內面積的40。 管路穿線前,應首先檢查各個管口的護口是否齊整,如有遺漏或破損,均就地補齊和更換。
3、管線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伸縮縫、沉降縫、抗震縫等),應采取補償措施,導線跨越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并留有適當的余量,一般為1520 m。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個回路導線用50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 導線敷設完畢后,對各系統線路進行校驗。必須確保線路接頭部位連接良好并且做絕緣防水處理。 用500V兆歐表檢測總線對地電阻和線間電阻應為20M以上。若線路不能達到該指標則應考慮導線質量、絕緣皮層損傷或絕緣防水處理是否有問題。4、火災探測器、控制模塊的安裝 消防模塊由集中與就地分散安裝相結合,在吊頂處應置于吊頂內,無吊頂處就近安裝在受控設備旁。 模塊安裝
4、,不論吸頂、還是壁裝,都應端正、嚴密并與墻面平。成排安裝的,應平齊。 探測器吊頂吸頂安裝時,采用木螺絲將底座固定在配套的接線盒上。 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 m; 探測器周圍0.5 m以內,不應有遮擋物; 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 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 m; 探測器距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 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則其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度。 探測器的底座應固定牢靠,其導線連接必須是可靠的壓接,涮錫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 探測器的“+”線應為紅色,“”
5、線應為蘭色,其余導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顏色區分,但對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的顏色應一致。 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且入端處應有明顯的標志。 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 探測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探測器在即將調試時方可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 依照施工圖紙安裝探測器基座。所有探測器基座聯接安裝完畢之后須用萬用表檢查兩條總線之間有無短路現象。5、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在墻上距地(樓)面高度1.5米處,且應有明顯標志。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設
6、置安裝在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牢固,并不得傾斜。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6、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 火災報警控制器落地安裝,其底距地面宜高出地坪0.10.2m。 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且應固定牢靠; 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且字跡清晰,不易褪色; 電纜芯線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導線應綁扎成束; 導線引入穿線管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 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的標志。 控制器的接
7、地,應該牢靠,并應有明顯的標志。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 調試前的規定與準備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在建筑物內部裝修和系統施工安裝結束后進行; 系統調試前應具備規范規定的文件及調試必需的其它文件; 調試負責人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所有參加調試的人員應當職責明確,并應按調試工作程序進行調試; 調試前按國家現行標準,規范要求檢查系統的施工安裝質量。對施工安裝中出現的問題,應會同有關單位協商解決,并有文字記錄; 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檢查驗明設備的型號、規格、數量、備品備件等。 系統檢查:A 在導線接入控制器之前,首先使用萬用表交流檔檢查每對導線之間以及每根導線對地是否有強電電壓。B 用
8、萬用表檢查每對層線的兩根線之間以及每對導線與其他導線之間是否存在短路或接近短路現象;用萬用表M檔測量每對導線對地的絕緣電阻,阻值應大于20M。C控制器通電之前,測量交流電壓,檢查其是否在規定范圍內。檢查接線端子有無松動,電纜是否插牢,帶插座的集成電路是否松動。D 不接任何外部負載,將控制器開機自檢,檢查面板上所有指示燈、顯示器、等工作狀況;檢查控制器總線輸出電壓是否在27V左右。E 按規范要求檢查系統線路,對于錯線、開路、虛焊和短路等應及時進行處理。 系統的調試 首先編制系統調試方案,依照方案,將系統劃分為幾部分,有步驟進行調試,按照從局部到全系統的順序進行。 在調試過程中應按照公安部頒發的火
9、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規范,深入檢查各部件和設備安裝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在各種設備系統聯接與試運轉過程中,應由有關廠家參加協調,進行統一調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詳細的統調記錄。 報警系統的調試,應分別對探測器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正常后方可進行系統的調試。 應采用專用的檢查儀器對探測器逐個進行試驗,其動作應準確無誤; 應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項控制功能和聯動功能;配合消火栓等各個專業進行總體試運轉。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在連續運行120h無故障后,按國家現行標準、規范規定填寫調試報告。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系統施工方法:1、管網安裝施工方法: 管道穿基礎、隔墻、樓板處
10、應由土建專業預留孔洞。 管網安裝前應校直管子,并應清除管子內部的雜物;安裝時應隨時清除已安裝管道內部的雜物。 消火栓管道采用焊接鋼管,焊接;自動噴灑管道采用內外熱鍍鋅鋼管,絲接或溝槽連接; 鋼管表面光滑、平整、無裂紋、縮孔、夾渣、折迭和重皮,無劃痕和碰傷。管內外表面的鍍鋅層應均勻,不得有未鍍上鋅的黑斑、氣泡或脫落或銹蝕等,管子無彎曲,表面顏色一致。鍍鋅鋼管的合格證、材質單等證明材料均在有效期內,內容與實物及標準要求相一致,通過監理驗證后方可進場使用。 在具有腐蝕性的場所安裝管網前,應按設計要求對管子、管件等進行防腐處理。 管道穿越墻壁和樓板時應裝設套管,套管直徑比管道大2號,安裝后均用耐火材料
11、填充。 管道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管道的中心線與梁、柱、樓板等的最小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管道的中心線與梁、柱、樓板等的最小距離:公稱直徑(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距離(mm)404050607080100125150200 管道穿過建筑物的變形縫時,應設置柔性短管。穿過墻體或樓板時應加設套管,套管長度不得小于墻體厚度,或應高出樓面或地面50mm;套管與管道的間隙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填塞密實。 消防管道安裝宜設0.0020.005的坡度,且應坡向排水管;當局部區域難以利用排水管將水排凈時,應采取相應的排水措施。當噴頭數量小于或等于5只時,可在管道低
12、凹處加設堵頭;當噴頭數量大于5只時,宜裝設帶閥門的排水管。 立管每層設管卡,安裝高度距地面1.5米。 配水干管、配水管應做紅色或紅色環圈標志。 管網在安裝中斷時,應將管道的敞口封閉。 管道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管道的中心線與梁、柱、樓板等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規定要求。 施工中遇有管道標高出現矛盾時,應與設計人員協商解決,原則是先風管后水管,有壓管讓無壓管。 施工中預留的孔洞,在管道施工完畢后須堵嚴。 設有特殊處理的管道及設備,按圖中標注的方法施工。 所有管道的防腐,均應在除銹后進行。 管道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管道的中心線與梁、柱、樓板等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規范
13、要求。2、管道設備安裝: 備料加工訂貨應嚴格按照設備表的技術要求進行,主要設備確定生產廠家后須由設計人員向廠家做技術交底,以確保產品能滿足使用要求;設備出廠前應進行性能測試,并提供測試報告。 各種設備安裝前應根據訂貨或出廠清單進行檢查,對安全設施檢測,并按照廠家說明書要求或有關人員指導下施工。 管道設備安裝應與土建施工密切配合;土建施工期間,應有專人負責配合總包方預留孔洞和埋件; 閥門及其附件的現場檢驗應符合設計要求: 閥門的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 閥門及其附件配備齊全,不得有加工缺陷和機械損傷; 壓力開關、水流指示器等自動監測裝置應有清晰的銘牌、安全操作指示標志和產品說明書;水流指示器還
14、應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標志;安裝前應逐個進行主要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螺紋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管子宜采用機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飛邊、毛刺;管子螺紋封面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普通螺紋基本尺寸要求、普通螺紋公差與配合、管路旋入端螺紋尺寸系統的有關規定; 當管道變徑時,宜采用異徑接頭;在管道彎頭處不得采用補芯;當需要采用補芯時,三通上可用1個,四通上不應超過2個;公稱直徑大于50mm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頭; 螺紋連接的密封填料應均勻附著在管道的螺紋部分;擰緊螺紋時,不得將填料擠入管道內;連接后,應將連接處外部清理干凈。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應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規定要求。如表所示:鋼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間距按下表:公稱直徑(DN)1520253240506580100150支架的最大間距(m)保溫管1.5222.533444.56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