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纖維復合芯導線施工方案碳纖維復合芯導線施工方案一、碳纖維復合芯導線(ACCC 導線)與以往鋼芯鋁絞線不同,碳纖維導線結構特殊,芯線表面光滑,碳芯抗彎曲性能差,對導線展放、安裝過程中所使的工器具要求與常規導線施工有較大差別。碳纖維導線的展放對導線配盤連接金具和牽引場的選擇也有比較特殊的要求。桃平線改造是我省首條使用碳纖維復合芯導線(ACCC-630/45)的 220kV 輸電線路。二、工程綜述:(1)本工程為桃園變至平陸變 220kV 架空輸電線路工程重冰區段。N41-N54 線路改造施工地段均為高山大嶺,桃平線原設計為同塔架設雙回路線路。本工程將 N41-N54 段雙回路線路改為兩條單回路線
2、路。1、將原桃平線N41-N54段1、2回導線拆除更換為三相ACCC-630/45型碳纖維復合纖維導線。2、新建一條單回路線路(N1-N17),切換原桃平 2 回 N41-N54 段線路。三、碳纖維復合芯導線(ACCC 導線)施工方案:1、原桃平線 N41-N54 更換導線采用舊線牽新線一牽一張力放緊線。N48 塔為轉角耐張塔,展放導線分兩個流程。在 N48 耐張塔兩側落線后,用旋轉聯接器和放線專用網套與 ACCC-630/45 碳纖維復合導線聯接,在 N48 張力放線,分別在 N41 和 N54 牽引。2、ACCC-630/45 碳纖維復合芯導線的展放碳纖維復合芯導線展放的前期準備工作及展放
3、過程和一般普通導線相似。由于本工程采用舊線牽新線,一牽一張力放、緊線施工,所以導線展放過程未涉及通道清理、跨越架搭設、展放導引繩等工序。懸掛放線滑車,在預留導線上換入雙掛820 單滑輪。在展放碳纖維復合芯導線時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以確保導線展放成功。2.1 對放線滑輪的要求2.1.1 放線采用尼龍或韌性材質輪槽的滑車,放線滑車直徑一般使用820mm:直線塔最小使用660mm。輪槽的寬度能順利通過后接管保護鋼甲及放線連接器。2.1.2 在放線施工工作中如果導線牽引角度過大,導線線芯將受到攪傷,使導線強度大大下降。在正常放線張力下,導線在滑車上的包絡角25,可使用820mm 單滑車。包絡角25
4、時,使用820mm雙滑車,以保證每個單滑車包絡角2 米)。兩個網套間配備抗彎聯接器。耐熱鋁合金碳纖維導線,可不使用卡芯器(廠家施工安裝導則)。2.4 碳纖維復合芯導線耐張線夾安裝壓接的方法2.4.1 導線壓接是架空線路施工中的一項重要隱蔽工程。碳纖維復合芯導線壓接的前期準備工作和普通導線相同,以下著重說明幾點不同之處和壓接的注意事項。本工程導線壓接由導線廠家技術人員直接操作。本次改造工程采用定長導線,無直線接續管壓接。碳纖維復合芯導線耐張線夾有與普通導線相同的金具和楔接耐張線夾兩種形式。本工程采用楔接耐張線夾。2.4.2 楔接耐張線夾的安裝與壓接2.4.2.1 準備工作(1)在距導線端部 2
5、厘米處,垂直導線軸線切斷。(2)將內襯鋁管帶有滾花紋的一端穿入導線。(3)再將外襯鋁管穿入導線。(4)在距端部 20 厘米處做標記,在標記里側用膠帶將絞線綁扎牢固。在標記處將絞合的鋁股截斷剝離,截斷鋁股時不得損傷碳纖維復合芯桿。5)用砂布均勻打磨已剝去鋁股的碳纖維復合芯桿,將芯桿表面由光亮狀態打毛,用干凈棉布將該部分芯桿的表面擦拭于凈。(6)將金具外錐套人打磨后的芯桿,然后套入內錐。芯桿應露出內錐端面 68 毫米。(7)將外錐與內錐沿直線方向拉緊,在拉緊操作中嚴禁扭轉外錐及內錐。2.4.2.2 內外錐壓緊工序(1)將已與導線預裝配的耐張線夾的外錐部分(含內錐及芯桿)水平插入專用壓鉗。(2)將千
6、斤頂液壓手柄開始徐徐加壓,直至壓力表讀數指示1520MPa,保持 3-5 秒鐘。(3)將壓緊的內、外錐,從專用壓鉗中輕輕拔出。2.4.2.3 內、外襯鋁管裝配及壓接工序1)將耐張線夾的鋼錨輕輕旋入外錐內,并用扳手緊固。(2)在導線 300-310mm 處,均勻涂上隨箱附帶的導電膏。將外襯鋁管推緊至鋼錨處,再將內襯鋁管推緊至外襯鋁管定位處。(3)將外襯鋁管靠近鋼錨一側的滾花處壓一模,壓力 65-75Mpa。(4)將外襯鋁管另一側的滾花標記處依次順序壓五模(或多模),壓力65-75Mpa;在順序壓第六模時,壓力 35Mpa。施壓時模與模之間的重疊應不小于 5mm。(5)用游標卡尺測量壓后對邊尺寸,
7、米尺測量壓后鋁管長度,應符合規范要求,作好記錄。并在金具出線處,均勻噴涂漆標識。(6)用板銼將毛刺處理干凈,不平整處,用細砂紙打磨。四、碳纖維復合芯導線(ACCC 導線)施工中的其它注意事項1 導線在運輸及施工中,應防止磕碰及彎折,以免導線損傷和碳纖維芯折斷。在裝卸導線的起吊中,宜用鋼錨穿過線筒中心孔垂直起吊,兩根起吊鋼絲繩的夾角應大于 30,以免導線受擠壓損壞。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導線彎曲半徑不得小于 1.5 米。施工過程中保證導線移動平穩,受力均勻。2.錨線:2.1 應采用臨時錨線的方式進行直線接續管的壓接,錨線位置應距導線端頭 15m 以外。(本工程未使用)。2.2 為防止導線在錨線器出口處因自重作用和斷線沖擊而損傷,在離錨線器后 1m 左右處,用白棕繩將導線吊在錨線的鋼絲繩上,防止松線時導線出現硬彎。斷線前應用大繩控制好導線,勿使線頭自由下垂。3.附件用提線器將導線提起時(提線吊鉤接觸導線的寬度不得小于導線直徑的 8 倍,接觸導線部分應加襯墊),先用提線帶套牢導線,然后將提線器吊鉤穿過提線帶套,再提導線,以防損傷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