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水工程施工方案1、工藝流程溝槽開挖砂基礎安管管道安裝管件管身回填管道試壓檢查井砌筑沖洗消毒2、開挖溝槽開槽采用機械開槽,人工配合清槽,開槽時由測量人員配合,隨挖隨測,以保證不出現槽底超挖。機械挖槽時應在設計槽底高程上保留20cm左右一層不挖,用人工清底,保證管道下方地基不受干擾。同時根據排管的原則和距離,將管口處的工作坑一并挖出,以便管道就位和安裝。開挖棄土置于溝槽一側,便于管道施工。堆土距槽邊1m以外,并適當留出運輸材料工作面。雨季施工時應圍防汛埂,以防雨水沖槽。3、管道基礎給水管道基礎采用厚度為10cm的砂基礎,夯實密實,密實度達到90%以上。4、安裝管道下管采用人工下管。管道鋪設前應對
2、管道進行外觀檢查有無缺陷,有無裂紋,不合格者不得使用。插口裝入承口前,將承口內部和插口外部清刷干凈。膠圈接口的,先檢查承口內部和插口外部是否光滑,保證膠圈順利推進不受損傷,再將膠圈套在管子的插口上,并裝上膠圈推入器。插口裝入承口后,應根據中線或邊線調整管道中心位置。管道采用砂穩定后,隨即用稍粗于接口間隙的干凈麻繩或草繩將接口塞嚴,以防泥土及雜物進入。為防止管道因受外力時走動,管身及時進行胸腔填土。胸腔填土須在接口完成之后進行。管道鋪設安裝必須穩固,管道安裝后應線形平直;管道埋設深度、軸線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各種接口質量標準參見市政規范標準的規定。5、井室施工設在鋪裝路面下時,井口與路面平,井口
3、不做混凝土圈,內墻用原漿勾縫,施工時注意檢查爬梯預埋件。制作蓋板前校對到貨閘閥尺寸,注意人孔中心應對準閘閥方頭或手輪中心,閘閥方頭或手輪中心偏離井中心不超過20cm,蓋板與井壁結合面滿做水泥砂漿并抹水泥砂漿三角,管道附件下設置的支墩按照設計圖施工。6、回填回填工作應在管道安裝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前應先將槽底雜物清除干凈,并按自來水公司規定粘貼管材標志帶。井室等附屬構筑物回填四周同時進行。為防止管道偏移,管道兩側胸腔還土應同步進行,兩側高差不得超過0.2米,必須分層夯實。胸腔及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填土擊實標準不小于95,如管道上設置的混凝土支墩或其它混凝土構筑物,必須在其強度達到
4、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才能回填;管頂以上50厘米內,應使用木夯夯實,回填土擊實標準不小于85。回填時不得損壞管道及外防腐層,回填時土中不得含有磚石、瓦塊、和大于10cm的硬土塊;管道底部的三角部位,用木錘等特別工具填細土(砂)搗實;每層虛鋪厚度,對于一般壓實工具每層不超20厘米;溝槽回填順序應按溝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層進行。7、試壓(水壓試驗)(1)壓力試驗準備工作在水壓試壓前,先檢查管道內部是否清理干凈,并檢查堵板、后背等是否符合方案設計規定。后背應設在原狀土或人工后背上,土質松軟時采取加固措施;后背墻面應平整并與管道軸線垂直。水壓試驗前,管道安裝檢查合格后及時回填土,管道頂部回填土應留出接
5、口位置以便檢查滲漏處。試驗管段所有敞口應封閉,不得有滲漏處;不得用閘閥做堵板,不得含有消火栓、水錘消除器、安全閥等附件。試壓前先串水浸泡24小時。(2)預試驗階段將管道內試驗壓力逐步緩升,先升至壓力的50%進行檢查,如無泄露及異常現象,繼續按試驗壓力的10%穩步升壓到試驗壓力并穩壓30min,當30min后壓力下降不超過試驗壓力的70%,則預試驗結束;否則重新注水補壓并穩定30min再進行觀測,直至30min后壓力下降不超過試驗壓力的70%。(3)主試驗階段壓力試驗標準:在試驗壓力下穩定15分鐘后壓力下降不超過0.02Mpa為合格。在預試驗階段結束后,迅速將管道泄水降壓,降壓量為試驗壓力的10
6、%15%;期間應準確講師降壓所泄出的最大量。每隔3min記錄一次管道剩余壓力,應記錄30min;30min內管道剩余壓力有上升趨勢時,則水壓試驗結果合格。30min內管道剩余壓力無上升趨勢時,則繼續觀察60min;整個90min內壓力下降不超過0.02MPa,則水壓試驗合格。主試驗階段上述兩條均不能滿足時,則水壓試驗不合格,應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后再重新組織試驗。8、沖洗消毒接通已運行給水管線,新裝閘門及閘門與舊管之間的各項管件應清除污物并沖洗干凈后,方可安裝。管道第一次沖洗應用清潔水沖洗至水口水樣濁度小于3NTU止,沖洗水速應大于1.0ms。管道第二次沖洗應在第一次沖洗后,用有效氯離子含量不低于20mg/L的清潔水浸泡24h后,再用清潔水進行第二次沖洗直至水質檢測化驗合格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