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山縣城市道路建設項目(一期)沿江路編制單位:編制人:編制日期:xx臨時便道施工方案一、編制原則1、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根據工程特點,從實際出發,科學組織,均衡施工,達到快速、有序、優質、高效的目的。2、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從管理、方案、資源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安全施工。3、堅持文明施工,注重環保和水土保持的原則。二、編制范圍本臨時便道編制范圍:名山縣城市道路建設項目(一期)沿江路路基土石方、路基擋土墻施工便道工程。三、工程概況名山縣城市道路建設項目(一期)沿江路全長660.487米,線路走向為南北走向,3處平曲線,1個S形曲線,1個卵形曲線,道路設計起點K0+000位
2、于彩虹橋西岸,路線沿名山河西岸前行,道路設計終點K0+660.487,止于蒙山路。全線分部橋梁1座,位于K0+553.5樁號位置處,橋跨布設為125m,橋全長33.0m。下部結構采用擋土式橋臺,樁基礎。由于該線路緊鄰名山河布設,左側為明山河道,右側為帶狀居民區,工程區域內根本沒用可供施工的臨時便道,僅能從沿江路起、終點位置打通施工便道,可是沿江路起點彩虹橋頭附近居民區短時間內拆遷不了,鑒于此種情況,唯一可行方案就是從終點位置快速打通施工便道,切入道路靠河沿線路基擋土墻位置,為展開擋墻及路基施工創造條件。四、便道施工總體方案根據該線路布局特點,可展開兩個便道突破點:一個是從沿江路中橋左側15m位
3、置破處兩側河堤展開便道,開通施工,由于該便道跨河道施工,且汛期河道徑流量較大,所以開通便道的同時滿足河道過水量的要求、確保臨時便道穩固可持續利用是該點的施工難點。另一突破點就是從沿江路中橋既有便道下河,沿既有河道擋墻向小里程處展開便道,在擋土墻適當位置破除一段河堤,轉入路基位置,開通便道施工。由于汛期河道過水量大,且需要破除一段路堤擋土墻,所以防止便道及被破處擋墻段的路基被沖毀是該點存在的施工難度。五、便道突破點施工方案當采用第一突破點打通便道展開施工時,我部擬投入挖掘機1臺,15T吊車1臺,1500涵管8根(長2.0m),由于便道所處位置河床為砂卵石層,無特殊及不良地質,無沖溝,施工難度相對
4、較小,計劃在該處修建臨時圓管涵便橋1座,便橋寬4.0m,滿足前期施工交通要求,在汛期洪水來臨之前再鋪設二層涵管,滿足大水量過水要求。管道基礎擬采用片石基礎,基礎上鋪單層涵管,涵管與涵管之間的夾縫內用沙袋裝土碼實,碼實高度與管頂平齊,上鋪20cm碎石墊層對基礎進行找平。計劃在方案通過后15天內完成該便橋施工。當采用第二突破點打通便道展開施工時,我部擬投入機械挖掘機1臺,自卸汽車2輛,推土機1臺。由于整個便道沿河床邊沿擋土墻前行,便道所處位置河床為風化巖層,基礎承載力雖滿足修建臨時便道的要求,但便道長期被河水浸泡不利于車輛通行,汛期洪峰來臨抵抗不了洪水的沖擊,計劃在汛期來臨之前利用既有河床做為臨時
5、便道,部分坑凹處用砂夾石找平、壓實。計劃在方案通過后10天內完成。六、開通便道、便橋效能便道、便橋開通后路基土石方隊伍、路基防護工程隊伍可以盡早進入施工現場,進行設備布置、施工準備工作,這樣可形成多工序、多項目的平行和交叉作業,同時可在汛期洪峰來臨之前為擋土墻完工爭取寶貴時間,確保沿江路路基工程的安全施工。七、施工問題處理1、在便道開通過程中,有些地段根本沒有正線便道施工條件,必須開展線外便道。而線外便道的開展又牽涉到征地拆遷問題。2、在線外便道施工中,根據施工情況,將進行臨時征地數量統計,并進行匯總上報。3、汛期洪峰到達時河流徑流量難以預測,修建臨時便橋必須充分考慮便橋在汛期洪峰到達時的防洪、泄洪能力。xx城市道路建設項目(一期)經理部2012年03月30日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