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1、概述. 12、地層巖性. 13、施工工期及資源配備. 24、施工布置. 24.1施工道路布置. 24.2施工供水、供電布置. 25、先導孔施工. 25.1施工準備. 25.2施工工藝流程. 35.3先導孔主要施工方法. 36、質量控制要點. 36.1孔位放樣及測量. 36.2鉆機對位檢查. 46.3鉆孔深度控制. 47、安全文明施工、環水保措施. 47.1安全保證的主要措施. 47.2環境保護措施. 47.3水土保持措施. 4先導xx施工方案1、概述根據招標文件及設計圖紙要求,澧河渡槽灌注樁施工前,需對設計部位的地質條件進行復勘,檢查地質條件與持力層埋藏深度與設計圖紙是否吻合,并以復勘
2、孔資料為依據繪制地質剖面圖,作為灌注樁施工的重要依據。根據設計要求,1#、2#、3#墩樁基礎每根樁需進行超前鉆孔勘探。鉆孔位置為樁的中心部位;建筑物其它11個墩位的每一個承臺都需進行超前鉆孔勘探。鉆孔位置為承臺的中心部位,經測量定位后不得移動。鉆孔深度應達到設計樁長以下5d(d為樁徑)或進入微新巖石以下5m。通過地質復勘的情況確定每處樁基的長度。本工程共需施工先導孔64孔,設計總長度為3898m。2、地層巖性工程區地層有上元古界洛峪群(Pt3ly)、上第三系(N)和第四系(Q),現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上元古界xx:揭露的地層上、下部為石英砂巖,中部為厚約35m頁巖夾泥質粉(細)砂巖,出露于孤山或
3、埋伏于右岸級階地覆蓋層之下,揭露厚度278m。石英砂巖:巖質堅硬,厚243m。頁巖:巖質軟弱,僅被右岸級階地退水閘附近SCHLI10、SCHLI12等鉆孔揭露,厚約50m。泥質粉(細)砂巖:巖質較堅硬,僅SCHLI3孔揭露,厚約1.5m。上第三系:河湖相沉積,成巖程度差,產狀平緩,巖相變化大。由粘土巖、泥質粉(細)砂巖、中粗砂巖、砂礫巖組成,具多韻律構造。埋伏于河床、漫灘及左岸階地覆蓋層之下,自上而下劃分為三個韻律層(N-N-)。粘土巖:灰綠、棕黃色,泥質結構。微裂隙發育,裂面光滑,呈蠟狀光澤。偶含礫,局部見有少量灰白色泥灰巖小團塊。共揭露三層,單層厚度0.4-5.0m。泥質粉(細)砂巖:含少
4、量細礫。中(粗)砂巖:泥質膠結,含礫卵石。砂礫xx:泥質膠結。第四系:主要有上更新統沖積層(alQ3)和全新統沖積層(alQ4)。上更新統沖積層上部為厚35.5m壤土,局部有薄層砂礫石透鏡體,結構較緊密;下部為砂礫(卵)石、中(粗)砂,含少量泥質,較密實。全新統沖積層可劃分為全新統下部沖積層(alQ41)和全新統上部沖積層(alQ42)。全新統下部沖積層,厚310m,具雙層結構,上部為粉質壤土,下部為中細砂、砂礫卵石。粉質壤土較疏松,可塑狀;中細砂中密狀,含少量泥及礫石;砂礫卵石呈密實狀。全新統上部沖積層,層薄,主要為砂礫卵石。3、施工工期及資源配備根據總進度計劃安排,澧河渡槽先導孔施工安排在
5、2011年3月8日至2011年5月6日,共計60天。為確保如期完成先導孔的施工,計劃投入地質鉆機6臺,確保平均每天至少完成1個。人員配備現場負責人2人、技術負責人1人、鉆機機長6人、鉆機工人18人、安全員2人、質量員2人和測量員3人,詳見表1表1人員配置序號1234678名稱現場負責人技術負責人鉆機機長鉆機工人安全員質量員測量員人數3工作內容全面負責整個施工過程負責現場施工技術負責鉆機操作,現場記錄協助機長進行鉆機操作負責現場施工安全負責現場施工質量對注漿孔位進行放樣和沉降觀測4、施工布置4.1施工道路布置根據工程施工總布置,結合施工主干道及場內施工道路,澧河渡槽先導孔施工均利用場內施工道路運
6、輸。詳見附圖1:洺河渡槽工程施工道路布置圖。4.2施工供水、供電布置先導孔施工用水較少,采用灑水車直接供水。施工用電可就近從800KVA變電站接線供電,備用250KW發電機2臺。5、先導孔施工5.1施工準備(1)施工前將由項目部總工程師主持對先導孔施工圖紙作詳細會審,工程技術人員及鉆孔施工班組成員都要對鉆孔所在地區的地質和水文等情況必須有全面的了解,并熟悉圖紙。(2)鉆孔施工班組成員及機材室負責機械的前期準備,保證鉆機能正常運轉;測量組按施工圖紙準確放樣,放出孔中心點,并認真進行復核,經監理復核后,才能進行施工。(3)鉆孔樁施工時根據樁頂設計標高、自然地面高程,用人工配合機械修整修筑鉆孔機械進
7、出場道路。場地面積要滿足擺放鉆機位置。用粘性土填筑高出地面的鉆孔平臺后,應進行夯實,以免鉆孔樁機在鉆孔時發生沉陷或歪斜。(4)施工前,施工現場技術負責人和施工員應逐孔樁全面檢查施工準備,逐級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技術管理、組織、措施都得到落實。5.2施工工藝流程先導孔施工工藝流程為:施工準備測量定位先導孔鉆進封孔繪制柱狀圖和編寫地質勘探報告并上報。5.3先導孔主要施工方法及要求(1)測量放樣。先導孔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布置位置測量定位,確保每個先導孔都在中心位置;(2)鉆孔。鉆孔采用干鉆,并保證巖芯質量,砂礫石層采用套管跟進,沖擊鉆成孔。巖心采集率:粘性土巖心采取率90%,砂礫石層
8、巖心采取率40%,粘土巖、砂質粘土巖巖心采取率80%,砂巖巖心采取率70%,砂礫巖巖心采取率60%,變質砂巖巖心采取率50%。巖心需裝在巖心箱內,并用巖心隔板隔好,填寫巖芯牌,注明孔深、回次進尺、采取率、日期等,并進行照相。(3)取用回轉鉆探,鉆孔終孔孔徑不得小于75mm。鉆探回次進尺不得超過2m。(4)終孔。終孔深度為進入設計樁底高程以下5倍樁徑,終孔直徑不小于75mm(金剛石鉆具59mm);(5)封孔。采用粘土球回填并搗實;(6)自覆蓋層開始取芯,并按順序裝箱編號,各種記錄要清晰完整。技術人員及時進行巖芯描述、作柱狀圖并對巖芯拍照登記造冊,鉆進過程中準確記錄遇塊石情況、基巖的具體深度,一個
9、先導孔完成后作剖面圖。(7)根據現場素描資料繪制先導孔柱狀圖,并編寫地質勘探報告,報送監理和設計部門,確定樁底高程。6、質量控制要點6.1孔位放樣及測量施工現場通過測量復核場地平整標高,孔位放樣采用控制樁引測出具體孔位的辦法,保證孔位放樣的偏差小于5cm。6.2鉆機對位檢查鉆機就位后,讓鉆頭對準孔位中心,鉆桿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后開鉆,孔位偏差不大于5cm,確保成孔質量。6.3鉆孔深度控制鉆孔深度為樁長以下5d(d為樁徑)或進入微新巖石以下5m,以鉆桿進尺來量測。7、安全文明施工、環水保措施7.1安全保證的主要措施(1)施工現場設專職安全員1名,佩戴統一袖章和上崗證,配合工班長進行現場指揮,防
10、止出現安全事故。(2)施工現場設置醒目的防護帶,防止閑雜人等進入施工現場,確保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7.2環境保護措施(1)開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護意識,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一律戴安全帽。(2)施工中根據現場情況和基礎處理施工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序安全操作規程。(3)各種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未經考核合格不得上崗。(4)施工用電必須符合安全用電規定。(5)各種材料堆放時,應統一規劃,嚴禁隨意堆放材料,影響施工。(6)選擇性能優良、噪音小的施工機械,對本工程使用的鉆機等機械要進行定期保養維護,以減少因機械故障產生的附加噪聲與振動。7.3水土保持措施(1)嚴格組織施工管理,開展文明施工,創標準化施工現場。施工前做到全員教育,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定期檢查、監督本施工地段的各項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實。(2)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全面規劃”原則,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確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壞。(3)加強施工機械管理,注重日常保養,防止油品存放和機械在使用、維修、停放時油料泄漏、滲漏,污染水體。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