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220+410人行天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K220+410人行天橋為一孔跨徑36m鋼筋混凝土圓弧拱橋,橋梁全長49.5m,橋面凈寬4.5m。主體結構:橋臺基礎、臺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橋臺臺帽、欄桿及踏步采用C30混凝土,拱座及拱肋采用C40砼,橋面鋪裝采用C30防水砼,防撞欄桿采用C30混凝土。支座采用GJZF420030049板式橡膠支座。二、施工組織根據工程特點和工期要求,實行項目經理部、施工區、專業施工隊三級管理,各工區所屬天橋由其橋梁施工隊負責。施工隊行政和技術隸屬于各施工區,總體安排和質量監督服從項目部。施工隊配置專職隊長、技術員、材料員和兼職安全員各一名。各施工隊機械設備、工
2、具、機具和專業技術工種配置滿足施工要求,以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縮短工期,加快進度。完成一道工序并達到標準后,再申請下道工序,依次循序推進。三、施工方案1、施工放樣、平面測量項目部測量組負責控制測量。當導線點與天橋間能直接通視時,用全站儀根據主導線點數據準確地放出天橋軸線控制樁。當不能通視時,應選擇能與天橋通視且便于長久保存處布設支導點,在支導點成果得到監理工程師確認后,軸線控制樁的布設及放樣方法同直接通視法。控制樁布置在天橋基坑開挖線外5m便于長期保存的地方,并用水泥混凝土加以保護,監理工程師復核簽認后,作為細部放樣的依據。施工隊技術員負責構造物細部測量。根據測量組所交控制點,用經緯儀和鋼尺在
3、構造物臺身兩端沿軸線的法線方向放出細部放樣控制樁,用水泥砼加固,以備基坑開挖、砼基礎澆筑、臺身放樣之用。項目部測量組應對每一構造物進行不少于四次控制測量檢測,即基礎砼施工前、臺身砼施工前、臺帽施工前及拱肋施工前,檢測施工技術員細部放樣精度,確保天橋平面位置滿足規范要求。、高程測量施工臨時水準點由測量組從四等水準點引入,并用水泥混凝土加以保護。臨時水準點的閉合差應達到規范要求,進行總平差,并經監理工程師復核簽認,作為臨時基點高程。2、基坑開挖基礎采用明挖擴大基礎,基坑開挖范圍為:底部為基礎凈尺寸每側加0.5m工作道和0.30.5m的排水溝,上口為底部開挖對應邊加HM(H為開挖深度,M為坡率,土邊
4、坡采用0.751坡率,石方為0.20.5坡率)。土質基坑用挖掘機配合人工開挖。開挖過程中,須加強排水,不使基坑泡水。開挖至距基底20cm時,由人工清理至設計標高。石質基坑采用松動控制爆破配合開挖,挖至設計標高后,鑿出新鮮巖面,用砂漿找平。當基底基巖傾斜度大于150時,應將基底鑿成多級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0.3m。開挖的土石方應堆放在基坑開挖線1m以外或運至指定位置。開挖完成后,要求地基承載力300KPa,基底摩擦系數0.3,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即可進行基礎砼施工。如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應按監理工程師批復方案處理。如基坑開挖過程中發現石芽、溶溝、溶洞等不良地質情況,應采取鑿除石芽、清除換填等措施進
5、行處理。3、基礎施工、模板安裝及校驗基礎模板采用大平面鋼模,模板使用前用磨光機將模板表面銹跡清除干凈。為使砼表面光潔,棱角整齊,在砼澆筑前模板表面應涂刷脫模劑。模板加強肋木用68cm或610cm兩種,豎向中至中距80cm,橫向上下端各一根,中間按1米間距加密。斜撐用木料以3060度傾角支撐,并用纜風對拉。、砼澆筑混凝土采用JS500強制式攪拌機供料,在開盤前,應根據理論配合比和集料含水量計算施工配合比。集料采用稱重法,施工中不得隨意增減。上料順序依次是石子、水泥、砂子。拌和時嚴格控制攪拌時間,保證拌和料混合均勻、顏色一致。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和校正混凝土的流動性,嚴格控制水灰比,不得任意增加用水
6、量。為保證第二盤混凝土的質量,第一盤應拌制同等標號的砂漿。混凝土采用手推車運輸,運輸道路應平順,防止混凝土產生離析、泌水和灰漿流失現象。在砼運輸過程中造成離析或拌合時間不夠的砼熟料不允許入模,應重新拌制后才能使用。砼傾落高度大于2m時應采用溜管、溜槽或串筒輸送。攤鋪時應注意分散傾倒時滾落于一處的骨料,靠模板邊側不允許有集中大顆粒骨料。基礎砼澆筑澆筑前,當基底為干燥地基時,應將地基濕潤,如果是巖石地基,濕潤后再鋪一層厚35cm的砂漿。混凝土按30cm一層,從一端順次逐層攤鋪,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振搗時振搗棒要垂直地插入砼內至前一層50100mm,以保證新澆混凝土與先澆混凝土結合良好,振搗棒離模
7、板510cm,并盡量保持垂直和等間距。混凝土振搗至砼不再下沉、無顯著氣泡上升、表面出現薄層水泥漿為止,不得漏振和過振。混凝土一層振搗密實后,擺放片石,片石要求表面干凈,保證片石與砼能緊密結合,抗壓強度應不小于30Mpa,并不得低于混凝土級別,片石厚度不小于150mm;片石之間的間距大于10cm,且離模板大于20cm;填充片石的數量不宜超過混凝土體積的25。為保證每臺基礎之間的緊密連結,在下層基頂振搗時,以20cm左右間距,預埋聯接鋼筋。上層基礎澆筑前,應將下層頂面浮漿清除沖洗干凈,鋪2cm厚砂漿,再行順序澆筑。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2.5Mpa時即可拆除模板。混凝土養生采用自然養護方法,一般情況下
8、,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的砼養護期不小于7d,每天澆水數次,以能使混凝土保持充分潮濕為度。4、臺身施工、模板安裝及校驗臺身模板采用大平面鋼模,使用前應清除干凈并涂刷脫模劑。模板用內木撐、對拉螺桿和加強肋固定。模板加強肋木可根據實際選用木材或金屬材料組合,肋木的間距控制在凈距6080cm之間。對拉螺桿采用14光面鋼筋,布設間距應設在橫向與縱向肋木的交點處,兩端配邊長不小于5cm扁鐵墊片,模板內配大頭端3cm的PVC管,以保證砼凝結后能抽出拉桿。模板外側用斜撐和纜風校正固定。為了避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鋼模板接縫處漏漿,模板在拼裝時采用雙面膠式止漿帶。斜撐用木料、鋼管結合以3060度傾角支撐,并用纜風對拉
9、。、砼澆筑臺身砼澆筑同基礎砼澆筑施工。5、拱座及臺帽施工、在臺身混凝土澆筑完畢后,臺身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即可進行拱座及臺帽施工。拱座及臺帽側底模采用支架支承,支架立柱采用10cm原木,橫向水平托木用108cm松方木,立柱間距為80cm,橫向托木與立柱用扒釘聯接,立柱間采用橫木和剪刀撐連成整體。側模加強肋采用108cm木條,豎向肋木上下端用對拉螺桿連接,側模下端將底模夾住,側模頂面加設定位撐桿,澆筑混凝土后取出,砼中不穿螺桿,為防止接縫在振搗時漏漿,每條接縫間粘貼止漿帶。混凝土澆筑完后,按設計要求預埋拱肋鋼筋,如拱座鋼筋與拱肋預埋鋼筋有沖突,可適當調整拱座鋼筋位置。、鋼筋加工及安裝鋼材應有
10、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每捆(盤)均應有標示牌,進場鋼材應按批號及直徑分批驗收,并按規定抽樣試驗,合格后方可入庫。不同批次、規格的鋼筋應立標簽或掛牌分區堆放,場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避免鋼筋銹蝕和污染。鋼筋在下料加工前,應對施工圖中各種規格的鋼筋長度和數量進行認真核對,對鋼筋進行調直、除銹處理。鋼筋在下料切斷前,應遵循長短搭配、統籌排料和減少損耗的原則進行配料計算,并預先確定各種形狀鋼筋下料長度調整值。在成批進行鋼筋彎曲操作前,應做各種類型彎曲鋼筋段的樣板,試彎一根后檢查其彎曲形狀、尺寸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經過調整后作為標準件再進行批量生產。鋼筋先在鋼筋加工棚下料制作,人工運至現場。在安裝、
11、加固完模板后,即可在模內安放或綁扎鋼筋。鋼筋的加工、成型、安裝嚴格遵守規范。鋼筋直徑不小于20mm的鋼筋按設計要求一律采用鋼套筒螺紋連接,其余鋼筋連接采用幫條焊或坡口焊連接。級鋼筋焊接采用E4303焊條,級鋼筋焊接采用E5003焊條,電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焊接前,鋼筋端頭應除銹及除污物,端頭彎曲須切除,焊接表面應平順,無裂縫、灰渣,氣孔數量及大小應符合規定,無明顯燒傷,無弧坑,焊縫尺寸符合規定。為了保證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滿足設計要求,應在鋼筋與模板間設置砂漿墊塊。墊塊應錯開設置,不應貫通截面全長。6、支座安裝安裝前應將支座墊石處清理干凈,用干硬性水泥砂漿抹平,并使其頂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橋臺支座
12、下設置的支座墊石,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頂面要求標高準確,表面平整,避免支座發生偏歪、不均勻受力和脫空現象。 將設計圖上標明的支座中心位置標在支承墊石及橡膠支座上,橡膠支座準確安放在支座墊石上,要求支座中心線同支承墊石線相重合。支座采用30020049mm四氟板式橡膠支座,支座安裝前應檢查支座尺寸是否與設計一致,否則應調整支座墊石高度,并應對支座全面檢查,支座安裝時支座的四角高差不得大于1mm。預埋鋼板和不銹鋼板用環氧樹脂膠粘接,錨固鋼筋采用穿孔塞焊。7、拱肋施工拱模擬用高強度機制木模,拱肋采用滿布式支架施工,支架型式為鋼管扣件支架。搭設支架前應先夯實基底,并鋪筑5cm厚砂漿,使基底有足夠
13、的承載力。支架鋼管在橫向按每80cm、縱向按每100cm和豎直方向按每90cm一道布置,為保證支架整體穩定,縱橫方向連接剪刀撐。按照設計拱軸線坐標將拱腹縱坐標換算為高程,用水準儀對應橫坐標布設于支架上,安裝拱盔和拱肋底模。拱肋側模實地1:1放樣制作。在計算荷載作用下,對模板、拱架結構受力程序分析驗算其強度剛度穩定性,驗算拱架底部地基承載力,搞好地基排水。由于拱肋及拱架彈性下沉與非彈性下沉等因素影響,拱肋應考慮預拱度的設定,拱頂預拱度以計算為準,其余各點按二次拋物線分配,嚴格控制各部分標高。做好底模沉降觀測,然后采用等同于主拱肋重量的砂包均勻加載預壓,并觀測沉降量,以驗證底模預拱度設置的正確與否
14、,保證拱肋澆筑完后頂部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并確保模板、支架在澆筑砼過程中必需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拱肋的鋼筋安裝、綁扎完成,經驗收合格后,澆筑拱肋混凝土,澆筑順序為先澆拱腳,按拱肋全寬度從兩端拱腳向拱頂對稱地連續澆筑,拱肋頂面用人工混凝土原漿找平收光,施工中如因故間斷,則應澆筑成垂直于拱軸線的施工縫。如已澆成斜面,應鑿成垂直與拱軸線的平面或臺階式接合面。現澆拱肋的質量檢測標準(JTJ041-2000)項 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mm)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軸線偏位板拱10肋拱5內弧線偏離設計弧線跨徑L30m20跨徑L30mL1500斷面尺寸高度5頂底腹板厚+10,0拱肋間距5就地澆筑鋼筋混凝土拱肋及卸落拱架的過程中,應設專人用儀器配合施工進度隨時觀測拱肋、拱架、勁性骨架的撓度和橫向位移以及墩臺的變化情況,并詳細記錄,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分析,采取措施,必要時可調整加載或卸架程序。8、踏步及欄桿施工拱肋強度達到涉及強度的70%即可進行踏步及欄桿施工。踏步及欄桿均采用C30砼。護欄鋼筋安裝完畢后即可澆筑混凝土,欄桿施工時注意預埋防護網預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