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植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土壤整理(1)換土:地表下?lián)Q土深度及土質按設計要求,無磚頭石塊及其他雜物。土壤造坡高度要達到設計要求,地形起伏自然,不得有坑洼處,要求排水良好。種植的土壤厚度應保證植物根系正常發(fā)育的深度,一般應達到90cm。(2)土壤沉降:在土壤處理前,需進行土壤沉降,并碾壓夯實。(3)土壤處理:殺菌、滅蟲、除草:種植前必須進行以控制土壤傳播病菌、地下蟲害及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為主的殺菌滅蟲處理;必須進行除雜草處理。施藥期應控制在種植期的10天以前。土壤施肥:在換土深度達到40cm時施足基肥,肥料以有機肥為主,其用量為每1000m2不少于800kg。基肥采用發(fā)酵雞糞。種植前需對土壤進行改
2、良。地表要平整,在表土深20cm內應嵌細,土壤顆粒2cm。二、栽植技術(一)苗木的起挖包裝、運輸及儲存 1、挖掘包裝 A、減少葉面蒸發(fā)量。 不能撕裂樹根,根段面平。選定主觀賞面做好定向標記。 B、起苗前在樹冠葉面上噴灑葉面水分蒸發(fā)抑制劑,可以減少葉面水分蒸發(fā),保持植株水分代謝平衡,同時不會影響樹木呼吸和光合作用。 C、起挖前適量疏枝,開挖時盡量保護根系,做到及時起苗,及時運輸。施用保水劑,防止植物嫩梢及葉、芽水份干化。 2、運輸A、上車應擺放有序,減少機械損傷,對裸根苗木在上車前應粘泥漿或浸濕,對各類苗木要分別標注品名、規(guī)格。 B、場地內上下車或短距運輸時,應輕拿輕放,嚴禁拖枝抓葉,保護土球和
3、苗木枝葉完好。3、儲存運到工地后一天內種不完的楠竹,應存放在陰涼潮濕處或暫進行假植。對長時間不能栽植的苗木應適時噴水保濕、蓋遮陽網。 (二)苗木的栽植方法 1、栽植前準備 對楠竹進行適量疏枝打葉,去弱留強,清除病蟲枝、并生枝、交叉枝。檢查栽植穴是否適合于標準,對色帶的模紋造型根據(jù)設計要求定點定位,交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認可。 6、養(yǎng)護 澆水方法正確, 地面覆蓋適當, 正確適當使用蒸騰抑制劑和光合作用劑, 所有苗木移植后應立即澆水,初時澆水不宜太急澆水多次,反復澆透并培土。 要多次噴施葉面蒸騰劑,減少葉面水分蒸發(fā),維持樹木體內水分平衡。 噴施光合促進劑,強化光合作用,促進新栽樹盡快恢復正常生長。 若
4、天氣干燥,需每天噴灑樹冠時,要用塑料膜把根際土壤蓋住,以免土壤水分過多引起爛根。關注天氣,寒流來時對畏害植物施行防凍措施,在大風天氣來臨之前采取防風防倒伏措施。綠化種植工程施工工藝流程項目部人員培訓接到業(yè)主開工指令接到業(yè)主中標通知選料、選苗機械維修保養(yǎng)專項資金落實做坡、場地平整、放樣場地清理、渣土外運人員、機械進場苗木木挖坑施肥種植報監(jiān)理工程驗樣場地清理質量自檢綠化養(yǎng)護報業(yè)主申請完工驗收三、苗木質量要求各類苗木胸徑、高度、冠徑、分支點高度等指標必須達到設計要求,并滿足一下條件:(1)楠竹、慈竹:樹形、樹冠圓滿、整齊一致、干直。(2)獼猴桃:樹冠完整、整形整齊一致。(3)茶樹:樹冠完整、整形整齊
5、一致。(4)柳杉:樹冠完整、整形整齊一致。 (5)各類苗木應根系發(fā)達,長勢良好,栽植時大根無破損,目測無明顯病蟲害。四、種植要求 a、種植土施工要求1、栽植土壤的理性化性質必須符合園林栽植土質量標準的要求,嚴禁使用建)的要求,嚴禁使用建筑垃圾土、鹽堿土、重粘土及含有其它有害成分的土壤;嚴禁在栽植土層下有不透水層。2、地形整理工程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楠竹、獼猴桃、茶樹植物栽植以前,第二次在楠竹、獼猴桃、茶樹植物栽植以后,地形起伏自然,不得有低洼和積水處。3、在大面積的未進行過基層處理的綠化地段上,施工過程中堆放的砂夾石或建筑垃圾等驗收時必須清理干凈,達到原土層。4、換土應換肥沃的種植土或沙質土壤
6、。挖坑、換土、栽植相隔時間不長時,客土可堆放在樹坑四周或溝槽兩側;若相隔時間較長時,應回填至坑內或溝槽內。土壤貧瘠地段,換土與施基肥應結合進行。6、在有不透水層的綠地栽植苗木時,應注意土壤的透水性,除嚴格執(zhí)行苗木種植穴的換土外,必須在穴底鋪300厚10-15cm砂礫或鋪設滲水管、盲溝,以利排水。如遇到混凝土墊層、碎石墊層等無透水性的墊層時,栽植苗木的種植穴應挖至原土層,保證正常雨水排放。7、殺菌、滅蟲、除草:種植前必須進行以控制土壤傳播病菌,地下蟲害及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為主的殺菌滅蟲處;必須進行除雜草處理。施藥期控制在種植期的10天以前。在施工過程中,殺菌劑(敵克松或高錳酸鉀液)殺蟲劑(呋喃丹
7、撒施)將和基肥一起施入土壤中,主要對土壤真菌和地下害蟲起到預防作用。B、種植坑、槽的挖掘1、種植穴、槽挖掘前,應向有關單位了解地下管線和隱蔽物埋設情況,如發(fā)現(xiàn)有文物跡績或地下管線等設施,應停止操作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報告。2、種植穴、槽的定點放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種植穴、槽的定點放線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位置必須準確標記明顯。(2)種植穴定點時應標明中心點位置。種植槽應標明邊線。3、定點標志應表明樹種名稱(或代號),規(guī)格。4、行道樹頂點遇到有障礙物影響株距時,應與設計單位取得聯(lián)系,進行適當調整。5、種植坑的大小以樹木品種、規(guī)格及栽植地點的土壤條件而定。在土質好的條件下,坑徑比根盤或土球大20-40 cm,坑深比跟系深度或土球深度深20-30cm。6、挖坑或挖溝漕時,應把表土與底土、好土與壞土分別堆放,遇有3cm以上石塊、磚瓦、石灰渣幾其他建筑材料和草根等物時,應與以清除。7、坑壁直上直下,不得挖成”鍋底形”。c、種植質量要求(1)各類植物栽植定點準確,植株無傾斜;符合設計要求。(2)樹木栽植前需進行修剪,修剪量在1/3-1/2左右,剪去重疊枝,內向枝、纖弱枝、徒長枝,常綠樹還需剪去部分嫩枝或葉片。保持全冠栽植,不截干。(4)坑穴直徑應大于土球直徑20-40cm,深度應大于土球直徑30-40cm,樹穴不得成鍋底形。穴底要放一定量基肥或腐殖土,促進樹木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