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原鐵路樞紐新建西南環線工程XNHS-2標段晉祠隧道貫通施工方案(改DK12+730-改DK12+740)編制: 審核: 審批: 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鐵路樞紐西南環線項目經理部二一七年十二月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和施工說明1三、施工方案2四、施工步驟2五、監控量測3六、質量、安全保證措施3晉祠隧道貫通方案一、編制依據(1)太原鐵路樞紐西南環線有限責任公司西南環鐵函【2013】64號關于太原鐵路樞紐新建西南環線工程太西隧道至晉祠隧道進口段落改線變更設計的委托函。(2)太原市人民政府并政函201431號關于提請調整在建太原鐵路樞紐西南環線工程局部方案的函。(3)關于太原鐵路樞紐新建
2、西南環線太西隧道進口至晉祠隧道進口段改線等I類變更設計的批復(鐵建函【2015】1183號)。(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5)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82011)(7)鐵路隧道風險評估與管理暫行規定(鐵建設2007200號)(8)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Q/CR92182015)(9)鐵路隧道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42009)(10)鐵建設【2010】120號文件二、工程概況和施工現場說明晉祠隧道DK12+550DK13+100為暗挖隧道。其中DK12+550DK12+690段下
3、穿環城高速,長度140m;在DK12+790DK13+100為新建隧道結構與既有隧道結構相互交叉影響段落,長度310m。DK12+780處設聯絡通道,頂部采用20m長108大管棚超前支護;通道采用兩層HW175型鋼沿水平方向并排布置。目前聯絡通道監控量測從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最大沉降累計為20mm;從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未變化已穩定。晉祠隧道進口:掌子面開挖至DK12+730,仰拱開挖至DK12+701,二襯施工至DK12+670。聯絡通道小里程方向:掌子面開挖至DK12+740,仰拱開挖至大里程方向DK12+753,小里程方向DK12+745.7往大里程方向施工。聯絡
4、通道大里程方向:仰拱開挖至DK12+804,二襯施工至DK12+830。該地段掌子面巖體為第四系全新統洪積層(Q4pl):新黃土、粉質黏土、粉土、細砂、中砂、粗砂、礫砂、含黏土細圓礫土、細圓礫土、粗圓礫土、卵石土。無明顯區域性斷裂構造。截止2017年12月4日,隧道貫通長度剩余10米。三、施工方案根據圍巖現狀,目前晉祠隧道入口方向采用三臺階臨時仰拱法施工工法。聯絡通道小里程方向掌子面開挖已停止施工。DK12+730處掌子面施工在原設計基礎上增加長25m89中管棚,與大里程DK12+745已封閉成環處搭接10米;施工開挖進尺保持在每循環0.65米,開挖后上臺階及時施作臨時仰拱,做到步步成環。整個
5、施工必須做好圍巖監控量測工作。貫通前測量隊必須進行一次貫通前導線控制測量,確保測量能夠準確控制隧道的高程和中線位置,減少貫通誤差,提供里程計算從而指導隧道準確貫通。目前監測數據,大小里程作業面初支未閉環段最大累計沉降是7.2cm,變形速率-2mm,最大累計收斂是2.7cm,變形速率-1mm;閉環段初支最大累計沉降是8.9cm,變形速率-1mm,最大累計收斂是2.4cm,變形速率0;四、施工步驟為確保隧道能按設計準確貫通,測量人員必須進行洞內導線控制測量,并且在施工測量放樣中精確控制隧道的高程和中線位置,以滿足隧道貫通前精度方面的要求。(1) 目前隧道貫通剩余10米,晉祠隧道入口方向掌子面暫停掘
6、進,在其拱部140度范圍施做25m長89中管棚,全環54根,外插角3 5,與大里程DK12+745已封閉成環處搭接10米,掌子面按照原設計進行開挖。(2) 由于聯絡通道小里程方向DK12+740處掌子面至仰拱距離較近,在DK12+740處掌子面進行反填土,保證掌子面的穩定,施工DK12+753-DK12+760處仰拱及仰拱填充。(3)晉祠隧道入口方向仰拱施工至DK12+715,二襯施工至DK12+705;聯絡通道小里程方向仰拱施工至DK12+760,大里程方向二襯施工至DK12+810處時,上臺階進行貫通,后附隧道施工示意圖。五、監控量測隧道貫通后為了真實反映監測結果,從而合理指導施工,確保安
7、全,施工中對監控量測加密頻次,如有風險及時信息反饋,停止隧道開挖,進行分析。六、質量、安全保證措施1、貫通前控制測量都是支導線形式。測量人員必須按設計貫通精度要求,對洞內導線進行設計,估算預期的誤差、確定導線施測的等級,以保證隧道貫通精度2、為保證貫通,測量主管必須高度關注隧道進尺和測量放樣工作,請測量監理工程師進行計算資料的復核和簽認。貫通后及時做好貫通測量工作。2、質檢工程師和質檢員認真把好工序質量關,對質量形成的各個環節進行控制,確保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3、建立嚴格規范的技術管理制度,及時進行施工方案交底和技術交底以及強化班組培訓,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處理。4、嚴密控制開挖超欠挖,加強隧道監控量測工作,據預測成果及時調整施工方案和安全預防措施。6、加強用電以及出碴和材料運輸等管理,制定嚴格的作業規程,強化安全理念。7、搞好洞內文明施工,設備機具擺放整齊,管線布置順暢。8、其它有效的保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