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水口施工方案目前二期吹填區排水條件為兩根800管徑的排水口,根本無法滿足三個標段共計約20艘吸沙船同時施工的排水要求。為此我部特擬定在我部吹填區東側圍堤新增設排水口一處,具體施工方案如下:1、前期準備工作材料及施工設備材料:48根(為500mm)水泥管、倒慮層土工布、袋裝砂、袋裝碎石、編織袋、土工布、水泥活性混凝土材料用粉煤灰。施工設備:挖掘機、推土機、手推車、鐵鍬、GPS、鋼尺等。2、施工計劃根據拋石壩的進度和吹填業主通知,選擇潮水位比較低的天氣進行施工(視天氣情況定,天氣惡劣則延期)。具體安排如下:第一天 前期準備工作第二天 臨時圍堤施工第三天、四天 圍堤防浪墻臨海側排水口施工第五天 圍
2、堤防浪墻內側排水口施工第六天 交工驗收3、施工部署材料的堆放:水泥管用倒慮層土工布包裹一周堆放在排水口旁,砂、碎石堆放在距排水口50m處,分別組織工人進行裝袋,各組裝100袋堆放在排水口附近,粉煤灰待施工時進場。4、施工工藝測量 開挖 碎石墊層 埋管 袋裝碎石和袋裝砂填充 填筑粉煤灰 夯實或碾壓 驗收臨時圍堤施工 在防波堤外側吹泥管袋棱體下面距排水口5m的原泥面上,通過候潮,分級鋪設6層袋裝砂棱體,每層高度為50cm,第一層鋪設寬為11m的編織袋采用充砂泵進行充灌管袋,待第一層充填高度為50cm時鋪設第二條編織袋,依次進行施工,直至標高達到+5.0m,最后在上面鋪設一層土工布進行防護,在臨海側
3、坡腳處土工布上面用塊石進行壓護。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施工。(見臨時圍堤斷面圖)排水口分段、分層施工先進行圍堤防浪墻臨海側施工,施工完之后再進行圍堤防浪墻內側施工。圍堤防浪墻臨海側施工:在落潮時,沿著測量放線的位置標高為+4.0m由底端向上進行開挖,邊挖邊進行測量,待此段全部挖開時對此部分進行整平后鋪上一層土工布,接著進行碎石的填筑,夯實或碾壓后,進行管線的鋪設,每排4根管線,每根管線間距為2030cm,填充物為袋裝碎石和袋裝砂,為了防止吹填時出現管涌,在管線上填筑一層粉煤灰,迎水面護坡和面層按原來的設計要求恢復。(見防浪墻臨海側排水口施工斷面圖)防浪墻內側排水口施工:對做排水口的位置進行
4、放線測量,圍堤防浪墻內側進行開挖,邊挖邊進行測量,待開挖到標高+4.0m時對開挖場地進行整平后鋪上一層土工布,接著進行碎石的填筑,夯實或碾壓后,進行管線的鋪設,每排4根管線,每根管線間距為2030cm,填充物為袋裝碎石和袋裝砂,面層按原設計要求恢復。(見防浪墻內側排水口施工斷面圖)5、質量及安全保障措施5.1、測量定位準確并隨時監測,嚴格按設計要求埋設管線。5.2、當防浪墻內側排水口施工即將結束時,注意與臨海側管線銜接部分的管線,應留有足夠的上層開口,一般留2m長度的敞口,以便于接口的施工。5.3、臨海側排水口施工應事先掌握潮水的漲落,當天氣情況發生變化時(如遇大風、濃霧等)臨海側施工應及時作出調整。5.4、臨時圍堤施工必須按要求配備安全設施,臨水作業必須穿救生衣。 5.5、因防浪墻內側是6m寬的路面,施工時會造成對路面的臨時性破壞,因此在距施工位置兩端100m處應設置警示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