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建發國際大廈地下室及上部主體工程模板施工方案(82頁).doc

  • 資源ID:497448       資源大小:1.74MB        全文頁數:8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建發國際大廈地下室及上部主體工程模板施工方案(82頁).doc

1、建發國際大廈地下室及上部主體工程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批準人: 日 期: 目錄1. 編制依據- 1 -2. 模板工程概況- 1 -2.1. 建筑概況- 1 -2.2. 結構概況- 3 -3. 模板選型- 4 -4. 模板及支撐體系設計- 5 -4.1. 底板、承臺- 5 -4.2. 柱- 5 -4.3. 剪力墻- 6 -4.4. 梁- 8 -4.5. 板- 12 -4.6. 樓梯- 12 -4.7. 電梯井坑- 13 -4.8. 梁、板模板支撐體系參數(見附表模板支撐體系參數匯總表)- 13 -5. 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 13 -5.1. 施工流程- 13 -5.2. 施工方

2、法- 14 -6. 施工進度計劃及資源投入計劃- 16 -6.1. 施工進度計劃- 16 -6.2. 機械設備投入- 16 -6.3. 材料投入- 17 -6.4. 勞動力投入- 18 -7. 模板支設質量保證措施- 18 -7.1. 普通模板體系質量保證措施- 18 -7.2. 質量驗收標準- 19 -7.2.1. 材料驗收標準- 19 -7.2.2. 模板安裝驗收標準- 19 -8. 模板拆除時間及安全保證措施- 21 -8.1. 模板拆除時間- 21 -8.2. 模板拆除的安全措施- 21 -9. 成品保護措施- 22 -10. 附件:計算書- 23 -10.1. 900、600mm剪力

3、墻計算書- 23 -10.2. 1100x1200柱計算書- 27 -10.3. 300x600梁計算書- 33 -10.4. 400x900梁計算書- 42 -10.5. 600x1400梁計算書- 51 -10.6. 300x1900梁計算書- 59 -10.7. 200mm板計算書- 68 -11. 附表:梁、板模板支撐體系參數匯總表- 75 -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建發國際大廈地下室及上部主體工程施工圖紙;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79號;工程建筑標準強制性條文建設部建標2002219號文;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

4、2-2008;廈建質監200938號關于加強模板工程安全生產管理的通知。2. 模板工程概況2.1. 建筑概況本工程地下室層高分別為:地下三層4.2m局部6.4m(1573.6m2),地下二層3.9m,地下一層6.78m、5.65m局部(3.95m(1025.7m2),5.95m(168.2m2),其中地下室頂板為高支模,詳見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局部為普通支模,按本方案實施。如下圖:陰影部分板厚為250mm,屬于高支模,其它區域板厚120mm,按本方案搭設。地上結構1#樓底部層高6m,標準層層高為4.2m,外圍是鋼梁,鋼筋桁架樓承板,核芯筒墻體采用爬模施工;2#、3#、4#是框架結構,其中梁板懸

5、挑部分采用高支模。(以下為各棟局部模板搭設分區示意)2#樓模板支設區域劃分示意圖3#樓模板支設區域劃分示意圖4#樓支模區域劃分示意圖2.2. 結構概況板截面尺寸(地下室)底板1區深坑5700mm、7600mm其它區域600mm、900mm負二層120mm,250mm(人防頂板)負一層180mm頂板180mm,局部300mm板截面尺寸(地上)1#樓120mm、130mm、150mm、160mm2#樓130mm、140mm、150mm、200mm3#樓120mm4#樓120mm柱截面尺寸(mm)核心筒外鋼管柱150036、150050、150032等2#樓10001000、950950、90090

6、0等3#樓11001200、700800、600700等4#樓900900、800800、700700等地下室方柱10001000、950950、900900;圓形柱為600、900和1000梁截面尺寸(mm)1#外圍結構HN7003001324、HN6003001320、HN400150813等1#樓核心筒7001000、350600、300700等2#樓350750、300750、300600等3#樓400800、400700、200500等4#樓400900、400700、250600等地下室400800、300600、200400等墻厚度(mm)核心筒剪力墻900、700、500、40

7、0、350、250等地下室剪力墻600、500、300等3. 模板選型結構位置模板及支撐體系備注底板筏板、承臺磚胎模/地下三層梁、板、柱、墻、樓梯普通木模板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地下二層梁、板、柱、墻、樓梯普通木模板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地下一層梁、板、柱、墻、樓梯普通木模板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高支模地下室坡道普通木模板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電梯井坑,集水井等吊模/地上1#樓墻、連梁1-3層普通木模板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4層以上爬模/板、其他梁外圍:鋼筋桁架樓承板核芯筒:普通木模板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 /2、3、4#樓梁、板、柱、樓梯普通木模板滿堂腳手架支撐體系/模板配置如下:1. 模板采用木質膠合模

8、板,模板規格為:183091518mm,采用100x100mm的木枋和U型頂托;2. 支撐體系采用滿堂式鋼管支撐體系,鋼管規格為:483.5;3. 扣件為:旋轉扣件、對接扣件,直角扣件。4. 磚胎膜采用標準灰砂磚,砌180磚墻,砂漿強度M7.5。5. 地下室施工時每個區域為流水施工,每個區域內模板配備應單獨配備充足,不得過早拆除相鄰區域的梁、板模板用于本區域施工,在-2層板澆注完成后梁板模板按規范要求時間分別拆除,不得隨意拆除,達到拆除時間后方可拆除供-1層梁板支設用。4. 模板及支撐體系設計4.1. 底板、承臺本工程底板為承臺板式及樁筏基礎,承臺、筏板磚胎模及墊層施工已由前期單位施工完成。磚

9、胎模主要在底板周邊砌筑,采用M7.5水泥砂漿砌180mm厚磚墻作側模。考慮到地下室外墻的防水需要,對地下室底板和外墻交接處做如下處理:1. 地下室外墻和底板接頭施工縫設在距底板表面500mm高處。2. 在施工縫中設置鋼板止水帶。止水帶為3003mm鋼板,接頭滿焊。3. 對該處采取支吊模的辦法。加14止水螺桿間距500mm,吊模下用帶止水片的14鋼筋支撐,間距1m。磚胎模及吊模做法如下圖所示:底板支模示意圖4.2. 柱1. 矩形柱混凝土矩形柱采用18厚九夾膠合板現場拼裝定型,普通鋼管、木枋支撐的搭設方法。矩形柱最大截面尺寸11001200mm,最小截面尺寸600600mm。現場以最大截面1100

10、1200mm柱(3#樓)進行搭設及方案驗算(見附件)。柱模板采用九夾板配制,加50100mm木枋豎楞和雙鋼管抱箍加固;木枋豎楞的橫向間距按250350mm平均設置,鋼管抱箍的豎向間距按500mm設置,最下一道柱箍距結構面200mm。為保證柱線角順直,木枋條定位必須準確。為保證柱模的側向剛度,在長邊尺寸1000mm的柱模兩側各設置一道雙向14對拉螺桿,間距500mm;在長邊尺寸1100mm的柱模長邊側各設置兩道14對拉螺桿,短邊側設置一道14對拉螺桿,間距500mm。計算書見附件。矩形柱支模示意見下圖。矩形柱支模示意圖2. 圓形柱本工程地下室存在部分圓形混凝土柱,混凝土的截面尺寸為600,900

11、,1000三種,根據直徑大小,配置三種鋼模板。根據層高配置高度。鋼模板間用U型卡固定。外圍用柱箍及斜撐固定在梁板滿堂架上,柱箍間距500mm。支模示意圖如下:4.3. 剪力墻1. 外墻地下室外墻厚度為600mm。按600mm墻厚進行搭設及驗算(計算書見附件)。外墻模板采用18厚木模,豎向次背楞采用50100木枋,間距350mm,橫向主背楞采用483.5雙鋼管,間距500mm,最下一道雙鋼管距結構面200mm;14止水螺栓橫向與豎向間距均為500mm。剪力墻側加23道斜撐,用扣件固定支撐于梁板滿堂架上;外側用鋼管加U型頂托支撐于基坑面層上,鋼管間距1000x1000mm。如下圖所示:外墻支模示意

12、圖2. 內墻內墻厚度為300mm,核心筒地下部分及四層以下剪力墻厚有900mm,700mm,350mm,250mm,鋼管柱間剪力墻厚700mm。按900mm墻厚進行搭設及驗算(計算書見附件)。核芯筒地上四層以上采用爬模施工,模板拼接搭設見爬模專項施工方案內墻模板采用18厚木模,豎向次背楞采用50100木枋,間距350mm,橫向主背楞采用483.5雙鋼管,間距500mm,最下一道雙鋼管距結構面200mm;14對拉螺栓橫向與豎向間距均為500mm。剪力墻側加23道斜撐,用扣件固定支撐于梁板滿堂架上。搭設圖如下:內墻支模示意圖4.4. 梁地下室梁截面尺寸主要為200300mm、200400mm、20

13、0500mm、300600mm、300700mm、400800mm、400900mm為梁截面尺寸較多,梁高較大(局部)的截面有3001100mm、4001200mm、4001300mm、5001200mm、5501400mm、6001400mm、3001900mm、600900mm、7001000mm等。梁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地上框架梁截面尺寸200400mm、200500mm、200600mm、300600mm、300700mm、300750mm、350600mm、350600mm、350750mm、400500mm、400600mm、400700mm、400800mm、400900mm

14、,常規尺寸與地下室基本相同,沒有超大尺寸的梁。梁模采用18mm厚木模板,50100mm木枋,483.5鋼管支撐。綜合考慮用300600mm、400900mm、6001400mm和300x1900mm四種梁作為計算對象,其他梁參照施工,計算書見附件,部分懸挑梁屬于高支模的范疇,見高支模專項方案。1. 300600mm梁梁高900mm的梁模參照此方案搭設。采用木模板配置,支撐采用普通鋼管。梁支撐立桿的縱向間距(跨度方向) 0.6m,梁支撐立桿橫向間距(截面方向)0.7m,梁底加設1排立桿,立桿的步距 h=1.50米;梁底次楞采用50100mm木枋,間距250300mm,中間立桿頂部采用100100

15、mm木方加U型頂托搭設;主楞采用483.5mm的鋼管,間距300mm。梁側加設23道14的對拉螺桿(梁高1900mm加設3道,其余梁高2道,對拉螺桿間距豎向間距400mm,間距600mm。梁側木方間距300mm,梁底用步步緊將側模鎖牢,步步緊間距350mm。支模時按規定將梁板起拱,按跨度的13起拱。計算書見附件。梁板模支模如下圖所示:600x1400mm梁支模示意圖300x1900mm梁支模示意圖4.5. 板地下室樓板板厚為120mm和180mm。局部板厚150mm、250mm、300mm。板混凝土強度等級C30;地上結構板厚有120mm、130mm、140mm、150mm、160mm、200

16、mm,按200mm厚板進行驗算,計算書見附件;大于200的板屬于高支模范疇,詳見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1. 200mm板120mm、130mm、140mm、150mm、160mm、180mm板厚樓板按此方案搭設。以層高5.93m為例,板模支架搭設高度為5.73米,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 b=0.90米,立桿的橫距 l=0.9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鋼管采用48x3.5mm;板底采用100x100mm木方加U型頂托支撐,木方間距300mm。搭設示意圖如下:200mm板支模示意圖地下一層頂板局部為300mm,地下室頂板施工過程中要作為材料堆場,全部以高支模考慮,詳見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4.

17、6. 樓梯樓梯模板采用18mm厚木模板,次背楞選用50100木方,間距300mm,主背楞為50100木方,支撐架為483.5mm鋼管架,頂部加頂托。樓梯模板施工前應根據實際層高放樣,先支設平臺模板,再支設樓梯底模板,然后支設樓梯側板,應先在側板內側彈出樓梯底板厚度線和側板位置線,吊裝加工好的踏步模板到位。為確保踏步線條尺寸的準確,踏步板的高度必須與樓梯踏步的高度一致,放樣時,須預留出裝修面層的厚度。搭設示意圖如下:4.7. 電梯井坑電梯井坑或下沉處采用18mm厚木模板,50100mm木枋,483.5鋼管支撐。木方間距250300mm;鋼管支撐間距600x600(雙向設置),鋼管兩端用頂托支撐固

18、定。模板底部用14鋼筋支撐并固定吊模。搭設示意圖如下:4.8. 梁、板模板支撐體系參數見附表模板支撐體系參數匯總表。5. 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5.1. 施工流程1. 墻柱模板施工程序為:2. 梁板模板施工順序為:5.2. 施工方法在模板搭設之前應做好材料、施工機具、配件的準備,并對進行模板搭設的作業人員進行詳盡的交底。1. 滿堂架搭設滿堂架搭設應放線抄平,梁架立桿每排間距按上設計排放,并采用縱橫向橫桿與滿堂架拉結牢固。且縱橫向剪刀撐必須按要求搭設。剪刀撐應縱橫向搭設,每6m設置一道,由底到頂全高設置。2. 墻側模板支設墻模板:模板采用50100木枋,采用2483.5鋼管橫楞加固。對拉螺桿采用14

19、高強螺桿,墻模板使用前必須刷涂水質脫模劑。模板支設前應進行木工翻樣,將墻模板根據所在部位編號標記,并根據模板設計鉆好螺桿孔。模板腳部在墻鋼筋上焊接限位鋼筋。模板支設時根據樓板所彈模板邊線,壓線由下而上安裝。墻模板應先將墻體一面模板就位后臨時固定,將對拉螺桿安裝在一面模板螺桿孔上,再將另一面模板根據對拉螺桿孔對孔安裝上墻,模板臨時固定后,根據支模要求將背枋釘在模板上。然后根據對拉螺桿安裝模板鋼管橫楞,鋼管橫楞應平直美觀。并及時上緊螺桿3型卡固定鋼管橫楞,3型卡加固時可將模板截面拉緊3-5mm。模板支設必須全高吊線拉緊3型卡,校正垂直度。3. 柱側模板支設柱側模板:采用50100木枋作為次背楞,主

20、背楞采用483.5橫向雙鋼管。柱模板支設必須刷涂水質脫模劑。模板支設前應進行木工翻樣,將柱模板根據所在部位編號標記。模板支設時根據樓板所彈模板邊線,壓線由下而上安裝。相鄰塊模板拼接部位,采用50x100木枋背枋頂牢拼接邊。柱模板就位后,將50x100背枋根據支模要求安裝在模板上,木枋間距應根據模板邊長均勻分布,采用鋼管抱箍夾緊,及時上緊抱箍螺桿3型卡,3型卡加固時可將模板截面拉緊3-5mm。柱模板支設時要求全高吊線,校正垂直度。柱與板交接位置應坐漿,柱內應設置纖維鋼筋。4. 梁模板支設對框架主梁模板,梁側模板應待主梁鋼筋綁扎完成后支設。梁高較大模板,設對拉螺桿拉結模板。梁柱墻模板交接處,先在墻

21、柱模板位置留出梁截面開口,梁模板壓墻柱模板支設。梁板平面模板壓梁側立面模板支設。梁側模板壓梁底模板支設。梁模板底部頂撐采用雙扣件頂撐。梁模板支設應先根據樓板彈線,吊線安裝梁模板底模,梁底木枋須立放橫向鋪設。梁側模板在梁底模板就位固定后安裝,梁高大于900梁側模板應在梁鋼筋綁扎后,支設梁側模板。梁模板陽角應設50x100木枋頂牢。如梁模板采用對拉螺桿加固時,梁側模板安裝可參照墻側模板支設,梁模板加固應加設鋼管斜撐將梁模板與滿堂架連接。5. 樓板模板滿堂架搭設完成后,應進行滿堂架驗收,通過后方可支設樓板模板,樓板模板木枋間距小于等于300,根據滿堂架抄平標高確定木枋下鋼管橫楞及木枋標高,木枋應立放

22、在鋼管橫楞上。樓板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應根據樓板邊線下料拼裝。樓板模板與梁交接邊應壓住梁側模板,模板拼縫寬度不得超過1.5mm。樓板模板拼接時應盡可能使用整塊模板,如遇寬度不足處,應將窄邊拼縫留置在板跨中部,梁邊柱邊等為保證美觀宜采用整塊模板。對拼縫過大處采用膩子批嵌平整。6. 預埋件預埋件埋設前應根據每層結構板面控制軸線重新放線,不得依模板邊定位預埋件。預埋件就位應掛線抄平就位,固定采用將埋件錨腳與結構鋼筋焊接牢固或采用短鋼筋將埋件鋼板固定的結構鋼筋上。結構側面埋件應在支模前將埋件固定在鋼筋上,吊線安裝,保證埋件進出位置。7. 預留孔洞、門洞預留孔洞應在支設模板前在結構樓面和模板上彈出預留孔

23、洞邊線,再安裝模板,孔洞模板邊應對撐牢固,支承點間距不大于600。對撐可使用頂撐鋼管調節。洞口模板支設完成后,應檢查洞口尺寸和標高,并測量對角較差。8. 一次性高強螺栓孔處理(1) 模板拆除以后,在螺桿根部,將墻體砼人工打鑿一個深15-20mm的小坑;(2) 用氣割齊坑底割除露在墻體以外部位的螺栓;(3) 用1:2.5的水泥砂漿補平小坑至墻面。6. 施工進度計劃及資源投入計劃6.1. 施工進度計劃施工時間總體安排表部位樓層開始時間完成時間地下室B3層B2層B1層1#樓1-3層2#樓2層3層4層5層6層7層3#樓2層3層4層5層4#樓2層3層4層15層6層7層8層6.2. 機械設備投入序號機械或

24、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國別產地制造年份額定功率(KW)生產能力1塔吊QTZ56121臺江蘇/55/2塔吊H3/36B2臺四川/1003塔吊ZSC80392臺江蘇/155/4挖掘機PC210-81臺日本/5自卸車/7臺/6砼輸送泵HBT60C6臺湖南/60m3/h7砼輸送泵HBT80C2臺湖南/80m3/h8布料機HGY182臺湖南/1127m9插入式振搗器ZN5016根福建/1.45/10平板振動器ZF55-108臺山東/0.25/11砼收光打磨機Z1M-KY01-100A8臺四川/2.2/12鋼筋切斷機GQ-4010臺四川/2.232次/min13鋼筋彎曲機GW-4013臺四川/38次/min

25、14鋼筋調直機JK35臺浙江/45m/min15套絲機2-65臺西安/3/16圓盤鋸MJ13415臺山東/10/17單面壓刨機MB105A2臺四川/1.5/18砂漿攪拌機UJZ3255臺福建/3/19潛水泵WQ-25-34-420臺上海20082/20多級加壓泵100DL72-2072臺上海/45/21多級加壓泵100DL72-2062臺上海/30/6.3. 材料投入序號材料名稱單位用量進場時間1模板(=18mm)m211080010年6月10年9月2鋼模板m2635.910年6月10年9月3鋼管(483.5)t518810年6月10年9月4木枋(50100 mm)m3263010年6月10年

26、9月5木枋(100100 mm)m320010年6月10年9月6頂托個2250010年6月10年9月7安全平網(4m6m)m22750010年10月11年8月8安全立網(1.5m6m)m28200010年6月11年8月9扣件個45440010年5月10年12月10對拉螺桿(14)t142.510年6月10年12月6.4. 勞動力投入2010年2011年月份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土建240366463561561674674674482482鋼結構464652629191156156156156安裝3248575758585858153153共計3184605726807

27、108238888887917917. 模板支設質量保證措施7.1. 普通模板體系質量保證措施地下室及地上存在大量的超高及超重支模,應嚴格按照方案進行搭設,立桿間距、步距及支撐方式應按方案進行,不得隨意改動。在逐層向上施工的過程中,每層核心筒和柱子混凝土先澆筑,其他位置梁板墻混凝土按區分次澆筑。在模板體系的選擇上,需要突出保證質量,且方便施工、迅速快捷。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當跨度大于4m 時,模板應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的1/10003/1000。現澆多層或高層房屋和構筑物,安裝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應符合下列規定:1) 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施工荷載的承載能力,否則應加設

28、支撐支架;2) 上層支架立柱應對準下層支架立柱,并應在立柱底鋪設墊板;3) 當采用懸臂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時,其支撐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剛度必須符合設計構造要求。當層間高度大于5m 時,應選用桁架支模或鋼管立柱支模。當層間高度小于或等于5m時,可采用木立柱支模。陰陽角采用鋼木組合定型模板,保證陰陽角不漏漿,形狀規整,線條流暢;樓梯采用封閉式整體支模,確保樓梯施工質量;在模板工程細部處理、防水止水等方面采取保證質量措施密肋梁側面脹出,梁身不順直,梁底不平:防治的方法是,模板支架系統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支柱底腳應墊通長腳手板,并應支撐在豎實的地面上;模板下端和側面應設水平和側向支撐,以補足模板

29、的剛度;密肋梁底楞應按設計和施工規范起拱;支撐角鋼與次楞彈平線安裝,并銷固牢靠。單向密肋板底部局部下撓;防治的方法是,模板安裝應由跨中向兩邊安裝,以減少模板搭接長度的累計誤差。安裝后要認真調整模板搭接長度,使其不得小于10cm,以保證接口處的剛度。密肋梁軸線位移,兩端邊肋不等:防治的方法是,主楞安裝調平后,要放出次楞邊線再安裝次楞,并進行找方校核。安裝次楞要嚴格跟線,并與主楞連接牢靠。模板安裝不嚴密:這是模板加工的負公差所致。認真檢查模板安裝縫隙,釘塑料條或橡膠條補嚴。7.2. 質量驗收標準7.2.1. 材料驗收標準模板結構或構件的樹種應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選擇質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變

30、、蟲蛀、折裂、枯節的木材。7.2.2. 模板安裝驗收標準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1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2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3截面內部尺寸偏差基礎10鋼尺檢查柱、墻、梁+4,-54每層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大于5m85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6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7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8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9插筋中心線位置5外露長度+10,010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外露長度+10,011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0尺寸+10,01. 地下室模板距護坡樁邊及上口邊緣1m內不

31、得堆放模板。向基槽(坑)內運料應使用起重機、溜槽或繩索;運下的模板嚴禁立放于基槽(坑)土壁上。斜支撐與側模的夾角不應小于45,支于土壁的斜支撐應加設墊板,底部的對角楔木應與斜支撐連牢。高大長脖基礎若采用分層支模時,其下層模板應經就位校正并支撐穩固后,方可進行上一層模板的安裝。在有斜支撐的位置,應于兩側模間采用水平撐連成整體。2. 柱模板應符合下列規定:現場拼裝柱模時,應適時按設臨時支撐進行固定,斜撐與地面的傾角宜為60,嚴禁將大片模板系于柱子鋼筋上。待四片柱模就位組拼經對角線校正無誤后,應立即自下而上安裝柱箍。若為整體預組合柱模,吊裝時應采用卡環和柱模連接,不得用鋼筋鉤代替。柱模校正(用四根斜

32、支撐或用連接在柱模頂四角帶花籃螺絲的攬風繩,底端與樓板鋼筋拉環固定進行校正)后,應采用斜撐或水平撐進行四周支撐,以確保整體穩定。當高度超過4m時,應群體或成列同時支模,并應將支撐連成一體,形成整體框架體系。當需單根支模時,柱寬大于500mm應每邊在同一標高上設不得少于兩根斜撐或水平撐。斜撐與地面的夾角宜為4560,下端尚應有防滑移的措施。角柱模板的支撐,除滿足上款要求外,還應在里側設置能承受拉、壓力的斜撐。3. 墻模板應符合下列規定:當用散拼定型模板支模時,應自下而上進行,必須在下一層模板全部緊固后,方可進行上一層安裝。當下層不能獨立安設支撐件時,應采取臨時固定措施。當采用預拼裝的大塊墻模板進

33、行支模安裝時,嚴禁同時起吊兩塊模板,并應邊就位、邊校正、邊連接,固定后方可摘鉤。安裝電梯井內墻模前,必須于板底下200mm 處牢固地滿鋪一層腳手板。模板未安裝對拉螺栓前,板面應向后傾一定角度。安裝過程應隨時拆換支撐或增加支撐。當鋼楞長度需接長時,接頭處應增加相同數量和不小于原規格的鋼楞,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墻模板寬或高的15%20%。拼接時的U型卡應正反交替安裝,間距不得大于300mm;兩塊模板對接接縫處的U型卡應滿裝。對拉螺栓與墻模板應垂直,松緊應一致,墻厚尺寸應正確。墻模板內外支撐必須堅固、可靠,應確保模板的整體穩定。當墻模板外面無法設置支撐時,應于里面設置能承受拉和壓的支撐。多排并列且間距

34、不大的墻模板,當其支撐互成一體時,應有防止灌筑混凝土時引起臨近模板變形的措施。8. 模板拆除時間及安全保證措施8.1. 模板拆除時間模板拆除必須執行嚴格的拆模工作程序,并按要求填寫拆模申請單。后澆帶位置左右2跨模板支撐必須保留,與后澆帶模板一起等到結構強度達到100時才可以拆除。在現場留置同條件養護試塊,以混凝土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作為模板拆模依據。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構件類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100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

35、。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8.2. 模板拆除的安全措施(1) 梁板模板應先拆梁側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應分段分片進行,嚴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柱模應分片拆除,自上而下拆除柱箍及豎楞,拆除后清洗干凈后刷除銹劑或脫模劑備用。(2) 拆除時,作業人員應站在安全的地方進行操作,嚴禁站在已拆或松動的模板上進行拆除作業。(3) 拆除模板時,嚴禁用鐵棍或鐵錘亂砸,已拆下的模板應妥善傳遞或用繩鉤吊至地面。(4) 嚴禁作業人員在懸臂構件邊緣敲拆下面的底模。(5) 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許將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點運出堆放,并進行拔釘、清理、整修、刷防銹油或脫模劑,入庫

36、備用。(6) 拆架前,全面檢查待拆的架子,根據檢查結果擬訂出作業計劃,報請批準,進行技術交底后才準作業。(7) 拆模應嚴格遵守從上而下的原則,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重模板,禁止拋擲模板。(8) 高處、復雜結構模板的拆除,應有專人指揮和切實可靠的安裝措施,并在下面標出作業區,嚴禁非操作人員靠近,拆下的模板應集中吊運,并多點捆牢,不準向下亂扔。(9) 工作前,應檢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工作時思想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從空中滑落。(10) 拆除過程中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每天拆架下班時不應留下隱患部位。(11) 拆除模板采用長撬桿

37、,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樓板模板時,要注意防止整塊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作平臺模板時,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傷人。(12) 拆除間歇時,應將已活動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13) 已拆除的模板、拉桿、支撐等應及時運走或妥善堆放,嚴防操作人員因扶空、踏空墮落。(14) 在混凝土墻體、平臺上有預留洞時,應在模板拆除后,隨即在墻洞上做好安全防護,或將板的洞蓋嚴。9. 成品保護措施在層高1/2處左右的支架系統的水平欄桿上宜固定一層水平安全網,用于防止人員墜落,同時,拆模板時,使之墜入安全網,保護模板。拆除模板殼要用小撬棍,以木楞為支點,先撬模板相對

38、兩側邊中點,模板松動后,依然以木楞為支點,撬模板底腳的內肋,輕輕撬掉模板。切忌硬撬或用鐵錘硬砸,也不能使用大撬棍以肋梁混凝土為支點進行撬動,以保護模板和密肋混凝土。吊運模板、木鋼楞、或鋼筋時,不得碰撞已安裝好的模板,以防模板變形。要嚴格遵循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時方可拆模板;肋跨8m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100%方可拆除支柱。模板面板不得污染、磕碰;膠合板面板切口處必須涂刷兩遍封邊漆,避免因吸水翹曲變形;螺栓孔眼必須有保護墊圈。工作面已安裝完畢的墻、柱模板,不準在吊運其它模板時碰撞,不準在預拼裝模板就位前作為臨時倚靠,以防止模板變形或產生垂直偏差。已安裝完畢的平面模板,不可做臨時堆料和作業平臺

39、,以保證支架的穩定,防止平面模板標高和平整產生偏差。模板拆卸應與安裝順序相反,拆模時輕輕將模板撬離墻體,然后整體拆離墻體,嚴禁直接用撬杠擠壓,拆下的模板輕輕吊離墻體。模板拆后及時清理,木模板面板破損處用鐵膩子修復,并在修復膩子上刮用兩遍清漆,以免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痕跡;鋼模板用棉絲沾養護劑均勻涂擦表面,以便周轉。穿墻螺栓、螺母等相關零件也應清理、保養。10. 附件:計算書10.1. 900、600mm剪力墻計算書1. 墻模板基本參數 墻模板的背部支撐由兩層龍骨(木楞或鋼楞)組成,直接支撐模板的龍骨為次龍骨,即內龍骨;用以支撐內層龍骨為外龍骨,即外龍骨組裝成墻體模板時,通過穿墻螺栓將墻體兩片模板拉

40、結,每個穿墻螺栓成為外龍骨的支點。 模板面板厚度h=18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 內楞采用方木,截面50100mm,每道內楞1根方木,間距350mm。 外楞采用圓鋼管483.5,每道外楞2根鋼楞,間距500mm。 穿墻螺栓水平距離500mm,穿墻螺栓豎向距離500mm,直徑14mm。墻模板組裝示意圖2. 墻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

41、)取200/(T+15),取2.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35.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4.2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 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7.030kN/m2 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7.030kN/m2 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6.000kN/m2。3. 墻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計算的原則是按照龍骨的間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撐在內楞上的

42、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1) 抗彎強度計算f = M/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W = 50.001.801.80/6=27.00cm3;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M = ql2 / 10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它包括: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1= 1.20.5017.03=10.22kN/m; 傾倒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q2= 1.40.506.00=4.20kN/m; l 計算跨度(內楞間距),l = 350mm;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 = 15.000N/mm2

43、; 經計算得到,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6.542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滿足要求!(2) 撓度計算v = 0.677ql4 / 100EI v = l/250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q = 8.52N/mm; l 計算跨度(內楞間距),l = 350mm; E 面板的彈性模量,E = 6000N/mm2; I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 = 50.001.801.801.80/12=24.30cm4;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值,v = 1.400mm; 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593mm; 面板的撓度驗算 v v,滿足要求!4. 墻模板內外楞的計算(1) 內楞(木或鋼)

44、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通常按照均布荷載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本算例中,龍骨采用木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 內楞計算簡圖1) 內楞抗彎強度計算 f = M/W f 其中 f 內楞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內楞的最大彎距(N.mm); W 內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內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M = ql2 / 10 其中 q 作用在內楞的荷載,q = (1.217.03+1.46.00)0.35=10.09kN/m;

45、l 內楞計算跨度(外楞間距),l = 500mm; 內楞抗彎強度設計值f = 13.000N/mm2; 經計算得到,內楞的抗彎強度計算值3.028N/mm2; 內楞的抗彎強度驗算 f,滿足要求!2) 內楞的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250 其中 E 內楞的彈性模量,E = 9500.00N/mm2; 內楞的最大允許撓度值,v = 2.000mm; 內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064mm; 內楞的撓度驗算 v v,滿足要求!(2) 外楞(木或鋼)承受內楞傳遞的荷載,按照集中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 本算例中,外龍骨采用鋼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

46、分別為: 外鋼楞的規格: 圓鋼管483.5; 外鋼楞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外鋼楞截面慣性矩 I = 12.19cm4; 外楞計算簡圖1) 外楞抗彎強度計算 f = M/W f 其中 f 外楞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外楞的最大彎距(N.mm); W 外楞的凈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M = 0.175Pl 其中 P 作用在外楞的荷載,P = (1.217.03+1.46.00)0.500.50=7.21kN; l 外楞計算跨度(對拉螺栓水平間距),l = 500mm; 外楞抗彎強度設計值f = 205.000N/mm2; 經計算得到,外楞

47、的抗彎強度計算值62.085N/mm2; 外楞的抗彎強度驗算 f,滿足要求!2) 外楞的撓度計算 v = 1.146Pl3 / 100EI v = l/400 其中 E 外楞的彈性模量,E = 210000.00N/mm2; 外楞的最大允許撓度值,v = 1.250mm; 外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119mm; 外楞的撓度驗算 v v,滿足要求!5. 穿墻螺栓的計算 計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穿墻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墻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穿墻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穿墻螺栓的直徑(mm): 14 穿墻螺栓有效直徑(mm): 12 穿墻

48、螺栓有效面積(mm2): A = 105.000 穿墻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kN): N = 17.850 穿墻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4.258 穿墻螺栓強度驗算滿足要求!10.2. 1100x1200柱計算書1. 柱模板基本參數 柱模板的截面寬度 B=1200mm,B方向對拉螺栓2道, 柱模板的截面高度 H=1100mm,H方向對拉螺栓1道, 柱模板的計算高度 L = 3600mm, 柱箍間距計算跨度 d = 500mm。 柱模板豎楞截面寬度50mm,高度100mm,間距275mm。 柱箍采用圓鋼管483.5,每道柱箍2根鋼箍,間距500mm。 柱箍是柱模板的橫向支撐構件,其受

49、力狀態為受彎桿件,應按受彎桿件進行計算。柱模板計算簡圖2. 柱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2.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35.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3.6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 根據公

50、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7.030kN/m2 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7.030kN/m2 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3.000kN/m2。3. 柱模板面板的計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 面板計算簡圖(1) 面板抗彎強度計算 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 跨中最大彎矩計算公式 其中 q 強度設計荷載(kN/m); q = (1.217.03+1.43.00)0.50 = 12.32kN/m d 豎楞的距離,d = 275mm;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0.1012.3180.28 面板截面抵抗矩 W

51、 = 500.018.018.0/6=27000.0mm3 經過計算得到f = M/W = 0.093106/27000.0 = 3.450N/mm2 面板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5.0N/mm2,滿足要求!(2) 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d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27512.318=2.032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032/(250018)=0.339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 面板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計算公式 其中 q 混凝土側壓力的標準值

52、,q = 17.0300.500=8.515kN/m; E 面板的彈性模量,取6000.0N/mm2; I 面板截面慣性矩 I = 500.018.018.018.0/12=243000.0mm4; 經過計算得到 v =0.677(17.0300.50)275.04/(1006000.0243000.0) = 0.226mm v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v = 275.000/250 = 1.10mm; 面板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4. 豎楞方木的計算 豎楞方木直接承受模板傳遞的荷載,應該按照均布荷載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如下 豎楞方木計算簡圖(1) 豎楞方木抗彎強度計算 支座最大彎矩計算公式 跨中最

53、大彎矩計算公式 其中 q 強度設計荷載(kN/m); q = (1.217.03+1.43.00)0.28 = 6.78kN/m d為柱箍的距離,d = 500mm;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0.106.7750.50 豎楞方木截面抵抗矩 W = 50.0100.0100.0/6=83333.3mm3 經過計算得到f = M/W = 0.169106/83333.3 = 2.032N/mm2 豎楞方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2) 豎楞方木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d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

54、.60.5006.775=2.032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032/(250100)=0.610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 豎楞方木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 豎楞方木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計算公式 其中 q 混凝土側壓力的標準值,q = 17.0300.275=4.683kN/m; E 豎楞方木的彈性模量,取9500.0N/mm2; I 豎楞方木截面慣性矩 I = 50.0100.0100.0100.0/12=4166667.0mm4; 經過計算得到 v =0.677(17.0300.28)500.04/(1009500.04166667.0) = 0.0

55、50mm v 豎楞方木最大允許撓度,v = 500.000/250 = 2.00mm; 豎楞方木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5. B方向柱箍的計算 本算例中,柱箍采用鋼楞,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鋼柱箍的規格: 圓鋼管483.5mm; 鋼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鋼柱箍截面慣性矩 I = 12.19cm4; B方向柱箍計算簡圖 其中 P 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17.03+1.43.00)0.28 0.50 = 3.39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B方向柱箍剪力圖(kN) B方向柱箍彎矩圖(kN.m) B方向柱箍變形圖(kN.m) 最大彎矩

56、最大支座力 N = 6.123kN 最大變形 v = 0.138mm(1) 柱箍抗彎強度計算 柱箍截面抗彎強度計算公式 其中 Mx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x 截面塑性發展系數, 為1.05; W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10.16cm3; 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 = 205.000 B邊柱箍的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35.78N/mm2; B邊柱箍的抗彎強度驗算滿足要求!(2) 柱箍撓度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v =0.138mm v 柱箍最大允許撓度,v = 366.667/400 = 0.92mm; 柱箍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6. 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 計

57、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對拉螺拴的強度要大于最大支座力6.12kN。 經過計算得到B方向對拉螺拴的直徑要大于12mm!7. H方向柱箍的計算 H方向柱箍計算簡圖 其中 P 豎楞方木傳遞到柱箍的集中荷載(kN); P = (1.217.03+1.43.00)0.28 0.50 = 3.39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H方向柱箍剪力圖(kN) H方向柱箍彎矩圖(kN.m) H方向柱箍變形圖(kN.m) 最大彎矩 最大支座力 N = 11.001kN 最大變形 v = 0.30

58、6mm(1) 柱箍抗彎強度計算 柱箍截面抗彎強度計算公式 f = M/W f 其中 M 柱箍桿件的最大彎矩設計值; W 彎矩作用平面內柱箍截面抵抗矩, W = 10.16cm3; 柱箍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 f = 205.000 H邊柱箍的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68.06N/mm2; H邊柱箍的抗彎強度驗算滿足要求!(2) 柱箍撓度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v =0.306mm v 柱箍最大允許撓度,v = 550.000/400 = 1.38mm; 柱箍的最大撓度滿足要求!8. H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 計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 對拉螺栓有效面積

59、(mm2); f 對拉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對拉螺拴的強度要大于最大支座力11.00kN。 經過計算得到H方向對拉螺拴的直徑要大于12mm!10.3. 300x600梁計算書1. 梁木模板與支撐計算書(1) 梁模板基本參數 梁截面寬度 B=300mm, 梁截面高度 H=600mm, 梁模板使用的方木截面50100mm, 梁模板截面側面方木距離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 梁側模面板厚度h=18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2) 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模板自重 =

60、 0.340kN/m2; 鋼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載標準值 = 2.000kN/m2。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4.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35.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6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

61、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 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4.400kN/m2 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14.400kN/m2 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4.000kN/m2。(3) 梁底模板木楞計算 梁底方木的計算在腳手架梁底支撐計算中已經包含!(4) 梁模板側模計算 梁側模板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圖 梁側模板計算簡圖1) 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強度計算公式要求: f = M/W f 其中 f 梁側模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 q 作用在梁側模板的均布荷載(N/

62、mm); q=(1.214.40+1.44.00)0.60=13.728N/mm 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1013.728 f=0.124106/32400.0=3.813N/mm2 梁側模面板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5.00N/mm2,滿足要求!2) 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30013.728=2.471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471/(260018)=0.343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 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

63、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14.400.60=8.64N/m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 = 0.6778.640300.04/(1006000.00291600.0)=0.271mm 梁側模板的撓度計算值: v = 0.271mm小于 v = 300/250,滿足要求!(5) 穿梁螺栓計算1) 梁側豎楞抗彎強度計算 計算公式: f = M/W f 其中 f 梁側豎楞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梁側豎楞的最大彎距(N.mm); W 梁側豎楞的凈截面抵抗矩,W = 83.33cm3; f 梁側豎楞的抗彎強度設計值,f = 13N/mm2。 M = ql2 / 8 其中

64、q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 q = (1.214.40+1.44.00)0.30=6.86kN/m l 計算跨度(梁板高度),l = 600mm; 經計算得到,梁側豎楞的抗彎強度計算值6.8640.6000.600/8/83333.336=3.707N/mm2; 梁側豎楞的抗彎強度驗算 f,滿足要求!2) 梁側豎楞撓度計算 計算公式: v = 5ql4 / 384EI v = l/250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側壓力,q = 14.4000.300=4.320N/mm; l 計算跨度(梁板高度),l = 600mm; E 梁側豎楞彈性模量,E = 9500N/mm2; I 梁側豎楞截面慣性矩

65、,I = 416.67cm4; 梁側豎楞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54.320600.04/(38495004166666.8)=0.184mm; 梁側豎楞的最大允許撓度值,v = 2.400mm; 梁側豎楞的撓度驗算 v v,滿足要求!3) 穿梁螺栓強度計算 沒有布置穿梁螺栓,無須計算!(6) 梁支撐腳手架的計算 支撐條件采用鋼管腳手架形式,參見樓板模板支架計算內容。2. 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3.6米,基本尺寸為:梁截面 BD=300mm600mm,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 l=0.9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梁底增加0道承重立桿。圖1 梁模板支撐架

66、立面簡圖(1) 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連續梁計算。 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 荷載的計算:A. 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0.6000.450=6.750kN/mB. 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500.450(20.600+0.300)/0.300=0.788kN/mC.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2.000+4.000)0.3000.450=0.810kN 均布荷載 q = 1.26.750+1.2

67、0.788=9.045kN/m 集中荷載 P = 1.40.810=1.134kN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45.001.801.80/6 = 24.30cm3; I = 45.001.801.801.80/12 = 21.87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圖(mm)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1.924kN N2=1.924kN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 = 1.2mmD. 抗彎強度計算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18710001000/24300=7.688N

68、/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E. 抗剪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924.0/(2450.00018.000)=0.356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F. 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1.197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滿足要求!(2) 梁底支撐方木的計算1) 梁底方木計算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1.924/0.450=4.275kN/m 最大

69、彎矩 M = 0.1ql2=0.14.280.45 最大剪力 Q=0.60.4504.275=1.154kN 最大支座力 N=1.10.4504.275=2.116kN 方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A. 方木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087106/83333.3=1.04N/mm2 方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B. 方木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

70、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154/(250100)=0.346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 方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C. 方木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6773.563450.04/(1009500.004166666.8)=0.025mm 方木的最大撓度小于450.0/250,滿足要求!(3) 梁底支撐鋼管計算1) 梁底支撐橫向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方木支撐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

71、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max=2.78mm 最大支座力 Qmax=1.924kN 抗彎計算強度 f=0.67106/5080.0=132.54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10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2)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計算 縱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橫向支撐鋼管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max=0.65mm 最大支座力 Qmax=4.136kN

72、抗彎計算強度 f=0.30106/5080.0=59.64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4)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4.14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

73、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5)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4.14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1.4)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293.600=0.558kN 樓板的混凝土模板的自重 N3=1.890kN N = 4.136+0.558+1.890=6.584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

74、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63;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0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 65.61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公式(2)的計算結果: = 25.05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75、!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00; 公式(3)的計算結果: = 31.78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10.4. 400x900梁計算書1. 梁木模板與支撐計算書(1) 梁模板基本參數 梁截面寬度 B=400mm, 梁截面高度 H=900mm, H方向對拉螺栓1道,對拉螺栓直徑14mm, 對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離(即計算跨度)600mm。 梁模板使用的方木截面50100mm, 梁模板截面側面方木距

76、離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 梁側模面板厚度h=18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2) 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模板自重 = 0.340kN/m2; 鋼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載標準值 = 2.000kN/m2。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

77、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4.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35.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0.9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 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21.590kN/m2 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21.600kN/m2 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4.000kN/m2。(3) 梁底模板木楞計算 梁底方木的計算在腳手架梁底支撐計算中已經包含!(4) 梁模板側模計算 梁側模板按照

78、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圖 梁側模板計算簡圖1) 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強度計算公式要求: f = M/W f 其中 f 梁側模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 q 作用在梁側模板的均布荷載(N/mm); q=(1.221.60+1.44.00)0.90=28.368N/mm 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1028.368 f=0.255106/48600.0=5.253N/mm2 梁側模面板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5.00N/mm2,滿足要求!2) 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79、其中最大剪力 Q=0.60.30028.368=5.106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5106/(290018)=0.473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 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21.600.90=19.44N/m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 = 0.67719.440300.04/(1006000.00437400.0)=0.406mm 梁側模板的撓度計算值: v = 0.406mm小于 v = 300/250,滿足要求!(5) 穿梁螺栓計算 計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穿梁螺栓

80、所受的拉力; A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21.60+1.44.00)0.900.60/1=17.02kN 穿梁螺栓直徑為14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徑為11.6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為 A=105.000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為 N=17.850kN; 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為 N=17.021kN; 穿梁螺栓的布置距離為側龍骨的計算間距600mm。 每個截面布置1 道穿梁螺栓。 穿梁螺栓強度滿足要求!(6) 梁支撐腳手架的計算 支撐條件采用鋼管腳手架形式,參見樓板模板支架計算內容。2

81、. 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3.3米,基本尺寸為:梁截面 BD=400mm900mm,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 l=0.9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桿。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圖1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1) 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連續梁計算。 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 荷載的計算:A. 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0.9000.450=10.125kN/mB. 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500.450(20.90

82、0+0.400)/0.400=0.866kN/mC.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2.000+4.000)0.4000.450=1.080kN 均布荷載 q = 1.210.125+1.20.866=13.190kN/m 集中荷載 P = 1.41.080=1.512kN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45.001.801.80/6 = 24.30cm3; I = 45.001.801.801.80/12 = 21.87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

83、力圖(kN) 變形圖(mm)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1.316kN N2=4.890kN N3=0.582kN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 = 0.2mmD. 抗彎強度計算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09210001000/24300=3.77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E. 抗剪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3230.0/(2450.00018.000)=0.598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F. 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

84、值 v = 0.245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230.0/250,滿足要求!(2) 梁底支撐方木的計算1) 梁底方木計算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4.890/0.450=10.866kN/m 最大彎矩 M = 0.1ql2=0.110.870.45 最大剪力 Q=0.60.45010.866=2.934kN 最大支座力 N=1.10.45010.866=5.379kN 方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85、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A. 方木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220106/83333.3=2.64N/mm2 方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B. 方木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934/(250100)=0.880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 方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C. 方木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6779.055450.04/(1009500.004166666.8)=0.

86、064mm 方木的最大撓度小于450.0/250,滿足要求!(3) 梁底支撐鋼管計算1) 梁底支撐橫向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方木支撐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max=0.08mm 最大支座力 Qmax=6.564kN 抗彎計算強度 f=0.19106/5080.0=36.40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7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2)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

87、計算 縱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橫向支撐鋼管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max=2.21mm 最大支座力 Qmax=14.113kN 抗彎計算強度 f=1.03106/5080.0=203.52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4)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 其中 Rc 扣

88、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4.11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可以考慮采用雙扣件!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5)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4.11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1.4)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393.300=0.552kN N

89、 = 14.113+0.552+0.000=14.665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63; u 計算長度系數,

90、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0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 146.14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公式(2)的計算結果: = 55.80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00; 公式(3)的計算結果: = 70.79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10.5. 600x1400梁

91、計算書1. 梁木模板與支撐計算書(1) 梁模板基本參數 梁截面寬度 B=600mm, 梁截面高度 H=1400mm, H方向對拉螺栓2道,對拉螺栓直徑14mm, 對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離(即計算跨度)500mm。 梁模板使用的方木截面50100mm, 梁模板截面側面方木距離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 梁側模面板厚度h=18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2) 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模板自重 = 0.340kN/m2; 鋼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

92、000kN/m3; 施工荷載標準值 = 2.000kN/m2。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4.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35.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1.4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 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

93、側壓力標準值 F1=33.590kN/m2 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33.600kN/m2 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4.000kN/m2。(3) 梁底模板木楞計算 梁底方木的計算在腳手架梁底支撐計算中已經包含!(4) 梁模板側模計算 梁側模板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圖 梁側模板計算簡圖1) 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強度計算公式要求: f = M/W f 其中 f 梁側模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 q 作用在梁側模板的均布荷載(N/mm); q=(1.233.60+1.44.00)1.40=64.288N/mm 最大

94、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1064.288 f=0.579106/75600.0=7.653N/mm2 梁側模面板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5.00N/mm2,滿足要求!2) 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30064.288=11.572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1572/(2140018)=0.689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 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33.601.40=47.04N/mm 三跨連續梁

95、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 = 0.67747.040300.04/(1006000.00680400.1)=0.632mm 梁側模板的撓度計算值: v = 0.632mm小于 v = 300/250,滿足要求!(5) 穿梁螺栓計算 計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33.60+1.44.00)1.400.50/2=16.07kN 穿梁螺栓直徑為14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徑為11.6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為 A=105.000mm2; 穿

96、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為 N=17.850kN; 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為 N=16.072kN; 穿梁螺栓的布置距離為側龍骨的計算間距500mm。 每個截面布置2 道穿梁螺栓。 穿梁螺栓強度滿足要求!(6) 梁支撐腳手架的計算 支撐條件采用鋼管腳手架形式,參見樓板模板支架計算內容。2. 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2.8米,基本尺寸為:梁截面 BD=600mm1400mm,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 l=0.6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桿。圖1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1) 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

97、連續梁計算。 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 荷載的計算:A. 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1.4000.300=10.500kN/mB. 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500.300(21.400+0.600)/0.600=0.595kN/mC.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2.000+4.000)0.6000.300=1.080kN 均布荷載 q = 1.210.500+1.20.595=13.314kN/m 集中荷載 P = 1.41.080=1.512kN

98、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30.001.801.80/6 = 16.20cm3; I = 30.001.801.801.80/12 = 14.58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圖(mm)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1.801kN N2=6.553kN N3=1.146kN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 = 1.3mmD. 抗彎強度計算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17610001000/16200=10.86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

99、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E. 抗剪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4104.0/(2300.00018.000)=1.140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F. 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1.327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大于330.0/250,不滿足要求!(2) 梁底支撐方木的計算1) 梁底方木計算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6.553/0.300=21.845kN/m 最大彎矩 M = 0.1ql2=0.121.850.30 最

100、大剪力 Q=0.60.30021.845=3.932kN 最大支座力 N=1.10.30021.845=7.209kN 方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A. 方木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197106/83333.3=2.36N/mm2 方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B. 方木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截面

101、抗剪強度計算值 T=33932/(250100)=1.180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 方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C. 方木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67718.204300.04/(1009500.004166666.8)=0.025mm 方木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滿足要求!(3) 梁底支撐鋼管計算1) 梁底支撐橫向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方木支撐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max=0

102、.20mm 最大支座力 Qmax=8.787kN 抗彎計算強度 f=0.29106/5080.0=57.19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7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2)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計算 縱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橫向支撐鋼管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max=0.87mm 最大支座力 Qmax=18.891kN 抗彎計算強度 f=0.92106/5080.0=1

103、81.61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6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4)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8.89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可以考慮采用雙扣件!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

104、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5)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8.89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1.4)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392.800=0.468kN N = 18.891+0.468+0.000=19.360kN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

105、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63;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0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 192.92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公式(2)的計算結果: = 73.66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106、= k1k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00; 公式(3)的計算結果: = 93.45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10.6. 300x1900梁計算書1. 梁木模板與支撐計算書(1) 梁模板基本參數 梁截面寬度 B=300mm, 梁截面高度 H=1900mm, H方向對拉螺栓3道,對拉螺栓直徑14mm, 對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離(即計算跨度)500mm。 梁模板使用的方木截面50100mm, 梁模板截面側面方木距離3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8mm,彈性模量E=6

107、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 梁側模面板厚度h=18mm,彈性模量E=6000N/mm2,抗彎強度f=15N/mm2。(2) 梁模板荷載標準值計算 模板自重 = 0.340kN/m2; 鋼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載標準值 = 2.000kN/m2。 強度驗算要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和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撓度驗算只考慮新澆混凝土側壓力。 新澆混凝土側壓力計算公式為下式中的較小值: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為0時(表示無資料)取200/(T+15),取4.000h;

108、 T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35.000; V 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取1.900m; 1 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0.850。 根據公式計算的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34.060kN/m2 實際計算中采用新澆混凝土側壓力標準值 F1=34.060kN/m2 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標準值 F2= 4.000kN/m2。(3) 梁底模板木楞計算 梁底方木的計算在腳手架梁底支撐計算中已經包含!(4) 梁模板側模計算 梁側模板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圖 梁側模板計算簡圖1) 抗

109、彎強度計算 抗彎強度計算公式要求: f = M/W f 其中 f 梁側模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計算的最大彎矩 (kN.m); q 作用在梁側模板的均布荷載(N/mm); q=(1.234.06+1.44.00)1.90=88.297N/mm 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1088.297 f=0.795106/102600.0=7.745N/mm2 梁側模面板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5.00N/mm2,滿足要求!2) 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30088.297=15.8

110、93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15893/(2190018)=0.697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面板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 撓度計算 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q = 34.061.90=64.71N/mm 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 = 0.67764.714300.04/(1006000.00923400.1)=0.641mm 梁側模板的撓度計算值: v = 0.641mm小于 v = 300/250,滿足要求!(5) 穿梁螺栓計算 計算公式: N N = fA 其中 N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 (mm2);

111、f 穿梁螺栓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170N/mm2; 穿梁螺栓承受最大拉力 N = (1.234.06+1.44.00)1.900.50/3=14.72kN 穿梁螺栓直徑為14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徑為11.6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積為 A=105.000mm2; 穿梁螺栓最大容許拉力值為 N=17.850kN; 穿梁螺栓承受拉力最大值為 N=14.716kN; 穿梁螺栓的布置距離為側龍骨的計算間距500mm。 每個截面布置3 道穿梁螺栓。 穿梁螺栓強度滿足要求!(6) 梁支撐腳手架的計算 支撐條件采用鋼管腳手架形式,參見樓板模板支架計算內容。2. 梁模板扣件鋼管高支撐架計算書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

112、為5.9米,基本尺寸為:梁截面 BD=300mm1900mm,梁支撐立桿的橫距(跨度方向) l=0.6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桿。圖1 梁模板支撐架立面簡圖(1) 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連續梁計算。 作用荷載包括梁與模板自重荷載,施工活荷載等。1) 荷載的計算:A. 鋼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 = 25.0001.9000.300=14.250kN/mB. 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2 = 0.3500.300(21.900+0.300)/0.300=1.435kN/mC.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

113、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P1 = (2.000+4.000)0.3000.300=0.540kN 均布荷載 q = 1.214.250+1.21.435=18.822kN/m 集中荷載 P = 1.40.540=0.756kN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30.001.801.80/6 = 16.20cm3; I = 30.001.801.801.80/12 = 14.58cm4; 計算簡圖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變形圖(mm) 經過計算得到從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別為 N1=1.

114、433kN N2=4.421kN N3=0.549kN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 = 0.2mmD. 抗彎強度計算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07010001000/16200=4.301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E. 抗剪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711.0/(2300.00018.000)=0.753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F. 撓度計算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183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180.0/250,滿足要求!

115、(2) 梁底支撐方木的計算1) 梁底方木計算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4.421/0.300=14.737kN/m 最大彎矩 M = 0.1ql2=0.114.740.30 最大剪力 Q=0.60.30014.737=2.653kN 最大支座力 N=1.10.30014.737=4.863kN 方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A.

116、方木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133106/83333.3=1.59N/mm2 方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B. 方木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653/(250100)=0.796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 方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C. 方木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67712.281300.04/(1009500.004166666.8)=0.017mm 方木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滿足要求!(3) 梁底支

117、撐鋼管計算1) 梁底支撐橫向鋼管計算 橫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方木支撐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max=0.05mm 最大支座力 Qmax=6.264kN 抗彎計算強度 f=0.17106/5080.0=32.75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7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2) 梁底支撐縱向鋼管計算 縱向支撐鋼管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P取橫向支撐鋼

118、管傳遞力。 支撐鋼管計算簡圖 支撐鋼管彎矩圖(kN.m) 支撐鋼管變形圖(mm) 支撐鋼管剪力圖(kN) 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最大彎矩 最大變形 vmax=0.62mm 最大支座力 Qmax=13.467kN 抗彎計算強度 f=0.66106/5080.0=129.47N/mm2 支撐鋼管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支撐鋼管的最大撓度小于6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4)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

119、力設計值; 計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3.47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不滿足要求,可以考慮采用雙扣件!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5)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它包括: 橫桿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3.47kN (已經包括組合系數1.4) 腳手架鋼管的自重 N2 = 1.20.1395.880=0.984kN N = 13.467+0.984+0.000=14.451kN 軸心受壓立桿

120、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不考慮高支撐架,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1取值為1.163;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

121、撐點的長度;a = 0.10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 144.00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公式(2)的計算結果: = 54.99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如果考慮到高支撐架的安全因素,適宜由公式(3)計算 l0 = k1k2(h+2a) (3) k2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按照表2取值為1.007; 公式(3)的計算結果: = 70.70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應盡量利用剪力墻或柱作為連接連墻件,否則存在安全隱患。10.7. 200mm板計算書 模板支架搭設高度為5.6米,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 b=0.90米,立桿

122、的橫距 l=0.90米,立桿的步距 h=1.50米。梁頂托采用100100mm方木。圖1 樓板支撐架立面簡圖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1. 模板面板計算 面板為受彎結構,需要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靜荷載標準值 q1 = 25.5000.1800.900+0.5000.900=4.581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 = (2.000+2.500)0.900=4.050kN/m 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90.001.801.80/6 = 48.60cm3; I = 90.001.801.801

123、.80/12 = 43.74cm4;(1) 抗彎強度計算 f = M / W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計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彎距(N.mm); W 面板的凈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載設計值(kN/m); 經計算得到 M = 0.100(1.24.581+1.44.050)0.300 經計算得到面板抗彎強度計算值 f = 0.10110001000/48600=2.068N/mm2 面板的抗彎強度驗算 f f,滿足要求!(2) 抗剪計算 T = 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

124、24.581+1.44.050)0.300=2.010kN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010.0/(2900.00018.000)=0.186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40N/mm2 抗剪強度驗算 T T,滿足要求!(3) 撓度計算 v = 0.677ql4 / 100EI v = l / 250 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v = 0.6778.6313004/(1006000437400)=0.180mm 面板的最大撓度小于300.0/250,滿足要求!2. 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 方木按照均布荷載下三跨連續梁計算。(1) 荷載的計算1) 鋼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

125、5.5000.1800.300=1.377kN/m2) 模板的自重線荷載(kN/m): q12 = 0.5000.300=0.150kN/m3)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kN/m):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q2 = (2.500+2.000)0.300=1.350kN/m 靜荷載 q1 = 1.21.377+1.20.150=1.832kN/m 活荷載 q2 = 1.41.350=1.890kN/m(2) 方木的計算 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最大彎矩考慮為靜荷載與活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計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載 q = 3.350/0.900=3.722kN/

126、m 最大彎矩 M = 0.1ql2=0.13.720.90 最大剪力 Q=0.60.9003.722=2.010kN 最大支座力 N=1.10.9003.722=3.685kN 方木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 I = 5.0010.0010.0010.00/12 = 416.67cm4;1) 方木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0.302106/83333.3=3.62N/mm2 方木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2) 方木抗剪計算 最大剪力的計算公式如下: Q = 0.6q

127、l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2010/(250100)=0.603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 方木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 方木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6772.877900.04/(1009500.004166666.8)=0.323mm 方木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250,滿足要求!3. 托梁的計算 托梁按照集中與均布荷載下多跨連續梁計算。 集中荷載取方木的支座力 P= 3.685kN 均布荷載取托梁的自重 q= 0.096kN/m。 托梁計算簡圖 托梁彎矩圖(kN.m) 托梁變形圖(mm) 托梁剪

128、力圖(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2.318kN 經過計算得到最大變形 V= 0.7mm 頂托梁的截面力學參數為 本算例中,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 W = 10.0010.0010.00/6 = 166.67cm3; I = 10.0010.0010.0010.00/12 = 833.33cm4;(1) 頂托梁抗彎強度計算 抗彎計算強度 f=1.058106/166666.7=6.35N/mm2 頂托梁的抗彎計算強度小于13.0N/mm2,滿足要求!(2) 頂托梁抗剪計算 截面抗剪強度必須滿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強度計算值 T=36

129、747/(2100100)=1.012N/mm2 截面抗剪強度設計值 T=1.30N/mm2 頂托梁的抗剪強度計算滿足要求!(3) 頂托梁撓度計算 最大變形 v =0.7mm 頂托梁的最大撓度小于900.0/250,滿足要求!4.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上部荷載沒有通過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無需計算。5. 模板支架荷載標準值(立桿軸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1)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30、:1) 腳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5.600=0.723kN2) 模板的自重(kN): NG2 = 0.5000.9000.900=0.405kN3) 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 NG3 = 25.5000.1800.9000.900=3.718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4.846kN。(2)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2.500+2.000)0.9000.900=3.645kN(3)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6

131、.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kN);N = 10.92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查表得到;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cm);i = 1.58 A 立桿凈截面面積 (cm2); A = 4.89 W 立桿凈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N/mm2; l0 計算長度 (m); 如果完全參照扣件式規范,由公式(1)或(2)計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

132、取值為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u = 1.70 a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20m; 公式(1)的計算結果: = 107.69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公式(2)的計算結果: = 49.40N/mm2,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Mmax=122.32 所以第7天以后的各層樓板強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樓層傳遞下來的荷載。 第2層以下的模板支撐可以拆除。11. 附表:梁、板模板支撐體系參數匯總表截面類型板120200mm梁h700mm(bh0.35m2)梁700mmh900mm墻高H6.0m立桿15.m0.9*0.9m0.7*0.9m0.7*0.9m/水平桿縱向1.5m0.9m1.5m1.5m/橫向1.5m1.0m1.5m1.5m/木枋主楞100*50300mm483.5450mm483.5450mm483.5250300mm483.5500mm次楞100*10090050*100300mm50*100250mm50*100250300mm50*100350mm螺桿/14一道60014一道60014500mm頂托0.9*0.9/一道,600一道,600/


注意事項

本文(建發國際大廈地下室及上部主體工程模板施工方案(82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霍州市| 大渡口区| 阿鲁科尔沁旗| 常德市| 长沙县| 印江| 宁武县| 南通市| 和硕县| 迭部县| 法库县| 临猗县| 山西省| 汉沽区| 彭水| 沙河市| 兴和县| 武川县| 宜兴市| 双峰县| 含山县| 平舆县| 利辛县| 霍林郭勒市| 太原市| 大新县| 于都县| 绥中县| 岳普湖县| 九江县| 平邑县| 宁津县| 永清县| 黄陵县| 崇左市| 淳安县| 张北县| 宜宾县| 建瓯市|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