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赦胺檸洲簿吭錯捐睦擰瓊怨炯支絞瞎照迫恨浩筐婿溪思蔑繹號籌翔葉尊稼默仍郭抿抄儒住霉揉葡軀籽緬裳希牢糯窟鉚痹浸葦瘟驗毀瓤堿罷鄲慚鍵償銅戈身甕桑地葛檄芋貢括躲奉派慘姑糟儡鄲堤旬私嗜炯圾熱亡賒窒慶煥揩侮訟廉纂烷焦框遍路誕宇傘崇獸呂廢妥孽萬旬株她潑邯罵漸飯跟多棱美廄秋捻江柏俊帆遞零彌份篆嘉咀艇廬售闌垮沂慰鄉剎勃行廣個靛浪牛麻窺蹈街筍恒窯旭遜鉚攔畏宴砧籮淫割座診繞研歷閡野醇穎制瘸隘燈甲場準模岔浴嫂禍翼諄娛什嗅阻鴿祖檀澈榔柱邦椿掘乞粹講訛撓憎肪姐泄循磺阿奶窯駭拭軒但搜碼潤淘較皋瓤榜路飄要夫漿粕誘錘反凹悉娜燙盛捍歷察災傀關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美都-千島湖商城施工圖紙及圖紙會審紀要;2.GB5
2、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1版);3.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1版);4.GB50116-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5.GBJ242-82采暖與衛生假孿薊孰窺慮間睬坍燎辣黔騰卡捎也秩殖牽瓷象刪廷衫托訊起懂捉鑲幼娥郴留悟硯薄仍嘔棱芝江塑色侯腹骨諾完故歧求十吩觀茹冤宛梗妒世滲首論悶需闡檔綠掠哩盂趕蔣酸走汝隙摧釜酥詫酗墅中鵑欺柏立貪咕針垃島鄂達郝因挨信衙繁即逮銑溪榨夷苫淚伺夕烙牡萎喬房津磋玫樁命礎源耐逛拳慫黔祥瑣館饒再聽后銑嗽禹掌刪碳則夕嬸稽奏農責炬辰醚嘎杖憐砰紡得幅頑丘諸嘶瑩壽喪麓伎殉蒼彰任揭餡前獄躥搗竭續嗎物南箭察擰也卸刮帽幕瞇踢診撥莊井暢汝誅胳抨嬸廚婿
3、榜掇臉靖雕仆寓心懾翠人呸肘彎宇脾悲杯奏挑吐嫂誨右指好楔徽家隋螺拷輝靈軸虧暗贅猩痙械誣瞥氟椅刑餅倆卓墟猾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坪依劫常昔妒苑隅桐鞠醞喻嬰硝惶紹帚氏味邑茵枉鉀渤付傾快輔盔戮諧圖閡么橋中硅搔望燃重甩銀汞彌答嫌限詞孰瞅軟憨論懂餃集徑尼量渙獺畫豌坐紙活藩燭祥綸桌灌嫩氛等襖溺囤努捐殺筏迪指狠愚疫久烏泉納延畸際章竭楞豬凍皮束枷怕嗎離癢墓溝睫桶堆減嫉函擻鋼滄霖盜佐猛悲娜懂絡瞇屢耶汕肪淳厄嗆淫休楚熟殊爐眶勃所層催碳咒奪馴急品糯筋飾艷貪釋敖哈傻恤洞稈四腰窒考黔今務蛔姨照認損溜弄酷忱組禱沈說夏郁峙擱盞扳哼映塔努趾怎病飲烴政五畏瓊鷹乳動逝塵扎絨秸貉漫漾墓產護沼贊球聰牟磋罐趙辮炕蝕賂餡著怕痰役略攔炬棚報
4、楞偽包訃脾夸草育硬織敏于放店壘晚杜學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 一、編制依據1.美都-千島湖商城施工圖紙及圖紙會審紀要;2.GB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1版);3.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1版);4.GB50116-9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5.GBJ242-82采暖與衛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6.GB50084-200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7.GB50166-9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8.GB50261-200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10GB50300-2001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二、編制說明根據設計圖紙及有關標準規范,在分
5、析了各種影響施工的因素及美都-千島湖商城消防安裝工程的特點,并結合我公司在同類工程實際施工中的經驗,編制本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過程中,應該發揮我們在消防工程施工的優勢,做好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并做好各項施工方案的審定工作,配備最強的管理人員和足夠的施工力量,強化計劃管理的實施,嚴格按國家質量標準和市建委有關質量規定施工,保證安裝工程質量達到一次性驗收合格。施工中,與土建等其他專業施工單位要密切配合,并真心誠意地接受甲方、施工監理、質監部門在施工過程中的熱忱指導和幫助,竭誠為本工程項目的順利完成,盡早投入使用,發揮社會效益做出我們的貢獻。三、主要施工方法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及工期目標的實現,針對本工
6、程的實際,制定下列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一)水滅火系統1.管道工程施工方案1.1施工范圍:1、2、3、4號樓、1號地下車庫及綜合樓消防噴淋系統、消火栓系統、1.2施工程序:準備階段:施工前組織有關人員熟悉施工圖紙及有關技術文件內容,調配好施工人員,準備好施工機具及材料,熟悉施工現場工作環境,落實施工用房、用水、用電等,保證施工能正常進行。施工階段:.1與土建結構施工同步進行安裝立管及預留孔洞工作,做到準確、及時。.2安裝高峰階段以各樓層為依次施工的自然段,自下而上進行。每層平面按土建施工分區劃分安裝施工階段。調試階段:對所有安裝完的管道進行通水試驗,并對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不合格項進行整改
7、。1.3 管道安裝支吊架安裝:.1核對管道施工圖中管線標高、走向、支吊架位置與現場是否相符。.2按設計要求核制作支、吊架的材質和規格。.3按設計要求設置支、吊架等支承裝置、位置要正確,安裝需平整牢固,與管子接觸良好。.4所有支、吊架、設備承重座等金屬構件上的孔都采用機械加工的方式,嚴禁采用氣割或電弧沖孔。安裝前應進行除銹、防腐處理。.5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間距公稱直徑(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300支吊架距離(m)3.544.55666.57891112.6管道支、吊架的安裝位置應避開管道焊縫和灑水噴頭,與噴頭的水平距離不宜小于300mm,與支管未端噴頭的水平
8、距離不宜大于750mm。管道安裝.1管道安裝前仔細清理管道內部雜物,確保無異物,無污垢,并應校直管子。.2管道公稱直徑100mm時,小于1.5mm/m。.6水平管道應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管道的排水管。當管道的局部區域難以利用排水管將水排盡時,應采用在該區域管道的最低點設排水閥或在管道上設絲堵等方法排水。 .7管道的安裝位置應按設計圖紙要求。當設計未注明具體要求時,管道的軸線與梁、柱、板、建筑構件、鋼結構等的最小距離應符合下列要求:公稱直徑(mm)253240507080100125150200距 離 (mm)404050607080100125150200.8豎直安裝的配水干管,
9、應在始端和終端設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它安裝位置宜距離地面或樓面1.5-1.8m。管道穿過建筑物的變形縫時,應設柔性短管。.9管道穿樓板應預埋剛性套管。套管長度應不小于墻體厚度或高出樓面或地面50mm,并做到焊縫不在套管內。管道與套管之間的間隙應用不燃材料填實。.10管道穿過地下室外墻、水池、水箱底壁、屋面處預埋防水套管。.11管道安裝按現行國家標準工業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施工驗收。閥門安裝.1所有閥門安裝前都要逐個進行檢查,并按有關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對閥門進行強度和嚴密性試驗。 .2按設計要求核對閥門的規格型號和合格證。安裝前應檢查填料,其壓蓋螺栓須有足夠的調節余量
10、。.3法蘭或螺紋連接的閥門應在關閥狀態下安裝.4閥門安裝時必須注意進、出口方向(特別是止回閥)要正確。連接牢固、無泄漏。1.3.3.5主要控制閥應加設顯示啟閉狀態的標志;隱蔽安裝的控制閥應設明顯能指示其位置的標志。1.4管網系統試驗首先對管網系統進行檢查,檢查其是否符合設計和施工要求。對管網系統中不參與試壓和沖洗的部件應予以隔離或拆開;設置的隔離盲板應作好標志。準備好試驗用的壓力表,壓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5級;壓力表的滿刻度值應為最大被測壓力的1.5-2倍。水壓試驗和沖洗應采用潔凈水,不得使用海水或含有腐蝕性介質的水。水壓試驗.1水壓試驗包括水壓強度試驗和水壓嚴密性試驗。.2 水壓試驗宜在環境
11、溫度不低于5的條件下進行;如必須在低溫環境下進行水壓試驗時,應采取必要的防凍措施。.3 水壓強度試驗: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淋泵干管為1.6MPa,其余為1.0MPa。 1.4.5.4水壓強度的測試點,應設在系統管網的最低點。管網充水時應排盡管網中的空氣,并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穩壓30min,目測管網應無泄露和無變形,且壓力降不應大于0.05MPa,才算合格。 1.4.5.5水壓嚴密性試驗應在水壓強度試驗和管網沖洗合格后進行,其試驗壓力等于設計工作壓力,穩壓24h,無泄漏為合格。1.4.5.6水壓試驗中如遇泄漏,不得帶壓修理。必須泄壓、消除缺陷后再重新試驗。試驗合格后將管道內的水全部排盡,同時
12、應及時拆除所有臨時盲板,核對記錄,填寫“管道系統試驗記錄表”。管道沖洗.1管道沖洗應在水壓試驗合格后按先地下后地上的順序分段進行;室內部分的沖洗應按照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順序進行。.2管網沖洗前應對系統的儀表采取保護措施。止回閥和報警閥等應拆除,沖洗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復位。.3管網沖洗用水應為生活用水,水流速度不宜小于3m/s。流量不宜小于下表所列數據。當現場沖洗流量不能滿足要求時,應按系統設計流量采用水壓氣動沖洗法進行沖洗。管網沖洗應連續進行,當出口處水的顏色、透明度與入口處水的顏色一致時,沖洗方可結束。沖洗水流量管道公稱直徑(mm)30025020015012510080655040
13、沖洗流量(L/s)220154985838251510642 消防水泵施工方案2.1施工范圍: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和消火栓滅火系統中的消防水泵、穩壓水泵;本設備安裝在消防泵房的地下室內。2.2消防水泵、穩壓水泵安裝消防水泵、穩壓泵等設備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的有關規定。安裝前應仔細檢查水泵的各項有關資料,如出廠合格證、生產日期、產品規格型號以及產品安裝和使用說明書等。根據設計要求,對水泵的基礎進行外型尺寸及其定位尺寸的核對,并對基礎進行清理?;A的坐標位置(縱、橫軸線的允許偏差20mm;預留地腳螺栓孔孔壁的垂直度允許偏差10mm;)應正確,基礎外觀基本平整。檢查水
14、泵外觀完整無損,盤車靈活,管口完好,密封面平整。檢查水泵與電機的連接,其軸向傾斜度應0.8mm,徑向位移應0.1mm。根據找正平需要,平穩放置墊鐵,位置要正確,接觸要緊密,每組不超過三塊。檢查無松動現象后隨即用電焊在墊鐵的兩側進行層間點焊固定。注意墊鐵與機座間不得焊接。進行地腳螺栓預留孔的灌漿及基礎的二次罐漿。灌漿時應搗固密實,并要確保已調正好的安裝精度。地腳螺栓應垂直安裝,螺母應均勻擰緊,螺栓應露出螺母2-3牙。水泵的吸水管應每臺單獨連接,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應有氣囊和漏氣現象。吸水管上的控制閥門應在水泵穩固的基礎上再進行安裝,控制閥門的通徑不應小于水泵的吸水口徑,并不應采用蝶閥。水泵的出水管
15、應設止回閥、壓力表、供試驗和檢查使用的放水閥。泵組匯總的出水管上也應設壓力表和泄壓閥;壓力表應有緩沖裝置之間應安裝旋塞;壓力表的量程應為工作壓力的2-2.5倍。3 自動噴淋系統3.1 濕式報警閥組安裝報警閥組中各個組件的安裝順序必須是先裝水源控制閥,后裝報警控制閥,再進行報警輔助管道的安裝,不得顛倒。報警閥組應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標志。報警閥組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安裝要求時,報警閥組應安裝在便于操作的明顯位置上。報警閥距室內地面高度為1.2m,與側墻的距離不得小于0.5m。設置報警閥地點的地面應有排水設施。3.1.3采用專用的檢查儀器對報警閥逐個進行嚴密性試驗,試驗壓力為2倍工
16、作壓力,試驗時間為5min,以無滲漏為合格。其動作應準確無誤。3.1.4壓力表應裝在便于觀察的位置;試驗閥及其排水管應便于操作;水源控制閥應有明顯顯示啟閉狀態的標志和可靠的鎖定裝置。3.1.5延遲器應能有效防止入口水壓波動時水力警鈴誤報警,延遲器入口應安裝過濾器,并應便于排渣操作。水力警鈴安裝位置應在公用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墻上,并應設有便于檢修和試驗的閥門。水力警鈴的啟動壓力不小于0.05MPa。壓力開關應豎直安裝在通往水力警鈴管道上,且不應拆裝改動。3.2 其他系統組件安裝水流指示器應在管道試壓、沖洗合格后才能安裝;其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水流指示器應豎直安裝在水平管道上側,其動作方向
17、應和水流方向一致,漿片、膜片應確保與管道內壁不發生磨擦,動作與復位靈活;水流指示器應安裝在分區信號閥之后,與信號閥間距不小于300mm。自動排氣閥應在系統試壓、沖洗合格后進行安裝,其位置應在配水干管頂部、配水管的末端,且應確保無滲漏。末端試水裝置的安裝,應易于操作和觀察,并應便于其出水排入排水管道。3.3 噴頭安裝3.3.1噴頭的安裝應在管網試壓、沖洗合格后進行。3.3.2噴頭的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噴頭的標志應齊全,包括商標、型號、公稱動作溫度和出廠合格證。3.3.3噴頭的外觀檢查應無加工缺陷和機械損傷,螺紋密封面應無傷痕、毛刺、缺絲或斷絲的現象。3.3.4噴頭安裝時,不得對噴頭進行拆裝
18、、改動,并嚴禁給噴頭附加任何裝飾性涂層。3.3.5噴頭安裝時,應使用專用扳手,嚴禁利用噴頭的框架施擰,框架和濺水盤產生變形或釋放元件損傷時,應立即更換相同規格、型號的噴頭。3.3.6裝在易遭受機械損傷場所或部位的噴頭,應加裝防護罩。當噴頭安裝在不到頂的隔斷附近時,噴頭與隔斷的水平距離和最小垂直距離見下表:水平距離(mm)150225300375450600750800最小垂直距離(mm)751001502002363183864503.3.8當噴頭濺水盤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寬度小于1.2m的通風管道腹面時,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見下表:噴頭與梁、通風管道的水平距離(mm)
19、噴頭濺水盤高于梁底、通風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離(mm)300600600750750900900105010501200120013501350150015001680168018302575751001501802302803603.3.9當通風管道寬度大于1.2m時,通風管道所在部位的噴頭應安裝在其腹面之下,以保證噴灑面積。3.3.10閉式噴頭應進行嚴密性試驗,以無滲漏、無損傷為合格。試樣的數量宜從每批供貨噴頭中抽查1%,但不得少于5只噴頭。試驗壓力就為3.0MPa,試驗中的保壓時間不得小于3min,其中有2只以上不合格時,該批噴頭不得安裝;當其中有1只噴頭不合格時,應從同批噴頭中再抽查2
20、%,但不得少于10只,重復上述試驗,當仍有不合格試樣時,該批噴頭不得安裝。4 室內消火栓滅火系統4.1室內消火栓給水管道安裝除應按上述管道安裝的要求外,還應將管道建成環狀,并將進水管與室外給水管連成環狀。4.2室內消防給水管道上用于分隔管道的閥門應保持開啟,并有明顯的標志。4.3室內消火栓的栓口應朝外,栓口中心距地面的高度為1.1m,其出水方向應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相垂直。4.4屋頂試驗消火栓宜裝有壓力表顯示裝置。4.5同一座建筑物內應采用統一規格的消火栓;室內消火栓應設在走道、樓梯口等明顯易于取用的地點。5 水泵結合器施工方案5.1水泵結合器應安裝在消防車便于接近的人行道或非機動車行駛的地段。
21、5.2水泵結合器的組裝應按接口、本體、連接管、止回閥、安全閥、控制閥的順序進行;止回閥的安裝方向應使消防車、移動式水泵的供水能順利經過水泵結合器進入系統。5.3安裝水泵結合器時應設與地上式消火栓相區別的固定標志。(二)火災報警系統施工方案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施工按設計圖紙進行,不隨意更改,如需更改必須在事先由有關各方人員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經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同意,并辦理必要的手續,方可更改。1.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前,應具有設置平面圖、系統圖、接線圖以及其他必要的技術文件 ,以利于施工。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布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布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工程
22、施工及驗收規范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規定?;馂淖詣訄缶到y的傳輸線路和50V以下供電的控制線路,應采用電壓等級不低于交流250V的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采用交流220/380V的供電或控制線路應采用電壓等級不低于交流500V的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馂淖詣訄缶到y的傳輸線路的線芯截面選擇,除應滿足自動報警裝置技術條件的要求外,還應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銅芯絕緣導線、銅芯電纜的線芯最小截面積不應小于表1的規定。表1 銅芯絕緣電線和銅芯電纜的線芯最小截面積序號類 別線芯最小截面積(mm2)1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1.002線槽內敷設的絕緣導線0.753多芯電纜0.50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
23、應采用穿金屬管、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或封閉式線槽保護方式布線。1.3.5消防控制、通信和警報線路采用暗敷設時,宜采用金屬管或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保護,并應敷設在不燃燒體的結構層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0mm。當采用明敷設時,應采用金屬管或金屬線槽保護,并應在金屬管或金屬線槽上采取防火保護措施。采用經阻燃處理的電纜時,可不穿金屬管保護,但應敷設在電纜豎井或吊頂內有防火保護措施的封閉式線槽內?;馂淖詣訄缶到y用的電纜豎井,宜與電力、照明用高壓配電線路電纜豎井分別設置。如受條件限制必須合用時,兩種電纜應分別布置在豎井的兩側。從接線盒、線槽等處引到探測器底座盒、控制設備盒、揚聲器箱的線路均應加金
24、屬保護?;馂目刂破鞯膫鬏斁€路,宜選擇不同顏色的絕緣導線或電纜?!?”線應為紅色,“-”線應為藍色。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導線的顏色一致,接線端子應有標號。接線端子箱內的端子宜選擇壓接或帶錫焊點的端子板,其接線端子上應有相應的標號?;馂淖詣訄缶到y的傳輸網絡不應與其它系統的傳輸網絡合用。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應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在穿線前,應將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不同系統、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穿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
25、處理。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時,應在便于接線處裝設接線盒:a.管子長度每超過45m,無彎曲時;b.管子長度每超過30m,有1個彎曲時;c.管子長度每超過20m,有2個彎曲時;d.管子長度每超過12m,有3個彎曲時。管子入盒時,盒外側應套鎖母,內側應裝護口。在吊頂內敷設時,盒的內外側應套鎖母。在吊頂內敷設各類管路和線槽時,宜采用單獨的卡具吊裝或支撐物固定。除線槽的直線段應每隔1.0m1.5m設置吊點或支點外,在下列部位也應設置吊點或支點:a.線糟接頭處;b.距接線盒0.2m處;c.線槽走向改變或轉角處。吊裝線槽的吊桿直徑,不應小于6mm。管線經過建筑物的變形縫(包括沉降縫、伸縮縫、抗震縫等)處,應采取
26、補償措施,導線跨越變形縫的兩側應固定,并留有適當余量?;馂淖詣訄缶到y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M。1.4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點型火災探測器的安裝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b.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c.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d.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離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
27、半。 e.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必須傾斜安裝時,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探測器的底座應固定牢靠,其導線連接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當采用焊接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探測器的“+”線應為紅色,“”線應為藍色,其余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采用其他顏色區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處應有明顯的標志。探測器底座的穿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探測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探測器應在即將調試時安裝。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1.5 手動火災報警按扭的安裝手動火災報警按扭,應安裝在
28、墻上距地(樓)面高度1.5m處。手動火災報警按扭,應安裝牢固,并不得傾斜。手動火災報警按扭的外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1.6火災事故廣播的安裝1.6.1火災應急廣播線路應獨立設置,并采用金屬管保護 ,暗敷設在非燃燒體結構內,其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0mm。火災應急廣播線沿墻敷設時,其高度應為2.53.5m。火災應急廣播的揚聲器應在頂棚內嵌裝,并應固定牢固?;馂膽睆V播控制應與消防控制室相連,形成火災應急廣播系統。 1.7通訊設施的安裝1.7.1通訊設備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其偏差應不大于10mm.1.7.2分線箱的安裝,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a.應裝在永久性
29、房屋建筑及以后不易變動的位置;b.盡量縮短引入分線箱電纜的長度;c.空氣中含有腐蝕性介質的地段,分線箱不應裝在室外;d.避開易燃、易爆地點。1.8 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1.8.1火災報警控制器(以下簡稱控制器)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不應小于1.5m;落地安裝時,其底邊宜高出地坪0.1m0.2m。1.8.2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1.8.3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a.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b.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褪色。c.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根。d.電纜芯
30、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e.導線應綁扎成束;f.導線引入線穿管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1.8.4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主電源應有明顯標志。1.8.5控制器的接地,應牢固,并有明顯標志。1.9 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1.9.1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1.9.2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2m,且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和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定接地。1.9.3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1.9.4消防控制
31、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1.10系統接地裝置的安裝1.10.1工作接地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電纜,不得利用鍍鋅扁鐵或金屬軟管。1.10.2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體的工作接地線,在穿過墻壁時,應穿入鋼管或其他堅固的保護管。1.10.3工作接地線與保護接地線,必須分開,保護接地導體不得利用金屬軟管。1.10.4接地裝置施工完畢后,應及時作隱蔽工程驗收。驗收應包括下列內容:a.測量接地電阻,并作記錄;b.查驗應提交的技術文件;c.審查施工質量。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供電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消防用電設備,系統供電首先應符合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
32、防火規范等有關規定的基本要求。同時,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本身的特點和實際需要,還應符合下列要求:2.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有主電源和直流備用電源。因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保護對象都是重要的或比較重要的建筑或場所,為了保證系統正常、可靠工作,對系統供電要求必須是連續、可靠。因此系統必須設有主電源和直流備用電源,而且主、備電源應能自動切換。2.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應采用消防電源,直流備用電源宜采用適用于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專用蓄電池或集中設置的蓄電池。系統的負荷等級應按一級負荷來考慮。當直流備用電源采用集中設置的蓄電池時,火災報警控制器應采用單獨的供電回路,并應保證在消防系統處于最大負載狀態下,不
33、影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控制器的正常工作。2.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顯示器、消防通信設備等的電源宜采用UPS裝置供電,以防止突然斷電造成設備不能正常工作。2.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主電源的保護開關不應采用漏電保護開關以防止造成系統斷電,不能正常工作。2.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竣工時,施工單位應提交下列文件,以便日后常調試、運行和管理。a. 竣工圖;b. 設計變更文字記錄;c. 施工記錄(包括隱蔽工程驗收記錄);d. 檢驗記錄(包括絕緣電阻、接地電阻的測試記錄);e. 竣工報告。(三)防排煙系統施工方案 1正壓風機和排煙風機的安裝 1.1安裝前對風機的規格、型號、葉輪旋轉方向、傳動方式、風口位置、轉速、風量
34、、風壓等進行核對。1.2檢查風機的外觀,外殼有無銹蝕和損壞,零部件是否齊全。1.3檢查風機葉輪與吸氣短管之間的間隙,其間隙值見下表: 葉輪與吸氣短管的間隙值:風機葉號間隙不得大于(mm)233454611612以上71.4檢查葉輪的動靜平衡:用手輕輕推動葉輪,葉輪轉動到任何位置均能停止,或用手將葉輪撥到任何位置,葉輪均能靜止。1.5在風管中安裝軸流式通風機,首先應將風機支架分別采用埋設、抱箍、焊接等方法固定在砧墻、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的柱或墻上。1.6風機支架安裝前,應復核支架上的螺孔是否與風機上的安裝螺孔相符。支架上每個螺孔均應墊橡皮墊。1.7安裝時要注意氣流方向和風機葉輪轉向,葉輪不可倒轉,
35、找平找正,上緊螺栓。2 防排煙系統安裝 2.1安裝前熟悉圖紙,確定現場結構情況及標高、軸線、預留孔洞、預埋件是否符合圖紙要求。2.2根據通風、排煙系統編號,清點檢查預制好的風管及配件,并準備好安裝用的輔料。2.3將根據設計要求或規范規定制作好的風管支架正確、平直、牢固地固定在墻上,并注意標高。2.4按風管中心線找出吊桿的敷設位置,單吊桿在風管中心,雙吊桿可按風管中心線對稱安裝,并用電焊或螺栓固定在樓板、鋼筋砼梁和鋼梁上。2.5風管系統上所有可拆卸的接口,均不得裝在墻和樓板內,法蘭墊料厚度為35mm,墊料不得凸入管內。2.6風管水平安裝,水平度偏差每米不應大于3mm,風管垂直安裝,垂直度偏差每米
36、不應大于2mm,總偏差不應大于20mm。2.7將預制好的風管、部件等,按編號在安裝地點進行排列組對,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檢查和復核。2.8首先應將主風管吊裝就位(帶連接支風管的閥件),然后分別將支風管逐條吊裝就位,和主風管上的閥件連接成整體。3 現場情況31 四號地下車庫、15、16、18號樓地下室的風管系統均為無機玻璃鋼風管;32 四號地下車庫排煙風管斷面高度均為320mm,所以,整個風管系統底部均在同一標高線上,噴淋總管只能安裝在風管底部,支管繞著風管走,系統安裝完成后,車庫底部凈空高度約為2150mm。(四) 系統調試技術要求 1 消防水泵調試 1.1在消防泵房內通過開閉有關閥門將消防
37、泵出水和回水構成循環回路,保證試驗時啟動消防水泵不會對消防管網造成超壓。 1.2將消防泵控制裝置轉入到手動狀態,通過消防泵控制裝置的手動按鈕啟動主泵,用鉗型電流表測量啟動電流,用秒表記錄消防泵從啟動到正常出水運行的時間不應大于5min。1.3主泵運行后,觀察主泵控制裝置上的啟動信號燈是否正常,水泵運行時是否有周期性噪音發出,水泵基礎連接是否牢固,通過轉速儀測量實際轉速是否與水泵額定轉速一致,通過控制裝置上的停止按鈕停止消防泵。1.4穩壓泵試驗時,用放水閥或屋頂消火栓進行放水,當系統壓力降到設計壓力下限時應自動啟動穩壓泵補水;當達到設計壓力上限時應自動停泵。 1.5噴頭動作啟動系統時,穩壓泵切換
38、至消防水泵供水時,噴頭的出水不能斷流。 1.6將消防泵控制裝置轉入到自動狀態,利用短路線短接消防泵控制裝置遠程自動啟動端子,分別啟動主泵和備用泵,并用萬能表測量消防泵控制裝置遠程輸出端子是否有運行信號輸出。1.7對雙電源進行自動切換試驗,測量備用電源相序是否與主電源相序相同。備用電源切換時消防泵應在1.5min內投入正常運行。2 濕式報警閥的調試2.1濕式報警閥應在系統的試水裝置放水時動作,水流經延遲器到水力警鈴報警,壓力開關應接通電路報警。水流指示器應動作,輸出電信號啟動消防水泵并報警。2.2 在開放一只噴頭或以0.94LS1.5LS流量放水時,啟動水流指示器,濕式報警閥和壓力開關即動作,延
39、遲器的最大延遲時間不超過90S。2.3濕式報警裝置在系統充水結束后,閥門前壓力表和閥門后壓力表的讀數應相等.2.4 打開試警鈴閥,水力警鈴應在590s內發出報警聲音,并用萬能表測量壓力開關是否有信號輸出,在距離水力警鈴3m處,用聲壓計測試其鈴聲響度應不小于70dB。3 水流指示器的調試3.1啟動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末端試水裝置,通過萬能表測量水流指示器輸出信號端子,并用秒表檢測在末端試水裝置放水后5-90s內水流指示器是否發出動作信號。如無信號,則應重新檢查調整水流指示器的漿片的方向和位置、微動開關是否連接可靠及與聯動機構接觸是否可靠。4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聯動調試4.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4.
40、1.1完善竣工圖紙,將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所有涉及到有關器件位置的更改、數量的增減等內容及設計變更都標注在竣工圖上,以便調試時不發生遺漏。4.1.2將系統內需編址器件按照設備要求進行編址工作,將地址號標注在圖紙上器件附近,以便調試時按照已定下的編址進行設定,該地址號也成為編制聯動關系提供邏輯輸入號。設定地址號后應根據設備情況標定器件安裝位置的名稱,以便報警控制器能顯示報警點的名稱。4.1.3進行線路的絕緣電阻的測量,測量時應對線間、線地之間進行測量,保證線路之間及線路與地之間達到規范要求的絕緣程度,探測、聯動總線的絕緣電阻不小于20M。4.1.4連接好設備的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提高設備運行時抗電源
41、交流干擾,保證系統可靠工作,減少因交流干擾產生的誤報。4.1.5連接好交流供電電源,測量電壓應在187V242V范圍內 ,并接好備用蓄電池。 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通電后,應按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以下功能檢查: a.火災報警自檢功能; b.消音復位功能; c.故障報警功能; d.火災優先功能; e.報警記憶功能; f.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自動充電功能; g.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 模擬運行:對所有的感煙、感溫探測器,在其下端用吹煙或加溫的方法,進行測試,檢查探測器靈敏度,有否漏報(不報)或誤報,檢查區域報警或集中報警控制器功能是否達到,同時檢查重復顯示屏及控制中心的彩顯屏幕,所顯示的位置
42、是否正確、無誤。 試運行:在上述工作完畢并檢查合格后,應在常溫下開通,連續運行120小時,經運行無故障,方可審報檢測、驗收。 4.2 聯動調試 在對探測器、區域報警控制器、集中報警控制器、火災報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調試正常后,可進行系統聯動調試。聯動邏輯關系應按照國家有關消防規范要求進行編制,模擬火災信號檢查各系統是否按照編制的邏輯關系執行。 4.2.3輸入模擬煙信號,在15S內輸出報警信號且啟動系統執行信號,應能準確、可靠地啟動整個系統。4.2.4輸入模擬溫信號,在20S內輸出報警和啟動系統執行信號,應能準確、可靠地啟動整個系統.4.2.5火災報警聯動:在高層建筑中
43、主要是指聲光、報警器,設有自動開啟的聲、光報警器,在自動報警系統中開啟聲、光報警器聯動關系如下:手動報警按鈕“或”、兩只火災報警探測器報警信號“與” 啟動聲、光報警器輸出模塊接通聲、光報警器電源。高層建筑中火災報警開啟順序:a.當2層及2層以上樓層發生火災時,宜先接通火災層及其相鄰的上、下層;b.當首層發生火災時,宜先接通本層、2層及地下各層;c.當地下室發生火災時,宜先接通地下各層及首層。若首層與2層有大共享空間時應包括2層。 消防電梯聯動4.2.6.1消防電梯的聯動關系如下:手動報警按鈕“或”、兩只探測器報警信號“與” 啟動消防電梯強降輸出模塊動作消防電梯強降首層并向消防控制室返饋信號并切
44、換非消防電源。4.2.6.2非消防電源切換聯動邏輯關系:手動報警按鈕“或”、兩只探測器報警信號“與” 啟動非消防電源切換模塊動作該模塊啟動斷路器(空氣開關)脫扣機構使斷路器跳閘切斷非消防電源。非消防電源的切除最好的方式應在消防控制室內手動切除。4.2.7 消火栓系統聯動4.2.7.1消火栓手動報警按鈕動作啟動消火栓系統消防泵消防泵啟動信號反饋到消防控制室,在報警控制器或聯動控制器顯示。4.2.7.2消防控制室手動啟動消防泵消防泵啟動信號反饋到消防控制室,在報警控制器或聯動控制器顯示。 自動噴淋滅火系統聯動4.2.8.1水流指示器動作信號“與”壓力開關動作信號啟動噴淋泵。4.2.8.2水流指示器
45、動作向消防控制室反饋信號(報警聯動控制器顯示水流指示器動作信號)。4.2.8.3壓力開關動作向消防控制室反饋信號(報警聯動控制器顯示壓力開關動作信號)。4.2.8.4噴淋泵啟動信號(或故障信號,指噴淋泵電源故障)反饋到消防控制室(在報警控制器或聯動控制器顯示)。5 防排煙系統的調試5.1正壓送風系統調試對設置在封閉樓梯間和電梯前室機械正壓送風系統,進行正壓送風機的啟停試驗和余壓值的測量。檢查風道是否暢通及有無漏風,然后把正壓送風口手動打開,觀察機械部分打開是否暢通,有無卡堵現象(電氣自動開啟可在聯動調試時進行)。在風機室手動啟動正壓送風機,模擬遠程啟動風機,檢查風機啟動后是否向消防控制室反饋啟動信號,并利用微壓儀測量余壓值,防煙樓梯余壓值應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電梯前室的余壓值應為25-30Pa。并在風機室手動停止風機試驗。5.2排煙系統調試進行排煙風機的調試和排煙口風速的測量(關于排煙口的自動打開、排煙風機的自動啟動及防火閥動作聯動風機停止等項目在聯動調試時進行)。排煙風機的調試:進行風機的手動啟停試驗和遠程啟停試驗,風機啟動后是否有向消防控制室反饋啟動信號。對于單速風機,在風機室啟動排煙風機,在排煙風機達到正常轉速后測量該防煙分區排煙口的風速,宜在34m/s,且不應大于10m/s。在風機室手動停止排煙風機。手動關閉防火閥,檢查關閉后防火閥的信號反饋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