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一、工程概況.1二、對重大危險源工程安全監督管理的要點.1三、重大危險源的識別、監控.3(一)對施工安全影響較大的環境和因素.4(二)對危險源的辨識、監控及控制措施.5四、重大危險源的應急救援措施.11 附件 1、本工程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20 附件 2、本工程須經專家論證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22 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對建筑工程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提高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省、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規定,特編制該方案。一、工程概況本項目是由青島華恒翰林置業有限公司投資開發,上海開藝建筑設
2、計有限公司設計的華恒翰林學府 1#-6#樓、商業網點 A、B、C 及地下車庫工程,項目位于青島市黃島區雙珠路以北,本工程包括 6個住宅單體(1#-6#樓),3個商業網點(A、B、C)及地下車庫工程,住宅為剪力墻結構,網點及地下車庫為框架結構。其中1#樓17層,2#-6#樓18層,地下車庫為地下一層,總建筑面積為 80308.49,地上建筑面積為 59653,地下建筑面積為 20655.49。本工程設計使用年限50 年,抗震設防烈度 6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結構類型為框剪結構,基礎形式采用筏板基礎。二、對重大危險源工程安全監督管理的要點為確實加強對重點危險源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遏止
3、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建筑職工生命安全,我公司根據青島市安全生產條例、建設部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審查辦法等相關文件及規范要求,并結合實際管理經驗,在集團公司的指導下,項目部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重大危險源工程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其要點如下:1.項目部應組織至少一次有關重大危險源工程管理文件的集中學習,并形成書面記錄。重大危險源工程是指施工中具有較大危險程度,有可能發生群死群傷的事故的施工作業,具體內容詳見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所明確的七項分部分項工程中的相關規定。集中學習的形式建議采用會議形式,由總包項目經理主持,總包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專業分包單位全體管理人員
4、以及班組長參加,會議內容必須形成書面記錄,相關人員簽字。2.各項目部在正式開工前,按要求編制本工程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和本工程須經專家論證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見附件 1、2)。a.本工程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樣式,見附件 1;本工程須經專家論證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樣式,見附件 2。b.公司主管部門為公司安全處和總公司總工辦,最終審核人為公司總工。3.重大危險源工程施工必須實行公告制。各項目部必須在現場設置施工現場重大危險源工程安全牌,將即將要施工的重大危險源工程的內容以書面形式予以公告,使每個施工人員都能及時了解。4.重大危險源工程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重大危險源工
5、程的專項方案由總包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項目工程師)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應包括監控措施,應急方案以及緊急救護措施。重大危險源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應及時按規定逐級報公司審批,并最后報監理單位進行審查。專項施工方案應經施工總承包企業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簽字批準,方可實施。對需進行專家認證審查的專項施工方案,主要注意事項:1)總包項目部或專業承包單位應組織專家進行認證審查,也可委托有關部門組織專家認證審查。2)專家組提出修改意見的,總包項目部或專業承包單位應當根據認證審查報告進行完善,并經原專家組確認。3)專項施工方案認證審查專家組提出的書面認證審查報告應作為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附件,在實施過程
6、中,總包項目部或專業承包單位不得擅自修改經過專家認證審查過的專項施工方案。5.重大危險源工程提前通報制度。項目部應在重大危險源工程實際施工前,至少提前一周(7 個工作日)通知公司各有關部門(公司安全處、公司總工辦等),以便于公司相關部門及時組織針對性的專項檢查。6.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工作。各項目部在重大危險源工程施工之前,技術負責人或安全員必須組織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并有書面記錄和雙方簽字;技術負責人應按專項施工方案向施工作業班組、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作出詳細說明,并有書面記錄和雙方簽字,使作業人員掌握專項施工方案的技術要領。7.加強安全檢查,做
7、好安全檢查記錄。重大危險源工程施工之前,項目部應由項目經理或項目工程師對重大危險源工程的施工措施按專項施工方案組織驗收,方案編制相關人員至少參加首次驗收,驗收后應及時形成驗收記錄臺帳。重大危險源工程施工過程中,各項目部應加強檢查工作,由專職安全人員進行檢查,進行現場監督,并做好檢查記錄。8.要做好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一旦發生事故或遇到緊急情況,各項目部或專業施工單位要按規定啟動預案,快速有效地施救,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9.其他未詳述事項,請嚴格參照建設部、市建委及安質監總站、區站、行業協會等主管部門下發的相關文件執行。三、重大危險源的識別、監控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對下列達到一
8、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驗算結果,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實施,由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一)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二)土方開挖工程;(三)模板工程;(四)起重吊裝工程;(五)腳手架工程;(六)拆除、爆破工程:(七)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危險性較大的工程。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本工程重大危險源主要包括:1、模板工程;2、腳手架工程。詳見各專項施工方案。(一)對施工安全影響較大的環境和因素1、安全網的懸掛;安全帽、安全帶的使用;樓梯口、電梯井口、預留洞口、通道、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作業平臺和作業面周邊、樓
9、層周邊、上下跑道及斜道的兩側邊、物料提升設備及施工電梯進料口等部位的防護。2、施工設備、機具的檢查、維護、運行以及防護。3、2m(含 2m)以上的高處作業面架板鋪設、兜網搭設。4、在堆放與搬(吊)運等過程中可能發生高處墜落、堆放散落等情況的工程材料、構(配)件等。5、施工現場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的搬運、儲存和使用。6、施工現場臨時設施的搭設、使用、拆除。7、施工現場及毗鄰周邊存在的高壓線、溝崖、高墻、邊坡、建(構)筑物、地下管網等。8、施工中違章指揮、違章作業以及違反勞動紀律等行為。9、施工現場及周邊的通道和人員密集場所。10、經論證確認或設計單位交底中明確的其他專業性強、工藝復雜、危險性大
10、、交叉作業等有可能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的施工部位或作業活動;大風、高溫、寒冷、汛期等其他潛在的有可能導致施工現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因素(包括外部環境等誘因)。(二)對危險源的辨識、監控及控制措施一、為了保證安全生產,控制傷亡事故的發生,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范圍,在基礎、結構、裝飾階段施工前,對施工過程進行安全分析,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進行識別,列出重大危險源,制定有關安全監控措施,按有關程序審批后方可實施。以各階段重大危險源清單為識別、監控用表,確定主要危險源有以下幾方面:(具體危險源詳見危險源清單)1、高處作業,包括塔吊、外腳手架、支模架、基坑邊、“四口”及臨邊作業、懸空作業、交叉作業等可能造成高
11、處(空)墜落物體打擊、坍塌等事故。2、機械設備作業可能造成機械傷人事故。3、施工用電作業,漏、觸電保護器失靈,保護接地、接零有無連接、斷開等現象可能造成觸電事故。4、電焊,對焊作業的火花、焊弧、用電可能造成燒傷、晃眼、觸電、火災等事故。5、“三寶”不按規定使用佩戴可能造成物體打擊、墜落、扎傷頭部等事故。6、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可能造成其他形式的事故,如機械損壞、人員傷亡等事故。7、裝飾裝修可能發生中毒事故。8、屋面保溫層施工可能引發火災事故。9、防水材料施工可能引發火災或中毒事故。二、根據主要危險源,加強對危險點、部位的識別:1、高處墜落的危險點:1)2 米以上的懸空和高處作業;2)基坑四周;3
12、)預留洞口、坑井、樁眼;4)樓梯口、電梯井口;5)陽臺、樓板、屋面等臨邊;6)井架、塔吊、施工電梯的卸料平臺;7)井架、施工電梯鋼絲繩斷裂;8)外腳手架的內外側;9)腳手架搭、拆過程,井架、起重機械的裝、拆過程。2、物體打擊的危險點:1)外腳手架上物體的失落;2)通道口上方物體的失落;3)塔吊等起重機械下方;4)進入施工現場均有物體打擊的危險。3、觸電的危險點:1)施工動力設備、現場照明用電的私拉接;2)配電箱的配置不規范,保護零線不到位,漏電保護器失靈;3)用電帶電作業;4)配電線路的電線破皮、老化,線路過道;5)潮濕作業場所及手持電動工具;6)宿舍內私拉亂接,使用高功率電器。4、機械傷害的
13、危險點:1)各類機具的齒輪咬合部、傳動部位、離合器等無防護罩;2)平刨、圓盤鋸的操作部位;5、起重傷害的危險點:1)各類限位、防護裝置失靈;2)附墻、地錨不符合規范;3)索具使用不合理,鋼絲繩磨損;4)司機指揮違章作業;5)吊裝臂下方有其他作業或站人。6、坍塌的危險點:1)基坑作業;2)坑邊荷載;3)腳手架的材質、立桿間距等;4)模板工程的支撐、穩定及荷載。7、中毒和窒息的危險點:1)油漆間濃度超高;2)地下室防水施工,通風不當。8、火災的危險點:1)在作業場所吸煙,特別是在木工間、油漆間、氧氣和乙炔瓶等易燃易爆場所運用明火;2)電焊作業;3)電氣漏電。(三)對危險源的控制措施1、對高處墜落的
14、控制措施:1)2 米以上的懸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高處作業有防護措施;2)深度超過 2 米以上的基坑必須設臨邊防護,地下室施工階段設專用爬梯供人員上下;3)1.5m2以內的預留洞口、坑井用固定蓋板防護;1.5m2以上的洞口四周設20cm踢腳桿和 0.6m、1.2m 兩道水平防護桿,洞口張掛水平安全網;4)樓梯口設扶手欄桿,電梯井口設1.5 米安全門,并在井內隔層設一道平網隔離;5)臨邊防護應設置1.2m高的防護欄桿;6)卸料平臺采用4cm以上木板鋪設,塔吊卸料平臺應用型鋼支撐,卸料平臺臨邊防護到位,安全門采用 L3030以上角鋼定型制作,安裝高度為1.5m。7)井架、外用施工電梯必須有斷繩保護、
15、安全??俊⑸舷孪拗频褥`敏有效的限位保險裝置,鋼絲繩應符合國家標準,嚴格執行鋼絲繩報廢標準。8)腳手架外側設2030cm高的擋腳桿和 1.2m 高的欄桿,外加綠色密目網圍護,架子與墻體間從第一排架起用腳手片等隔離,每上升10m以內增加一道隔離,腳手片四點綁扎牢固;9)腳手架的搭、拆有專項施工方案,搭、拆人員應持證上崗,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在作業場所下進行圍護、監管、腳手片綁扎牢固、雨霧易跌滑天停止作業。10)井架、塔吊、施工電梯等起重機械,有專項安、拆方案,由具有專業資質的施工隊伍進行安拆,安、拆人員應持證上崗,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統一指揮,安全有序地進行安、拆。2、對物體打擊的控制措施:1)腳手架
16、外側用 1.8 6m綠色密目網全封閉圍護,內側從第一排架起用腳手片安全網等進行隔離,在同一作業面不能上下同時作業;2)在建筑物主體通道口、井架三面、攪拌機、拌和機、靠近外架和塔吊回轉半徑的鋼筋間、木工間等都應加設上一層相應要求的雙層防護棚(棚頂腳手片鋪設方向應互相垂直,距離大于 30cm);3)塔吊司機、司索應持證上崗,作業前檢查索具等是否安全,綁扎牢固、穩定,指揮有序,起重臂下方不得站人,作業區內無關人員不得進入;4)任何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扣,由門衛把關,安全員巡查,建筑物邊行人通道搭設安全通道。3、對觸電的控制措施:1)施工現場用電必須實行三相五線制、三級配電三級保護
17、及“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原則,總箱、分配電箱由持證電工上鎖,開關箱由操作人員專人負責,民工宿舍用電不得私拉亂接,由電工、安全員定期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從工地開工時,即對電工及個用電單位、班組進行專項安全交底,總箱、分箱、開關箱必須符合規范配置,保護零線到位,電工、安全員檢修巡查;3)電工不得帶電作業,若在每一電器和設備需檢修時,應在開關箱和上一級配電箱斷電,并張掛檢修標牌,以防別人誤動作;4)配電線路不得使用破皮、老化的電線,內線不得使用,應用絕緣橡膠套線,過路加鋼管等保護套管;5)潮濕作業場所應使用36V以下安全電壓,手持電動工具的漏電保護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得大于 15mA,額定漏
18、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4、對機械傷害的控制措施:1)各類機具有齒輪咬合部、傳動部位、離合器等均應有防護罩;2)平刨應設護手裝置,圓盤鋸鋸片應設防護罩,上方設防護擋板,不得使用平刨、圓盤鋸合用一臺電機的多功能木工機械;3)攪拌機料斗保險鉤齊全有效,料斗升起時下方不準有人,料斗升起停機時應掛好保險物,方可清理斗槽;4)打樁場地應基本平整,地耐力符合說明書要求,行走時要統一指揮,以免壓傷作業人員。5、對起重傷害的控制措施:1)各類起重機械必須設置超高和力矩限制器,吊鉤有保險裝置;2)附墻、地錨必須符合說明書要求;3)索具、鋼絲繩必須符合有關要求,磨損、斷絲不得超標;4)司機、指揮應持證上崗,不得
19、違章指揮、違章作業;5)吊臂下方不得站人,非作業人員不得隨意進入作業區。6、對坍塌的控制措施:1)基坑作業根據土質情況和基礎深度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放坡或支護,結構設計,降排水及監測等;2)基坑邊堆土、料具堆放的數量和距基坑邊距離等應符合有關規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3)腳手架鋼管、扣件應符合國家標準、立桿間距基礎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4)模板工程的鋼管、扣件應符合國家標準,根據跨度、荷載等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模板拆除拆除前必須有混凝土強度報告,強度達到規定要求后,方可進行拆模審批,經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后方可拆除。7、對中毒和窒息的控制措施:1)油漆間要注意開窗、通風。2)地下室防水施工時,
20、選用無毒產品并進行排風處理。8、對火災的控制措施:1)在施工現場設立吸煙處,禁止吸游煙,嚴禁在木工間、油漆間、氧氣和乙炔瓶處運用明火;2)電焊作業要進行動火審批,電焊周圍及作業處下方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并有專人監管,以防火災、焊渣飛濺引起火災;3)外墻干掛及樓層電焊作業,要注意接火斗,并有防護措施;(四)為了有效的遏止各類事故發生,現場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1、建立與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與考核;2、制訂各項安全生產制度;3、簽訂各級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責任書;4、制定各級安全生產專項方案(打樁工程、基坑支護與土方開挖、臨時施工用電、腳手架搭拆、模板支拆、塔吊、外
21、用電梯搭、拆、文明施工等);5、建立各種安全組織(安全生產、文明施工領導小組、治安保衛領導小組、消防小組、環境衛生領導小組);6、制訂應急預案;7、現場設置醒目危險源公示牌;8、經常開展對廣大職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9、加強對各級管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四、重大危險源的應急救援措施 (一)、總則為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強化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責任,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故危害,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國務院關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 302號)、國務院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國務院令第 34號)、安全許可證條例,結
22、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二)、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1、為了使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救援預案落到實處,我項目部成立了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高吉亮電話:18560203177 副組長:于京斌、李鵬成員:李鵬、范富賢、劉士帥、陳曉亮、高旭、王鴻宇、張承偉、張澤、鞠寶強、孔佳慶、于華龍、各班組醫療組:、范富賢、劉士帥、孔佳慶保衛組:陳曉亮、高旭、王鴻宇后勤組:張承偉、張澤、鞠寶強搶救組:于華龍、各班組 (三)、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機構職責 1、在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后,立即啟動本預案,組織、指揮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搶救和善后處理:組長負責向上級公司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爭取上級政府的援助
23、;副組長負責配合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做出搶險救災具體方案和措施等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落實。保衛組保障事故搶險和救災過程中急需設備、器材的供應?,F場搶救組職責: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醫療組:對搶救出人員盡快送醫療搶救。4、后勤組職責:負責交通車調配,緊急救援物資征集供應。(四)、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責任劃分公司對辦公場所,工地安全事故負總責,各施工現場負責人對本現場安全負主要責任。(五)、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遵循的原則 1、迅速報告原則。事故發生單位或事故發生地的負責人、事故當事人或目擊者有責任和義務在重特大事故發生后,立即向建設局報告,由建設局
24、迅速報告安監局、政府。2、主動搶險原則。在重特大事故發生后,各企業、每個公民,都有盡最大可能搶救受傷人員和公私財物的義務和責任。對有能力、有條件實施救助而坐視不管,或事故單位負責人、當事人見死不救,甚至逃逸的,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予以懲罰。3、生命第一的原則。重特大事故發生后,單位負責人,要把救受傷人員、確保群眾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限度的實施救護,及時疏散處于危險之中的群眾。4、科學施救,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事故搶救過程,要迅速判明事故現場狀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危險源,嚴防發生次生事故,避免搶救過程中的人員傷亡,控制事故蔓延。5、保護和搶救出的公私財物,確保重在設施安全的原則。
25、特大事故發生后,要積極搶救所有能搶求出的公私財產,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6、保護現場,收集證據的原則。在對重特在事故實施救護過程中,要盡可能對事故進行有效保護,收集有關證據,為日后查找事故原因,正確處理事故提供依據。(六)、傷亡事故的等級 1、一級重大事故:死亡三十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三百萬元以上。2、二級重大事故:死亡十人以上,二十九人以下,重傷二十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3、三級重大事故:死亡三人以上,九人以下,重傷二十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三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4、四級重大事故:死亡二人以下,重傷三人以上,十九人以下,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不滿三十萬元。
26、5、重傷事故:造成職工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傷亡事故。6、輕傷事故:造成職工肢體傷殘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輕度損傷,表面為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喪失的傷害,一般指受傷職工歇有一個工作日以上但夠不上重傷者的事故。(七)、重大事故的報告的現場保護 1、特大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必須以最快的方式,將事故的簡要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和事故發生地的市安監機構報告。2、重大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應當包括:(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項目、企業名稱;(2)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
27、初步估計;(3)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4)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5)事故報告單位。3、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和事故發生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嚴格保護事故現場,采取有效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因搶救人員疏導交通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體時,應當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做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有條件的可以拍照或錄像。(八)、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制度。1、職工發生傷亡事故后,負傷者或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直接領導報告,直接領導接到報告后,應用電話,電報或其它快速方法立即將施工簡況報告公司安全科、主管經理;公司視傷害程度分別報告市建設局、安監站、公安局、市總工
28、會等有關部門。事故的正式快速報告須在事故發生后的24小時內報到公司安全科,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與企業名稱,傷亡人數及人員情況,簡要經過,初步原因及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等。2、項目部、公司對已發生的事故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嚴肅認真及時、準確地調查報告,并對事故調查的全過程負責。(1)輕傷事故:由分公司負責組織調查,公司視情況派人員參加,查清事故原因,確定事故原因,確定事故責任,提出處理意見,填寫傷亡事故登記表,將登記報表及時報到公司。(2)重傷事故:由公司負責組織、派人員參加調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確定事故責任,提出處理意見,擬定事故整改措施,由項目部填寫職工傷亡、重
29、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于事故發生后7 日內報公司,公司呈報市安監站及有關部門。(3)死亡事故:公司會同市區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調查組必須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拍照或者錄像。收集傷亡事故當事人現場有關人員的陳述和證言,索取有關當事人、生產、技術和診斷資料。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責任,擬定整改方案提出處理意見,分公司填寫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于事故發生后15 日內報告公司。公司按程序上報有關部門。3、發生事故的單位領導和現場人員必須嚴格保護好現場。如因搶救負傷人員或為防止事故擴大而必須移動現場設備、設施時,現場領導和現場人員要共同負責弄清現場情況,做出標記、記明數據,度畫出事故的詳圖。對故
30、意破壞、偽造事故現場者要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貪污追究法律責任。4、事故現場調查結束,依照程序批準后方可清理現場。(1)輕傷事故現場清理,由項目經理報經分公司主管經理批準。(2)重傷事故清理,由分公司報請有關部門批準。(3)死亡事故現場清理,由公司報請有關部門批準。5、對事故的處理,必須堅持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于事故的有關領導和責任者不查處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進行。(1)真實、客觀的查清事故。(2)公正、實事求是的查明事故的性質和責任。(3)嚴肅認真地制定并落實預防類借書證事故重復發生的防范措施。6、對事故責任者,要根據事故情節及造成
31、后果的嚴重程度,分別給予經濟處罰、行政處分,對觸犯刑律的貪污追究刑事責任。(1)經濟處罰:按公司安全生產獎罰制度的規定執行。(2)行政處分:行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故責任者,應給予處罰或處分,對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1)玩忽職守,違反安全生產責任制,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而造成事故的。(2)扣壓、拖延執行“事故隱患通知書”造成事故的。(3)對新工人或新調換崗位的工人不按規定進行安全培訓、考核而造成事故的。(4)組織臨時性任務,不制定安全措施,又不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而造成事故的。(5)分配有職業禁忌證人員到
32、禁止其作業崗位工作而造成事故。(6)因設施、工具有缺陷或原材料、輔助材料不合格而造成事故的。(7)因施工現場環境不良而造成事故。(8)因不按規定發放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而造成事故的。(9)拒不執行命令、聽從指揮的。(10)違抗指揮部令拒不提拱援助的。(11)阻撓搶險人員調用物資和占用場地的。(12)貪污、挪用搶險物資和資金的。(13)哄搶國家和個人財物的。(14)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15)阻礙事故處理人員執行公務的。(16)有特定責任的國家工作人員,是堅守崗位,臨陣脫逃或玩忽職守的。(17)對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造成其它危害的。(九)、現場急救是指施工現場發生傷害事故時,傷員送往醫
33、院救治前,在現場實施必要和及時的搶救措施,是醫院治療的前期準備。1、觸電急救常識發現有人觸電時,應首先迅速拉電閘斷或用木方、木板等不導電材料,交觸電人與電器部位分離開,然后抬到平整的場地施行人工急救,并向工地負責人報告。2、摔傷急救常識當有人自高處墜落摔傷時,應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因不正確的招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3、食物中毒急救常識發現飯后多人有嘔吐、腹瀉等不正常癥狀時,要及時向工地負責人報告,并拔打急救電話120。亞硝酸納是攪拌混凝土的添加劑,其形狀很像食用的大粒鹽,有人叫它“工業用鹽”,它是一種有毒物質,千萬不要當作食用鹽使用。4、煤氣中毒急救常識冬季采暖必須按照有關規定
34、,統一安裝爐具并設專人負責管理;不得隨意安裝爐具,防止發生煤氣中毒。發現有煤氣中毒時,要迅速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或將中毒者穿暖抬到室外,施工行現場急救并及時送往醫院。5、毒氣中毒急救常識在井(地)下施工中有人發生中毒時,井(地)上人員絕對不要盲目下去救助。必須先向下送風,救助人員必須取個人保護措施,并派人報告工地負責人及有關衛生主管部門。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時,應及時拔打119、110 或 120 求救。(十)、救援器材的配備公司配救援面包車一輛,配齊擔架、醫療器具、口罩、服裝、差藥等供應急救之需。(十一)、應急組織培訓、演練。為了使應急救援組織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公司針對本行業特點
35、,在冬閑時節將對應急救援組織進行培訓和現場演練。培訓內容:1、觸電急救常識。2、摔傷急救常識。3、食物中毒急救常識。4、煤氣中毒急救常識。5、毒氣中毒急救常識。6、工地發生傷亡事故應立即做好三件事。7、發現火險的處理方法等。培訓完后,戎公司將組織現場急救演練并請專家指導,使我公司應急救援組織真正發揮作用。(十二)、有關要求 1、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指揮辦公室值班電話:55786076 2、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小組成員應盡快趕赴現場,就地設立辦公室,開展應急處理的指揮工作。附件 1、本工程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工程名稱:華恒翰林學府項目施工單位:山東三箭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
36、司分部分項工程名稱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建質【2004】第 213 號)本工程符合文件規定條件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1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1)開挖深度超過5m(含 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護結構施工的工程2)基坑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復雜、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2土方開挖工程1)開挖深度超過5m(含 5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工程3模板工程1)各類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2)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3)特殊結構模板工程。4起重吊裝工程1)起重吊裝工程。5腳手架工程1)高度超過24m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2)附著式升降腳手架
37、,包括整體提升與分片式提升。3)懸挑式腳手架。4)掛腳手架。5)門型腳手架。6)吊籃腳手架。7)卸料平臺。6拆除、爆破工程1)采用人工、機械或爆破拆除的工程。7其它危險性較大的工程、工藝1)建筑幕墻的安裝工程。2)預應力結構張拉施工。3)隧道工程施工。4)橋梁工程施工(含橋架)。5)特種設備施工。6)網架和索膜結構施工。7)6m 以上的邊坡施工。8)大江、大河的導流、截流施工。9)港口工程、航道工程。10)土體凍結法施工工藝。11)雨(污)水管道(溝、池)內施工作業。12)密閉空間的施工作業。13)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可能影響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已經行政許可,尚無技術標準的施工。8本工程
38、其它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如在輸送、儲存易燃、易爆危險介質的設備、管道本體上進行動火作業;在易燃物周圍包括上方進行動火作業等)附件 2、本工程須經專家論證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清單工程名稱:華恒翰林學府項目施工單位:山東三箭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分部分項工程名稱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建質【2004】第 213 號)本 工 程 需 組 織專 家 進 行 論 證審 查 的 危 險 性較 大 的 分 部 分項工程1深基坑工程1)開挖深度超過5m(含 5m)或地下室3 層以上(含3層)的工程。3)開挖深度雖未超過5m(含 5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及地下管道極其復雜的工程。2地下暗挖工程1)地下暗挖及遇到溶洞、暗河、瓦斯、巖爆、斷層等地質復雜的隧道工程。3高大模板工程1)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高度過8m,或跨度超過18m,施工總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 的模板支撐系統。4高空作業工程1)30m及以上高空作業的工程。5深水作業1)大河、大江中深水作業的工程6拆除爆破工程2)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工程。3)其它土石爆破工程。7.幕墻安裝工程1)高度 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墻安裝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