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薄壁臺施工方案 1、施工流程測量放樣綁扎鋼筋支模驗收砼澆注試件養護拆模測溫制備砼砼配合比設計鋼筋下料、加工原材料檢驗2、施工具體方案2.1測量放線按規范與設計要求,用全站儀、水準儀測放出薄壁臺軸線,放薄壁臺邊線,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2.2薄壁臺鋼筋骨架制作進場的各種鋼筋均須通過中心實驗室檢驗,檢檢驗驗合格后方可準使用。支架需支立牢固,拆卸方便,縱向連接應穩定對于預制鋼筋骨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鋼筋拼裝前,對有焊接接頭的鋼筋應檢查每根接頭是否符合焊接,拼裝時,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鍥形卡卡住,防止電焊時局部變形。待所有焊接點卡好后,先在焊縫兩端電焊定位,然后進行焊縫施焊, 骨架焊接時,不同
2、直徑的鋼筋的中心線應在同一平面為此,較小直徑的鋼筋在焊接時,下面宜墊以厚度適當的鋼板。施焊順序宜由中到邊對稱的向兩端進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鄰的焊縫采用分區對稱跳焊,不得順方向焊接。 鋼筋與模板間設置墊塊應與鋼筋扎緊,并相互錯開。非焊接鋼筋骨架的多層鋼筋之間,應用短鋼筋支墊,保證位置準確,鋼筋混凝土保護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2.3模板制作、安裝與拆除采用組合鋼模,模板的平面不能有凹坑,形狀準確,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鋼模用角鋼和厚5mm的鋼板制作,分節拼裝,接縫處用塑料泡沫或橡膠墊堵縫,螺栓連接。模板與鋼筋安裝工作應配合進行,妨礙綁扎鋼筋的模板應待鋼筋安裝完畢后安設。模板不應與腳手架聯
3、接,避免引起模板變形。安裝側模板時,應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基礎側??稍谀0逋庠O立支撐固定,其他側??稍O拉桿固定。澆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桿,應按拉桿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應的措施。立模時用汽車吊吊裝,搭設腳手架穩定模板。模板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設施。模板安裝完畢后復測,保證構造物斷面尺寸、位置和垂直度。檢查模板的支撐是否牢固、接縫是否嚴密,對其平面位置、頂部標高、節點聯系及縱橫向穩定性按設計標準進行檢查,簽認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澆筑時,發現模板有超過允許偏差變形值的可能時,應及時糾正。2.4混凝土施工澆注混凝土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模板上的雜
4、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進行了清理。混凝土集中拌和,用罐車和吊機配吊斗通過串筒向模板內分層下料,分層振搗,分層厚度不超過30cm。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以不發生離析為度。當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通過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下落。在澆筑過程中,安排專人監測模板,防止發生位移、跑模。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0100mm;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在澆筑的過程中或澆筑完成時,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較多,須在不擾動已澆筑混凝土的條件下,采取措施將水排除。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減少泌水。拆模后用草簾及時覆蓋養生,養護時間不少于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