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邳州耀邦新世界花園人防地下室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單位監測方案工程名 稱:邳 州 耀 邦 新 世 界 花 園 人 防 地 下 室 基 坑 支 護 工 程建 設 單位:邳 州 耀 邦 房 地 產 開 發 有 限 公 司施工單位:江蘇碩峰地基工程有限公司.目錄一、工程概況1 二、監測方案編制依據1 三、監測目的1 四、監測重點1 五、監測方法、計劃1 六、監測工作內容與要點2 七、測量儀器3 八、各監測項目界限報警值4 九、監測要求與技術保障4 十、監測簡報及報告的提交5 十一、安全生產與文明生產6.一、工程概況1.1 邳州耀邦新世界花園人防地下室基坑支護工程位于建設北路東側,基坑南側為已建 33#、4
2、6#樓,東側為已建 19#樓,北側接已建地下室,西側為空曠場地。基坑開挖周長約為 420米,總占地面積約 6000平方米,開挖深度約為 4.8 米。由于工程地理位置一般,地質良好,因此,為確保工程質量,保證工期進度、基坑及周邊建(構)筑物的安全,在施工的全過程中,對基坑周邊監測。1.2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江蘇安成巖土工程有限公司二、監測依據1、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2、工程測量規范 GB50026-2007;3、精密水準測量規范;4、建筑變形測量規程 JGJ/T8-2007;5、城市測量規范 CJJT8-2011;6、巖土工程試驗監測手冊;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
3、007-2011;8、本設計方案三、監測目的3.1 基坑監測的目的作為本工程,基坑監測的目的是保證基坑開挖過程中,基坑本身的安全以及其周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四、監測重點4.1 本工程監測重點在于基坑開挖期間對基坑圍護結構的穩定性進行監測,并對其周邊建筑物、地面、管線、市政道路等進行跟蹤沉降監測。在監測工作內容安排和實際監測過程中,應抓住重點,緊緊圍繞確?;蛹捌渲苓吔ㄖ陌踩@一目的展開。.五、監測計劃5.1 監測計劃因為工程進入基坑開挖期間,由于坑內土體的荷載減少,坑內外土、水壓力不平衡,可能會導致產生坑外土體和基坑本身的一定變形,因此擬將整個監測過程,監測頻率計劃如下:5.1.1 初始值測
4、量二次;5.1.2 根據該工程的工期進度安排,基坑監測時間與基坑施工保持同步。5.1.3開挖卸載急劇期間 1-2天觀測一次,非開挖期間 3-5天觀測一次。間隔時間可根據工程需要適當調整。由于工地現場施工情況變化,具體測量時間、測量次數將根據施工場地條件、現場工程進度和測量反饋信息作相應調整。5.1.4 當大雨、暴雨或基坑邊載條件改變時應及時監測;當有危險事故征兆時,應加密觀測。當結構變形超過有關標準或場地條件變化較大時,應加密觀測。當有危險事故征兆時或監測項目達到警戒值時,則需進行連續監測。每次的監測結果及時向第三方、業主、監理和設計單位如實匯報。六、監測工作內容與要點6.1 根據相關規范及設
5、計要求,本工程主要監測基坑支護施工可能影響的基坑本身穩定以及基坑周邊建筑物和構筑物安全使用。根據本場地的周邊環境、設計方提出的監測內容,結合本工程特點,確定本工程的監測內容如下表1:基坑監測項目一覽表表 1 序號監測項目單位符號數量監測內容1 支護結構頂部水平位移監測點.CJ 12 監測點間距20m 2 支護結構頂部沉降監測點 CJ 12 監測點間距20m.6.2 水 平位 移監 測6.2.1監測控制點及觀測點埋設本基坑水平位移包括:圍護結構水平位移監測。在施工區影響范圍之外,保證基準方向通視良好,不受旁折光的影響的地方布設4 個首級控制點(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按一般的 控 制點埋 設 要求埋
6、設)。在 基坑周邊布置永久 性 工作控制點4 個(因為監測點均勻分布于基坑四周),并且工作控制點之間一定要通視,首級控制點與工作控制點也相互通視,控制點標準制作:長寬高=300300200mm,并刻十字絲。觀 測 點 的 埋 設 根 據 設 計 圖 紙 的 要 求 進 行,在 圍 護 結 構 頂 部 共 布設 觀測 點13 個。6.2.2監測 方法小角 度法小角 度 法 觀 測,首 先 要 求 起 始 方 向 與 觀 測 點 方 向 的 夾 角 很 ?。ㄗ?好 在10度以內),基準點與觀測點距離不大于150 米。在選定的水平位移監測基準點上安置經緯儀(或全站儀),精確整平對中,瞄準另一端的水平
7、位移監測基準點作為起始方向,依次按方向觀測法測定水平位移觀測點與基準點連線偏離起始方向的角度,本次觀 測角度 與 上次觀 測角度之差為本次 觀測變動值b,水平位移觀測點到基準點的水平距離值由全站儀測出,由以下計算公式計算出觀測點沿垂直于起始方向的位移量。如下圖:計算公式:T=b*S/.其中:b-變動量()-常數=206265 S-至測點的距離6.2.3測點布設及監測方法在圍 護 結 構 頂 部 分 別布 設 觀 測 點 13個,建 筑 物 沉 降 位 移 4個,基 坑 水位 7個。七、測量儀器7.1所采用的監測儀器必須是:7.1.1功能滿足監測方案的需求;7.1.2儀器通過計量認證,且在有效期
8、內;7.1.3儀器的數量和精度應滿足監測要求。本基坑監測項目所使用的主要儀器參見表2 監測儀器、設備選用統計表表 2 序號監測儀器產地型號儀器號數量精 度應 用1 全站儀國產GTS-102N 2N3910 1 臺精度為測角2.0,測距 2mm2PPmD 水平位移監測項目2 水準儀蘇州DS32 1009208 1 臺精讀到 0.01mm 沉降監測項目八、各監測項目界限報警值8.1 根據有關規范、基坑支護設計方案要求以及周邊環境情況,初步確定各監測項目界限報警值。8.1.1本基坑安全等級為三級,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值為40mm,報警值為 30mm,變形速率預警值按 3mm/天控制。8.1.2建筑物允許
9、最大沉降值不應大于2/1000,天然地基建筑物允許最大沉降值不應大于 35mm?;討笔┕さ拇胧?當基坑監測指標達到報警值時,及時通知各方人員,討論處理方案,并加密基坑的觀測頻率,提出處理措施。.九、監測要求與技術保障9.1 監測要求9.1.1根據結構荷載施加時間、分析基礎受力、變形等的需要,及時測量。9.1.2客觀上應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不定性,使觀測結果具有統一的趨向性,使每次測量結果與初次結果可比性更加一致,數據更為真實、客觀。測量過程中,應遵循“五定”原則,即工程監測依據的基準點、工作基點、被觀測的監測點的點位要穩定;所用的儀器、設備要穩定;觀測人員要穩定;觀測時的環境條件基本一致;觀
10、測的路線、程序和方法要固定。9.1.3所有測量數據及時整理,發現問題及時改正,或重新測量。9.1.4發現施工或設計問題及時反映。9.2 技術保障9.2.1在監測開始前,對監測儀器進行全面檢查,以保證儀器正常工作;9.2.2監測前認真分析建筑物在結構、體型、施工上的特征,做到心中有數;9.2.3認真分析設計圖紙,忠實理解設計思想;9.2.4積極利用理論分析成果指導測試工作;9.2.5廣泛參考已有的施工測試成果報道、前人經驗。十、監測簡報及報告的提交10.1 在監測過程中與第三方、甲方、監理及工程設計人員做到緊密聯系。10.1.1簡報提交:每次監測后,及時整理觀測資料并向甲方、監理反饋觀測結果。在
11、測量后發現基坑變形較大時,應立即向第三方、甲方、監理、監管部門等匯報,盡可能立即形成初步數據,指導施工;如現場不具備條件,應在24 小時內手機短息或發電子郵件通知,36 小時內提交完整的監測簡報。若測量結果正常,則在每次測量結束后 3 天內向監理或業主提交完整的監測簡報;大雨天觀測過后,則在每次測量結束后24 小時內手機短息或發電子郵件通知,36 小時內提交完整的監測簡報。具體監測信息反饋流程見下圖:.及時監測,反饋信息,指導施工;數據異常,加密監測,及時分析,實時調整,優化施工,做到信息化施工。10.1.2監測報告工程結束時應有完整的監測報告。監測記錄和監測報告采用正規的表格,并經監測、記錄、校核人員簽字并由項目部蓋章后方有效。十一、安全生產與文明生產11.1 安全生產11.1.1加強安全教育,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三級教育制度;11.1.2認真貫徹安全生產管理制度;11.1.3崗位分工明確,不準串崗操作;11.1.4測量過程中,注意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并保證測量儀器、設備安全。11.2 文明生產11.2.1遵守現場文明生產的有關要求;11.2.2文明施工,協調、積極配合相關施工單位施工人員工作,確保施工正常進行;11.2.3確保操作人員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