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養護施工方案 冬季已經來臨,為了預防嚴寒冰雪、霧天氣對市官公路設施造成損壞。影響行車安全或阻礙交通、做好各項冬季養護工作,特別提出如下冬季養護工作要求。 1、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公路養護方針,可采用路面預養護方法打破傳統的“先損壞后維修”的路面養護方式。結合本市氣候特點和路況,請各單位進一步完善冬季養護應急預案并按應急預案落實好各項措施。應急預案中必須落實搶修組織人員,設備器材,通訊,技術措施等。重點要保證橋梁上下坡、超高路段的掃雪、鏟冰、防滑措施等。對預案中準備的鈉鹽、沙袋、鐵鏟、掃把等冬季的應急物資進行檢查。數量不足應盡快不足。 2、加強對明溝、下水道、窖井的疏通與清掏,利用冬季有
2、利時節進行對路面裂縫和灌縫的處治,在枯水期間加強橋梁檢查、養護工作,特別是對通航橋梁的墩臺、立柱等容易碰撞部位加強檢查。(一)綜合巡查綜合巡查工作方式:為了確保路容路貌的整潔,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加強對沿線設施的看護,同時每天對養護員進行工作考核。工程每個工作日安排專車專人對路段進行綜合巡查,巡查車輛1臺,巡查人員4人,記錄員1名,現場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巡查內容:路段內路基路面、橋梁隧道、附屬綠化等所有工程。具體內容如下: (1)、 路面:路面各種病害的詳細情況,病害是否危及行車安全,路面的各種雜物、污損情況。公里碑、百米樁、示警樁的日常管護情況,有無丟失或歪斜。(2)、綠化:綠化苗
3、木的存活、修剪、病蟲害情況,草坪的生長情況,護坡草是否已長成高草或雜草,樹木保潔情況。(3)、交通安全設施:標線:污穢情況,缺損情況。標志:百米樁、里程碑、示警樁、標志牌是否缺損或受到沿線樹木等物的遮擋。附屬設施:路緣石、路肩板、輔道涵、漿砌工程是否完好。(二)路面保養1、養護標準路面全年保持清潔、平整,路況良好,橫坡適度,排水通暢,有足夠的強度和抗滑性能,通過對路面的保養和管理,確保列養干線公路常年無坑槽和明細影響行車的危害,發現坑槽,立即精心簡易處理,保障道路暢通。同時加強路面巡路檢查,掌握路面情況,隨時排除有損路面的各種因素,每月定期進行路面狀況調查,并及時上報養護科。2、保養內容加強精
4、心呵護路段的保潔力度,每天上午8點前保證清掃一遍;人工除正常清掃路面外,還要隨時清撿行車道、慢車道及路肩范圍內垃圾、雜物;積水、積雪、積冰清理,行車灑落物及由于事故等原因造成垃圾的清理和外運。 3、路面保養的方法(1)路面清掃采用人工清掃方式,清掃前先對路段進行巡查,揀除影響行車安全的灑落物,人工清掃要逆車流方向清掃,要保持路面干凈,路面無紙屑、砂石、泥土等明顯雜物,無白色垃圾,清潔物要及時清運。(2)埋設路緣石的路段清掃的重點是路面與路緣石接合部,清掃時,先用掃帚縱向將塵土、樹葉等雜物清掃成堆然后集中清運,嚴禁將塵土堆在路肩上或泄水槽內。無路緣石、無綠化平臺的路段路面保潔時,連同路肩一并橫向
5、清掃,清掃的重點是路面與路肩結合部,應將路面上的砂石、塵土及雜物全部清掃出路肩以外,做到路面與路肩整潔、線型清晰。(3)當意外事件、事故等因素造成路面漏撒污染時,應及時進行清除。2m3以內的2小時內清理完畢,2m3以上的經過上報養護科核實后4小時內清理完畢,清理過程中嚴格按標準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確保安全施工。當瀝青路面被油類物質或化學藥品污染時,應先撒砂、木屑或化學中和劑處理,再進行清掃,必要時用水清洗。(4)及時清除橋梁伸縮縫內的垃圾及路面散落物。(5)做好路面范圍內的里程碑、百米樁、示警樁的安全管護工作,及時進行維修和調整,并按要求進行刷漆。(6)及時做好道路的防汛和除雪防滑等應急工作,在
6、業主提供材料的情況下,及時進行搶險,保障道路暢通。加強雨霧冰雪天氣養護巡查頻率,及時排除路面積水、積雪、積冰。冬季來臨之前按規定要求在橋梁、急彎陡坡及背陰路段備置防滑料,雪后及時撒布以防止發生意外事故。(四)路面裂縫及坑槽維修1、路面維修主要內容包括:瀝青路面裂縫處理,瀝青路(橋)面坑槽類維修。瀝青路面裂縫處理主要指包括對龜裂、塊狀裂縫、縱向裂縫、橫向裂縫等病害的處理。瀝青路(橋)面坑槽類維修包括開槽處理并鋪裝瀝青混凝土來修補路(橋)面松散類(坑槽、松散等)、變形類(沉陷、波浪擁包)及其他病害的處理。水泥砼路面維修、填縫處理。2、裂縫維修方法裂縫不開槽處理方法:對于路面上出現的輕微裂縫,可不開
7、槽直接灌注瀝青進行處理,對于縫寬在5mm以內的裂縫,首先清除縫中的雜物及灰塵,然后將稠度較低的熱瀝青灌入縫內,灌入深度約為縫深的2/3,填入干凈的石屑或粗砂搗實,最后將溢出縫外的瀝青及石屑、砂清除;對于縫寬在5mm以上的裂縫,首先除去已松動的裂縫邊緣,然后用熱拌瀝青混合料填入縫中,搗實。縫內潮濕時可采用乳化瀝青混合料。裂縫開槽處理方法:(1)開槽:將開槽機的鋸片調整到適當高度,確保切入深度在1.52cm以內,開槽時必須沿著裂縫的走向進行切縫,槽口應保持規則形狀。 (2)清槽:開槽擴縫后進行清縫處理,使用鼓風機并配合鋼絲刷把槽口內的灰塵和松散的碎料清理干凈,以提高粘結力。(3)備料:密封膠的加熱
8、溫度控制在200210之間,出料溫度高于180,溫度過高或過低均對處理效果不利。(4)灌膠:膠體灌入時控制好灌縫機的走向,在灌好第一遍的5分鐘后再進行一次找平灌縫,并使裂縫表面形成T形密封層。注意控制灌入膠體的高度,如在氣溫相對較高的季節,膠體應該略高于路面(高出0.51毫米),氣溫低的季節,膠體應該略低于路面(0.51毫米)。3、坑槽維修方法 (1)網裂及坑槽:主要是由路面水損壞引起的,由于雨水沿裂縫進入瀝青面層內部,加之行車荷載的長期作用,裂縫兩側出現不同程度的網裂、沉陷。 按照“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劃出所需修補坑槽的輪廓線,然后用切割機將坑槽范圍內的油層剔除,看基層破損情況,若基
9、層沒有破損但存在裂縫,則先將基層表面清理干凈,然后均勻涂刷一層乳化瀝青,最后用粗粒式瀝青砼找補至老路頂標高;若基層有破損,將破碎部分剔除,用人工、高壓空壓機清理干凈,如基層潮濕應晾干后進行施工,然后用粗粒式瀝青混凝土將破損部分補齊,進行夯實。瀝青鋪筑時,應調整好松鋪系數,確保碾壓密實后的瀝青砼應略高于老路面,邊角要單獨壓實,并做防水處理。(2)沉陷:橋頭及涵洞兩側路基不均勻沉降引起局部路面沉陷,視沉陷量大小以及基層破損情況進行處理:沉陷量較小的路段,基層一般無明顯變形,用瀝青砼找平至老路標高;沉陷量較大的路段,基層變形較明顯,將油層和基層剔出后,做5cmCl5水泥砼+6cm瀝青砼至老路標高。(
10、3)擁包:對于微小的擁包,應將擁包用機械銑刨或人工挖除。如果除去擁包后,路面不夠平整,應予以處治。對于較大的擁包,則應用機械或人工將擁包全部除去,并降低于路表面約10mm,掃盡碎屑、雜物及粉塵后熱瀝青混合料重做面層。(4)車轍:車道表面由于車輛行駛推移而產生的車轍,應將出現的面層切削或銑刨清除,然后重鋪瀝青面層。(5)波浪與搓板:路面僅有輕微的波浪或搓板,可在波谷部分噴灑瀝青,并勻撒適當料徑的礦料,找平后壓實。波浪或搓板的波峰與波谷高差起伏較大時,應順行車方向將凸出部分銑刨削平,并低于路表面約10mm,削除部分噴灑熱瀝青,再勻撒一層粒徑不大于10mm的礦料,掃勻,找平并壓實。嚴重的、大面積的波
11、浪及搓板,應將面層全部挖除,然后重鋪面層。(6)凍脹和翻漿:因路基凍脹使路面局部或大面積隆起影響行車時,應將脹起的瀝青路面刨平,待春融后按翻漿處理的方法予以處治。因冬季基層中的水結冰引起凍脹,春融季節化凍而引起的翻漿應根據情況采用以下方法之一予以處治:換填砂粒;局部發生翻漿的路段兩側路肩上交錯開挖寬為30-40cm的橫溝,其間距為3-5m,溝底縱坡不小于3%,溝深應根據解凍情況,逐漸加深,直至路面基層以下。橫溝的外口應高于邊溝的溝底。如路面翻漿嚴重,除挖橫溝外,還應順路面邊緣設置縱向小盲溝。交通量大的路段也可挖成明溝,但翻漿停止后,應將明溝填平恢復原狀。因基層水穩定性不良或含水量過高造成的翻漿
12、應挖去面層及基層全部松軟的部分。將基層材料晾干,并適當增加新的硬粒料,分層填補后壓實,最后恢復面層。低溫季節施工的石灰穩定類基層,在板體強度未形成時雨水滲入,其上層發生翻漿的,應將翻漿部分挖除,重作石灰穩定基層或換用其它材料予以填補,然后重作面層。(7)麻面與松散:因嵌縫料散失出現輕微麻面,瀝青面層不貧油時,可在高溫季節撒適當的嵌縫料,并用掃帚掃勻,使嵌縫料填充到石料的空隙中。大面積麻面應噴灑稠度較高的瀝青,并撒適當粒徑的嵌縫料,應使麻面部分中部的嵌縫料稍厚,周圍與原路面接口要稍薄,定型要整齊,并碾壓成型。對于因油溫過高,瀝青老化失去沾結性而造成的松散,應將松散部分全部挖除后重做面層。(8)泛
13、油:只有輕微泛油的路段,可撒上3-5mm粒徑的石屑或粗砂,并用壓路機或控制行車碾壓。泛油較重的路段,可先撒5-10mm粒徑的碎石,用壓路機碾壓,等穩定后,再撒3-5mm粒徑的石屑或粗砂,并用壓路機或控制行車碾壓。(9)脫皮:由于瀝青面層與上封層之間粘結不好,或初期養護不良引起的脫皮,應清除已脫落和已松動的部分,再重新做上封層,所做封層的瀝青用量及礦料粒徑規格視封層的厚度而定。由于面層與基層之間因粘結不良而產生的脫皮,應先清除掉脫落、松動的面層,分析粘結不良的原因。若面層與基層間所含水份較多,應晾曬或烘干;若面層與基層之間夾有泥層,則應將泥砂清除干凈,噴灑透層瀝青后重做面層。(10)啃邊:因路面邊緣瀝青面層破損而形成的啃邊應將破損的瀝青面層挖除,在接茬處涂刷適量的粘結瀝青,用瀝青混合料進行填補,再整平壓實。修補啃邊后的路面邊緣應與原路面邊緣齊順。因基層松軟、沉陷而形成的啃邊,應先對路面邊緣基層局部加強后再恢復面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