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涵洞接長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達成線擴能改造工程施工圖紙及相關標準圖。2、現行鐵路橋涵設計及施工規范。3、本工程投標書及建筑施工合同有關條款的規定。二、工程概況本標段為達州至成都線擴能改造工程ZQSG-3標,DK72+700DK100+900,標段線路長度約27.8km;全管段設計涵洞總數為86 座,現已到圖紙82 座,其中接長涵洞 14 座。三、主要施工方法根據涵洞的地理位置,地質特征及涵洞的工程特點,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主要 施工方法如下:涵洞所在既有線,行車密度較大。施工時,確保既有線行車安全,必須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施工涵洞前插打鋼軌進行邊坡防護;施工時先拆除舊端翼墻,然后接長涵身,另
2、新砌新端翼墻。為防止新舊基礎發生不均勻沉降,兩者之間設沉降縫,并做好接茬處的防水層。涵洞基坑采用機械開挖人工配合清底,基坑開挖后,不得長期暴露,防止土質風化及雨水浸泡,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及時進行底板施工??驑嬆0宀捎媒M合鋼模板,確保工程創優。根據設計的砼等級,經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機械拌合,振動棒振搗。砼灌注分兩次,第一次灌注底板;第二次灌注邊墻和頂板。砼入模采用16t 汽車吊,邊墻砼灌注采用溜槽串筒入模。達成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三遂段第三標段蓬安車站地下通道施工方案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1 涵洞接長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涵洞接長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路基鋼軌樁防護其它安全防護拆除既有端翼墻基
3、坑開挖及處理鋼筋制作底板、墻身鋼筋幫扎選定配合比底板砼灌筑支立排架、墻身及頂模板頂板鋼筋幫扎墻身、頂板混凝土灌筑涵身防水層拆除鋼軌樁恢復端翼墻拆除排架兩側回填土達成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三遂段第三標段蓬安車站地下通道施工方案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2 1、既有線加固措施為保證路基邊坡穩定,翼墻拆除前在涵洞兩側路堤中打入鋼軌樁,鋼軌樁平面連線與路基中心線成45角。樁頂高出路基坡面0.2m,樁間距離0.8 1.0m,樁的入土深度至少在原地面以下23m。拆除翼墻時,在樁后逐步插板擋土,詳見圖圖 3.4.2.8-3。并設專人觀察路基邊坡及線路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地面5cm 木板圖3.2.
4、9 鋼軌樁路基防護示意圖5cm 木板P43 軌P43 軌軌底線線路加固防護示意圖2、基坑施工本涵與線路斜交20 度,本涵置于軟弱地基上,采用旋噴樁地基加固。本涵旋噴樁為加固基底以下軟弱土層而設計,加固后復合地基承載力物征值fspk150Kpa。設計平均樁徑d=0.5m,單根樁長入口為5 米,進口為6 米。旋噴樁頂和基礎之間達成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三遂段第三標段蓬安車站地下通道施工方案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3 設 30 厚碎石墊層,并夯填密實。旋噴樁施工應嚴格按照鐵路橋涵施工規范及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辦理。旋噴樁施工前應對現場地質資料進行核實,如與設計不符應及時通知相關單位進行處理?;装磮D紙
5、標高控制開挖。當基坑內有水時,可根據出水量大小,周圍設置排水溝或集水井采用潛水泵抽水。保證圬工工程在終凝前不得浸泡在水中。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經質檢工程師及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進行基礎圬工施工。同一段涵洞基礎應置于同一土層上,若地質與實際情況不符,應局部加深基礎或作相應的調整。3、圬工工程施工3.1 混凝土工程由于我經理部管段涵洞有大量的現澆混凝土,且現場不適宜大方量拌制,故現澆混凝土全部由中鐵四局達成鐵路混凝土供應站供應,罐車運抵現場澆筑。鋼筋成品及半成品全部集中于鋼筋棚加工制作,然后運抵現場進行安裝、綁扎。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通過后進行混凝土澆注。砼涵身模型采用組合鋼模拼裝。砼由攪拌站用砼
6、輸送車運至現場,人工配合吊車提升、灌注,人工振搗。涵洞模板全部采用組合鋼模,模板拼裝時要求縫隙嚴密,無錯合現象。施工前認真對模板進行除銹、打磨,保證模板表面光滑平整、接縫嚴實、支撐牢固穩定。并保證鋼筋綁扎結實,不致移位、松脫,及時進行養生,并按規定期限拆模。3.2 漿砌圬工3.2.1基礎基礎由 C20 混凝土構成,混凝土澆注一次成型,不間斷澆注,灌搗密實,施工時嚴禁使用人工拌和的混凝土。基礎部分混凝土施工時預留沉降縫不用填塞,留下施工時所嵌入的瀝青浸制的木板即可。不用木板也可用粘土填塞。3.2.2涵身涵身邊墻采用C20 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按涵洞設計圖紙所給的沉降縫位置進行沉降縫施工。蓋板與邊墻
7、間1cm空隙,本涵蓋板采用N33 式 0.75 米寬現澆蓋板。4、出入口出入口采用35 厘米厚 M5漿砌片石,10 厘米厚碎石墊層,垂裙采用M5漿砌片達成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三遂段第三標段蓬安車站地下通道施工方案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4 石。入口無提高節;高邊墻(TH=3.5 米)剛性聯合基礎。路基雙側設M5漿砌片石檢查臺階。5、防水層施工本涵洞采用涂兩層熱瀝青的方法進行施工。防水層和附屬工程:沉降縫按圖紙規定填塞縫料,防腐摻料的瀝青浸過的麻絮或纖維板緊密填塞,用有纖維摻料的瀝青嵌縫膏或其他材料封縫。混凝土蓋板或頂板、側板外表面上,用涂滿熱瀝青的油氈鋪三層,中間用麻絮浸以熱瀝青塞滿,在填土前
8、涂刷瀝青膠結材料和其它材料,以形成防水層。6、沉降縫施工6.1 沉降縫填縫前,必須清掃干凈,并保持干燥,堵塞密實。每處沉降縫寬為3cm,接縫表面鋪設0.5m 寬的一層瀝青浸制麻布和兩層石棉瀝青的防水層。防水層以下接縫處,外側以油浸麻筋填塞,深度5cm,內側以 100 號水泥砂漿填塞,深度為 15cm。6.2 沉降縫端面整齊、方正,基礎、涵身、蓋板、蓋板座上下不得交錯。6.3 沉降縫為3cm,施工時采用3cm厚的浸瀝青木板,保證沉降縫縫寬一致,凹縫深度一致。四、工期安排:本涵洞 2006 年元月 20 開工,總工期2 個月,2006 年 3 月 20 日全部竣工。五、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前應對既
9、有線與各線之間線間距,銜接處泄水面標高、路基邊坡率、標高、寬度進行仔細核對,若與設計不符,應立即通知相關單位。2、施工前首先對既有涵清淤,根據既有涵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改建涵泄水面標高及涵長。3、施工時特別注意新舊涵銜接處的沉降縫,沉降縫必須妥善處理,不使漏水,以免降低地基承載力。4、本涵建于土質地基上,應按規定預留上拱度。5、涵洞兩側填土必須對稱進行,不允許有填土偏壓現象。6、本涵施工時與既有線干擾,為保證行車及人員的安全,應采取適當的防護達成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三遂段第三標段蓬安車站地下通道施工方案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5 措施。7、基坑開挖完成后,應核實地基持力層的承載力是否滿足要求,
10、特別是當出現巖層軟硬不均時,應通知相關單位作出處理,以錫贊成基礎及邊墻出現不均勻沉降而開裂。8、本涵出口鋪砌外,應根據地形實際情況,挖接原溝且將原溝清順,使排水順暢。9、施工前對地表水、地下水進行化驗,如具有弱侵蝕性,涵洞邊墻、基礎須采用抗侵蝕的材料。10、基底清底后應及時砌筑基礎,勿使基坑暴露過久或受地表水浸泡而影響地基承載力。11、接長涵開挖時,不能擾動既有涵基底土層,以免影響既有涵穩定。12、若基底不在同一巖層上,應局部加深基礎,使基底位于同一巖層上。13、本涵為便于銜接,既有涵出入口節翼墻、基礎及鋪砌全部拆除。14、新舊涵銜接處若有漏土現象應設C15砼接頭墻。15、新舊圬工的銜接應嚴格
11、按“施工規范”的要求辦理。六、質量保證措施總體目標:合格率100、優良率100、創精品工程。建立培訓學習制度,組織參加該涵施工的所有職工學習規范、規則、熟悉施工程序和質量要求,并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同時依據質量責任制組織管理使工程質量的每一個環節和全過程均處于有效的控制之中。1、優化現場技術管理,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實行階段控制,保證施工進度及質量的協調統一。2、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堅持技術及測量復核制,確保涵洞定位準確,中線水平準確無誤。3、工程技術人員要仔細審核圖紙,對圖紙中的疑問及時聯系解決并進行技術交底,施工測量及時準確。達成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三遂段第三標段蓬安車站地下通道施工方案中鐵四局集
12、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6 4、加強工序質量控制,嚴格按ISO9002 質量保證模式進行生產,制定各工序和環節的操作標準,工藝標準和檢查標準。5、加強現場的試驗管理,對各種材料的質量進行抽查,并進行質量跟蹤檢測,對施工的砂漿及混凝土按規范要求制作試件確保工程質量。6、認真做好檢查證的簽證工作,施工過程中的系統檢查簽證工作是工程質量的保證,簽證前認真進行自檢,合格后填寫檢查證并報該監理工程師共同檢查簽證。7、嚴把材料采購、進場、使用檢驗關,對進入工地的材料嚴格把關,并進行必要的相關檢測,對于主要材料要有出廠合格證及其他相關數據,并向監理工程師提供相應的附件。8、混凝土工程外露面盡量使用大塊模板,使用組
13、合鋼模要除銹、打磨,采用拉桿用硬質塑料管作為拉桿護套,嚴禁在砼上燒、鑿拉桿。9、涵洞缺口填土要按規范嚴格控制填土厚度,因路基填料主要以石為主,所以要在涵洞兩側填不小于20cm的粘土保護層,填筑時,要派專人跟蹤觀測,保證填土質量。10、主要檢查項目如下: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檢查辦法和頻率1 混凝土強度Mpa 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檢查2 軸線偏位(mm)20 用經緯儀檢查、縱橫向各2 處3 涵底流水面高程(mm)20 用水準儀檢洞口處、拉線中間3 處4 涵身長度+100 -50 用尺量5 基礎厚度(mm)大于設計值用尺量6 相鄰涵身底面錯口(mm)10 用水平尺檢查接頭口7 涵洞直順出入口平順無阻水現
14、象8 帽石、八字墻平直,無翹曲現象達成鐵路擴能改造工程三遂段第三標段蓬安車站地下通道施工方案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7 七、安全保證措施1、嚴格按成局既有線施工八不準施工。2、本涵洞基礎坑開挖時,按規定的基坑邊坡開挖。吊斗出土時,需設信號、專人指揮。吊斗需拴溜繩,吊機扒桿和吊斗下面嚴禁站人。機具、材料、棄土等堆放在基坑邊坡四周安全距離以外。3、抬運鋼軌、工字鋼時應步調一致,統一指揮,指揮人員必須隨時與防護人員聯絡;4、線路加固兩端必須按規定設信號標志和防護人員及必備的防護用具,保證安全。5、經常檢查線路加固件有無松動,支點位置是否穩定,發現情況立即處理。6、列車通過加固地段,必須派專人經常觀察線路水平、位置、撓度等變化情況,隨時采取加固措施。7、施工人員不得坐在鋼軌上休息,不允許把各種用具及材料放在線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