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節能減排、綠色施工、四新的應用 一、成立綠色施工、節能減排領導小組 小組職責:對工程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和評價,確定重要環境因素,報公司總工批準后加以控制。 組長職責:負責組織領導小組各成員對工程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和評價,經公司總工審批后組織實施。 副組長職責:具體負責組織對工程的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 組員職責:參與環境因素的識別和控制措施的制定,負責對所制定的環境因素控制措施進行落實和實施,對執行過程中的信息進行收集和反饋。 公司依據國家經貿委200130 號發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指導意見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和綠色施工、節能減排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GB/T240
2、01-1996idtISO14001建立了職業安全健康及綠色施工、節能減排體系,確保全體員工積極樹立環保意識,自覺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公司堅持安全、整潔文明施工,并督促供應商等關聯方改進他們的環保行動,公司始終把環境質量、環境安全、環境意識和環境行為的改善放在前面,以符合本公司職業安全健康和環境方針的要求,并致力于環境因素的持續改進和污染預防,不斷創造出精品工程。 公司通過職業安全健康及綠色施工、節能減排體系認證以來,在綠色施工、節能減排方面,繼續貫徹執行“安全環保,以人為本,嚴守法規,文明施工”的職業安全健康及環境方針,將綠色施工、節能減排延伸到公司承擔的每一個工程、每一個項目。公司每年按照程
3、序規定進行內部職業安全健康及綠色施工、節能減排體系審核和職業安全健康及綠色施工、節能減排體系管理評審,及時發現和糾正公司在綠色施工、節能減排方面的不足和不符合項,使公司的職業安全健康及綠色施工、節能減排體系正常運轉。 公司將在本工程的施工組織和管理過程中,嚴格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履行甲方的環境保護義務。遵循已經通過ISO14001認證的職業安全健康及綠色施工、節能減排體系,建立本工程項目綠色施工、節能減排體系,結合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和施工特點編制綠色施工、節能減排程序,并在監理工程師的指導和監督下展開環保工作。識別施工過程中的環境因素,分析對環境產生影響的程度,判定重大環境因素,評價其控制現狀及可
4、控能力,進行技術、經濟、環境可行性分析,制定相應的目標、指標和綠色施工、節能減排方案,重點對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排放、固體廢氣物等方面進行控制,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減少在現場施工和經營活動中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并通過不斷審核的機制,產生環境績效,實現持續改進。 1、綠色施工、節能減排方針: 安全環保,以人為本,嚴守法規,文明施工。 2、綠色施工、節能減排目標: 控制工程環境污染指標,消除職業病傷害; 控制施工噪音、杜絕因噪音引起的投訴; 加強對植被的保護,盡量減少和防止對植被的破壞; 廢水經處理后排放至業主指定地點。 1.節能:施工現場應在各項施工活動和工序中,做好電機節能、余熱利用、能量系
5、統優化、綠色照明、辦公節能以及節能監測和服務體系建設等工作,優先使用節能、高效、環保的施工設備和機具,采用低能耗施工工藝,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潔能源。 2.節水:建設工程施工進行地下水資源的保護,節約生產、生活用水,充分利用雨水資源。 3.節約土地:施工現場物料堆放應緊湊,施工道路宜按照永久道路和臨時道路相結合的原則布置,減少土地占用;需選擇第二場地進行材料堆放、材料加工時,應優先考慮利用荒地、廢地或閑置的土地。土方開挖施工應減少土方開挖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的擾動,保護周邊自然生態環境。 4.節約材料與資源利用推廣先進工藝、技術,降低生產、生活所需的各種材料浪費。 二、現場綠色施工、節能減排措
6、施 1.施工現場節水措施 (1)編制詳細的施工現場臨時用水方案,使施工現場供水管網根據用水量設計布置,采用合理的管徑、簡捷的管路,有效地減少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損。 (2) 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的生活用水采用節水型水龍頭,100%配置節水器具。施工生產和生活區用水采用兩套臨水系統,均使用節水型產品,分別安裝計量裝置,對生活區和施工生產采取針對性的節水措施。 2.施工現場節能措施 (1) 根據施工現場情況編制詳細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使施工現場供電網絡根據用電量設計布置,采用合理的電纜直徑、簡捷的線路,有效地減少線路和電纜的浪費。 (2) 照明設計滿足最低照度為原則,照度不超過最低照度的20%
7、。生活區采用低壓照明用電,滿足照明要求的同時并減少耗電量。生活區照明用電由專人負責采用專閘控制,白天8:00 后拉閘斷電,晚上隨季節和天氣確定時間合閘供電。 (3) 施工現場辦公區指定嚴格的用電制度,做到人走燈滅,下班后及時關閉電腦、打印機、復印機等辦公用品。 (4)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選用節能型燈具,辦公區采用節能燈。辦公區、生活區夜間室外照明采用低壓電源和燈具。生活區宿舍樓樓道照明采用感光聲控系統自動控制。 3.施工現場節約材料措施 (1) 一般性要求 1)加強材料采購、堆放、入庫保管、發配料等環節的管理,減少非實體性材料消耗。 2)科學合理的布置施工現場,并繪制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材料運輸
8、時,選用適宜的工具和裝卸方法,防止損壞和遺漏。根據現場平面布置就近堆放,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 (2) 木作業工程 1)、必須是按計劃放樣開料,不得隨意開料和錯開料,開好料后將剩余板塊按 大小堆放整齊,以便綜合利用。 2)、各層開料余下的短料、邊角料應分大小塊分類清理集中堆碼待用,杜絕隨 意亂開料。 3)、對短節鋼筋進行焊接待用,并及時清理集中分長短堆放。 (5) 施工現場臨建 1)現場辦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轉式活動房。現場圍擋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圍墻,或采用裝配式可重復使用圍擋封閉,以提高工地臨房、臨時圍擋材料的可重復使用率。 2)降低施工辦公耗材,能用電子文檔的盡量避免用紙質載體,如施工日志、
9、施工日報表、會議紀要等。 (6) 貼面類材料在施工前,應進行總體排版策劃,以減少非整塊材的數量。 三、四新的應用 遵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則,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發揮科技在施工生產中的先導、保障作用。 一、從技術上保證進度 1、由項目部總工程師全面負責該項目的施工技術管理,項目經理部設置工程技術部,負責制定施工方案,編制施工工藝,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以方案指導施工,防止出現返工現象而影響工期。 2、實行圖紙會審制度,在工程開工前己由總工程師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進行設計圖紙會審,并及時向業主和監理工程師提出施工圖紙、技術規范和其他技術文件中的錯誤和不足之
10、處,使工程能順利進行。 3、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盡量壓縮工序時間,安排好供需銜接,統一調度指揮,使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施工。 4、實行技術交底制度,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前認真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 5、施工時采用計算機進行網絡管理,確保關鍵線路上的工序按計劃進行,若有滯后,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彌補。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應滿足工地管理的需要,符合業主統一的管理的規定。 二、推廣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組織好施工生產 1、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開展群眾性的QC小組活動,在施工中制定全面質量管理、工作規劃,超前探索和解決施工中的疑難問題,消除質量通病。 2、用現代化技術設備 工程實施中,將運用高精度的儀器,采用先進的檢測手段,控制施工的每個環節。 3、建立完善的技術管理體系 按照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確定的施工程序,精心組織流水線平行作業,控制每道工序,狠抓工序銜接,實行施工技術、測量、試驗、計量技術資料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做到技術標準、質量標準、管理標準相統一。 4、妥善保管好有關工程進度、質量檢驗、障礙物拆除以及所有影響本工程的原始記錄和照片。 5、按照監理工程師和業主的技術要求,利用人才優勢,發揮技術專長,實行規范化、程度化、標準化施工作業,在現場樹立典型示范作業面,為創優質工程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