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量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1. 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 o1.2規劃部門出具的本工程建筑用地紅線及高程控制點。1.3木工程結構及建筑施工圖紙。二. 工程概況:本工程為新鄉市濱河之星(尚都城)C區1#2#3#5#6#7#及地下 車庫工程,本工程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地下二層,地 上三十三層 建筑物總高度為1氷7#9790米2#96. 8米3氷5#9755 米,6#96. 60米、建筑面積W26465. 36平方米、2#25153. 42平方米、 3#24662. 03 平方米、5#26845. 43 平方米、6#15690. 70 平方米、 7#27095.27平方
2、米,本工程采用CFG樁處理地基,鋼筋混凝土筏形 基礎,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甲級;設計耐火等級為地上、地下一級,建 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抗震設防烈度8度。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為 50年。三. 測量儀器及工具3. 1電子經緯儀,精度5。3. 2自動安平水準儀,精度土0. 7mmo3. 3激光鉛垂儀,精度1/20萬。3. 4長城牌100m鋼尺,10m鋼卷尺。3.5線繩、墨斗、油漆等。四工程定位4.1 坐標點的引入根據建設方提供的建筑物的定位圖及建筑用地規劃控制紅線,將 建設單位提供的軸線樁引致建筑物開挖線外約1米遠位置測設各軸 線方向控制點,建立軸線控制網,埋設外控基準點(混凝土圍護木 樁),埋深0.5米
3、,并澆筑混凝土固定,作為施工軸線的投測點。并 將高程由水準點引至現場原始建筑物或固定構筑物進行標識,復核無 誤后,報請監理、建設方請上級規劃管理部門進行復核,復核無誤后 上報測量放線報驗申請,并依此作為施工的依據。4. 2.現場控制網的建立及保護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將各控制點引至基坑上平的護坡處 用木樁、小釘標識,并在周圍的圍墻上或打木樁標識后視點,作為復 核的依據。在周圍用鋼管搭設防護欄桿,以防止人為破壞控制點,并 定期進行復核。將標高+0.000控制點引至施工區,并在大門東側垃 圾中轉站、東邊施工圍墻上設置兩個控制點作為復核基準點的依據。4. 3.工程軸線的定位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采用內控
4、和外控相結合方式,以內控為主、 外控校核手段,力爭施工放線零誤差目標。4. 3. 1針對結構實際情況,+0. 000以下采用外控法 基礎施工時,用坑邊的控制點向下投測,將四條邊軸線投測到 基坑內,然后在作業而進行復核,無誤后依次將其余各軸線利用鋼卷 尺量距定位。 現場軸線定位后,先由技術員進行技術復核,填寫技術復核記 錄,后報質檢員進行復驗,無誤后填寫現場測量放線報申表,報請監 理驗收,合格后進行其余各結構的定位。 裝飾裝修施工時也應依次為基準線進行墻體等構件的定位。4. 3.2 +0. 000以上采用內控法4.3.2. K內控點的設置:根據本工程施工流水段的劃分及樓層 的特點,在高度方向準備
5、始終從一層向上投測,分別在軸/軸 向東北偏移15米和軸/軸向四北偏移1. 5米,軸/軸向 西北偏移1. 5米,共布設-:個基準點樓層間的測量控制。4.322、內控基準點預埋件的制作:采用150mmX 150mmX5mm 鋼板制作,鋼針刻畫十字絲,確定位置后通過錨爪與結構鋼筋焊接, 澆注混凝土固定,并妥善保護,防止破壞移位。4. 3. 2. 3、投測孔的留設:在各層樓板的內控基準點正上方相應 位置預留200 mmX200 mm的孔洞,用于基準點的豎向投測。在施工 架體及模板的過程中,勿遮擋投測孔。4. 3.2.4.軸線投測方法:將激光鉛垂儀架設在內控基準點上, 接收靶放在投測樓層面的相應預留洞口
6、,將儀器整平后打開激光束向 上投測,將最小光斑的激光束投測到接收靶的“十”字交叉點處,分 別將四個邊軸內控點投測至樓層,即可建立樓層軸線控制網。43.25、工程放線:根據投測的軸線,按照圖紙設計進行控制網加密,使用經鑒定合格的鋼卷尺測量、墨斗彈放出軸線、墻、梁、 柱邊線及20cm控制檢查線,對放線的軸線,采用紅油漆做出標記。4. 3. 2. 6裝飾裝修施工時也應依次為基準進行墻體等線位的確 定。將+0.000標高控制點引至基坑內,復核無誤后在基坑內打木樁 用紅油漆標識小三角,作為+0.000以下標高控制的基準點。由高程基準點向擬建工程進行引測。出土0. 000后將其引入到主 體外剪力墻之上,對
7、工程標高實施控制。具體方法為:將高程網點引兩四個水準點至現場周圍原有建筑物上,編號 BM1、BM2、每間隔一定時間復測一次,以做相互驗校。檢測后的數據 做出分析,以保證水準點使用的準確性。現場高程根據一個基準點 BU1進行投測,另外一點校核。待施工到首層后,在首層平面易于向 上傳遞標高的位置設兩個高程標準點通過往返檢測合格后(誤差在 3mm內為合格),標注“ ”,紅油漆標記建筑標高。選擇首層一個高程點BM1為標高基準點用檢測合格的鋼尺向上 傳,用另外一個點進行復核。合格(誤差在3mm內為合格)后,方 可在該層施測,在結構施工時測放樓層結構50cni線;每層的框架柱 模板拆除后,采用水準儀和鋼卷
8、尺在墻、柱上放岀該樓層的建筑50cm 線,作為裝飾裝修施工的依據。在結構施工到第二層后,應重新引測相應的結構標高以保證建筑 的標高控制要求。本工程采用三次分別引測標高點作為新的基準點, 在施工過程中要定期復核各控制點。4. 3. 4.沉降觀測4.3.4. K觀測點的布置與埋設觀測點布置按照圖紙設計,在建筑物外圍標注軸線交點的柱上設 置沉降觀測點,為高質量完成工程沉降觀測工作,作到連續觀測并達 到規范耍求的測量精度,觀測標志在施工期間不被破壞是沉降觀測的 關鍵,故在其埋設位置的柱上標注頂標高位置線,主體施工時,每次 沉降觀測均用其檢測沉降觀測點是否移位,同時,項目部設置專人對 其進行保護。觀測點
9、埋置與主體施工同步,結構施工時即預埋鋼板, 避免在混凝土墻柱上開鑿留洞。4342、觀測方案及技術要求沉降觀測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規定的二等水準測 量要求施工,沉降觀測由有資質單位定點觀測。觀測儀器采用DJ2精 密水準儀,配合水準尺。施工期間,完成一層觀測一次,結構封頂后, 填充墻施工完畢后觀測一次,裝飾施工過程中觀測二次,竣工驗收前 觀測一次。交工后,第一年每季度觀測一況 第二年每半年觀測一次, 第三年觀測一次,直至沉降穩定為止,觀測成果及時準確提供給建設 單位和設計單位,發現沉降異常,及吋與設計單位取得聯系,積極采 取措施。沉降觀測工作的要求:(1)固定人員觀測和整理成果;(2)使用I
10、古I定的水準儀和水準尺;(3)使用固定的水準點;(4)按規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線進行觀測五保證測量精度的措施5.1.在施工前將所有測量儀器及測量工具按要求送技術監督局 進行檢測,屬于自校范圍的在現場進行比對校核,確保儀器的誤差在 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從儀器的角度消除誤差,確保施工精度,檢測合 格方可使用。5. 2.在施工過程中由專人負責測量儀器的管理、操作及維修保養,嚴禁隨意操作。并由現場測量員負責本工程的所有測量放線, 以減少人為的誤差。5. 3.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各標準點的保護,并定期復核各控制點,確保基準點的準確性。5.4.基準點設置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建筑物的平面形狀設 置,保證使用的方便、有效。5. 5.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要求進行,消除因操作不當引 起的誤差。5. 6認真熟悉施工圖紙及測量規程,掌握規范誤差允許范圍,在 保證符合規范要求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測量精度。5.7嚴格履行“三檢制”及報驗制,確保質量控制程序的正常運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