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園林綠化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項假山:山水結合、相映成趣、相地合宜、造山得體、巧于固借、混假于真、獨立端嚴、次相輔弼、三元變化、移步換置石五類型:園林中的置石依其作用、構成,主要可分為特置、對置、散置、群置、山石器設五類。特置:選石應體量大、輪廓線突出、姿態多變、色彩突出、具有獨特觀賞價值,最好有透、瘦、漏、皺、丑、清、玩、拙等特點。特置的選材特別重要,并不是什么石頭都可以用來作特置的,要求石材本身應具備一定的觀賞價值,能獨立成果,或形奇、或姿俏、或花紋綺麗、或雄渾厚重。此外,還要具備一定的體量才行。特置的相地也很講究。它一般是整體或局部的構圖中心和視線焦點。可于入口處作障景或對景,也可置于視線集中
2、的廊間、天井中間、漏窗后面、水邊、路口或園路轉折的地方,要與周圍的環境、尺度、顏色相配。對置:對置山石的要求、工法仿效特置,在某軸線左右對稱布置。其與特置的區別是:特置獨立成景,而對置則對稱成景。要求對置山石姿態不俗,或體量、形態均相似,或大小、姿態呼應顧盼,共同的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散置:散置在園林中應用的非常普遍,在一般情況下不作為主景,只起點綴、烘托,增加品位的作用。因此,對石材的要求不是很高,但重在組合,組合的優劣決定著散置的成功與否。常用奇數來散置,對石材要求相對要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組合得當散置要“攢三聚五,散漫理之”。群置:山頂、池畔、路邊、交叉口、大樹木,可與特置結合造景跌水處。
3、實際操作中,常有一些山石體形頗佳,但白璧微瑕,稍有缺陷,或由于運輸中保護不善而造成部分損壞。這類山石棄之可惜,可用背景加以襯托,適當配以植物、小品或其他辦法加以彌補,彌補的好,常會產生令人驚喜的效果景石綠化1.景石要奇數或三、五塊成組搭配。2.盡可能多地搭配球、草本植物、花卉等來豐富景石。3.要用植物對景石進行遮掩,做到欲遮還露。4.景石與主景樹的體量搭配要協調,觀賞面要自然美觀。5.景石周邊植物要富于變化,要有層次,色彩要跳動。6.景石與園路、鋪裝、墻體及綠化的結合,做到手法細膩,渾然天成。7.轉角處應放置景石,搭配球類植物,起到弱化硬質邊角,障景的作用。8.當以石頭做主景(如黃蠟石)時,植
4、物充當背景,此時綠化應簡潔處理。9.景石下可搭配麥冬、黃馨、連翹、細葉芒等具有野趣的植物,質樸、敦實,給人們以回歸自然的意境。水景綠化1.在自然式水景中,綠化要做到有幽深感,盡可能地回歸自然2.水邊植物要豐富,用球和柔枝型的灌木來組合,遮掩駁岸,回歸自然。3.水邊植物色彩要豐富,品種要多,做到雜而不亂。4.根據水面大小,適當地種植一些水生植物,軟化駁岸。5.河石要有大中小三種不同規格,加強對比,擺放手法要遵循園林美學。6.水邊可以種植枝桿彎曲的喬木(如造型樸樹),伸展到水面上,增加情趣。7.在規則式水景中,種植黃馨、連翹、常春藤等柔枝型藤本植物,軟化硬景。道路綠化1.在自然式道路綠化中,要營造
5、出園林的曲徑通幽感,做到移步換景。2.在道路拐彎處種植大的景觀樹,給人感覺是先有樹在那,路才繞著樹走的。3.路邊密種小灌木時,灌木與道路應做到無縫連接,種植時要求道路邊用矮苗,斜插,盡可能用毛球,修剪時整體呈弧形修剪。4.在道路臺階、置石、雕塑等地方,要做到灌木與硬景的無縫連接,修剪時要隨地形起伏變化。5.道路邊選用及時效果比較好的常綠小灌木,一律斜插,不露土。6.道路邊留草坪時,草坪空間要連貫、流暢,線條起伏要大。7.草坪與灌木間連接不露土,灌木采取斜插方式與草坪無縫連接。8.草坪與道路交接處高度應一致,草坪要有個排水坡度。9.草坪不切邊。10.道路邊植物應相互呼應,重點苗木(如紅楓等)應三
6、、五成組點植。11.道路邊灌木和草坪交叉出現,一收一放,有開有合12.球類植物應用范圍很廣,容易出效果,宜成組搭配(三個)。13.麥冬在景石與道路間應用比較多,弱化硬質邊角。宅間綠化1.宅間綠化講究綠化對建筑的掩映,營造出森林中的房子。2.宅間植物搭配應有層次,有林冠線的變化3.建筑的轉角處,應有相同體量的喬木與之匹配,弱化建筑邊角。4.應注意常綠與落葉樹種的合理搭配,樹木不能影響居住功能(如采光等)。5.住宅前上層苗木宜選用窄冠型落葉喬木,與建筑間距不能太近。6.住宅前面綠量不能太多,以免影響采光,中層宜少,以花灌木為主。7.入戶口處綠化應豐富,有層次,做出節點景觀。8.簡潔的宅間綠化,灌木
7、與草坪非常干凈、整潔。疏林草坪1.大面積的草坪空間,對地形的平整和草坪的鋪植技術要求很高,對小灌木的放線和栽植技術要求也很高。2.疏林草坪空間宜選用樹形好的喬木孤植,種植技術1.種植喬木前,種植穴底層應放些疏松透氣的材料(如碎石、沙等),再用土工布覆蓋,回填土前,應放置預先準備好的盲管,以防積水2.喬木統一用四腳支撐,用刮了皮的杉木,長短一樣,鐵絲綁扎,捆綁牢固。3.灌木栽植時,要先對小苗進行挑選,邊上一層栽植矮小的灌木,采用斜插的方式,不能露土。4.邊上一層灌木栽植密度要大,線條要流暢,修剪呈圓弧形。5.灌木進行挑選,斜插種植后的效果如右圖,灌木貼著道路,飽滿,圓滑。6.灌木與球的修剪要細心
8、,灌木自道路邊向里修剪成圓弧形,整體感覺流暢;球修剪要多觀察,勤動手,多進行修補,最后修剪成飽滿的圓形。7.灌木斜插種植后與草坪實現無縫銜接,過渡自然。8.鋪植草坪前要先鋪一層黃沙,然后平整地形,把地形進一步修補完美,這樣利于草坪鋪植后出效果。9.草坪鋪植時每塊草皮之間要銜接好,不能有縫隙,也不能重疊,用刀片進行切割,鋪好的效果要像一整張草皮一樣。10.草坪與樹木、球、灌木、景石等要緊密結合,不能留空隙。11.草坪與景石的接口處理,要細心切割,不留縫隙。12.草坪鋪好后要用繩子進行保護,防止被行人踩踏。景觀軟景施工注意事項一、地形整理1、按圖面設計標高、坡面外觀起伏順暢、保證排水。2、操作要點
9、:碎石、石頭及直徑 3cm 建筑垃圾、整拍土地;接壤路面或平臺沿線 50100cm寬內,綠地地面低于路面5cm;向集水井處順坡以保證排水。二、喬灌木種植1、種前準備卸苗:按高低分類、排列、松繩,直立放置修剪:去枯病枝、受傷枝、黃葉,保證飽滿;疏枝、短截、去葉;灌木修剪保持自然形,短截外低內高、剪口平滑稍斜、靠近分叉2cm;去將斷根、劈裂根、病蟲根、過長根。挖穴:定點挖穴、上下口徑大小一致、松軟底部土壤;特大或貴重喬木作疏水層,下部放排水管,上部留觀察口。挖穴要求基肥要求2、種植過程技術要點放苗填土:對號入種,吊樹時綁好吊帶,土球居中放入種植穴,調整觀賞面;扶直樹干后,分層回填種植土(有機肥:泥
10、炭土:表土=1:2:3);回填時分層夯實至表面比周圍高 5cm,筑圍堰直徑略大于種植穴。支護:淋根定水:樹種好后 4 小時內進行,趕不上的一定要淋濕樹冠保濕;澆透,淋濕樹冠;可適當使用生根水。3、喬木選苗標準及行道樹種植要求選苗:嚴格按苗木表規格購苗,應選擇枝干健壯,形體完美,無病蟲害的苗木。大苗移植,盡量減少截枝量,嚴禁出現沒枝的單干喬灌,喬木一級主枝不少于3個,主要樹種的苗木選擇應獲得甲方及設計單位的認同。種植喬木時,應根據人的最佳觀賞點及喬木本身的陰陽面來調整喬木的種植面。行道樹種植要求:4、灌木選苗標準及灌木拼種種植要求選苗:生長高度、冠幅、分枝點滿足設計要求。分枝不應少于34 個,葉
11、簇健壯,色澤明亮,避免出現空腳的情況。灌木拼種種植要求:三、地被種植1、選苗:生長高度、冠幅滿足設計要求,對規定顏色的必須選擇相應純色苗木。分枝不應少于 34 個,葉簇健壯,色澤明亮,避免出現空腳的情況。2、地被種植要求:種植地被時,應按品字形種植,最外層與地面呈45 角種植,確保覆蓋地表,且植物帶邊緣輪廓種植密度應大于規定密度,以利形成流暢的邊線,同時輪廓邊在立面上應成弧形,使相臨兩種植物的過渡自然。種植后不合格的效果種植后合格的效果四、草坪施工過程1、鋪種草皮:去大塊磚石、植物根莖及其它雜物;撒一層細沙,用板刮平順后再鋪,有利于平整及草坪透氣生根;一般無縫鋪或留0.5cm 縫整齊鋪種。澆薄
12、水,鐵鏟拍實或滾筒壓平。澆透水。鋪砂效果草格連接標準第一次碾壓第二次碾壓完成效果2、草坪施工后的養護措施:-鋪種后一個月內建議多次滾壓,以草皮根與床土密結為止;-滾壓后選擇合適時點澆水,要澆透澆勻;-同時按照除小除早除凈的原則清除雜草,防病蟲害;-不合格草皮及時補填;-宜采用水溶性氮肥均勻噴灑施肥;-當草長至約 6-8CM時應進行修剪,修剪須采用滾刀式剪草機,修剪后宜為3-4CM(前 3-4 次剪草宜越短越好);-修剪后根據需要鋪砂整平。3、草坪驗收要求:-地形平滑、草坪平整,無明顯高低起伏不平;-草坪與灌木、路面、建筑等的關系符合要求;-基本無雜草,抽樣檢查區內雜草少于3 株/m2;-生長均勻,色澤正常,無病蟲害;-覆蓋率在 95以上,鋪設符合要求,無空禿;-正常養護澆灌或雨天時無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