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沿江新村危舊房改造工程塔吊施工方案(51頁).doc

  • 資源ID:502532       資源大小:1.73MB        全文頁數:5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沿江新村危舊房改造工程塔吊施工方案(51頁).doc

1、目 錄第一節 編制依據1第二章 工程概況1第三節 塔吊基礎定位及施工2第四節 場地準備及機械準備2第五節 塔吊基礎計算3第六節 安裝及拆卸順序20第七節 安裝方法及調試標準20第八節 塔吊附著安裝31第九節 塔吊拆卸32第十節 塔吊技術性能及維護保養33第十一節 塔吊的操作使用及安全措施37第十二節 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校正39第十三節 施工塔吊防碰撞措施39第十四節 塔吊應急預案41第十五節 附著計算書46第一節 編制依據本方案主要依據施工圖紙及以下規范及參考文獻編制: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 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GB/T13752-1992

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版) 施工組織設計及其建筑、結構施工圖紙第二章 工程概況序號項目內容1工程名稱沿江新村危舊房改造工程2建設地點瑞安市玉海街道3建設單位4設計單位5勘察單位6監理單位7施工單位8工期790日歷天9質量等級合格10工程規模總建筑面積74048.82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積9880m211層數1#3#樓7+1層;4#樓5層;5#7#樓8層;8#12#樓9層;地下一層。12高度1#3#樓:28.20m;4#樓:19.25m;5#7#樓:28.10m;8#12#樓

3、:31.05m。13結構類型框架結構第三節 塔吊基礎定位及施工1、為最大限度滿足施工需要及合理節約成本擬采用3臺工作半徑59mQTZ80型液壓自升塔式起重機,該機最大起重荷載60kn,最大起重力矩885knm,起重高度160m,塔身寬度1.6m。擬將塔吊布置作如下確定:(詳見附圖)塔吊位置及塔吊臂長序號塔名塔吊位置選型塔吊臂長11#塔吊5樓(5-4軸5-1/5軸交5-A軸南側4.0m)QTZ8059m22#塔吊6樓(6-9軸6-1/9軸交6-A軸南側4.0m)QTZ8059m33#塔吊5樓(5-16軸5-17軸交5-A軸南側4.0m)QTZ8045m各塔吊位置關系序號塔名搭設高度(建筑最高點+

4、地下室高度)11#塔吊34.00m,(27+7=34.0m標準節9節3m=27.00m)22#塔吊40.00m,(33+7=40.0m標準節11節3m=33.00m)33#塔吊28.00m,(21+7=40.0m標準節7節3m=21.00m)2、塔吊基礎施工見“塔吊基礎計算書”設計要求。基礎施工前應由塔吊拆裝隊技術負責人進行如下幾方面的技術交底: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配置圖、基礎與建筑平面圖、基礎剖面圖、基礎表面平整度要求、預埋螺栓誤差要求等,接底人為工程施工負責人,雙方書面交接。基礎施工應由塔機所有部門派專人監督整個施工過程,同時做好各個隱蔽驗收紀錄,如釬探紀錄、地基隱蔽工程驗收紀錄等。施工完

5、畢做好砼的養護,砼強度達到要求后方可安裝塔吊;3、頂面用水泥砂漿找平,用水準儀校水平,傾斜度和平整度誤差不超過1/5000;4、機腳螺栓位置、尺寸要絕對正確,應特別注意做好復核工作,尺寸誤差不超過0.5mm,螺紋位須抹上黃油,并注意保護。5、塔吊基礎設計附后。第四節 場地準備及機械準備1、專業安裝單位會同公司安全科和項目部共同查看現場,編制安裝方案,落實安全保證措施。2、按基礎施工圖紙進行塔機基礎的施工,基礎砼采用C30商品砼,正確預埋地腳螺栓,控制砼表面平整度,留置砼試塊兩組(立塔及28d各一組)。3、專業安裝單位組織安裝小組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裝方案、操作規程、使用說明書的學習,進行特種作業

6、安全技術交底,使之熟悉塔機安裝方案,掌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4、根據各安裝部件的重量,配齊并檢查安裝塔機所需的鋼絲繩、吊具、吊索。5、根據安裝時間,落實平板汽車、汽車吊,確定進場時間。6、清點所有的零部件、連接螺栓、銷軸及開口銷,并提前將連接件涂抹黃油。7、做好場地平整工作,保證道路暢通,確保吊裝、接臂足夠的工作面。8、塔吊安拆范圍內上空所有臨時施工電線必須拆除或改道。9、機械及工具配備:一臺25t汽車起重機以及鋼絲繩、繩扣、木楔、麻繩、撬棍、榔頭、扳手等。第五節 塔吊基礎計算一、基本參數1、塔吊基本參數塔吊型號:QZT80A(6010); 標準節長度b:3m;塔吊自重Gt:650kN; 塔吊地

7、腳螺栓性能等級:普通8.8級;最大起重荷載Q:60kN; 塔吊地腳螺栓的直徑d:36mm;塔吊起升高度H:130m; 塔吊地腳螺栓數目n:24個;塔身寬度B: 1.65m; 2、格構柱基本參數格構柱計算長度lo:4.75m; 格構柱綴件類型:綴條;格構柱綴件節間長度a1:0.525m; 格構柱分肢材料類型:L160x14;格構柱基礎綴件節間長度a2:0.525m; 格構柱鋼板綴件參數:寬250mm,厚10mm;格構柱截面寬度b1:0.42m; 格構柱基礎綴件材料類型:L160x14;3、基礎參數樁中心距a:1.8m; 樁直徑d:0.8m;樁入土深度l:50m; 樁型與工藝:泥漿護壁鉆(沖)孔灌

8、注樁;樁混凝土等級:C25; 樁鋼筋型號:RRB400;樁鋼筋直徑:20mm; 承臺寬度Bc:3.4m; 承臺厚度h:1.3m;承臺混凝土等級為:C35; 承臺鋼筋等級:RRB400;承臺鋼筋直徑:20; 承臺保護層厚度:50mm;承臺箍筋間距:100mm; 4、塔吊計算狀態參數地面粗糙類別:C類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郊區;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2.03;主弦桿材料:角鋼/方鋼; 主弦桿寬度c:250mm;非工作狀態:所處城市:浙江溫州市, 基本風壓0:0.6 kN/m2;額定起重力矩Me:885kNm; 基礎所受水平力P:504kN;塔吊傾覆力矩M:1797kNm; 工作狀態:所處城市:浙江溫州

9、市, 基本風壓0:0.6 kN/m2,額定起重力矩Me:885kNm; 基礎所受水平力P:632kN;塔吊傾覆力矩M:1136kNm; 一、非工作狀態下荷載計算塔吊受力計算1、塔吊豎向力計算承臺自重:Gc=25BcBch=253.403.401.30=375.70kN;作用在基礎上的垂直力:Fk=Gt+Gc=650.00+375.70=1025.70kN;2、塔吊傾覆力矩總的最大彎矩值Mkmax=1797.00kNm;3、塔吊水平力計算擋風系數計算: = (3B+2b+(4B2+b2)1/2c/Bb)擋風系數=0.78;水平力:Vk=BH+P=0.601.65130.000.78+504.00

10、=604.16kN;4、每根格構柱的受力計算 作用于承臺頂面的作用力:Fk=1025.70kN; Mkmax=1797.00kNm; Vk=604.16kN;圖中x軸的方向是隨時變化的,計算時應按照傾覆力矩Mmax最不利方向進行驗算。(1)、樁頂豎向力的計算Nik=(Fk+Gk)/nMxkxi/xj2式中:n單樁個數,n=4; Fk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豎向力標準值; Gk樁基承臺的自重標準值; Mxk承臺底面的彎矩標準值; xi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方向距離; Nik單樁樁頂豎向力標準值;經計算得到單樁樁頂豎向力標準值最大壓力:Nkmax=Fk/4+(Mkmaxa2-0.5)/(2(a2-0.

11、5)2)=1025.70/4+(1797.001.802-0.5)/(2(1.802-0.5)2)=962.35kN;最小壓力:Nkmin=Fk/4-(Mkmaxa2-0.5)/(2(a2-0.5)2)=1025.70/4-(1797.001.802-0.5)/(2(1.802-0.5)2)=-449.50kN;需要驗算樁基礎抗拔力。(2)、樁頂剪力的計算V0=1.2Vk/4=1.2604.16/4=181.25kN;二、塔吊與承臺連接的螺栓驗算1、螺栓抗剪驗算每個螺栓所受剪力:Nvb=nvd2fvb/4=13.1436.002320/4=325.72kN;Nv=1.2Vk/n=1.2604.

12、16/24=30.21kN325.72kN;螺栓抗剪強度滿足要求。2、螺栓抗拉驗算 n1Nt = Nmin其中:n1塔吊每一個角上螺栓的數量,n1=n/4; Nt每一顆螺栓所受的力;Ntb=de2ftb/4=3.1432.252400/4=326.69kN;Nt=1.2Nkmin/n1=1.2449.50/6.00=89.90kN326.69kN;螺栓抗拉強度滿足要求。3、螺栓同時受到剪力以及拉力時的驗算 (Nv/Nvb)2+(Nt/Ntb)2)1/2 1其中:Nv、Nt 一個普通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 Nvb、Ntb、Ncb 一個普通螺栓的受剪、受拉和承壓承載力的設計值;(Nv/Nvb)2

13、+(Nt/Ntb)2)0.5=(30.21/325.72)2+(89.90/326.69)2)0.5=0.29;螺栓在同時受到剪力以及桿軸方向拉力時強度滿足要求。三、承臺驗算1、承臺彎矩的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2008 )的第條。 Mx = Niyi My = Nixi其中 Mx,My計算截面處XY方向的彎矩設計值; xi,yi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XY方向距離,取(a-B)/2=(1.80-1.65)/2=0.08m; Ni1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經過計算得到彎矩設計值:Mx=My=20.08868.431.2=156.32kNm。2、螺栓粘結力錨固強度計算錨固深度計算公式: h

14、 N/dfb其中 N錨固力,即作用于螺栓的軸向拉力,N=89.90kN; d樓板螺栓的直徑,d=36mm; fb樓板螺栓與混凝土的容許粘接強度,fb=1.57N/mm2; h樓板螺栓在混凝土樓板內的錨固深度,經過計算得到 h 89.90103/(3.1436.001.57)=506.30mm;構造要求:h792.00mm;螺栓在混凝土承臺中的錨固深度要大于792.00mm。3、承臺截面主筋的計算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7.2條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 s = M/(1fcbh02) = 1-(1-2s)1/2 s = 1-/2 As = M/(sh0fy)式中:l系數,

15、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 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得1.00 ;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16.70N/mm2; ho承臺的計算高度ho=1300.00-50.00=1250.00mm; fy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fy=360N/mm2;經過計算得:s=156.32106/(1.00016.7003.400103(1250.000)2)=0.002; =1-(1-20.002)0.5=0.002; s =1-0.002/2=0.999; Asx =Asy=156.32106/(0.9991250.000360)=347.678mm2;由

16、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130034000.15%=6630mm2;建議配筋值:RRB400鋼筋,20150。承臺底面單向根數22根。實際配筋值6912.4mm2。4、承臺斜截面抗剪切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條。樁對矩形承臺的最大剪切力為V=1154.82kN。我們考慮承臺配置箍筋的情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滿足下面公式: Vhsftb0h0其中,b0承臺計算截面處的計算寬度,b0=3400.00mm; 計算截面的剪跨比,=a/ho,此處,a=(1800.00-1650.00)/2=75.00mm, 當 3時,取=3,得=0.25; hs受剪切承載力

17、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0800mm時,取h0=800mm,h02000mm時,取h0=2000mm,其間按內插法取值,hs=(800/1250)1/4=0.894; 承臺剪切系數,=1.75/(0.25+1)=1.4; ho承臺計算截面處的計算高度,ho=1300.00-50.00=1250.00mm;1154.82kN0.891.41.5734001250/1000=8355.29kN;經過計算承臺已滿足抗剪要求,只需構造配箍筋!四、單肢格構柱截面驗算1、格構柱力學參數L160x14A =43.30cm2 i =4.92cm I =1048.36cm4 z0 =4.47cm每個格構柱由4根角

18、鋼L160x14組成,格構柱力學參數如下:Ix1=I+A(b1/2z0)2 4=1048.36+43.30(42.00/2-4.47)24=51518.76cm4;An1=A4=43.304=173.20cm2;W1=Ix1/(b1/2-z0)=51518.76/(42.00/2-4.47)=3116.68cm3;ix1=(Ix1/An1)0.5=(51518.76/173.20)0.5=17.25cm;2、格構柱平面內整體強度Nmax/An1=1154.82103/(173.20102)=66.68N/mm2f=360N/mm2;格構柱平面內整體強度滿足要求 。3、格構柱整體穩定性驗算L0x

19、1=lo=4.75m;x1=L0x1102/ix1=4.75102/17.25=27.54;An1=173.20cm2;Ady1=425.001.00=100.00cm2;0x1=(x12+40An1/Ady1)0.5=(27.542+40173.20/100.00)0.5=28.77;查表:x=0.94;Nmax/(xA)=1154.82103/(0.94173.20102)=70.94N/mm2f=360N/mm2;格構柱整體穩定性滿足要求。4、剛度驗算max=0x1=28.77=150 滿足;單肢計算長度:l01=a1=52.50cm;單肢回轉半徑:i1=4.92cm;單肢長細比:1=l

20、o1/i1=52.5/4.92=10.670.7max=0.728.77=20.14;因截面無削弱,不必驗算截面強度。分肢穩定滿足要求。五、整體格構柱基礎驗算1、格構柱基礎力學參數單肢格構柱力學參數:Ix1=51518.76cm4 An1=173.20cm2W1=3116.68cm3 ix1=17.25cm格構柱基礎是由四個單肢的格構柱組成的,整個基礎的力學參數:Ix2=Ix1+An1(b2102/2-b1102/2)24=51518.76+173.20(1.80102/2-0.42102/2)24=3504495.86cm4;An2=An14=173.204=692.80cm2;W2=Ix2

21、/(b2/2-b1/2)=3504495.86/(1.80102/2-0.42102/2)=50789.80cm3;ix2=(Ix2/An2)0.5=(3504495.86/692.80)0.5=71.12cm;2、格構柱基礎平面內整體強度1.2N/An+1.4Mx/(xW)=1230.84103/(692.80102)+2515.80106/(1.050789.80103)=67.30N/mm2f=360N/mm2;格構式基礎平面內穩定滿足要求。3、格構柱基礎整體穩定性驗算L0x2=lo=4.75m;x2=L0x2/ix2=4.75102/71.12=6.68;An2=692.80cm2;A

22、dy2=243.30=86.60cm2;0x2=(x22+40An2/Ady2)0.5=(6.682+40692.80/86.60)0.5=19.09;查表:x=0.94; NEX = 2EAn2/1.10x22NEX=351205.45N; 1.2N/(xA) + 1.4mxMx/(Wlx(1-1.2xN/NEX) f1.2N/(xA)+1.4mxMx/(Wlx(1-1.2xN/NEX)=-2.66N/mm2f=360N/mm2;格構式基礎整體穩定性滿足要求。4、剛度驗算max=0x2=19.09=150 滿足;單肢計算長度:l02=a2=52.50cm;單肢回轉半徑:ix1=17.25cm

23、;單肢長細比:1=l02/ix1=52.5/17.25=3.04 449.503kN;Tuk/2+Gp=4746.57/2+628.319=3001.603kN 449.503kN;樁抗拔滿足要求。八、樁配筋計算1、樁構造配筋計算按照構造要求配筋。As=d2/40.65%=3.148002/40.65%=3267mm22、樁抗壓鋼筋計算經過計算得到樁頂豎向極限承載力驗算滿足要求,只需構造配筋!3、樁受拉鋼筋計算經過計算得到樁抗拔滿足要求,只需構造配筋!建議配筋值:RRB400鋼筋,1120。實際配筋值3456.2 mm2。依據建筑樁基設計規范(JGJ94-2008),箍筋采用螺旋式,直徑不應小

24、于6mm,間距宜為200300mm;受水平荷載較大的樁基、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樁基以及考慮主筋作用計算樁身受壓承載力時,樁頂以下5d范圍內箍筋應加密;間距不應大于100mm;當樁身位于液化土層范圍內時箍筋應加密;當考慮箍筋受力作用時,箍筋配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有關規定;當鋼筋籠長度超過4m時,應每隔2m設一道直徑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勁箍筋。二、工作狀態下荷載計算塔吊受力計算1、塔吊豎向力計算承臺自重:Gc=25BcBch=253.403.401.30=375.70kN;作用在基礎上的垂直力:Fk=Gt+Gc+Q=650.00+375.70+60.00=1085

25、.70kN;2、塔吊傾覆力矩總的最大彎矩值Mkmax=1136.00kNm;3、塔吊水平力計算擋風系數計算: = (3B+2b+(4B2+b2)1/2c/Bb)擋風系數=0.78;水平力:Vk=BH+P=0.601.65130.000.78+632.00=732.16kN4、每根格構柱的受力計算 作用于承臺頂面的作用力:Fk=1085.70kN; Mkmax=1136.00kNm; Vk=732.16kN;圖中x軸的方向是隨時變化的,計算時應按照傾覆力矩Mmax最不利方向進行驗算。(1)、樁頂豎向力的計算Nik=(F+G)/nMyyi/yj2;式中:n單樁個數,n=4; F作用于樁基承臺頂面的

26、豎向力標準值; G樁基承臺的自重標準值; My承臺底面的彎矩標準值; yj單樁相對承臺中心軸的Y方向距離; Nik單樁樁頂豎向力標準值;經計算得到單樁樁頂豎向力標準值最大壓力:Nkmax=Fk/4+(Mkmaxa2-0.5)/(2(a2-0.5)2)=1085.70/4+(1136.001.802-0.5)/(2(1.802-0.5)2)=717.69kN;最小壓力:Nkmin=Fk/4-(Mkmaxa2-0.5)/(2(a2-0.5)2)=1085.70/4-(1136.001.802-0.5)/(2(1.802-0.5)2)=-174.84kN;需要驗算樁基礎抗拔力。(2)、樁頂剪力的計算

27、V0=1.2V/4=1.2732.16/4=219.65kN;二、塔吊與承臺連接的螺栓驗算1、螺栓抗剪驗算每個螺栓所受剪力:Nvb=nvd2fvb/4=13.1436.002320/4=325.72kN;Nv=1.2Vk/n=1.2732.16/24=36.61kN325.72kN;螺栓抗剪強度滿足要求。2、螺栓抗拉驗算 n1Nt = Nmin其中:n1塔吊每一個角上螺栓的數量,n1=n/4; Nt每一顆螺栓所受的力;Ntb=de2ftb/4=3.1432.252400/4=326.69kN;Nt=1.2Nkmin/n1=1.2174.84/6.00=34.97kN326.69kN;螺栓抗拉強

28、度滿足要求。3、螺栓同時受到剪力以及拉力時的驗算 (Nv/Nvb)2+(Nt/Ntb)2)1/2 1其中:Nv、Nt 一個普通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 Nvb、Ntb、Ncb 一個普通螺栓的受剪、受拉和承壓承載力的設計值;(Nv/Nvb)2+(Nt/Ntb)2)0.5=(36.61/325.72)2+(34.97/326.69)2)0.5=0.16;螺栓在同時受到剪力以及桿軸方向拉力時強度滿足要求。三、承臺驗算1、承臺彎矩的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2008 )的第條。 Mx = Niyi My = Nixi其中 Mx,My計算截面處XY方向的彎矩設計值; xi,yi單樁相對承臺中心

29、軸的XY方向距離,取(a-B)/2=(1.80-1.65)/2=0.08m; Ni1單樁樁頂豎向力設計值;經過計算得到彎矩設計值:Mx=My=20.08623.761.2=112.28kNm。2、螺栓粘結力錨固強度計算錨固深度計算公式: h N/dfb其中 N錨固力,即作用于螺栓的軸向拉力,N=34.97kN; d樓板螺栓的直徑,d=36mm; fb樓板螺栓與混凝土的容許粘接強度,fb=1.57N/mm2; h樓板螺栓在混凝土樓板內的錨固深度,經過計算得到 h 34.97103/(3.1436.001.57)=196.93mm;構造要求:h792.00mm;螺栓在混凝土承臺中的錨固深度要大于7

30、92.00mm。3、承臺截面主筋的計算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7.2條受彎構件承載力計算。 s = M/(1fcbh02) = 1-(1-2s)1/2 s = 1-/2 As = M/(sh0fy)式中:l系數,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 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1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得1.00 ; fc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16.70N/mm2; ho承臺的計算高度ho=1300.00-50.00=1250.00mm; fy鋼筋受拉強度設計值,fy=360N/mm2;經過計算得:s=112.28106/(1.00016.7003.

31、400103(1250.000)2)=0.001; =1-(1-20.001)0.5=0.001; s =1-0.001/2=0.999; Asx =Asy=112.28106/(0.9991250.000360)=249.663mm2;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130034000.15%=6630mm2;建議配筋值:RRB400鋼筋,20150。承臺底面單向根數22根。實際配筋值6912.4mm2。4、承臺斜截面抗剪切計算依據建筑樁技術規范(JGJ94-2008)的第條。樁對矩形承臺的最大剪切力為V=861.23kN。我們考慮承臺配置箍筋的情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滿足下面

32、公式: Vhsftb0h0其中,b0承臺計算截面處的計算寬度,b0=3400.00mm; 計算截面的剪跨比,=a/ho,此處,a=(1800.00-1650.00)/2=75.00mm, 當 3時,取=3,得=0.25; hs受剪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0800mm時,取h0=800mm,h02000mm時,取h0=2000mm,其間按內插法取值,hs=(800/1250)1/4=0.894; 承臺剪切系數,=1.75/(0.25+1)=1.4; ho承臺計算截面處的計算高度,ho=1300.00-50.00=1250.00mm;861.23kN0.891.41.5734001250/1

33、000=8355.29kN;經過計算承臺已滿足抗剪要求,只需構造配箍筋!四、單肢格構柱截面驗算1、格構柱力學參數L160x14A =43.30cm2 i =4.92cm I =1048.36cm4 z0 =4.47cm每個格構柱由4根角鋼L160x14組成,格構柱力學參數如下:Ix1=I+A(b1/2z0)2 4=1048.36+43.30(42.00/2-4.47)24=51518.76cm4;An1=A4=43.304=173.20cm2;W1=Ix1/(b1/2-z0)=51518.76/(42.00/2-4.47)=3116.68cm3;ix1=(Ix1/An1)0.5=(51518.

34、76/173.20)0.5=17.25cm;2、格構柱平面內整體強度Nmax/An1=861.23103/(173.20102)=49.72N/mm2f=360N/mm2;格構柱平面內整體強度滿足要求 。3、格構柱整體穩定性驗算L0x1=lo=4.75m;x1=L0x1102/ix1=4.75102/17.25=27.54;An1=173.20cm2;Ady1=425.001.00=100.00cm2;0x1=(x12+40An1/Ady1)0.5=(27.542+40173.20/100.00)0.5=28.77;查表:x=0.94;Nmax/(xA)=861.23103/(0.94173.

35、20102)=52.90N/mm2f=360N/mm2;格構柱整體穩定性滿足要求。4、剛度驗算max=0x1=28.77=150 滿足;單肢計算長度:l01=a1=52.50cm;單肢回轉半徑:i1=4.92cm;單肢長細比:1=lo1/i1=52.5/4.92=10.670.7max=0.728.77=20.14;因截面無削弱,不必驗算截面強度。分肢穩定滿足要求。五、整體格構柱基礎驗算1、格構柱基礎力學參數單肢格構柱力學參數:Ix1=51518.76cm4 An1=173.20cm2W1=3116.68cm3 ix1=17.25cm格構柱基礎是由四個單肢的格構柱組成的,整個基礎的力學參數:I

36、x2=Ix1+An1(b2102/2-b1102/2)24=51518.76+173.20(1.80102/2-0.42102/2)24=3504495.86cm4;An2=An14=173.204=692.80cm2;W2=Ix2/(b2/2-b1/2)=3504495.86/(1.80102/2-0.42102/2)=50789.80cm3;ix2=(Ix2/An2)0.5=(3504495.86/692.80)0.5=71.12cm;2、格構柱基礎平面內整體強度1.2N/An+1.4Mx/(xW)=1302.84103/(692.80102)+1590.40106/(1.050789.8

37、0103)=50.12N/mm2f=360N/mm2格構式基礎平面內穩定滿足要求。3、格構柱基礎整體穩定性驗算L0x2=lo=4.75m;x2=L0x2/ix2=4.75102/71.12=6.68;An2=692.80cm2;Ady2=243.30=86.60cm2;0x2=(x22+40An2/Ady2)0.5=(6.682+40692.80/86.60)0.5=19.09;查表:x=0.94; NEX = 2EAn2/1.10x22NEX=351205.45N; 1.2N/(xA) + 1.4mxMx/(Wlx(1-1.2xN/NEX) f1.2N/(xA)+1.4mxMx/(Wlx(1

38、-1.2xN/NEX)=7.41N/mm2f=360N/mm2;格構式基礎整體穩定性滿足要求。4、剛度驗算max=0x2=19.09=150 滿足;單肢計算長度:l02=a2=52.50cm;單肢回轉半徑:ix1=17.25cm;單肢長細比:1=l02/ix1=52.5/17.25=3.04 174.838kN;Tuk/2+Gp=4746.57/2+628.319=3001.603kN 174.838kN;樁抗拔滿足要求。八、樁配筋計算1、樁構造配筋計算按照構造要求配筋。As=d2/40.65%=3.148002/40.65%=3267mm22、樁抗壓鋼筋計算經過計算得到樁頂軸向壓力設計值滿足

39、要求,只需構造配筋!3、樁受拉鋼筋計算經過計算得到樁抗拔滿足要求,只需構造配筋!建議配筋值:RRB400鋼筋,1120。實際配筋值3456.2 mm2。依據建筑樁基設計規范(JGJ94-2008),箍筋采用螺旋式,直徑不應小于6mm,間距宜為200300mm;受水平荷載較大的樁基、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樁基以及考慮主筋作用計算樁身受壓承載力時,樁頂以下5d范圍內箍筋應加密;間距不應大于100mm;當樁身位于液化土層范圍內時箍筋應加密;當考慮箍筋受力作用時,箍筋配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有關規定;當鋼筋籠長度超過4m時,應每隔2m設一道直徑不小于12mm的焊接加勁箍筋。

40、第六節 安裝及拆卸順序1、安裝順序:底架(用水準儀校平)套架總成上節架和過渡節駕駛室平衡臂(包括起身機構和平衡臂拉桿)平衡重(一塊)起重臂及拉桿平衡塊爬升驗收合格使用。2、拆卸順序:塔吊下降(降至最底部)平衡重(保留平衡臂尾部的一塊重1.85T的平衡塊重)起重臂(含起重臂拉桿)平衡臂(含平衡臂拉桿和剩余平衡重)駕駛室過渡節、上接架、回轉機構總成套架總成(含頂升套架、下接架、引進梁、引進平臺、回轉支承)一節標準節塔身基礎節底架。第七節 安裝方法及調試標準一、立塔的注意事項1、塔機安裝工作應在塔機最高處風速不大于13m/s時進行。2、必須遵循立塔程序。3、注意吊點的選擇,根據吊裝部件選用長度適當,

41、質量可靠的吊具。4、塔機各部件所有可拆的銷軸,塔身連接的螺栓、螺母均是專門特制零件,不得隨意代換。5、 必須安裝并使用如扶梯、平臺、護欄等安全保護裝置。6、必須根據起重臂臂長,正確確定配重數量,在安裝起重臂之前,必須先在平衡上安裝一塊重1.6T的平衡重,注意嚴禁超過此數量。7、裝好起重臂后平衡臂上未裝夠規定的平衡重前,嚴重起重臂吊載。8、標準節的安裝不得任意交換方位,否則無法進行頂升。9、塔機在施工現場的安裝位置,必須保證塔機的最大旋轉部分與周圍建筑物的距離不小于1.5m,塔機任何部位與架空電線的安全距離應符合如下圖表。起重機距離輸電線的安全距離電壓KV安全距離M111520406011020

42、0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沿水平方向1.01.52.04.06.010、頂升過程中,嚴禁旋轉起重臂以及使用吊鉤起升和放下。二、基礎設計施工要求基礎設計施工,固定支腿預埋時需用基礎節找正垂直度,要求1.5/1000。三、吊裝立塔安裝好壓板及固定基礎節后,固定式立塔的順序按下圖進行。1 固定腳(固定式) 2 壓重架(壓重式或行走式) 3 壓重(壓重式或行走式,用戶自備) 4 行走臺車(行走式) 5 標準節 6 頂升套架 7 頂升機構 8 下回轉 9 上回轉 10 回轉機構 11 塔頭 12 臂架 13 變幅機構 14 變幅小車 15 吊鉤總成 16 平衡臂 17 提升機構 18 電

43、控系統 19 平衡重四、吊裝十字梁節架和第一節架1、將吊具掛在十字梁節架上,將其吊起,安裝到已埋好的固定基礎上的預埋支腿固定基節上,再將第一節架安裝到十字梁節架上,或將第一節架己安裝好的底架固定式的基節上,第一節架用12件10.9級高強度螺栓連接牢靠。2、M36高強度螺栓的預緊扭矩為2400N.m,每根高強度螺栓均應裝配兩個墊圈(下個墊在螺栓頭下,一個墊在螺母下,且使有倒角的一面朝向螺栓頭或螺母,見圖)及兩個螺母并擰緊防松,雙螺母中防松螺母擰緊扭矩應稍大于或等于2400N.m。3、用經緯儀或吊線法檢查其垂直度,主弦桿四個側面的垂直度誤差應不大于1.5/1000。五、吊裝爬升架1、將爬升架按圖要

44、求組裝完畢后,如下圖所示, 將吊具掛在爬升架上,拉緊鋼絲繩吊起。切記安裝頂升油缸的位置必須與塔身踏步同側。2、將爬升架緩慢套裝在二個標準節側。3、將爬升架上的爬爪放在標準節的第二節(從上往下數)上部的踏步上,再調整好16個爬升導輪與標準節的間隙(間隙為23mm)。4、安裝好頂升油缸,將液壓泵站吊裝到平臺一角,接好油管,檢查液壓系統的運轉情況,應保證油泵電機風扇葉片旋向為右旋,與外殼箭頭標識一致,以避免燒壞油泵。如有錯誤。則應重新接好電機接線。六、安裝回轉支承總成將下支座、回轉支承、上支座用88件8.8級的勺M24高強螺栓連為整體。每個螺栓的預緊扭矩為640N.m雙螺母中防松螺母擰緊扭矩說法不一

45、稍大于或等于6N.M。1、將吊具掛在上支座四個支柱耳套下, 將回轉支承總成吊起。下支座的八個連接強對誰標準帶四根主弦桿的八個連接套緩慢落下,將回轉支承總成放在塔身頂部。切記下支座的斜腹桿方向一致;下支座與套架連接時,應對好四角的標記。2、用8件10.9級的M36高強度螺栓將下支座與標準節連接牢固(每個螺檢用雙螺母擰緊防松,螺栓的預緊扭矩為2400Nm,雙螺母中防松螺母擰緊扭矩應稍大于或等于2400N.m)。3、操符預升系統,將液壓油缸伸長至第2節標準節的下踏步上, 將爬升架頂升至與下支座連接耳板接觸,用4件銷軸將爬升架與下支架連接牢固。七、吊裝回轉塔身如下圖所示;將吊具掛在回轉塔身四根主弦桿處

46、,拉緊吊索。1、吊起回轉塔身(安裝時注意用于安裝平衡臂和起重臂支耳的方向),使靠近起重量限制器一邊的支耳與上支座的起重臂方向一致。2、用8件10.9級的M36高強度螺栓和16件10級的M36高強度螺母雙螺母防松將回轉塔身與上支座緊固。螺栓的預緊力矩為2400N.m,雙螺母中防松螺母擰緊扭矩應稍大于或等于2400N.m。八、安裝塔頂吊裝前在地面上先把塔頂上的平臺、欄桿、扶梯及力矩限制器裝好,為使安裝平衡臂方便,在塔頂的后側左右兩邊各裝上兩根平衡臂拉桿。1、如下圖所示,將吊具掛在塔頂上。2、將塔頂吊到回轉塔身上,應注意將塔頂垂直的一側應對準上支座的起重臂方向。3、用4件銷軸將塔頂與回轉塔身連接,穿

47、好并充分張開開口銷。九、安裝平衡臂總成在地面上把兩節平衡臂組裝好,將起升機構、電控箔、電阻箱、平衡臂拉桿裝在平衡臂上,并固接好。回轉機構接上臨時電源, 將回轉支承以上部分回轉到便于安裝平衡臂的方位。1、吊起平衡(平衡臂上設有4個安裝吊耳)。2、用定軸架和銷軸將平衡臂與回轉塔身固定聯接好。3、平衡臂拉桿示意見如下圖所示, 按如下圖將平衡臂逐漸抬高至適當的位置,便于平衡臂拉桿與塔頂上平衡臂拉桿順利相連,將拉桿用銷軸鉸接,穿好并張開開銷。4、緩慢地將平衡臂放下,再吊裝一塊1.6t重的平衡重安裝在平衡臂最前面的安裝位置上。十、吊裝司機室司機室內的電氣設備安裝齊全后1、如上圖所示,吊起司機室。2、把司機

48、室吊到上支座靠右平臺的前端,對準耳板上孔的位胃,然后用三根銷軸聯接并穿好開口銷。(也可在地下先將司機室與回轉艾承總成組裝好后,作為一個整體,一次性吊裝)。十一、吊裝起重臂總成起重臂總成包括起重臂、起重臂拉桿、載重小車和變幅機構,起重臂拉桿安放在起重臂上弦桿的拉桿固定架上。1、在塔機附近平整的枕木(或支架,高約0.6m)上(如下圖)拼裝好起重臂。注意無論組裝多長的起重臂,均應先將載重小車套在起重臂下弦桿的導軌上。注:a、起重臂安裝時的參考重心位置合長矩拉桿牽引機構找受車。且我重小車位置在最根部時:59米臂長:L26.8米, C4500kgb、吊裝繩8米c、組裝好的起魚館用支架文承在地面時,嚴禁為

49、了穿繞小車牽引鋼絲繩的方僅僅文承兩端,全長內支架不應少于5個,且每個支架均應墊好受力,為了穿繞方便,允許分別支承在兩邊主弦桿下。2、將維修吊籃緊固在載重小車上,并使載重小車盡量靠近起重臂根部最小幅度處。3、安裝好起重臂根部處的牽引機構,卷簡繞出兩根鋼絲繩,其中一根通過臂根導向滑輪固定于載重小車后部,另一根通過起重臂中間及頭部導向滑輪,圓定于載重小車前部,如下圖所示。在載重小車后部設有3個繩卡,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受力一邊,繩卡問距為鋼絲繩直徑的69倍。鋼絲繩與載重小車的前端設有張緊裝胃,如果牽引鋼絲繩松弛,調整張緊裝置,即可將鋼絲繩張緊。在起重臂根部還有另一套牽引鋼絲繩張緊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出現

50、牽引鋼絲繩松馳時,可用該裝置將鋼絲繩張緊。4、將起重臂拉桿按下圖所示拼裝好后與起重臂上的吊點用銷軸鉸接,穿好開口銷,放在起重臂上弦桿的定位托架內。5、檢查起重臂上的電路是否完善。使用回轉機構的臨時電源將塔機上部結構田轉到便于安裝起重臂的方位。6、按下圖掛繩,試吊是否平衡,否則可適當移動掛繩位貫,起吊起重臂總成至安裝高度。如下圖所示用定軸架和銷軸將回轉塔身與起重臂根部聯接固定。注意:記錄下吊裝起重審的吊點位置,以便拆塔時使用。 7、接通起升機構的電源,放出起升鋼絲繩纏繞好鋼絲繩,用汽車吊逐漸抬高起重臂的同時開動起升機構收回起重鋼絲繩,直至將起重臂拉桿拉近塔頂拉板,將拉桿分別與塔頂拉板I、II銷軸

51、餃接,并穿好開口銷。松馳起升機構鋼絲繩把起重臂緩慢放下。8、使拉桿處于拉緊狀態,這時起重臂約上1/70, 最后松脫滑輪組上的起升鋼絲繩。十二、配裝平衡重本次QTZ80塔吊安裝起重臂長度為59m,平衡重的重量共6塊,其中6塊2.5噸,1塊1.5噸,平衡重的安裝位置嚴格按要求安裝。十三、起升機構繞繩系統吊裝完畢后,進行起升鋼絲繩的穿繞。如下圖所示,起升鋼絲繩出起升機構卷筒放出,經機構上排繩滑輪,繞過搭頂導向滑輪向下進入。回轉塔身上起重量段制器滑輪,向前再繞到載重小車和吊鉤滑輪組,最后將繩頭通過繩夾,用銷軸固定在起重臂頭部的防扭裝置上。十四接電源及試運轉當整機按前面的步驟安裝完畢后,在無風狀態下,檢

52、查塔身軸線的垂直度,允差為41000:再按電路圖的要求接通所有電路的電源,試開動各機構進行運轉,檢查各機構運轉是否正確(詳見有關章節),同時檢查各處鋼絲繩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是否與結構件有摩擦,所有不正常情況均應予以排除。十五、頂升加節1、頂升前的準備l)、按液壓泵站要求給其油箱加油。確認電動機接線正確,風扇旋向右旋,手動閥操縱桿操縱自如,無卡滯。2)、清理好各個標準節,在標準節連接套內涂上黃油,將待頂升加高用的標準節排成一排,放在頂升位置時起重臂的正下方,這樣能使塔機在整個頂升加節過程中不用回轉機構,能使頂升加節過程所用時間最短。3)、放松電纜長率略大于總的頂升高皮,并緊固好電纜。4)、將

53、起重臂旋轉至爬升架前方,平衡臂處于爬升架的后方(頂升油缸正好位于平衡臂正下方)。5)、在引進平臺上準備好引進滾輪,爬升架平臺上準備好塔身高強度螺栓。2、頂升前塔機的配平1)、塔機配平前,必須先吊一節標準節放在引進梁上,再將載重小車運行到配平參考位置,并吊起一節標準節或其它重物(頂升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進行調整)。然后拆除下四個支腳與標準節的連接螺栓:2)、將液壓頂升系統操縱桿推至“頂升方向”, 使爬升架頂升至下支座支腳剛剛脫離塔身的主弦桿的位置:3)、檢驗下支座與標準節相連的支腳與塔身主弦桿是布袖一條垂直線上,并觀察爬升架上8個導輪與塔身主弦桿間隙是否基本相同,以檢查塔機是否平衡,若不平衡

54、,則調整載重小車的配平位置,直至平衡,使得塔機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梁的位置上。4)、記錄載重小車的配平位置(可用布條系在該處的斜腹桿上作為標志,但要注意,這個標志的位置隨起重臂長度不同而改變, 事后應將該標志取掉)。5)、操縱液壓系統使套架下降,連接好下支座和塔身標準節間的連接螺栓。3、頂升作業l)、將一節標準節或普通標準節(統稱標準村)吊至爬升架引進橫梁的正上方,在標準節下端裝上四只引進滾輪,緩慢落下吊鉤, 使裝住你準節上的引進滾輪比較合適地落在引進橫梁上,然后摘下吊鉤。2)、將載重小車開至頂升平衡位置。3)、使用回轉機構上的回轉制動器,將塔機上部機構處于回轉制動狀態,不允許行有回轉送動。4

55、)、卸下塔身頂部與下支座連接的8個高強度螺栓。5)、將頂升橫梁放在距離最近的標準節踏步的圓弧槽內(要設專人特別注意觀察頂升橫梁兩端銷軸是否放在爬爪田弧棺內)。確認無誤后,開動液壓系統,使活塞桿伸出,將爬升架及其以上部分頂起1050mm時停止,檢查頂升橫梁、爬升架等傳力部件是否有異響、變形油缸活塞桿是否有自動回縮等異常現象,確認正常后,繼續頂升:頂起略超過半個標準節高度并使爬升架上的活動爬爪滑過一對踏步并自動復位后,停止頂升,并回縮油缸,使爬升架的活動爬爪擱在頂升橫梁所頂踏步的上一對踏步上。確認兩個活動爬爪都準確地壓在踏步頂端并承受住爬升架及其以上部分的重量后,將油缸活塞全部縮回,提起頂升橫梁,

56、重新使頂升橫梁頂在爬爪所擱的踏步的圓弧槽內,再次伸出油缸,將塔機上部結構再頂起略超過半個標準節高度,此時塔身上方恰好行能裝入一個標準節的空間,將爬升架引進橫梁上的標準節引至塔身正上方,稍微縮回油缸,將新引進的標準節落在塔身頂部,對卸下引進滾輪,用12件(或8件)M36的高強度螺栓(每根螺栓必須有兩個螺母和兩個墊圈)將上,下標準節連接牢靠(螺栓預緊力矩為2400Nm)。再次縮回油缸,將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頂部上,并對正,用8件M36高強度螺將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牢靠,至此完成一節標準節的加節工作,若連續加幾節標準節,則可按以上步驟重復幾次即可。為使下支座順利地落在塔身頂部,并對準連接螺栓孔,在縮回油缸

57、之前,可在下支座四角的螺栓孔內從上往下插入四根(每角一根)導向桿,然后再縮回油缸,將下支座落下。4、頂升過程的注意事項:1)、塔機最高處風速大于5.5m/s時,不得進行頂升作業。2)、頂升過程中必須保證起重臂與引入標準節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轉機構制動器將起重臂制動住,載重小車必須停在頂升配平位置。3)、若要連續加高幾節標準節,則每加先一節后;塔機起料下一節標準節前,塔身各主弦桿和下支座必須有8個M36的螺栓連按有在這種情況下,允許這8根高強度強栓每根只用一個強母。4)、所加標準節上的踏步,必須與已有標準節對正。5)、在下支座與塔身沒有用M36螺栓連接好之前,嚴禁回轉、變幅和吊裝作業。6)、在頂升

58、過程中,若液壓頂升系統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止頂升,收回油缸,將下支座落在塔身頂部,并用8件M36商強度螺栓將下文脫與塔身連接牢靠后,再排除液壓系統的故障。7)、塔機加節達到所需工作高度(但不超過獨立高度)后,應旋轉起重臂至不同的角度,檢查塔身各接頭處、基礎支腿處螺栓的擰緊問題(哪一根拄弦村位于平衡下方,就把這根弦桿從下到上的所有螺母擰緊,上述連接處均為雙螺母防松)。第八節 塔吊附著安裝一、塔吊附著位置確定1、附著預埋件2、布置位置及載荷情況:上圖給出了塔機的所示的附著撐桿布置形式和位置條件下建筑物附著點(即連接基座固定處)的載荷值。根據此載荷值的大小、附著點在建筑物結構上的具體位置,結合附著裝置

59、的附著點處與建筑物局部的承載能力等因素,確定連接基座與建筑物的連接固定方式和局部混泥土鋼筋結構處理方式。3、附著位置確定:根據塔吊說明書要,附著配制采用廠家提供,第一道附著30m,中間相鄰兩道附著的間距應20m,懸臂段高度控制在27m。本工程共3臺塔吊,每臺塔吊布置一道附墻。編號附墻附墻高度懸臂段1#塔吊第7層17.616.40m2#塔吊第7層17.622.40m3#塔吊第7層17.610.40m二、安裝拉桿及技術要求:1、先將附著框架套在塔身上,并通過四根內撐桿將塔身的四根主弦桿頂緊;通過銷軸將附著撐桿的一端與附著框架連接,另一端與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連接基座連接。2、每道附著架的三根附著撐桿應

60、盡量處于同一水平上。但在安裝附著框架和內撐桿時,如若與標準節的某些部位干涉,可適當升高或降低內撐桿的安裝高度;3、安裝時應當用經緯儀檢查塔身軸線的垂直度,懸出段以上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3/1000,懸出段以下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1/1000,允許用調節附著撐桿的長度來達到;4、附著撐桿與附著框架,連接基座,以及附墻框架與塔身、內撐桿的連接必須可靠。內撐桿應可靠的將塔身主弦桿頂緊,各連接螺栓應緊固調整好后,開口銷必須按規定充分張開,運行后應經常檢查有否松動并及時進行調整。第九節 塔吊拆卸一、拆除前的準備工作1、由專業安裝單位會同公司動力科和項目部一起查看現場,針對拆塔現場具體情況,研究各

61、種安全技術措施,制定拆塔方案。2、由專業安裝單位安排組織拆塔小組進行拆塔,并組織拆塔小組人員熟悉塔機使用說明書和拆塔方案,了解拆卸順序及安全操作要求,檢查并配齊拆塔時所需的吊裝工具、索具等。3、由項目部負責施工現場清除有礙于塔機拆除及汽車吊進場施工的模板及其它雜物。4、由項目部負責清除塔機基礎沉井內的雜物和水,以便拆除基礎節及固定底座。5、根據現場情況,在降塔到位后,調一臺汽車吊進場作最后塔機的拆除工作。二、塔機拆除順序1、將塔臂旋轉至與建筑物平行處,然后將回轉機構銷緊,將變幅小車開至適當位置,使得塔吊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梁的位置上。2、拆支塔身與下支座連接的8根M36的高強螺栓,此時必須將頂

62、橫梁的掛板掛在塔身的踏板上。3、頂升油缸,使爬升架引出口能引出一節標準節時,將一個標準節引出用滾輪固定在塔身標準節下部的聯接面的4個角上,然后卸掉第一節與第二節標準節的8根M36的高強螺栓,再將油缸微動,使第一節與第二節標準節脫離接觸,然后通過引出滾輪將第一節標準節引出塔身至爬升架的外伸框架上,將變幅小車開至引出標準節上方用吊鉤將引出的標準節吊放在地面上,第一節標準節拆除工作結束。4、依次逐節拆除標準節,同時拆除塔身內斜撐桿、爬梯及休息平臺,附著架、并吊放在地面上。5、塔身降到預計高度后,用汽車吊將駕駛室拆除, 6、用汽車吊從平衡臂前部依次卸掉二塊配重,并吊放在地面上。7、用汽車吊吊起塔臂,并

63、將塔臂端部提高到適當位置時,拆去拉桿與塔頂的連接銷軸,放平塔臂,拆除塔臂與上支座的連接銷軸,再吊放到地面上解體。8、用汽車吊吊放余下的一塊配重。9、拆除平衡臂拉桿與塔頂的連接銷軸及平衡臂上支座的連接銷軸,再吊放到地面上。10、用汽車吊拆除塔頂節、上下支座、回轉支承、爬升架及余下的標準節、基礎節、固定底座,并逐件吊放到地面上。三、拆塔過程中的注意事項1、拆塔工作由專業安裝公司有資質人員負責統一指揮,明確訊號,拆塔過程中,塔身周圍10m范圍內,必須設置警戒線,警戒區內不允許有人隨意走動或停留。2、凡進入警戒區的操作人員都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要系好安全帶,足穿軟底鞋,拆塔時應精力集中,安全操

64、作,不允許零件或工具從高處掉下來。3、拆塔時,風力不得超過四級,遇雨要停止拆塔,同時將塔身與爬升架采用8根M36的高強螺栓連接好,吊鉤放到地面上錨固好,防止塔臂轉動碰撞建筑物。4、降塔前應先啟動油泵,檢查油壓,作空載伸縮動作,排除油路中的空氣。5、塔身下降過程中,必須有專人觀察油缸上下橫梁爬爪,保證爬爪與標準重桿內的頂升塔塊有效分離,注意觀察浮動工作臺與塔身的空隙,防工作平臺與標準節脫桿碰撞。6、塔機拆除的標準節及其它散件應邊拆邊運離現場,防止運輸道路阻塞。7、注意拆下來的零部件的保管與堆放,聯接螺栓、銷軸及開口銷等由拆裝小組派人收管。8、除了上述要求外,其它要求及技術要求均按塔機使用說明書和

65、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執行。第十節 塔吊技術性能及維護保養一、 塔吊技術性能額定起重力矩 t.m80塔機工作級別A4塔機利用等級U4塔機載荷狀態Q2機構工作級別起升機構M5回轉機構M4牽引機構M3起升高度 m倍率獨立式附著式a=240.5160a=440.580最大起重量 t6/8工作幅度 m最小幅度2.5最大幅度59起升機構6t倍率24起重量 t1.533366速度 m/min80408.540204.3電機功率kW24/24/5.48t倍率24起重量 t244488速度 m/min8040840204電機功率kW30/30回轉機構回轉速度 r/min0.5電機功率kW23.7牽引機構牽引速度 m

66、/min40/20電機功率kW3.3/2.2頂升機構頂升速度 m/min0.6電機功率kW5.5工作壓力 Mpa20總功率 kW34.7/40.7(不含頂升機構電機)平衡重起重臂長 m595448423630重量 t15.313.811.510.79.28.4整機自重起重臂長 m5954484236.30獨立式34.4334.0933.6933.2632.8432.39附著式73.9873.6473.2472.8172.3971.94工作溫度 -2050設計風壓 Pa頂升工況工作工況非工作工況最高處100最高處250020m80020100m1100大于100m1300注:整機自重不包括平衡重

67、與混凝土基礎的重量。二、投入使用前的工作塔機投入使用前的工作,是為了保證塔機能正確操縱,并在安全條件下運行。這些工作主要是:對塔機部件的檢查及調試各安全裝置。1、部件檢查為了檢查架設工作的正確性和保證安全動轉,應對塔機各部件進行一系列試運轉和檢查工作。1)、各部件之間的緊固連接狀況檢查;2)、檢查支承平臺及護欄的安裝情況;3)、檢查鋼絲繩穿繞是否正確,及其不能與塔機機構和結構進行摩擦;4)、檢查電纜通行狀況;5)、檢查平衡臂配重的固定狀況;6)、檢查平臺上有無雜物,防止塔機運轉時下墜傷人;7)、檢查各潤滑面和潤滑點。2、安全裝置調試塔機安全裝置主要包括:行程限位器和荷載限制器。行程限位器有:起

68、升高度限位器、回轉限位器、幅度限位器。荷載限制器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此外還包括風速儀。3、塔機組裝好后,應依次進行下列試驗(每轉移一個工地都必須進行)1)、空載試驗各機構應分別進行數次運行,然后再做三次綜合動作運行,運行過租中各機構不得發生任何異常現象,各機構制動器、操作系統、控制系統、聯鎖裝置及各限位器應動作準確、可靠,否則應及時排除故障。2)、負荷試驗負荷運行前,必須在小幅度內吊1.1倍額定起重量,調整好起升制動器。在最大幅度處分別吊對應額定起重量的25,50,75,100按l)條要求進行試驗。運行過程中不得發生任何異常現象?各機構制動器、操作系統、控制系統、聯鎖裝置及各限位

69、器應動作準確、可靠。3)、超載25靜態實驗空載試驗、負荷試驗合格后,進行靜態超載實驗。在最大幅度50m和最小幅度2.4m處以最低安全速皮將對應的吊重吊離地面100200mm處,并在吊鉤上逐次增加重量至1.25倍,停留且10min,卸載后檢查金屬結構及焊縫是否出現可見裂紋,永久變形、連接松動。注意:靜態超載實驗不允許進行變幅及回轉。4)、超載10%動態實驗在最大幅度處,吊重1.32t,機構對應的全程范圍內進行3次動作,各機構應動作靈活,制動器動作可靠。機構及結構各部件無異常現象,連接無松動和破壞。超載試驗結束后,恢復力矩限制器,重新超吊額定載荷調試好力矩限制器。三、日常維護及保養1、機操人員必須

70、持證上崗,熟悉機械的保養和安全操作規程,無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攀登塔機。2、塔機的正常工作氣溫為-20+40,風速低于13m/s。3、塔機每次轉場安裝使用都必須進行空載、靜載實驗,動載實驗。靜載實驗吊重為額定荷載的125%,動在實驗吊重為額定載荷的110%。4、夜間工作時,除塔機本身自有的照明外,施工現場應有充足的照明設備。5、塔吊的操作必須落實三頂制度,司機的操作按塔機操作規程嚴格執行。處理電氣故障時,須有維修人員兩人以上。6、司機應高度集中注意力,避免塔機相互碰撞,注意塔機周圍的建筑物。7、塔機應當經常檢查、維護、保養,傳動部件應有足夠的潤滑油,對易損件應經常檢查、維修或更換,對連接螺栓,特

71、別是經常振動的零件,應檢查是否松動,如有松動則必須及時擰緊。8、檢查和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保證制動靈敏可靠,其間隙在0.51mm 之間,摩擦面上不應有油污等污物。9、鋼絲繩的維護和保養嚴格按GB5144-2006規定執行,發現有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換新。10、塔機的各結構、焊縫及有關構件是否有損壞、變形、松動、銹蝕、裂縫,如有問題應及時修復。11、各電器線路也應及時修復和保養。12、立塔后檢查項目 檢查項目檢查內容底架檢查地腳螺栓的緊固情況;檢查輸電線距塔機最大旋轉部分有5米的安全;距離并檢查臨時性纜通過狀況,以防損壞。塔身檢查標準節螺栓的連接緊固情況。套架檢查與下支座的連接情況;檢查

72、頂升時與標準節接觸的支承銷軸和連接情況和是否靈活可靠;檢查走道,扶欄的緊固情況。上、下支座司機室檢查與回轉支承連接的螺栓緊固情況;檢查電纜的通行狀況(電纜應從上支座右邊和梯子上、下端的鋼環里通過);檢查與司機室的連接情況;司機室內嚴禁存放潤滑油、油棉紗與其它易燃物品。塔頂檢查吊臂、平衡臂位桿的安裝情況;檢查扶梯、平臺、護欄的安裝情況;保證起升鋼絲繩穿繞正確。吊臂檢查各處連接軸、墊圈、開口銷安裝的正確性;檢查變幅小車安裝運行情況,載人吊欄的緊固情況;檢查起升,變幅鋼絲繩的纏繞及緊固情況。平衡臂檢查平衡臂的固定情況;檢查平衡臂護欄及走道的安裝情況,保證走道無雜物。吊具檢查自動換倍率裝置,吊鉤的防脫

73、繩裝置是否安全可靠;檢查吊鉤組有無影響使用的缺陷;檢查起升、變幅鋼絲繩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要求;檢查鋼絲繩的磨損情況。機構檢查各機構的安裝、運行情況;各機構的制動器間隙調整合適;檢查牽引機構,當小車分別運行最小和最大幅度處,卷筒鋼絲繩上至少應有3圈安全圈;檢查各鋼絲繩繩頭的壓緊有無松動。安全裝置檢查吊臂、平衡臂位桿的安裝情況;檢查扶梯、平臺、護欄的安裝情況;保證起升鋼絲繩穿繞正確。潤滑根據使用說明書檢查潤滑情況,進行潤滑工作。第十一節 塔吊的操作使用及安全措施一、塔吊的操作使用1、塔頂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訓練,持證上崗,了解機械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必須熟知機械的保養和安全操作規程,非安裝維護人員未經

74、許可不得攀爬塔機。2、塔機的正常工作氣溫為-2040度,風速低于20m/s。3、在夜間工作時,除塔機本身備有照明外,施工現場應備有充足的照明設備。4、在司機室內禁止存放潤滑油,油棉紗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冬季用電爐取暖時更要注意防火,原則上不許使用。5、塔頂必須定機定人,專人負責,非機組人員不得進入司機室擅自進行操作。在處理電氣故障時,須有維修人員二個以上。6、司機操作必須嚴格按“十不吊”規則執行。7、塔上與地面用對講機聯系。二、塔吊的安全措施1、所有參加作業人員都必須遵守現場施工的各項安全規范及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2、塔吊拆裝必須指定一名熟悉該類型塔吊、經驗豐富的工長現場指揮。3、塔吊司機、塔吊

75、拆裝人員以及塔吊指揮都必須持有當地市級勞動部門簽發的特殊工種操作證。4、塔吊司機每班作業前都必須對設備進行例行檢查,塔吊的各項安全限位必須齊全可靠。5、塔吊拆裝前,拆裝隊必須熟悉現場。6、接地電阻不大于 4歐姆。7、在塔吊運輸過程中,注意塔吊部件嚴禁與現場高壓線碰撞。8、塔吊在自升過程中,要合理分工,必須派專人觀察頂升套架滾輪與標準節間距離,派專人負責銷軸的連接,派專人負責液壓油缸的操作等。9、塔吊在頂升過程中嚴禁回轉起重臂。10、塔身標準節之間的連接銷及其他任何部件之間的聯接銷都必須穿開口銷11、塔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4。12、由于塔吊的塔身距建筑物較近,塔身附近嚴禁站人。13、塔吊安裝好后,

76、應遵循安裝質量驗收制度、塔吊安裝后驗收和交付使用制度中要求進行空載實驗和重載實驗,檢查各工作機構、電氣控制系統均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各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可靠。14、嚴禁高空落物。15、6.5級風以上嚴禁塔吊安裝作業,塔機最高處風速大于8m/s時,不得進行頂升作業。16、作業現場必須設置不小于2020米的安全作業區。17、施工機械、設備出入現場,司機注意場地周圍的高壓電線,嚴格執行施工現場用電安全管理規定,加強電源管理,防止發生電器火災或人身傷亡事故。嚴禁使用220伏以上的電源。18、操作工人進入施工現場必須統一著裝,佩帶齊全的安全防護用品,登高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19、塔吊在使用過程中嚴禁塔吊間

77、、塔吊與建筑物間發生碰撞。第十二節 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校正1、塔吊基礎沉降觀測半月一次。垂直度在塔吊自由高度時半月一次測定,當架設附墻后,每月一次(在安裝附墻時必測)。2、當塔機出現沉降,垂直度偏差超過規定范圍時,須進行偏差校正,在附墻未設之前,在最低節與塔吊機腳螺栓間加墊鋼片校正,校正過程用高噸位千斤頂頂起塔身,頂塔身之前,塔身用大纜繩四面纜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起頂塔身當附墻安裝后,則通過調節附墻桿長度,加設附墻的方法進行垂直度校正。第十三節 施工塔吊防碰撞措施本工程采用QTZ80(6010)塔式起重機,該機為水平起重臂,小車變幅,上回轉自升式多用途塔機,性能參數及技術指標國

78、內領先,達到當前國際先進水平。為防止在施工中多塔塔臂相互碰撞,在設置塔吊位置和安裝及使用過程中必須遵照下列措施執行。以保證塔吊作業安全。從本工程施工現場實際出發,相鄰塔機臂端相切,利用塔吊的自由安裝高度就可以進行工作,在塔吊工作過程中,塔吊采取高低差的方法就可以做到防止碰撞(安裝的具體位置見附圖),在安裝(拆卸)和使用過程中,必須按如下的操作程序實施; 一、安全使用及管理方案 為保證群塔的安全運行,保障工程的安全生產,特制定本方案。群塔作業由于距離較大,施工中既滿足生產要求,又要減少相互干擾,因此合理布置非常重要。安裝前制定平面布置和立體協調方案。1、平面布置時應盡可能覆蓋整個施工面,不產生或

79、少產生盲點;相鄰塔吊要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塔機回轉時覆蓋面盡可能少重疊或不重疊。2、塔機垂直運輸時應能穿越現場施工構件,確保不同幾何尺寸的物件有足夠的間隙距離提升到需要的作業平臺。3、塔機應有足夠的高度,在考慮到吊鉤高度、吊索高度和吊物高度以及安全限位高度后,應有足夠的垂直距離保證各種不同幾何尺寸物件進行水平運輸。4、塔機相互間的距離應錯開,確保吊鉤在最大高度回轉時不相互碰撞。5、避開施工范圍內的所有設施(如相鄰建筑和高壓架空線路等),在危險距離內應進行隔離防護。6、堅持中間高、四周低的原則,由于中心位置塔機受周圍塔吊的影響和制約較多,因此居中塔機應盡可能保持在高位,并保證其技術性能最好。7、確

80、保塔機回轉時與相鄰建筑物、構造物及其他設施間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距離大于2m,工作中吊物的水平和垂直安全間隙也必須大于2m。8、同步升高和下降,確保群塔相互間的垂直距離符合立體協調方案要求。9、堅持群塔作業運行原則1)、低塔讓高塔原則:低塔在運轉時,應觀察高塔運行情況后再運行。2)、后塔讓先塔原則:塔機在重疊覆蓋區運行時,后進入該區域的塔機要避讓先進入該區域的塔機。3)、動塔讓靜塔原則:塔機在進入重疊覆蓋區運行時,運行塔機應避讓該區停止塔機。4)、輕車讓重車原則:在兩塔同時運行時,無載荷塔機應避讓有載荷的塔機。5)、客塔讓主塔原則:另一區域塔機在進入他人塔機區域時應主動避讓主方塔機。6)、同步升降

81、原則:所有塔機應根據具體施工情況在規定時間內統一升降,以滿足群塔立體施工協調方案的要求。二、 要求現場要加強管理,嚴格控制。1、建立統一協調機制。建立群塔作業統一管理組織和管理網絡,配備足夠的人員,明確領導、施工組織及駕駛、指揮和維修保養人員的職責,對現場使用和管理進行統一安排、使用和指揮,并完善群塔作業操作規程,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做到持證上崗,所有人員按程序進行操作指揮。2、合理進行施工組織。根據現場生產需求和風向氣候情況以及每臺塔機的維修保養情況,合理安排塔機的使用,盡可能減少同步作業,并及時向操作和指揮人員下達協調作業通知。3、健全報告檢查制度。對施工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和隱患及時報告,及

82、時檢查,及時通報,并合理安排維修保養,確保所有塔機經常性處于完好狀態。4、加強聯絡、通訊管理。群塔作業應對每臺單機進行統一編號,確定每臺單機操作及信號指揮人員,并保持固定。現場應為塔機組操作及相關人員配備對講設備,每臺機組對講頻率必須單獨鎖定,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改變人員組合,不得擅自改變對講機頻率,不得擅自指揮。5、加強指揮管理。信號指揮人員發出動作指令時,應先呼叫被指揮塔機編號,待塔機操作人員應答后方可發出塔機動作指令。同時,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時刻目視塔機吊鉤及吊物,塔機運行過程中指揮人員應環顧相近塔機及其他設施,及時指令;安全指令應明確、簡短、完整、清晰。塔機長時間暫停時,吊鉤應起升到最高和

83、最近位置,起重臂按順風位置停置。第十四節 塔吊應急預案一、塔吊生產安全事故類型序號事故主要類型主要原因分析1塔吊傾覆、斷臂基礎不牢、發生碰撞、自然災害、安裝高度太高、違反安全規程操作、基坑邊坡滑坡2塔吊墜物、撞擊限位失控,鋼絲繩斷裂、脫落,發生碰撞、違反安全規程操作3觸電電氣設備故障、線路嚴重漏電4安裝、拆除的傷亡事故違反安全規程操作5高處墜落酒后作業、患有高血壓、疲勞作業、照明不足等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2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3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4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地進行5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

84、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6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7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8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9“分級響應,快速處理,以人為本,積極自救”的原則三、組織結構和職責1、成立工程負責人為組長的現場急救領導小組。(詳見附表)2、具體事項分工到人,明確責任,確保發生事故后現場的急救工作步步到位。1)、由組長向上級及有關醫療搶救部門報告。2)、由副組長負責維護現場搶救、自救并聯系外援單位或人員(醫院、消防)。3)、由通訊組負責在工地大門口接車、接人。4)、由搶救組、醫療組負責現場急救措施的落實(人員安排、具體方法等)。5)、由警戒組負責組織后勤保障

85、(物資、費用等)。6)、救援電話:119(消防)120(醫療)。3、應急組織機構職責1接到應急報告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事故救援,搶救傷員,保護事故現場2在規定時限內向有關部門進行事故報告3迅速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的事故現場進行封閉,在記明數據和繪制現場示意圖的前提下清除危險4接待并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事故的初步調查,組織接待事故人員家屬和社會關注方5組織、調動各方面的資源進行事故人員的救治和事故現場的整頓和整改6配合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4、應急組織體系下設機構及職責1專家技術組組織實施搶險行動方案,協調有關部門的搶險行動;及時向指揮部報告搶險進展情況

86、2安全保衛組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3后勤保障組負責調集搶險器材、設備;負責解決全體參加搶險救援工作人員的食宿問題4醫療救護組負責現場傷員的救護等工作5善后處理組負責做好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工作,協調落實遇難者家屬撫恤金和受傷人員住院費問題;做好其他善后事宜6事故調查組負責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和圖紙的測繪,查明事故原因,確定事件的性質,提出應對措施,如確定為事故,提出對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四、預防與預警1、危險源監控通過對塔吊生產安全危險源的辨識、評估,得出塔吊生產安全重大危險源。通過在施工現場設立的重大危險源公示牌以

87、及動態重大危險源公示牌的方式張貼,使現場施工人員熟悉。并通過對危險區域予以明顯標識,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2、預警行動如塔吊運行中發生事故,在現場的項目管理人員要立即用電話向項目經理匯報險情。項目經理立即召集各副組長、搶救指揮組其他成員,搶救、救護、防護組成員攜帶著各自的搶險工具,趕赴出事現場。項目部接到報告后,應迅速通知全體指揮中心成員,項目經理接到報告后,應當在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有關部門逐級上報。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單位、聯系電話、報告人、傷亡人數等簡要情況。五、應急處置1、響應分級根據本工程的特點,辨識、分析評價塔吊生產中的危險源,針對每個危險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性進行分

88、析,得出應急響應的級別劃分。針對不同的響應分級,采用不同的應急方式處理。2、響應程序 塔吊生產發生需要緊急搶救處理危險時,現場人員應第一時間向項目部回報,由項目部行政部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項目應急小組及時傳遞,由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到應急小組,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等

89、求救電話。應急小組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及車輛等在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并在30分鐘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遇到緊急情況,全體項目部管理人員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3、應急處置措施及預防措施1)、應急處置措施醫療救護組到達現場后立即查明險情,確定是否還有危險源。如碰斷的高、低壓電線是否帶電;塔吊構件、其它構件是否有繼續倒塌的危險;人員傷亡情況;商定搶

90、救方案后,組織實施。安全保衛組負責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工地值班電工負責切斷有危險的低壓電氣線路的電源。如果在夜間,接通必要的照明燈光。醫療救護組在排除險情情況下,立即救護傷員:邊聯系救護車,邊及時進行止血包扎,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項目經理立即召集項目部的全體同志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訂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整改措施。2)、預防措施塔式起重機安裝、拆除及運行的安全技術要求為:a 、塔式起重機的基礎,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和方案進行。塔式起重機安裝前,應對基礎進行檢驗,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塔式

91、起重機的安裝。b、安裝及拆卸作業前,必須認真研究作業方案,嚴格按照架設程序分工負責,統一指揮。c、安裝塔式起重機必須保證安裝過程中各種狀態下的穩定性,必須使用專用螺栓,不得隨意代用。d、塔式起重機附墻桿件的布置和間隔,應符合說明書的規定。當塔身與建筑物水平距離大于說明書規定時,應驗算附著桿的穩定性,或重新設計、制作,并經技術部門確認,主管部門驗收。在塔式起重機未拆卸至允許懸臂高度前,嚴禁拆卸附墻桿件。e、塔式起重機必須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及說明書規定,安裝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回轉限制器等安全裝置。f、塔式起重機操作使用應符合下列規

92、定: 、塔式起重機作業前,應檢查金屬結構、連接螺栓及鋼絲繩磨損情況;送電前,各控制器手柄應在零位,空載運轉,試驗各機構及安全裝置并確認正常。、塔式起重機作業時嚴禁超載、斜拉和起吊埋在地下等不明重量的物件;、吊運散裝物件時,應制作專用吊籠或容器,并應保障在吊運過程中物料不會脫落。吊籠或容器在使用前應按允許承載能力的兩倍荷載進行試驗,使用中應定期進行檢查;、吊運多根鋼管、鋼筋等細長材料時,必須確認吊索綁扎牢靠,防止吊運中吊索滑移物料散落;、制定塔吊防碰撞專項施工方案;、沿塔身垂直懸掛的電纜,應使用不被電纜自重拉傷和磨損的可靠裝置懸掛; 、作業完畢,起重臂應轉到順風方向,并應松開回轉制動器,起重小車

93、及平衡重應置于非工作狀態。 g、為防止事故發生,塔吊必須由具備資質的專業隊伍安裝和拆除,塔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安裝完畢后經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檢測中心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h、塔吊司機操作時,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不準違章作業,嚴格執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須有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并履行簽字于續。 j、塔吊安裝、頂升、拆除必須先編制施工方案,經項目總工審批后遵照執行。 k、所有架子工必須持證上崗,工作時佩帶好個人防護用品,嚴格按方案施工,做好塔吊拉接點拉牢工作,防止架體倒塌。六、應急救援物資、裝備保障項目部配置以下應急救援物資、裝備,保障應急狀態下最快速度實施。1、常備藥品:消毒藥品、急救

94、物品(創可貼、繃帶、無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2、搶險工具:鐵鍬、撬棍、氣割工具、消防器材、小型金屬切割機、電工常用工具等。3、應急器材:架管、安全帽、安全帶、防毒面具、應急燈、對講機、電焊機、水泵、滅火器等。4、設備:小轎車。附表:項目部應急預案人員分工表 序號姓名分工聯系電話備注1張帆組長組織、啟動緊急救援,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2陳月星副組長組織搶救傷亡人員3王益年趙壘搶救組發生傷亡的緊急搶救、保護現場4陳杰通訊組負責通信聯絡5周武斌李鵬警戒組支持其他受傷救援工作,保護現場6郭常青金玲麗醫療救護組對受傷人員采取緊急送醫院搶救和治療7王品海技術顧問(總監)搶

95、救方案落實8鐘偉定技術顧問(業主)搶救方案落實火警:119 匪警:110 急救:120第十五節 附著計算書一、支座力計算塔機按照說明書與建筑物附著時,最上面一道附著裝置的負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著桿的負荷作為設計或校核附著桿截面的依據。附著式塔機的塔身可以簡化為一個帶懸臂的剛性支撐連續梁,其內力及支座反力計算如下: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k=0zsz = 0.4501.1701.4500.700 =0.534 kN/m2;其中 0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J9)的規定采用:0 = 0.450 kN/m2; z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J9)

96、的規定采用:z = 1.450 ; s 風荷載體型系數:s = 1.170; z 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z = 0.700;風荷載的水平作用力: q = WkBKs = 0.5341.6000.200 = 0.171 kN/m;其中 Wk 風荷載水平壓力,Wk= 0.534 kN/m2; B 塔吊作用寬度,B= 1.600 m; Ks 迎風面積折減系數,Ks= 0.200;實際取風荷載的水平作用力 q = 0.171 kN/m;塔吊的最大傾覆力矩:M = 885.000 kNm; 彎矩圖 變形圖 剪力圖計算結果: Nw = 85.3569kN ; 二、附著桿內力計算計算簡圖: 計算單元的平衡方程

97、:Fx=0T1cos1+T2cos2-T3cos3=-NwcosFy=0T1sin1+T2sin2+T3sin3=-NwsinM0=0T1(b1+c/2)cos1-(1+c/2)sin1+T2(b1+c/2)cos2-(1+c/2)sin2+T3-(b1+c/2)cos3+(2-1-c/2)sin3=Mw其中:1=arctanb1/a1 2=arctanb1/(a1+c) 3=arctanb1/(a2- a1-c)2.1 第一種工況的計算:塔機滿載工作,風向垂直于起重臂,考慮塔身在最上層截面的回轉慣性力產生的扭矩和風荷載扭矩。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從 0 - 360 循環, 分別取正負兩種

98、情況,求得各附著最大的軸壓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129.47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0.00 kN; 桿3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70.17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12.15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76.72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103.68 kN;2.2 第二種工況的計算:塔機非工作狀態,風向順著著起重臂, 不考慮扭矩的影響。將上面的方程組求解,其中 = 45, 135, 225, 315,Mw = 0,分別求得各附著最大的軸壓力和軸拉力。 桿1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70.81 kN; 桿2的最大軸向壓力為: 18.61 kN; 桿3的最大

99、軸向壓力為: 85.51 kN; 桿1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70.81 kN; 桿2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18.61 kN; 桿3的最大軸向拉力為: 85.51 kN;三、附著桿強度驗算采用標準附墻件!四、附著支座連接的計算 附著支座與建筑物的連接多采用與預埋件在建筑物構件上的螺栓連接。預埋螺栓的規格和施工要求如果說明書沒有規定,應該按照下面要求確定: 1 預埋螺栓必須用Q235鋼制作; 2 附著的建筑物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 3 預埋螺栓的直徑大于24mm; 4 預埋螺栓的埋入長度和數量滿足下面要求: 0.75ndlf=N 其中n為預埋螺栓數量;d為預埋螺栓直徑;l為預埋螺栓埋入長度;f為預埋螺栓與混凝土粘接強度(C20為1.5N/mm2,C30為3.0N/mm2);N為附著桿的軸向力。 5 預埋螺栓數量,單耳支座不少于4只,雙耳支座不少于8只;預埋螺栓埋入長度不少于15d;螺栓埋入端應作彎鉤并加橫向錨固鋼筋。五、附著設計與施工的注意事項錨固裝置附著桿在建筑結構上的固定點要滿足以下原則:1 附著固定點應設置在丁字墻(承重隔墻和外墻交匯點)和外墻轉角處,切不可設置在輕質隔墻與外墻匯交的節點處;2 對于框架結構,附著點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3 在無外墻轉角或承重隔墻可利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窗洞使附著桿固定在承重內墻上;4 附著固定點應布設在靠近樓板處,以利于傳力和便于安裝。


注意事項

本文(沿江新村危舊房改造工程塔吊施工方案(51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巢湖市| 堆龙德庆县| 靖边县| 石楼县| 疏勒县| 屏山县| 沽源县| 临泽县| 十堰市| 新巴尔虎右旗| 成武县| 呼图壁县| 固镇县| 深泽县| 崇明县| 新宁县| 巫溪县| 吴忠市| 缙云县| 应城市| 凤凰县| 岳池县| 夏邑县| 云梦县| 政和县| 大余县| 安义县| 荣成市| 霞浦县| 锡林郭勒盟| 山东省| 庄河市| 霍城县| 砚山县| 甘洛县| 章丘市| 星座| 娱乐| 涟源市| 延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