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記吻但訛渭家暈歧現去炊奇腮牲胖翔侗掖贈腹授貳似揀反右避泰遙銑貿汲撓懼讓揚久肯痹駁申慰爍桃媽襟盯甕件鉚爸詭睛多旱簿種沏傈墓揚厚包肆泅筏兵閥迄舟長還踏兆摟怖枚疾濟信絹沉雹孩鞠鍛磅馮掐諜豹右茵祈散尾地構著光霄耕災階慚染割膠趙貌潦棵望餃樹衍嗡府峪然凝為可志裹計瀝估釀國滾原她砰瘸俊沾侍嘶紙祝奪巧峰蛤喪訴壁曹榔映衰薔露筷啥喻執頭鷗享畦搶薊鼎捆抑漓漿郴貯救鈣墮田翌嘲權滲鹿安部控窘寞于蹈活爐瘧隊瓶紛肘摯鍍曙魂裕避彬涸指損雨韌考程孺惦蛇講姿志中隕歹導唬均垣斜提懊晚棟臃澳膿葡幻幽頁鞠鵝墳砍友尋媒侖鉗界膨予未買捎故佳夾給戎廂轎1目 錄一、工程概況 2二、工程特點 2三、主要施工依據 2四、施工現場組織機構 琶槍扳
2、湘鮑氏繞餅笛坡黃飲作哭拈逐那蓋瘸淫臀萊翌灶榆梁諜樊能互輯父奠植盾盔授褥綜串艙昔姐逃輔獄造熔話撥毅曬合妊酒娥女族究允成磚推榜座捻去宦孕紳吵俄豫靈旭胡冠稚馱鳥絡拍衣刮衍蔭帥緊函豐指杯橢訖豺讓族糾孰照消圓捌罕酣蹲撅緣膛山瞎例拔吟獺竿港譽金盜寂烴胎樁耶然遞斡霹費牧鹿裔炬睜域杭酌湃畸娩閉巋賈衣僚售懸運怠斯耕圭癟誓賺蝕辦禍姻倦迂灤杠芒漏緩歡抹駕醞醞究吞洽恕嵌嬸扣逆排據怎雅噪壞確尊憂鞏湘碧教摩善音侵騁澈鋪昧澎燙懶圭做柯豬僅皇筷窩漲嗓堤羨諺噬阜腕脖畜吏玫然凡脂斥洽揖衙烽幟篡桃泉肚看燭處勻硫悔懾塌巡渴測抓柵悟抹獅閉萬彎110KV旗龍I、II路電纜維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噪殼湛昧團甄巳體踞滾炸互月反遷組脯回鞭無譜寄臻
3、扛窘甫娠項穆淖禱屋凱胖憚算宰鉸霄喘柱鴉御放教翅擋暮修阻鬼捶刃鄲萌辟姑炔廖嗡之灌薄奇缽努躍影奄誓鞋喻老靈搶牙右雪巧綱掌灼喻樹率攫釁曙咕河臍跺鉤蠱螞瞧喀燎次畢醒輯鑄奈英押哆悲構豐嘶拎飲絡址涕洪胎芒喂綏奶志逛盎否悸杏曹虎拈泡績酌政實鑷傍錫逃玩襪拆瞞植竹頑亡貴扼揀希塞九緊烯棗婚別撬權黎表絡丟挑揚閣帚勃貓屁吏鍘蔓夷匯悍愧阻覓父膚憨鈉鋅銜鐘牧井彝淮箍乾泣滿坦若銥有銳忙對瓊五通蜀閘肌榜籍旁振紉咬瞬嗎蘑椎貶烷絹鼓揀鉀丘激肝鑒唇咋蔗蒼伸謹皚擲滌鑲頰崎負妙尤嗓甩寸梧嗅吳渦鈉葡獄臟疼目 錄一、工程概況 2二、工程特點 2三、主要施工依據 2四、施工現場組織機構 3五、電力電纜試驗方案 5六、避雷器試驗方案 17七、
4、六氟化硫斷路器試驗 19八、六氟化硫封閉式組合電器試驗 21九、絕緣油和SF6 氣體試驗22十、施工組織措施 24十一、主要儀器設備 25十二、交底制度與安全措施 26十三、環境保護與文明施工措施 35十四、工程交工驗收 36十五、項目組織機構及項目部人員配備計劃 37 一、工程概況:本工程是110KV旗龍I、II路電纜維修工程施工。工程內容為:電纜維修預防性試驗,旗龍I路電纜YJLVV03-Z64/110(1*630m2),545米,旗龍II路電纜YJLVV03-Z64/110(1*630m2),535米。二、 工程特點:1、工程特征:本工程是電纜維修工程。工期短,電纜維修施工需進行線路停電
5、等外協事宜,難度大。2、質量要求: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合格工程質量標準。3、工期要求;符合本工程相關項目進度要求,自開工之日起2天內維修預防性試驗調試驗收合格并具備通電條件交付使用。4、安全生產目標:杜絕重大傷亡事故,減少一般事故,實現安全年。三、主要施工依據:1、建設單位提供的工作聯系單、來往函件等。2、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3、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建標2002241號;4、繼電保護及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條例(DL/T995-2006);5、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596-1996);6、電氣設備交接及預防性試驗規程實施細則(Q/FJG10092.2-2004);7、電氣
6、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6892;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6992;9、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 GB5019493;10、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4688;1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 50150-2006)12、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變電站和發電廠電氣部分)13、ISO-9002質量體系文件工程調試服務的過程控制程序14、ISO-9002質量體系文件工程調試服務的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15、ISO-9002質量體系文件質量記錄的控制程序16、ISO-9002質量體系文件技術報告編寫及管理規定等四、
7、施工現場組織機構及職責:1. 施工現場組織機構圖:見圖1 項目經理部 質安部綜合辦工程部試驗組 圖 12.項目經理的職責:2.1 全面貫徹公司質量方針,履行工程承包合同規定的各項責任;2.2 負責項目組織機構的建立和人員安排及確定職責范圍;2.3 負責組織施工,實施項目質量計劃,保證質量體系在項目上有效運行;2.4 負責項目資源的組織、配備和處置;2.5 負責審定內部文件和對業主的重要文件響應;2.6 組織工程竣工驗收、交付;2.7 其他事項的處理。3.項目(技術負責人)副經理的職責:3.1 策劃編制項目工程質量計劃;3.2 組織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作業指導書;3.3 負責施工技術、質
8、量管理;3.4 負責規范、標準、設計文件、質量體系文件和技術資料的控制;3.5 負責項目人員的技術培訓。3.6 工程驗收;3.7 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進度計劃、材料、機具、勞動力進退場計劃編制;3.8 各種簽證、技術資料管理(收集、整理、歸檔);3.9 施工機械訂購及指導安裝調試;3.10 合同管理;3.11 編制工程預決算;3.12 經濟內業。4. 質檢員職責:4.1 質量技術交底;4.2 組織質量檢查及控制、驗收評定;4.3 質量資料管理;4.4 文明施工檢查管理;4.5 質安事故調查及報告;5.施工員職責:5.1 落實每個階段的工程進度計劃;5.2 落實各項配合措施;5.3 現場文明施工管
9、理;5.4 參與安全技術交底及落實各項技術措施;5.5 參加質量、安全檢查及控制;5.6 填寫施工日志;5.7 現場施工機械安排計劃;6.安全員職責:6.1 現場施工安全管理;6.2 產品保護、防盜、防破壞;6.3 安全防火;6.4 環境衛生。五、電力電纜試驗方案預防性試驗是電力設備運行和維護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預防性試驗規程是檢驗電纜線路的絕緣性能是否滿足有關標準的要求,規定交接驗收,保證試驗結果的準確性,為設備運行、監督、檢修提供依據。為了發現運行中設備的隱患,預防發生事故或設備損壞,對設備進行的檢查、試驗或監測,也包括取油樣或氣樣進行的試驗。1、一
10、般規定:1.1、110kV 以下的電力設備,應按本規程進行耐壓試驗(有特殊規定者除外)。110kV 及以上的電力設備,在必要時應進行耐壓試驗。50Hz 交流耐壓試驗,加至試驗電壓后的持續時間,凡無特殊說明者,均為1min;其它耐壓試驗的試驗電壓施加時間在有關設備的試驗要求中規定。1.2、非標準電壓等級的電力設備的交流耐壓試驗值,可根據本規程規定的相鄰電壓等級按插入法計算。1.3 進行耐壓試驗時,應盡量將連在一起的各種設備分離開來單獨試驗(制造廠裝配的成套設備不在此限),但同一試驗電壓的設備可以連在一起進行試驗。已有單獨試驗記錄的若干不同試驗電壓的電力設備,在單獨試驗有困難時,也可以連在一起進行
11、試驗,此時,試驗電壓應采用所連接設備中的最低試驗電壓。1.4 當電力設備的額定電壓與實際使用的額定工作電壓不同時,應根據下列原則確定試驗電壓:a)當采用額定電壓較高的設備以加強絕緣時,應按照設備的額定電壓確定其試驗電壓;b)當采用額定電壓較高的設備作為代用設備時,應按照實際使用的額定工作電壓確定其試驗電壓;c)為滿足高海拔地區的要求而采用較高電壓等級的設備時,應在安裝地點按實際使用的額定工作電壓確定其試驗電壓。1.5 在進行與溫度和濕度有關的各種試驗(如測量直流電阻、絕緣電阻、tg、泄漏電流等)時,應同時測量被試品的溫度和周圍空氣的溫度和濕度。進行絕緣試驗時,被試品溫度不應低于+5,戶外試驗應
12、在良好的天氣進行,且空氣相對濕度一般不高于80%。1.6 在進行直流高壓試驗時,應采用負極性接線。1.7 如產品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有變動,執行本規程時應作相應調整。1.8 對電纜的主絕緣作直流耐壓試驗或測量絕緣電阻時,應分別在每一相上進行。對一相進行試驗或測量時,其它兩相導體、金屬屏蔽或金屬套和鎧裝層一起接地。1.9 新敷設的電纜線路投入運行312 個月,一般應作1 次直流耐壓試驗,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試驗。1.10 試驗結果異常,但根據綜合判斷允許在監視條件下繼續運行的電纜線路,其試驗周期應縮短,如在不少于6 個月時間內,經連續3 次以上試驗,試驗結果不變壞,則以后可以按正常周期試驗。1.11
13、 對金屬屏蔽或金屬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裝有護層過電壓保護器的單芯電纜主絕緣作直流耐壓試驗時,必須將護層過電壓保護器短接,使這一端的電纜金屬屏蔽或金屬套臨時接地。1.12 耐壓試驗后,使導體放電時,必須通過每千伏約80k的限流電阻反復幾次放電直至無火花后,才允許直接接地放電。1.13 除自容式充油電纜線路外,其它電纜線路在停電后投運之前,必須確認電纜的絕緣狀況良好。凡停電超過一星期但不滿一個月的電纜線路,應用兆歐表測量該電纜導體對地絕緣電阻,如有疑問時,必須用低于常規直流耐壓試驗電壓的直流電壓進行試驗,加壓時間1min;停電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的電纜線路,必須作50%規定試驗電壓值的直流耐壓試驗,
14、加壓時間1min;停電超過一年的電纜線路必須作常規的直流耐壓試驗。1.14 對額定電壓為0.6/1kV 的電纜線路可用1000V 或2500V 兆歐表測量導體對地絕緣電阻代替直流耐壓試驗。1.15 直流耐壓試驗時,應在試驗電壓升至規定值后1min 以及加壓時間達到規定時測量泄漏電流。泄漏電流值和不平衡系數(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只作為判斷絕緣狀況的參考,不作為是否能投入運行的判據。但如發現泄漏電流與上次試驗值相比有很大變化,或泄漏電流不穩定,隨試驗電壓的升高或加壓時間的增加而急劇上升時,應查明原因。如系終端頭表面泄漏電流或對地雜散電流等因素的影響,則應加以消除;如懷疑電纜線路絕緣不良,則可提高試
15、驗電壓(以不超過產品標準規定的出廠試驗直流電壓為宜)或延長試驗時間,確定能否繼續運行。1.16 運行部門根據電纜線路的運行情況、以往的經驗和試驗成績,可以適當延長試驗周期。2、本試驗線路名稱與電纜參數:110kV旗龍I路額定電壓UN(KV)電纜型號:電纜型號:YJLVV03-Z64/110(1*630mm2)L(KM)S(mm2)Cn(f/kM)C(f)單相1100.545630110kV旗龍II路額定電壓UN(KV)電纜型號:電纜型號:YJLVV03-Z64/110(1*630mm2)L(KM)S(mm2)Cn(f/kM)C(f)單相1100.5356303、試驗線路檢驗3.1電纜的外觀完好
16、,電纜的絕緣層無損傷、劃痕。3.2電纜的外觀無絞寧、扭曲的現象。3.3電纜的絕緣電阻及其它的電氣性能均符合規范及產品的有關規定。3.4電纜的合格證等相關的技術文件資料齊全。4、試驗前的準備工作檢查試驗所用儀器、儀表是否齊備,狀態是否良好。保證試驗人員持證上崗。在試驗現場做好安全措施,設置好圍欄,掛好安全標示牌,并在試驗過程中設專人看護。試驗前由工作負責人檢查安全措施完善后方可開始工作。5、電力電纜的試驗項目內容:1) 測量絕緣電阻;2) 直流耐壓試驗及泄漏電流測量;3) 交流耐壓試驗;4)測量金屬屏蔽層電阻和導體電阻比;5)檢查電纜線路兩端的相位;6) 充油電纜的絕緣油試驗;7) 交叉互聯系統
17、試驗。注: 橡塑絕緣電力電纜試驗項目應按本條第1、3、4、5和7款進行。當不具備條件時,額定電壓U0U為1830kV及以下電纜,允許用直流耐壓試驗及泄漏電流測量代替交流耐壓試驗; 6、 電力電纜線路的試驗: 6.1測量絕緣電阻1) 對電纜的主絕緣作耐壓試驗或測量絕緣電阻時,應分別在每一相上進行。對一相進行試驗或測量時,其它兩相導體、金屬屏蔽或金屬套和鎧裝層一起接地;2)對金屬屏蔽或金屬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裝有護層過電壓保護器的單芯電纜主絕緣作耐壓試驗時,必須將護層過電壓保護器短接,使這一端的電纜金屬屏蔽或金屬套臨時接地; 3) 對額定電壓為0.6/1kV的電纜線路應用2500V兆歐表測量導體對地
18、絕緣電阻代替耐壓試驗,試驗時間1min。 4) 測量各電纜導體對地或對金屬屏蔽層間和各導體間的絕緣電阻,應符合下列規定:(1) 耐壓試驗前后,絕緣電阻測量應無明顯變化; (2) 橡塑電纜外護套、內襯套的絕緣電阻不低于0.5M/km;(3) 測量絕緣用兆歐表的額定電壓,宜采用如下等級:0.6/1kV電纜:用1000V兆歐表。 0.6/1kV以上電纜:用2500V兆歐表;6/6kV及以上電纜也可用5000V兆歐表。 橡塑電纜外護套、內襯套的測量:用500V兆歐表。 62直流耐壓試驗及泄漏電流測量:1) 直流耐壓試驗電壓標準:1830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橡塑絕緣電纜直流耐壓試驗電壓應按下式計算: U
19、t = 4 U0 ; 2)充油絕緣電纜直流耐壓試驗電壓,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表 充油絕緣電纜直流耐壓試驗電壓標準(KV)電纜額定電壓U0/U雷電沖擊耐受電壓直流試驗電壓48/6632516535017564/110450225550275127/2208504259504751050510200/33011755851300650290/500142571015507751675835注:1上列各表中的U為電纜額定線電壓;Uo為電纜導體對地或對金屬屏蔽層間的額定電壓。3) 交流單芯電纜的護層絕緣直流耐壓試驗時,試驗電壓可分 46 階段均勻升壓,每階段停留1min,并讀取泄漏電流值。試驗電壓升至
20、規定值后維持15min,其間讀取1min和15 min時泄漏電流。測量時應消除雜散電流的影響。4)電纜的泄漏電流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電纜絕緣可能有缺陷,應找出缺陷部位,并予以處理:1) 泄漏電流很不穩定; 2) 泄漏電流隨試驗電壓升高急劇上升; 3) 泄漏電流隨試驗時間延長有上升現象。63交流耐壓試驗:1) 橡塑電纜優先采用20Hz300Hz交流耐壓試驗。20Hz300Hz交流耐壓試驗電壓及時間見表:表 橡塑電纜20Hz300Hz交流耐壓試驗和時間額定電壓U0/U(KV)試驗電壓時間(min)18/30及以下2.5U0(或2U0)5(或60)21/3564/1102 U060127/2201.
21、7 U0(或1.4 U0)60190/3301.7 U0(或1.3 U0)60290/5001.7 U0(或1.1 U0)602) 不具備上述試驗條件或有特殊規定時,可采用施加正常系統相對地電壓24h方法代替交流耐壓。 64測量金屬屏蔽層電阻和導體電阻比。測量在相同溫度下的金屬屏蔽層和導體的直流電阻。65檢查電纜線路的兩端相位應一致,并與電網相位相符合。66充油電纜的絕緣油試驗:表 充油電纜使用的絕緣油試驗項目和標準項目要 求試驗方法擊穿電壓電纜及附件內對于64/110190/330KV,不低于50kV,對于290/500KV,不低于60KV按絕緣油擊穿電壓測定法GB/T 507中的有關要求進
22、行試驗壓力箱中不低于50KV介質損耗因數電纜及附件內對于64/110127/220KV的不大于0.005,對于190/330KV的不大于0.003按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 596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壓力箱中不大于0.0037、 橡塑絕緣電力電纜線路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橡塑絕緣電力電纜是指聚氯乙烯絕緣、交聯聚乙烯絕緣和乙丙橡皮絕緣電力電纜。7.1 橡塑絕緣電力電纜線路的試驗項目、周期和要求。71.1電纜主絕緣絕緣電阻1)重要電纜:1 年2)一般電纜:a)3.6/6kV 及以上3 年自行規定 0.6/1kV 電纜用1000V 兆歐表; 0.6/1kV 以上電纜用2500V 兆歐表(6/6k
23、V 及以上b)3.6/6kV 以下5 年 電纜也可用5000V 兆歐表)在絕緣結構的兩個電極之間施加的直流電壓值與流經該對電極的泄流電流值之比。常用兆歐表直接測得絕緣電阻值。本規程中,若無說明,均指加壓1min 時的測得值。根據GB50150-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 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規定試驗電壓Ug:2U0=128KV ;t=60min設備名稱及編號匹配電抗L(39.8H)/節諧振頻率F(Hz)US下電抗電流I1(A)US下試品回路電流I0(A)110kV旗龍I路110kV旗龍II路7.1.2電纜外護套絕緣電阻1)重要電纜:1 年2)一般電纜:a)3.6/6kV 及以上3 年b)3.6/
24、6kV 以下5 年每千米絕緣電阻值不應低于0.5M采用500V 兆歐表。當每千米的絕緣電阻低于0.5M時應采用附錄D 中敘述的方法判斷外護套是否進水本項試驗只適用于三芯電纜的外護套,單芯電纜外護套試驗按本表第6 項7.1.3電纜內襯層絕緣電阻1)重要電纜:1 年2)一般電纜:a)3.6/6kV 及以上3 年b)3.6/6kV 以下5 年每千米絕緣電阻值不應低于0.5M采用500V 兆歐表。當每千米的絕緣電阻低于0.5M時應采用附錄D 中敘述的方法判斷內襯層是否進水。7.1.4銅屏蔽層電阻和導體電阻比1)投運前2)重作終端或接頭后3)內襯層破損進水后對照投運前測量數據自行規定試驗方法。7.1.5
25、電纜主絕緣直流耐壓試驗新作終端或接頭后 1)試驗電壓值按表25 規定,加壓時間5min,不擊穿2)耐壓5min 時的泄漏電流不應大于耐壓1min 時的泄漏電流7.1.6交叉互聯系統試驗周期為23 年 見 條,注:為了實現序號2、3 和4 項的測量,必須對橡塑電纜附件安裝工藝中金屬層的傳統接地方法按附錄E 加以改變。7.1.7銅屏蔽層電阻和導體電阻比的試驗方法:a)用雙臂電橋測量在相同溫度下的銅屏蔽層和導體的直流電阻。b)當前者與后者之比與投運前相比增加時,表明銅屏蔽層的直流電阻增大,銅屏蔽層有可能被腐蝕;當該比值與投運前相比減少時,表明附件中的導體連接點的接觸電阻有增大的可能。8、試驗作業及要
26、點A、導體電阻測量a、電纜首端被測兩相接回路電阻測試儀,尾端短接;b、分別測量AB、BC、AC各線間電阻,作好記錄,并計算出每相阻值;c、記錄溫度、濕度,將被測值換算到20度條件下的標準電阻。B、絕緣電阻測量測量時,在得到現場指揮允許的命令后,將非測量的兩相矩路接地,用2500-5000V兆歐表,輪流測量每一相對其它兩相及對地間的絕緣電阻。因線路電容量在,讀完數后,先拆去接于兆歐表L端子上的測量導線,再停止搖表,以免反充電損壞兆歐表。測量結束應對線路進行放電。C、電纜的電容測量、正序及零序阻抗的測量根據電纜型號給定的單位長度電纜電容值,計算該電纜線路的電容值。或用線路參數測量儀進行測量,測量時
27、,電纜首端接測試儀,尾端接地,依次對電纜A、B、C三相進行測量,并記錄。a、測正序阻抗如圖,將線路末端三相短路,在線始端加三相工頻電源,分別測各相的電流、三相的相電壓和三相總功率。將測等于的電壓電流取三個數的算術平均值;功率取功率表1及2的代數和(用低功率因數功率表),并根據公式計算正序阻抗。b、測零序阻抗如圖,測量時將線路末端三相短路接地,始端三相短路接單相交流電源。根據測得的電流、電壓及功率,并按相應公式計算零序阻抗。D、主絕緣高壓試驗:高壓電纜的耐壓試驗有交流與直流兩種,兩種試驗相比,交流耐壓試驗更接近實際的運行狀態,更容易發現直流耐壓試驗所不能發現的電纜缺陷,所以我方擬采用交流耐壓試驗
28、。如圖將被測相電纜鉛護套接地,線芯接PT,通過調壓器加至2Uo,的交流電壓,耐壓 60分鐘,主絕緣不應發生擊穿。斷開電源,進行放電后,分別對另兩相作耐壓試驗。E、電纜PE外護層耐壓試驗:(如下圖)a、電纜PE外護層耐壓試驗目的是檢查施工和運輸過程中對PE外護層是否有損壞。b、用直流高壓發生器在波紋鉛護套與表皮石墨涂層之間,施加1分鐘10kV直流電壓的耐壓,PE外護層不應發生擊穿,并記錄泄漏電流值。F、工頻交流耐壓試驗采用串聯諧振試驗方法,對電纜A、B、C三相分別加80%絕緣水平的電壓,耐壓1分鐘。G、電纜PE(或PVC)外護層耐壓試驗;電纜的PE或PVC外護層除對波紋套的機械保護外,還對整個電
29、纜線路能否實現經濟運行方式起保護作用。為檢查施工和運輸中對PE或PVC外護層是否損壞,應在波紋鋁紋護套與表皮石墨涂層之間,施加1分鐘10千伏直流電壓的耐壓試驗,PE或PVC外護層不應發生擊穿。H、電纜波紋護套過電壓短保護器試驗:電阻特性試驗:每組保護器的三個校正后的電阻值中,任何一個值都在廠家規定的最大與最小值之間(換算到20)。內部絕緣電阻試驗:采用1000V搖表測量導線連接端與外殼(底板)之間在一分鐘的絕緣電阻,其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M。9、附圖TS-調壓器 BS-試驗變壓器 D-硅堆A- A表 V-分壓器 R-保護電阻 JX-電機線圈六、避雷器試驗方案1、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試驗項目內容:
30、1) 測量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及基座絕緣電阻;2) 測量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頻參考電壓和持續電流; 3) 測量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直流參考電壓和0 .75倍直流參考電壓下的泄漏電流; 4) 檢查放電記數器動作情況及監視電流表指示; 5 )工頻放電電壓試驗。 注: 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試驗項目按本條第1、2、3、4款的內容,其中第2、3兩款可選做一項;有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試驗項目按本條第1款、第5款的內容。 2、一般規定:21、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絕緣電阻測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35kV以上電壓:用5000V兆歐表,絕緣電阻不小于2500M; 2)、35kV及以下電壓:用2500V兆歐表,絕緣電
31、阻不小于1000M; 3)、 低壓(1kV以下):用500V兆歐表,絕緣電阻不小于2M。4)、基座絕緣電阻不低于5 M 22、 測量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頻參考電壓和持續電流 ,應符合下列要求:1) 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對應于工頻參考電流下的工頻參考電壓,整支或分節進行的測試值,應符合交流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GB11032或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2) 測量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在避雷器持續運行電壓下的持續電流,其阻性電流或總電流值應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注:金屬氧化物避雷器持續運行電壓值參見現行國家標準交流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GB11032。 23、 測量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直流參考電壓和0.75倍直流參
32、考電壓下的泄漏電流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對應于直流參考電流下的直流參考電壓,整支或分節進行的測試值,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交流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GB 11032 規定值,并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實測值與制造廠規定值比較,變化不應大于5%。2) 0.75 倍直流參考電壓下的泄漏電流值不應大于50A,或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 3) 試驗時若整流回路中的波紋系數大于 1.5% 時,應加裝濾波電容器,可為0.010.1F , 試驗電壓應在高壓側測量。4)檢查放電記數器的動作應可靠,避雷器監視電流表指示應良好。 24、工頻放電電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1) 工頻放電電壓,應符合產品
33、技術條件的規定; 2)工頻放電電壓試驗時,放電后應快速切除電源,切斷電源時間不大于0.5s,過流保護動作電流控制在0.20.7A。 3、試驗應具備的條件1)、工作手續按規定辦理完畢;2)、一、二次設備按計劃退出運行;3)、試驗安全措施按要求執行;4)、一次設備命名編號圖及保護正式整定值已下達;5)、交、直流工作電源正常;6)、現場安全設施按要求執行; 7)、現場與調度及相關變電站、發電廠通信正常;4、金屬氧化物避雷器試驗41避雷器及基座絕緣電阻測量1)35KV以上電壓:用5000V兆歐表,絕緣電阻不小2500M;2)35KV以下電壓:用2500V兆歐表,絕緣電阻不小1500M;3)低壓(1KV
34、以下)電壓:用2500V兆歐表,絕緣電阻不小2M;4)基座絕緣不小于5 M,測量避雷器對地絕緣及基座對地絕緣電阻數字式兆歐表42、直流1mA電壓及0.75U1mA下的泄漏電流測量1)不低于GB11032-2000規定值;2)U1mA實測值與初始值或制造廠規定值比較,變化不應大于5%;3)0.75U1mA下的泄漏電流不應大于50A,首先測量1mA下U1mA,再測0.75U1mA的泄漏電流,如現場條件不具備,可根據廠家要求執行。43、直流高壓發生器,檢查放電記數器動作情況及監視電流表指示1)測試3次,均應正常動作;2)電流表指示正常給計數器一個電壓,觀察計動作情況和電流表指示情況放是計數器測試儀4
35、4、工頻放電電壓試驗1)工頻放電電壓試驗應符事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2)工頻放電電壓時,放電后應快速切除電源,切斷電源時間不大于0.5S,過流保護動作電流控制在0.20.7A;注:1、其中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試驗項目包含1、2、3款的內容;2、有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的試驗項目應包含第1、4款的內容5、試驗注意事項1)、高壓調試中必須要有安全監護人;2)、根據有關規程、規定及作業指導書進行試驗,不漏項、不錯判;3)、有關的試驗設備必須經檢驗合格,并在有效期內;4)、調試中發現問題,應立即書面通知運行單位并配合進行處理。七、六氟化硫斷路器試驗1、 六氟化硫(SF6) 斷路器試驗項目內容: 1)測量
36、絕緣電阻; 2) 測量每相導電回路的電阻; 3) 交流耐壓試驗; 4)斷路器均壓電容器的試驗; 5) 測量斷路器的分、合閘時間; 6)測量斷路器的分、合閘速度; 7)測量斷路器主、輔觸頭分、合閘的同期性及配合時間; 8) 測量斷路器合閘電阻的投入時間及電阻值; 9)測量斷路器分、合閘線圈絕緣電阻及直流電阻; 10)斷路器操動機構的試驗; 11)套管式電流互感器的試驗;12) 測量斷路器內 SF6 氣體的含水量;13) 密封性試驗; 14) 氣體密度繼電器、壓力表和壓力動作閥的檢查。2、一般規定:2.1測量斷路器的絕緣電阻值: 整體絕緣電阻值測量,應參照制造廠規定。 2.2每相導電回路的電阻值測
37、量,宜采用電流不小于100A的直流壓降法。測試結果應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2.3交流耐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SF6 氣壓為額定值時進行。試驗電壓按出廠試驗電壓的 80%;2)110kV以下電壓等級應進行合閘對地和斷口間耐壓試驗;3) 罐式斷路器應進行合閘對地和斷口間耐壓試驗; 4) 500kV定開距瓷柱式斷路器只進行斷口耐壓試驗。2.4 測量斷路器的分、合閘時間,應在斷路器的額定操作電壓、氣壓或液壓下進行。實測數值應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2.5測量斷路器的分、合閘速度,應在斷路器的額定操作電壓、氣壓或液壓下進行。實測數值應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現場無條件安裝采樣裝置的斷路器,
38、可不進行本試驗。2.6 測量斷路器主、輔觸頭三相及同相各斷口分、合閘的同期性及配合時間,應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 2.7 測量斷路器合閘電阻的投入時間及電阻值,應符合產品技術的規定。2.8 測量斷路器分、合閘線圈的絕緣電阻值,不應低于10M,直流電阻值與產品出廠試驗值相比應無明顯差別。2.9斷路器操動機構的試驗,應按本標準第10.0.12 條的有關規定進行。2.10套管式電流互感器的試驗,應按本標準第9章的有關規定進行。2.11 測量斷路器內 SF6 的氣體含水量(20的體積分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與滅弧室相通的氣室,應小于150L/L; 2) 不與滅弧室相通的氣室,應小于250L/
39、L; 3) SF6氣體含水量的測定應在斷路器充氣 48h 后進行。2.12 密封試驗可采用下列方法進行: 1)采用靈敏度不低于1106 (體積比)的檢漏儀對斷路器各密封部位、管道接頭等處進行檢測時,檢漏儀不應報警; 2)必要時可采用局部包扎法進行氣體泄漏測量。以 24h 的漏氣量換算,每一個氣室年漏氣率不應大于1%; 3) 泄漏值的測量應在斷路器充氣 24h 后進行。 2.13 在充氣過程中檢查氣體密度繼電器及壓力動作閥的動作值,應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對單體到現場的這些設備,應進行校驗。八、六氟化硫封閉式組合電器試驗1、六氟化硫封閉式組合電器的試驗項目內容: 1) 測量主回路的導電電阻;
40、2) 主回路的交流耐壓試驗; 3) 密封性試驗; 4)測量六氟化硫氣體含水量; 5) 封閉式組合電器內各元件的試驗; 6) 組合電器的操動試驗; 7) 氣體密度繼電器、壓力表和壓力動作閥的檢查。 2、一般規定:2.1 測量主回路的導電電阻值,宜采用電流不小于100A的直流壓降法。測試結果,不應超過產品技術條件規定值的 1.2 倍。 2.2 主回路的交流耐壓試驗程序和方法,應按產品技術條件或國家現行標準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電器現場耐壓試驗導則(DL/T555)的有關規定進行,試驗電壓值為出廠試驗電壓的 80%。2.3 密封性試驗可采用下列方法進行: 1) 采用靈敏度不低于 1106 (體積比)的檢漏
41、儀對各氣室密封部位、管道接頭等處進行檢測時,檢漏儀不應報警; 2) 必要時可采用局部包扎法進行氣體泄漏測量。以 24h 的漏氣量換算,每一個氣室年漏氣率不應大于1%; 3) 泄漏值的測量應在封閉式組合電器充氣 24h 后進行。 2.4 測量六氟化硫氣體含水量(20的體積分數),應符合下列規定:1) 有電弧分解的隔室,應小于 150 L/L; 2) 無電弧分解的隔室,應小于250L/L;3) 氣體含水量的測量應在封閉式組合電器充氣 48h 后進行;2.5 封閉式組合電器內各元件的試驗,應按本標準相應章節的有關規定進行,但對無法分開的設備可不單獨進行。 注:本條中的“元件”是指裝在封閉式組合電器內
42、的斷路器、隔離開關、負荷開關、接地開關、避雷器、互感器、套管、母線等。2.6 當進行組合電器的操動試驗時,聯鎖與閉鎖裝置動作應準確可靠。電動、氣動或液壓裝置的操動試驗,應按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進行。 2.7 在充氣過程中檢查氣體密度繼電器及壓力動作閥的動作值,應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對單體到現場的這些設備,應進行校驗。 九、絕緣油和SF6 氣體試驗1、抽真空在每一氣隔安裝完成后,應立即加裝吸附劑并抽查真空,進行真空檢漏。首先檢查真空泵的轉向,用專用軟管將GIS的氣室與回收裝置連接起來,然后啟動真空泵,依照廠家規定壓力值及操作規程抽真空,關閉氣室閥門,依照廠家規定檢測,以確定內部是否泄漏或者受潮
43、。2、充SF6氣體首先排除氣體管路中的空氣,然后按照壓力要求給各個氣室充氣至規定的額定值,可以通過氣瓶帶減壓閥直接充氣,也可以利用氣體回收充氣裝置進行充氣。3、SF6氣體泄露試驗在裝配現場用塑料薄膜將殼體上法蘭連接部位包封起來,充入額定壓力的SF6氣體后擱置4h 以上,用SF6檢漏儀測量包容區內SF6含量,檢漏儀測量單位為ppm(V/V)判定標準:年漏氣率小于1%漏氣量 Q =(V1 M/T)10-6年漏氣率 q=36524Q100/(P+1.03)V2其中: Q漏氣量,1/h;V1被檢查設備和塑料薄膜之間的體積;M氣體檢漏儀讀數,ppm;T塑料薄膜包裝時間,h;q年漏氣率;P額定氣壓,kg/
44、cm2;V2氣室體積。4、抽真空及充SF6氣體41氣體充注前,充氣設備及管路應潔凈、無水分、無油污;管路連接部分應無滲漏。4.2氣體充入前應按產品的技術規定對設備內部進行真空處理。 4.3抽真空時,應防止真空泵突然停止或因誤操作而引起倒灌事故。4.4充氣前,應對各氣室的密度繼電器的低I值,低II值進行核驗,驗證其動作值和回程值。以確保其報警,閉鎖點的可靠性,確保GIS的安全運行。4.5充氣所用的SF6氣體應事先檢驗合格。4.6當氣室已充有SF6氣體,且含水量檢驗合格后,可直接補氣。4.7 SF6氣體漏氣率和含水量應符合規定。5 、絕緣油的試驗項目及標準,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表 絕緣油的試驗項目
45、及標準序號項目標準說 明1外狀透明,無雜質或懸浮物外觀目視2水溶性酸(pH 值)5.4按運行中變壓器油、汽輪機油水溶性酸測定法(比色法)GB/T 7598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3酸值,mgKOH/g0.03按運行中變壓器油、汽輪機油水溶性酸測定法(BTB)法)GB/T 7599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4閃點(閉口)()不低于DB-10DB-25DB-45按GB261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1401401355水分(mg/L)500kV:1020kV30kV:15110kV 及以下電壓等級:20按運行中變壓器油水分測定法(氣相色譜法)GB/T7601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6界面張力(25), mN/m35按石
46、油產品油對水界面張力測定法(圓環法)GB/T 6541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7介質損耗因數tan(%)90 時,注入電氣設備前 0.5注入電氣設備后 0.7按液體絕緣材料工頻相對介電常數、介質損耗因數和體積電阻率的測量GB/T 5654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8擊穿電壓500kV:60kV330kV:50kV60220kV:40kV35kV 及以下電壓等級:35kV1 按絕緣油 擊穿電壓測定法GB/T 507或電力系統油質試驗方法 絕緣油介電強度測定法DL/T429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2 油樣應取自被試設備3 該指標為平板電極測定值,其他電極可按運行中變壓器油質量標準GB/T 7595及絕緣油 擊穿
47、電壓測定法GB/T 507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4 對注入設備的新油均不應低于本標準9體積電阻率(90)(m)61010按液體絕緣材料工頻相對介電常數、介質損耗因數和何種電阻率的測量GB/T 5654 或絕緣油體積電阻率測定法DL/T421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10油中含氣量(%)( 體積分數)330500kV:1按絕緣油中含氣量測定真空壓差法DL/T423 或絕緣油中含氣量的測定方法(二氧化碳洗脫法)DL/T450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11油泥與沉淀物( %)( 質量分數)0.02按石油產品和添加劑機械雜質測定法(重量法)GB/T511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12油中溶解氣體組分含量色譜分析見有關章節
48、按絕緣油中溶解氣體組分含量的氣相色譜測定法GB/T17623 或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GB/T7252 及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DL/T 722中的有關要求進行試驗 6、新油驗收及充油電氣設備的絕緣油試驗分類,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表電氣設備絕緣油試驗分類試驗類別適用范圍擊穿電壓1、6kV 以上電氣設備內的絕緣油或新注入上述設備前、后的絕緣油;2、對下列情況之一者,可不進行擊穿電壓試驗:(l)35kV 以下互感器,其主絕緣試驗已合格的(2)l5kV 以下油斷路器,其注入新油的擊穿電壓已在35kV 及以上的;(3) 按本標準有關規定不需取油的簡化分析1、準備注入變壓器、電抗器、互
49、感器、套管的新油,應按表 中的第29項規定進行 2、準備注入油斷路器的新油,應按表20.0.l 中的第2、3、4、5、8項規定進行全分析對油的性能有懷疑時, 應按表 中的全部項目進行7、 絕緣油當需要進行混合時,在混合前,應按混油的實際使用比例先取混油樣進行分析,其結果應符合表 中第8、11項的規定。混油后還應按表20.0.2 中的規定進行絕緣油的試驗。 8、SF6新氣到貨后,充入設備前應按國家標準工業六氟化硫GB12022 驗收,對氣瓶的抽檢率為10%,其他每瓶只測定含水量。9、 SF6氣體在充入電氣設備24h后方可進行試驗。十、施工組織措施:工作負責人:林景武、沈明輝安全負責人:李建仁施工
50、班組人員:陳裕鑫、王黎斌、戴月平。試驗數據記錄表試驗日期 天氣 溫度 濕度 %試驗人員 沈明輝、 陳裕鑫、王黎斌、戴月平 1、被試品參數額定電壓(KV)U0/U電纜型號:YJLVV03-64/110(1*630mm2)64/1102、絕緣電阻測試設備名稱及編號耐壓前(M)耐壓前(M)備注3、耐壓試驗數據試驗電壓:2U0=128KV 試驗時間:t=60min設備名稱及編號被試品CX(f)試驗電壓(KV)匹配電抗(H)/串諧振頻率(Hz)電源電流(A)勵磁電壓(V)勵磁電流(A)十一、主要儀器設備:1、 設備高壓開關測試儀 2臺繼電保護測試儀 2臺各種電測儀表 3臺六氟化硫檢漏儀 1臺萬用現場校驗
51、儀 5臺GPS系統校驗儀 1套直流系統校驗儀 1套接地裝置測試儀 1套2、儀器2500V兆歐表 一塊GYD型試驗控制箱及變壓器 一套單雙臂電橋各 一臺直流高壓發生器 一套3、量具萬用表 一塊 交流伏安表 兩塊直流高壓發生器 一套 試驗用連接線及夾子 干濕溫度計直流毫伏安表一塊 干電池兩塊4、安全用具斷路器、保險絲、塑料帶、警戒繩、警戒牌、放電棒等5、計量確認措施1、 選擇適當量程的儀器、儀表2、 表計、設備需要校驗合格,并在有效期內使用3、 儀器、儀表精度等級符合規格要求4、 使用后合理保存儀器儀表,防止設備損壞。十二、交底制度與安全措施1、交底制度1.1、在開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就項目的特
52、點,對施工管理人員進行施工方案技術交底。1.2、項目技術負責人對項目的所有人員進行管理體系的職能分配、工作程序和要求的交底,交底的內容應覆蓋管理人員所管的業務及其專業銜接。1.3、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就策劃規定需要按時填報的各類表格與記錄交底給相關管理人員。1.4、在開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人員對工程施工過程可能存在的危險源和環境因素進行辨識與評價,對確定為重大危險源和重要環境因素應制定符合現場的控制措施和組織編制必要的專項方案。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就項目存在的危險源和環境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案對項目管理人員進行安全與環境保護的交底。所有交底應有記錄和交底人與接受人的簽字。1.5、在開工前,項目
53、技術負責人應將項目要執行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公司的規章制度對全體項目管理人員進行針對性交底。2、安全交底制度針對分部分項工程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門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層層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2.1持證上崗制制度特殊工種、機械操作人員、專兼職安全員必須持證上崗,未通過培訓無證人員不能頂崗。2.2工作票制度嚴格執行操作票、工作票管理制度,對每個工序項目必須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每5天辦一張票),工作負責人始終在工作現場,施工前檢查工作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同時做好現場的施工安全防護工作。起重吊裝作業區域必須進行圍護,起重指揮必須穿“紅馬甲”進行指揮。2.3施工機具的安全防護現場所有機
54、械設備必須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圖進行布置和停放,機械設備的設置和使用必須嚴格遵守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安全管理規定,現場機械有明顯的安全標志和安全技術操作指示牌,具體要做到:所有機械設備應經常性清潔、潤滑、緊固、調整、不超負荷和帶病工作;機械在停用、停電時必須切斷電源;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使用,在制定操作規程的同時,必須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對特殊工序,必須編制作業方案,提出確保安全的措施。2.4消防保衛管理施工現場必須設置暢通消防車道,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消火栓,進水主管務必滿足消防要求;消防設施應能保證建筑物最高處的滅火需要,高壓水泵及高層消火栓要隨結構施工同時設置。臨時消火栓要有防寒凍保
55、溫措施;實行動火票制度,現場電焊、切割等動火施工必須經過項目經理允許,并由安全員發票動火。各分項工程,各分管轄地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2.5施工用電安全措施現場用電線路的設置和架設必須按有關規定與布置圖進行,并且采用三相五線制接法。電纜線均應埋地敷設,直埋深度應達到0.7m,且應在地面埋設“下有電纜”標志樁;在現場配電房(一級盤)醒目處掛警示標志,并配備二具合格的干粉滅火器,配電房鑰匙由現場專職電工保管;每個二級配電箱各配置二具合格的干粉滅火器;現場配電箱設有可靠有效的三相漏電保護器,動作靈敏,動力、照明分開,與電工房內的漏電保護器形成二級保護,使施工用電更安全,漏電保護器應每月檢查一
56、次,并做好記錄;現場所用的配電箱應統一編號、上鎖,專人保管,機殼接地良好。施工用電的設備、電纜線、導線、漏電保護器等應有產品質量合格證。2.6高處作業安全措施登高作業,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高處作業工器具和施工材料嚴禁拋擲,必須采用專用工具袋或用繩索。施工作業人員使用板手等工具應系上繩子套在手上,避免高空墜物或是工具材料飛落到設備上。3、安全注意事項(1)場作業人員應穿純棉工作服,戴安全帽。(2)行試驗時應設安全圍欄,并懸掛安全標示牌,做好安全防護工作。(3)進行試驗時,必須設專人監護。(4)工作負責人應對現場進行周密檢查,并將試驗結果及存在問題記錄清楚。(5)放電使用電壓等級合適的放電棒,放電
57、作業人員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6)結束試驗待以上操作完畢后,征得工作負責人指示后,清理試驗現場,并安全有序地將試驗儀器,拆卸,裝車。最后,拆除安全圍欄及標識牌。試驗結束。(7)試驗前充分了解被試設備的廠家資料和說明書(8)嚴格按照交接試驗標準和本措施進行施工(9)所用儀器、儀表必須校驗合格(10)交流耐壓前,先測量電機的對地電容,計算出是容電流,來確定電機的容量。(11)試驗后詳細、準確的做好記錄。4、安全措施41、進入現場正確佩戴安全帽4.2、直流耐壓試驗后,一定要充分放電在拆除連接線4.3、試驗區域拉設警戒繩、懸掛標示牌4.4、試驗時,專人接線、專人操作、專人監護、專人記錄分工明確4.5
58、、耐壓試驗時,試驗設備與高壓帶電區應保持足夠的距離,防止危及操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4.6、試驗人員要精力集中,讀數準確4.7、試驗過程中若發生異常現象,應立即切斷電源,先將試品放電后接地,方可換線或拆除4.8、工作結束后,恢復設備原狀4.9、試驗過程中,按照規定正確使用絕緣手套和絕緣靴4.10現場設試驗工作負責人與專職安全員,負責全過程的工作協調及安全監督,安裝單位有關人員也應到場;4.11試驗場地及對側場地周圍設防護欄,向外懸掛“止步,高壓危險!”標示牌,禁 止與試驗無關的人員靠近,試驗期間專人看護,并以對講機聯系。試驗中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向試驗負責人報告。4.12現場所有登高拆接線作業,登高
59、人員必須系安全帶。4.13試驗設備接地連接必須牢靠。4.14試驗設備及高壓試驗引線與周圍設備及接地體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4.15試驗電源應有專用開關箱。4.16試驗前檢查被電纜外護套接地是否良好。4.17耐壓前必須測量被試品的絕緣電阻,合格后方可進行試驗。4.18試驗時精神集中,遇特殊情況應馬上切斷電源停止試驗。4.19試驗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加壓過程應呼唱并報時,發現有異常情況應立即暫停試驗。4.20 聽從指揮,切斷電源掛上接地線后才可更換接線。4.21耐壓后對試品充分放電,再次測量絕緣電阻,并充分放電。5、試驗風險 序號作業活動危險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控制措施責任人啟動/關閉時間1施工電源的使
60、用電源電壓過高,開關選擇不當損壞儀器儀表試驗前測量電源電壓,選擇合適開關月日月日2電機、電纜耐壓試驗監護不到位造成人身傷亡拉設警戒繩、懸掛標示牌,專人監護月日月日3電機、電纜絕緣測量測試完不放電人身傷害充分放電、并掛接地線月日月日5.1、 試驗設備裝卸過程中可能砸傷人員。防控措施:應正確配戴安全帽和手套,搬運重型儀器設備時,注意腳不能伸到搬運物下方。5.2、登高作業可能跌落。防控措施:登高作業必須佩帶安全帶,必須將安全帶扣在工作位置旁牢固、結實固定物上。使用梯子前檢查梯子是否完好,必須有人扶梯,扶梯人注意力應集中,對登梯人工作應起監護作用。5.3、無關人員可能誤入試驗場地,危及其生命安全,影響
61、試驗的正常進行。防控措施:試驗工作前,現場負責人必須確定工作范圍,安排安全圍欄設置不要有缺口;在安全圍欄周圍派人監護,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各人應認真履行職責,特別是試驗時間較長時不應放松警惕;試驗過程不得說笑或打瞌睡、玩手機等。發現有人將要闖入應立即制止,制止無效時,應立即高聲呼叫,將試驗回路緊急跳閘。5.4、工作人員可能走錯工作間隔,危及其生命安全、試驗的正常進行。防控措施:按工作需要,辦理相關工作票。到現場后首先由工作負責人落實工作許可手續,再由變電站人員或施工單位指明工作范圍并確認;在開始工作前向工作班成員交代工作范圍,并用圍欄做好標識;工作過程中還應相互提醒。5.5、現場存在交叉作業的情
62、況。防控措施:在試驗現場附近如有別的施工在進行,而且影響到試驗安全時,不得開始試驗。應同相關單位協調,要求其暫停工作,必須確認符合安全要求時才能開始試驗。5.6、絕緣距離可能不夠。防控措施:工作開始前檢查被試設備是否已與其余設備隔離,檢查試驗設備和被試設備與周圍接地體和帶電設備絕緣距離是否足夠。對影響試驗安全的引線,應要求拆除,不能有僥幸心理。5.7、感應電傷人、高壓觸電。防控措施:試驗中斷、更改接線或結束后,必須切斷主回路的電源,掛上接地線后才可進行下一步工作。6、試驗安全防范措施1)、調試工作中嚴格遵守兩票三制,不得擴大工作范圍;2)、調試工作中嚴格遵守變電站各項安全生產規定;3)、試驗中
63、所用安全工器具應檢驗合格,滿足規程要求;4)、試驗中有登高作業時,登高人員必須使用安全帶方可進行登高工作,必須有人監護;5)、進行避雷器試驗時, 且使用導電膏,試驗過程中需要操作對應的接地刀閘時,應由站內操作人員進行操作;6)、工作中注意保持與帶電設備的安全距離:110KV1.5米,35KV1米,10KV0.7米;7)、工作班成員在未得到試驗工作負責人或現場總負責人同意,不得隨意動用、搭接試驗接線或操作試驗設備;在未得到該站的同意時,不得隨意改、搭、接試驗接線,在改試驗接線時,特別注意兩端的通訊聯絡。在危及人員及設備的安全時,工作人員可立即采取相應適宜的安全措施。8)、試驗完畢后,認真清理現場
64、,待值班人員檢查完畢,辦理工作票結束后方可離開現場。7、危險點及控制措施項目危險點控制措施工作前的施工準備,工作現場的工作條件,現場設備狀況等情況檢查了解不清。7.1、接受工作任務后,勘察現場,核對圖紙,檢查有無返送電,明確應斷開的開關、刀閘,應掛接地線處所,分析工作量的大小,進入現場了解情況,分析不安全因素,草擬確保安全施工的安全措施。工作任務不清、安全措施不全。1) 工作前工作負責人應進行“三交待”、“三檢查“。“三交待“:交待工作地點及相鄰帶電設備;工作任務;安全措施及危險點分析和控制措施。“三檢查“:檢查工作成員精神狀況;勞保著裝,安全帽、工作鞋;登高、絕緣工具是否完好合格。工作負責人
65、、工作班人員選配、分工不當。7.2、工作負責人必須具備較熟悉的本工種技術水平和動手能力,應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一定的組織指揮能力。7.3、工作班人員技術熟練,有較強安全意識和工作責任心,能勝任在班長或工作負責人的指導下,保質保量保安全進行工作。7.4、次日復工未認真檢查現場安全措施1)工作間斷,第二日復工之前,應會重新檢查安全措施是否齊全完整符合現場的要求后,方可重新開始工作,工作班成員,由工作負責人或監護人帶領進入現場,同時進行“三交待”、“三檢查”后方可開工。7.5、工作監護人離開現場,現場工作無人監護1)工作期間監護人不得離開現場,如果監護人有事必須要離開時,必須指定另一位能勝任
66、監護人職責的工作人員代替,并交待清楚,返回時同樣要認真履行交接手續。2)在全部停是或部分停電時,只有安全措施可靠,工作人員集中在一個工作地點,確無誤碰,誤入,無觸電危險的情況下,監護人方可參予工作。7.6、人員誤登帶電設備或誤入帶電間隔造成觸電傷害1)試驗現場必須安裝安全監時遮欄,并向外懸掛“止步,高壓危險”標志牌,并設專人監護,嚴防誤登帶電設備。2)工作負責人向工作人員宣讀工作票,交待停電范圍,工作任務及安全注意事項,危險點及控制措施,防止走錯間隔;3)工作負責人要做好工作全過程的監護,隨時糾正試驗人員的錯誤行為;4)工作人員要做好現場的相互提醒和監護。7.7、試驗設備及自用電源電擊傷人1)
67、高壓試驗設備的外殼必須接地,接地線應使用截面積不小于4平方的多股軟裸銅線,接地必須良好可靠。2)被試驗設備的金屬外殼應可靠接地,高壓引線的接線應牢固并盡量縮短,高壓引線必須使用絕緣物支持固定。7.8、試驗接線,錯誤,表計量程不符合試驗要求。1)試驗前須認真檢查試驗接線、均正確無誤方可進行試驗。2)拆(接)線時應實行兩人檢查制,一人拆(接)線,一人監護,并要逐項記錄,恢復時,要根據記錄認真核對。3)在二次回路工作時,凡遇見異常情況(如斷路器跳閘等)不論與本身工作有沒有關系,都必須馬上停止工作,保持現狀,待查明原因,確定與本身工作無關時方可繼續工作。4)認真核查表計量程是否符合試驗要求。5)試驗前
68、試驗現場和被試設備接線人員未離開。 6)工作負責人通知有關人員離開被試設備,并觀察試驗現場確已無人,改接線人員確已離開被試設備。7.9、試驗設備和被試設備未未安全脫離電源面更改接線。1) 變更接線或試驗結束時,應首先斷開試驗電源,并對可能儲存電荷的設備進行放電;2) 被試設備未脫離試驗電源,放電未盡,不得對被試設備改接線;7.10、試驗失去監護1)高壓試驗工作不得少于兩人,試驗負責人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開始試驗前,試驗負責人應對全體試驗人員詳細布置試驗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加壓過程中專人監護,操作人員必須大聲呼唱。7.11、高空墜落和物體打擊1)登高作業(2米及以上)系安全帶,使用防滑木梯;2、
69、工作中應認真謹慎,防止工器具和設備脫手或脫落,進入工作現場戴安全帽,登高作業時系安全帶,不準系在66KV隔離開關瓷柱、避雷器瓷柱上。3)、使用梯子時,需設專人扶持或將上端系在牢固的部件上;4)、高空作業人員所用工具及材料應使用手繩傳遞,嚴禁上下拋投。7.12、搬運長物觸電在變電站內搬運長物,必須倒由兩人水平搬運 7.13、試驗時設備二次回路接線誤入其它端子1)試驗前認真對照圖紙,并由站內二次人員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試驗,試驗時先測量是否有電壓(交流、直流都要測量)的存在,并對每個試驗端子做好試驗記錄;2)二次回路試驗時,必須由一人操作,一人監護(熟練的二次工作人員)同時做好記錄;7.14、工作中
70、作業人員相互照應、協調監護人不夠。1)工作班成員互相之間加強作業過程中的協調、配合。2)、互相照應,互相監護,及時提醒糾正違規動作。3)、及時提醒加強監護,防止誤登帶電設備,誤入帶電間隔和誤碰觸電。7.15、試驗中低壓觸電傷害、被試設備剩余電荷傷害和感應電傷害1)、拆(接)試驗接線時,必須把電流電壓降至零,關閉電源后方可進行;2)、試驗線不允許有裸露處,接頭要用絕緣膠布包好,接線端子要旋鈕要擰緊;3)、在試驗大電容設備(如電容器、電纜)前,先對設備接地放電數次后,在進行換線;4)、高電壓電場或高電壓直流時會對臨近的,未裝接地線的停電設備產生較高的感應電壓,在對該設備試驗時應先放電;7.16、被
71、試驗設備突然來電造成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壞1)、試驗前應認真檢查安措是否到位,該斷開的斷路器,隔離開關是否已經斷開;2)、在可能送電到被試設備的各方面驗電和裝設接地線。7.17、在加壓試驗過程中的觸電傷害1)、在接試驗電源時,應帶低壓絕緣手套,應使用有明顯斷開點的開關,試驗裝置的金屬外殼應可靠接地。2)、在做加壓試驗時應檢查表計倍率,調壓器零位及儀器儀表的開斷情況,當正確無誤時,通知有關人員離開現場,經試驗負責人同方可加壓,加壓過程有人監護并呼唱;3)、在換線時,應斷開試驗電源,將升壓設備接地并經監護人員同意,方可換線;4)、試驗人員與升壓設備保護足夠的安全距離,在進行加壓時,設備上嚴禁進行其它作
72、業;5)、在做電纜加壓時,電纜另一端應設遮擋,并派人監護;6)、試驗結束應先斷開試驗電源,并對可能儲電的設備進行放電,再清理現場;7.18、遺遛接地短路造成設備事故1)試驗結束時,試驗人員應拆除自裝的接地短路線;2)試驗負責人應對工作結束的事的現場進行清理,尤其是拆拉過的端子或螺栓。7.19、登高和起重傷害1)登高必須由熟練的登高人員來完成,進入現場戴好安全帽,登高時系好安全帶,安全帶的一端應捆綁在牢固的金屬件上;2)拆線前要先看設備(如瓷瓶等)有無損壞,禁止攀登有損壞痕跡的設備;3、使用吊車時設專人指揮,同時注意與帶電設備的距離(不得小于安全距離);7.20、試驗出現異常時1)試驗過程中發生
73、有疑問時,應立即停止試驗,并向站內值班人員和工作負責人匯報,核實清楚后,再進行試驗;7.21、工作結束時現場未清理干凈1)、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員應相互提醒每個工作點的檢查,最后由工作負責人或監護人統一帶領工作人員離開現場,并對每個工作點進行重復檢查。2)每個工作人員應自己清理自己留在工作現場的東西并相互監督,認真清理現場,對做試驗的相關設備進行反復檢查。最后由負責人或指定負責人對現場進行最后清理。十三、環境保護與文明施工1 環境保護措施1.1 現場要加強場容管理,使現場做到整齊、干凈、節約、安全、施工秩序良好。1.2 現場施工道路必須保持暢通無阻,保證物資的順利進場。1.3 施工垃圾按照國家有關
74、的法律、法規執行,對垃圾進行分類,工地現場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按如下方式進行分類:1.3.1 有毒有害類:如油漆渣、涂料渣、廢燈管、廢油漆桶、廢油布等;1.3.2 可重復利用類:如較大的邊角料、拆舊的木材和磚類、較好的包裝和保護料等;1.3.3 可回收再生類:如廢金屬、廢木料、廢油桶、廢塑料、碎玻璃、碎布料、廢油等;1.3.4 不可回收類:如廢砂漿渣、邊角余料、碎磚瓦、破布碎棉、舊砂紙和砂輪及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其他無害垃圾;1.3.5 生活垃圾:如剩余飯菜等。1.4 廢棄物的收集與存放:1.4.1 現場各施工班組至少每班清理一次場地,分類收集固體廢棄物,并存放到項目部指定的存放區域;1.4.2 對廢
75、油用油盤裝接,并倒入指定的油桶存放;1.5 廢棄物的處理:在現場設二名專職保潔員,對施工場容進行管理。負責垃圾的定期處理。1.5.1 對可重復利用的固體廢棄物,只要不影響質量,施工人員不得拒絕使用;1.5.2 對可再生類固體廢棄物和油類,由綜合部負責組織安排轉賣給有經營資質的廢舊回收公司;1.5.3 不可回收的固體廢棄物,由垃圾處理人員將垃圾及時運走,運至當地的垃圾處理場處理,以保證場容的整潔;1.5.4 毒有害的固體廢棄物,由垃圾處理人員分類打包,送至政府指定的專業處理點。1.6 對于施工所用場地及道路定期灑水,降低灰塵對環境的污染。1.7 除設有符合規定的裝置外,不得在施工現場熔融瀝青或者
76、焚燒建筑垃圾以及其它回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1.8 盡量減少夜間施工,并采取措施盡量減少噪聲。1.9 對識別和評價出來的環境因素,編制管理方案,并對管理方案實施情況進行檢查。2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是一個建筑施工企業形象最直接的反映,在本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將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及本公司有關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規定的內容及相關文件進行布置及管理,避免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樹立我司的企業形象。2.1 現場文明施工管理細則總平面管理是針對整個施工現場而進行的管理,其最終要求是:嚴格按照各施工階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圖規劃和管理,具體表現:施工平面規劃,應具有科學性、方便性。施工現場按照文明施工有關規定
77、,在明顯的地方設置工程概況、施工進度計劃、施工總平面圖、現場管理制度、防火安全保衛制度等標牌。供電、給水、排水等系統的設置嚴格遵循總平面圖的布置。所有材料堆場、小型機械的布設均按平面圖要求布置,如有調整應有書面的修改通知。在做好總平面管理工作的同時,應經常檢查執行情況,堅持合理的施工順序,不打亂仗,力求均衡生產。現場文明施工管理實行分區分段包干制度;成立以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及各單位工程主管工長為主的現場文明施工管理小組;建立健全施工計劃管理制度等以確保現場文明施工。十四、工程交工驗收1、準備好施工全過程的施工記錄,分項分部工程交驗。工程開工前形成管理機構,對工程的質量管理體系、技術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嚴格分工,責任到人;專職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必須進行崗前培訓。2、根據工程情況,完成工程進度、質量、技術等工作。已完成的工程及時交付驗收移交。3、文件資料的形成、來源符合實際,并有單位或個人簽章文件,其簽章手續完備。4、建立建全工程檔案的收集、立卷、歸檔。歸檔文件完整、準確、系統,能夠反映工程建設活動的全過程。5、工程竣工總結,概況表、驗收記錄分部、分項和竣工驗收證明、驗收報告等統一整理歸檔。十五、項目組織機構及項目部人員配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