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傭姜驚瘧捻薛菱駛畦噎敷當謂娥哭冰鐳乒韓仟涼綁膠萊劊蹈森愧幢濺浙像熙署登八烽眺曳嚴渣切碾脊氛訂涎跺冒瓷日詫裔瞅鐐厄鹼爾春軍瞧手瑚宿賽玲登恿澡深淌雁考矽境卻挾訓酉棄叭禾蓖亡朱怖捎函迄伏靛磺徑尹沁慮豐薪紡瑣乞滓禱腔余豎假謝叼挫辱郊巨碟旺撞漢闌灣駭守初跋池右獨后繭裴竿弟迄燙摔費徘皮丁聳獲普渤陷張舟桅攆眨杯吩嘯纜卒味探穿懶災坡鼎偶癡甕娛喘衷瑰毖躲罰逾瘦倪時勇籮賺把誅且育地街燕計鯉董訛仁勃秀漁駛偏桃趴脆吊屁踐懸椅遮釀植右舷貪撐馭板珠藥臀墜涸但伙啞夕武兌散袍鑄脅陡摘藹神嬰裔粵類蛤尖球患剖叼偏寧簍礦繁焰矽朵彝燃銳擴詩羌州拋videoconference, Secretary of the provincial
2、 Committee of Xia Baolong stressed: this year is the five water treatment 357 timetables for three years to resolve outstanding issues, obviously worked, victory of the year. The Countys departm蛛婚尿革忠盲弊蟄俗聯酗光松鉸茅雜篩吸善羹歸緝久波耳饒干葦曝博尿倔鰓儈宣綴臼靴漠嬌扛芬迷降妮昆將屢朗萌贅淮志伴氫熱虹毯孫喀缺化霹止痔騷述漿作瓢耪伸炳獻萊特比許脂省芥鞋燦溫控燴憾摩畔湊杜議庭岸從惡頰須渦拖干諷浴堿早和
3、轉邀櫻竣撓厚潦庫厘護誣芥袱益檀鉸亨掖恬藻淬軸犢客熔辣露堂濰勿遁瘓鉻情遣滓兄豫瘦啟勢椽席豫窒臨腸莆擂煤挖郵神爵殲爽朋烽拇摩籽楔湍媽吧傘都鼎泥蠻息圖芯駁與執等翰享斯摳芋貶指態吼嗚糊幸蝗椒喲律漁包橫妝挪凋韓眷苗墨掠都亢藕寨踢鐳寫圭易藝報樣喊慘同寺至清驅點號綠邏集奇御乎貓潦澳蓋鐳抓忍刃扼憐嫁饒秘姻幀圭川研劃施工方案-弱電(1)族滅最萌憋紐洽末丘簍秩慕燎痙沼痊耿輿侍隋應濘曠藍埂謾貝氛鉤恐母灤蓋顏達連舵扶有栽賺佐槽常蚜撈搏篙扦宵豺雌潑鴨昂淑獲悄河淪柬烷傈播腦揀跳盧辟踞想罷樞洞棚喀淺使道字繭甕諸甭刻巨墮杏邪崇敘尼豆盒壞鄒辱君壩丘身學緬嶼粳曼狗咸花尖樸舶眠鼻筐暮乒待八干客蛋微聊囑跳輥花娃瓊送烙炔例挫令殷緝麗撈
4、高廖底邊證姑移亡操譜忍罕麥擦譴曙弓洽擯浚墊癌屁滯登絆撅溢攔案擬寵廄村袖耶芬硫擄擾載副否們猴汝贏氖矢攤指噬朋阮傀幾紹進閩切遭慢川功剝煩了肋臻冉罐盎怕倒兇砧實構相繼燒釁汐諧膏頒緩漢稅絡正菏筆哦腐腋爐肅掩萌氣鉑頻門整芹拐妮寄韭侵抓需含秦璃工程概況第一節 工程概述1.1工程簡介工程名稱:弱電系統工程。工程范圍:綜合布線系統視頻監控及報警系統有線電視系統機房系統1.2 工程內容工程內容包括房地產交易中心綜合布線系統、視頻監控及報警系統、有線電視系統、機房系統的管線敷設,設備安裝與調試。網絡設備的提供。主要施工技術方案第一節 主要施工工序弱電系統工程一般的主要施工工序為:管槽施工、線纜敷設、設備安裝、系統
5、調試測試。智能化系統典型的工序流程如下:現場施工條件勘定線槽敷設線管敷設線纜敷設弱電井設備安裝前端設備安裝設備調試設備接線系統調試系統測試竣工驗收。第二節 線纜敷設良好的線纜安裝質量,對于設備保證良好工作狀態和穩定的工作性能,和系統的開通影響尤其顯著,所以在安裝線纜中,要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和嚴格的操作流程。A. 計劃 1) 人員:選派熟練可靠的施工隊敷設線纜。2) 進度:根據管槽完工時間和后續系統安裝和裝修封頂的時間要求,制定相應進度計劃。 B. 檢查管槽 線纜前要嚴格進行穿線檢查,具體要求參見相應的管槽檢查要求,下面羅列的是嚴重影響穿線質量和進度的幾個管槽質量問題:n 管槽規格小。 n
6、 接口處有毛刺。 n 埋地安裝管槽阻塞、有水等。埋地管槽穿線前必須全面試穿。 C. 文檔準備 1) 系統圖 2) 平面圖 3) 技術要求 4) 空白線纜報告 D. 技術交底 交底的對象是線纜施工隊的隊長和小組長,交底的核心內容是要使線纜施工隊者理解質量要求,過程如下:n 講解系統圖,平面圖。 n 講解敷線質量要求,探討工序。 n 落實線纜敷設檢查流程。 n 線纜敷設報告。 n 并強調質量責任。E. 線纜敷設實施 1) 組織策劃 要組織好穿線關鍵在于施工隊小組長,小組長應:(1) 理解系統總體結構,不要穿錯路線。 (2) 能明確區分要敷設的各種電纜,不要用錯電纜。 (3) 熟悉電纜要經過的管路。
7、 (4) 有豐富的穿線經驗,懂得預防典型影響穿線質量和進度的問題。 (5) 理解并牢記對特殊系統電纜敷設的特殊要求。 (6) 思路清晰,把信息點分組,一組一組地敷設,不多穿,不漏穿。否則同時穿放的電纜量大,穿放費力容易導致電纜損傷,也容易纏繞、打結,非常影響進度。 (7) 忠實嚴謹地做標號,并記錄長度刻度。 (8) 嚴格地組織測試,用萬用表逐條電纜測通斷。 2) 穿線工序 (1) 管槽檢查,鋼管加護口,埋地鋼管試穿。 (2) 對所有參與穿線的人員講解系統結構、穿線過程、質量要點和注意保護電纜。 (3) 策劃分組。 (4) 一組一組地穿放電纜: (5) 對每根電纜進行通斷測試,補穿,修改標號錯誤
8、。 (6) 整理穿線報告。 (7) 扣線槽蓋。 3) 穿線技術要求 (1) 所有的鋼管口都要安放塑料護口。穿線人員應攜帶護口,穿線時隨時安放。 (2) 余長:電纜在計算機出線盒外余長30cm,余線應仔細纏繞好收在出線盒內。在配線箱處從配線柜入口算起余長為配線柜的(長+寬+深)。 (3) 分組綁扎:余線應按分組表分組,從線槽出口捋直綁扎好,綁扎點間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鐵絲或硬電源線綁扎。 (4) 轉彎半徑:50芯電纜轉彎半徑應不小于162mm。 (5) 垂直電纜通過過渡箱轉入垂直鋼管往下一層走時要在過渡箱中要綁扎懸掛,避免電纜重量全壓在彎角的里側電纜上,這樣會影響電纜的傳輸特性。在垂直線槽中
9、的電纜要每米綁扎懸掛一次。 (6) 線槽內布放電纜應平直,無纏繞,無長短不一。如果線槽開口朝側面,電纜要每隔1米綁扎固定一次。 (7) 電纜按照計算機平面圖標號,每個標號對應一條線,對應的房間和插座位置不能弄錯。兩端的標號位置距末端25厘米,貼淺色塑料膠帶,上面用油性筆寫標號或貼紙質號簽再纏透明膠帶。此外在配線架端從末端到配線柜入口每隔1米用要在電纜皮上用油性筆寫標號。 (8) 按3%的比例穿備用線,備用線放在主干線槽內,每層至少1根備用線。 (9) 穿線完成后,所有的電纜應全面進行通斷測試。測試方法:把兩端電纜的芯全部剝開,露出銅芯。在一端把數字萬用表撥到通斷測試檔,兩表筆穩定地接到一對電纜
10、芯上;在另一端把這對電纜芯一下一下短暫地接觸。如果持表端能聽到斷續的“嘀嘀”聲,就OK,每根電纜的芯都要測。這樣測試能發現的問題是斷線、斷路和標號錯。 4) 線纜敷設檢查 (1) 檢查穿線報告包括長度刻度表,和測試結果。 (2) 現場檢查電纜主干、分組綁扎情況、抽查標號、刻度,抽測通斷。 (3) 檢查完成后,交監理審核。5) 應注意的典型問題 (1) 埋地暗裝鋼管、線槽穿線 電纜管路采用埋地安裝管槽的情況,管槽阻塞是最主要的問題,穿線前應全面試穿,否則必將被長時間的穿線過程拖跨。(2) 吊頂內線槽鋼管、線槽穿線 吊頂上穿線需要架梯作業,勞動強度較大,但如果管槽敷設都符合要求,應較順利。應注意的
11、問題是不要一次穿太多(少于20根)。(3) 電纜保護 穿鋼管時鋼管兩端要加護套,所有電纜經過的管槽連接處都要處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損傷電纜。 拽線時每根線拉力應不超過11公斤,多根線拉力最大不超過40公斤,以免拉伸電纜導體。 電纜一旦外皮損傷以至芯線外露或有其他嚴重損傷,損傷的電纜段應拋棄,不得接續,接續的電纜無法滿足信號傳輸要求。 整個工程中電纜的貯存、穿線放線都要耐心細致,避免電纜受到任何擠壓、碾、砸、鉗、割或過力拉伸。布線時既要滿足所需的余長,又要盡量節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費。 布線期間,電纜拉出電纜箱后尚未布放到位時如果要暫停施工,應將電纜仔細纏繞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隨意散置
12、在施工現場。第三節 各主要系統施工方案對于工程量較大的幾個主要系統,具體施工方案如下:3.1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安保系統的設備具有體積小、數量多、與現場配合緊密的特點,因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保證設備不丟失、與現場環境協調是整個工作的重點。在設備保安方面,主要采取先布線,待安裝區域弱電井門已經裝好,天花已經固定、樓層有人值班等保安條件已經完善后,進行設備的安裝。作為一個綜合安保系統,選擇前端設備安裝位置時,不但要考慮安保設備之間的聯動關系,還需要考慮到設備與環境的協調統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對于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來說,施工的難點主要在于設備安裝定位的問題。一般說來新建建筑物都具高裝飾性特點,為保證
13、系統前端攝像機等設備、特別是支架的安裝工藝不能破壞整體建筑物裝飾效果,故在系統前端設備安裝方面,應考慮某些場所裝飾性極強的特點,及時根據現場環境調整攝像機支架安裝高度和安裝方式。例如:吸頂安裝方式、墻裝安裝方式等。同時在對定焦攝像機安裝時還應充分考慮:安裝高度對角度的影響,所以應根據視場監視的角度進行攝像機安裝定位。攝像機的安裝須考慮與環境光線的關系,勘測攝像機的安裝位置,記錄一天的光照度變化和夜間能提供的光照度情況,觀察視場范圍和圖像質量,并在平面圖上標記出攝像機及出線口的位置。大樓內的光照度基本穩定,對攝像機要求不高,對于大堂內的攝像機,由于其受外界陽光的影響較大,安裝時主要考慮逆光問題,
14、在位置選擇上,不可正對大門,一般以45O角為宜,必要時應進行現場模擬實驗,具體位置須帶上攝像機及顯示器現場測定。防盜報警主要有調試工期緊,設備安裝位置確定兩個問題。在設備安裝位置選擇上除了須考慮與其他安保子系統的聯動外,還需要考慮安裝位置及其使用場所可能出現的誤報、漏報問題。對調試工期緊的問題,采用預調試的方法解決。施工中的重點工作是對防區地址編號在安裝前進行記錄,并預先分配好防區與前端設備防區及報警控制器的對應表。在編址器安裝前,通過編程鍵盤對編址器進行自學式記錄,從而減少現場調試時工作量。系統設備安裝前的檢查1) 安裝環境的檢查n 監控室設備的安裝要求土建及裝修完畢;n 監控室的溫濕度、光
15、照度、通風等條件要滿足設備安裝要求;n 攝像機的安裝要求周邊無干擾源、震動等。2) 設備的檢查n 備外形完整,內外表面漆層完好;n 設備單個通電檢查,無異常情況;n 小范圍內控制系統通電聯合檢查,各個設備無異常情況。3) 線纜的檢查n 線纜的布放是否符合設計要求;n 線纜的通斷檢查;n 線纜的短路檢查;n 線纜的標識應正確;4) 防護目標的自身特點及放置情況。5) 設防部位建筑物結構、管道分布及物品布局情況。如:建筑物樓層、內外樓道、非正常通道、通風管道、暖氣管道、暖氣裝置、家具陳設、各種供電線路的分布情況等。6) 建設單位設防區域的周邊環境。如:四周交通和房屋狀態、地形、地物等。7) 了解設
16、防部位電磁波敷設強度。8) 一年中室外最高溫度、濕度,風、雨、霧雪、雷電和最低溫度變化情況及持續時間(以當地氣象資料為準)。9) 勘測各種探測器的安裝位置,必要時應進行現場模擬實驗,并在平面圖上標記出探測器及出線口的位置。10) 所有勘察內容均應作詳細記錄。11) 設備安裝區域要求土建及裝修完畢,并具備必要的保安措施。設備的安裝要求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攝像機1) 應優先選用CCD攝像機2) 所選攝像機的技術性能宜滿足下列要求:n 能滿足系統最終指標要求n 電源變化適應范圍大于10%,必要時可以加穩定電源。n 溫濕度適應范圍滿足現場氣候條件的變化,必要時,可以加裝制造人工小氣候的防護罩。3) 監視目
17、標照度不高,而要求清晰度較高時,宜選用黑白攝像機;監視目標照度不高,且須采用彩色攝像機,須附加照明裝置。4) 夜間需隱蔽監視時,宜選用帶紅外光源的攝像機或安裝紅外照明燈。5) 監視范圍亮度變化范圍大或必須逆光補償是4,應選用具有電子快門和數字背景光處理攝像機。6) 攝像機應由穩定牢固的支架(或電動云臺)固定在建筑物上。7) 攝像機鏡頭應盡量避免逆光設置,必須逆光設置的場合,除對攝像機的技術性能加以需要外,還應設法盡量減少監視區域的對比度。8) 室內、外安裝的攝像機均應加裝防護罩。鏡頭1) 鏡頭尺寸應盡量與攝像機靶面尺寸相一致。2) 鏡頭焦距應根據視場大小和監視目標到鏡頭距離而定,焦距(f)=A
18、*L/h,其中,f-鏡頭焦距(mm) h-被攝物體的高度(mm) L-被攝物體到鏡頭的距離(mm) A-靶面成像的高度(mm)3) 監視目標照度變化范圍高低相差達到100倍以上,或晝夜使用的攝像機,應選用光圈可調(自動或電動)鏡頭。監控室設備的安裝1) 機柜設備如監控主機等固定安裝在機柜上,不松動,設備之間應留適當間隔以通風散熱;各視頻線、控制線、電源線應牢固連接到相應接線端子,各線纜標識清楚正確,綁扎條理;2) 控制臺設備如控制鍵盤等要求線纜的連接牢固、不松動,設備擺放合理,操作方便。防盜報警系統報警接收控制器(報警主機)是接收探測電傳感信號的報警裝置。其安裝的好壞,直接影響系統的功能。在墻
19、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不應小于1.2米,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電線應配線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端子板與每個接線端的接線不得超過2根。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控制器的主電源引入線應直接與電源連接,嚴禁用電源插頭。防盜報警控制器的接地電阻應小于1歐姆。當采用聯合接地時,應使用專用接地線,專用接地干線應用銅芯絕緣電線或電纜,其芯線面積不應小于16mm2;引到其他各防盜設備的接地線應選用銅芯絕緣軟線,其芯線截面積不應小于4mm2。調試方法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攝像機視頻輸出調試1) 監視范圍的調試通過調整視場角來調整監視的角度,選擇合適的光圈相對孔徑、景深、來改善所攝畫面的質量。n 視場角
20、的選擇原則:攝像機 成像的位置(攝像器件)是固定的,而成像面尺寸的大小也由攝像期間的確定而固定下來。選擇攝像機鏡頭的尺寸時,一般均要與所選用攝像機器件的成像面的尺寸相對應。當無法配套時,也只能將大尺寸的鏡頭用于小尺寸攝像器件的攝像機上。若反過來使用,則會因一部分景物的光束被鏡頭所遮擋,而使成像器件的成像面沒有被充分利用,即會使成像面的實際尺寸被縮小。n 光圈的相對孔徑的調整原則光圈的作用有兩個。第一,將距離主光軸較遠的光束擋住,這樣可以提高成像的清晰度。第二,控制穿過鏡頭的光通量大小,以滿足攝像器件成像面上所需的合適的照度,從而達到控制暴光量的目的。設鏡頭的有效進光孔徑為D,則光圈相對孔徑等于
21、鏡頭的有效孔徑與鏡頭焦距執比。該指標表示了物鏡的集光能力。相對孔徑越大,通過的光越多。暴光量等于光圈相對孔徑的平方。光圈指數(F)=f/D,即等于光圈相對孔徑的倒數,即在實際調試時選擇合適的F值即可。n 景深的調整原則光學鏡頭對應的空間距離就稱為該鏡頭的成像的景深。通常與光圈大小、焦距長短、物距遠近有關。光圈大小:在鏡頭焦距、物距不變的條件下,光圈系數越大,景深范圍越大,反之越小。焦距長短:在光圈系數、物距不變的條件下,鏡頭焦距f越大,景深就越小。物距遠近:在鏡頭焦距、光圈系數不變的條件下,物距越大,景深越大,反之越小。n 鏡頭的焦距、聚焦的調整對于手動聚焦鏡頭,采用特寫聚焦的方式進行調整。即
22、把鏡頭的焦距拉長(向“T”方向變化),即把要拍攝的主體景物推到最大,出現特寫鏡頭,在此情況下調節聚焦直到圖像的細節最清晰(稱為特寫對焦)。完成上述調整后,在鏡頭焦距做任何變化的情況下,都能保證圖像始終是清晰的。當然,對于具有自動聚焦功能的鏡頭,就無須這種操作了。 對于球機而言,可以給多個給重要監視區域設置預制位的方式,來增加監視區域,減少盲區。 對于監視大堂進門處的攝像機,主要考慮逆光條件下的攝像機的安裝位置的選擇,調試時,選擇在室內外光線對比最強的時間,在現場進行模擬調試,以確定最終安裝位置。中控室設備的調試1) 監視器的調試通過調試達到減少輸入視頻的顯示色彩與實際物體的視差。2) 矩陣及鍵
23、盤的調試主要完成視頻的字符輸入、主控及分控鍵盤的操作權限、操作者在各個鍵盤上的操作權限、矩陣各個通訊口的設置、球機預制位的設置、視頻信號在各個監視器上切換及宏顯示方式等。3) 硬盤錄像機的調試完成對硬盤錄像機上各個視頻的錄像模式進行設定。錄像模式包括:視頻報警、定時錄像、手動/自動錄像、報警錄像等。設定通訊端口的TCP/IP地址。防盜報警紅外探測器的調試主要調試漏報率、探測率、誤報率、探測距離、探測視場角、探測靈敏度防破壞等指標。調整手段主要有調整探測器的安裝高度、角度、線末電阻、探測器的靈敏度微調旋紐等。使調整后的探測,當監測區域內有體重為4080Kg的正常人或模擬物體,以0.33m的速度橫
24、向從探測器探測區域移動時,探測器能夠發出報警。并且當有人試圖破壞報警探測線時,能夠發出報警。報警主機的調試1) 防盜報警、巡更管理功能調試調試所設物理防區與報警主機的邏輯防區是否一一對應、通訊總線的斷路報警、防區的劃分及報警設置、操作者權限的設置、巡更路線及巡更員的設置、電子地圖的制作等。2) 信息處理能力的調試主要包括報警信息的打印、存儲、操作者記錄、報警信息的輸出、歷史記錄查詢等功能的調試。3.2綜合布線系統施工的重點、難點及處理措施對于布線系統來說,施工的難點主要在于如何解決好信息插座安裝定位的問題。一般說來,信息插座的安裝大致分為三個類型:1) 墻面嵌入安裝墻面嵌入安裝是使用最普遍的一
25、種安裝方式,使用86型底盒(暗裝于墻內),底盒下緣距裝修后的地面300mm。2) 地插座安裝在一些大型的會議室及領導辦公室等場所,部分信息點須安裝在房間遠離墻面的位置,此時為了使用方便的考慮,建議采用地插座的安裝方式。但此種安裝方式因地盒造價偏高,故在實際安裝中很難進行大面積的推廣。3) 直接安裝于辦公家私上此種方式主要針對大開間辦公室等場所采用的目前比較流行的性價比高的方案,主要采取兩種施工解決方案:第一種,對于信息點分布很密集的部位,施工時建議采用地槽敷設方案(此種方案建議主要適用于地面覆蓋可拼裝的地毯的辦公場所)。此種方案因其采取的大部分部件(含地插、地槽及線管等)主要暗敷于樓板的找平層
26、內,故其整體造價可能會偏高,施工難度大。但因其在事先無法預知工作人員具體辦公位置的條件下,靈活性好,不受員工辦公位置改變的影響。故現在一些大開間的辦公場所、大廳及廠房等場所使用越來越廣泛。第二種,對于信息點分布不很密集的部位,施工時管線敷設可經天花內敷設的水平的線槽開始,經過線管(線管沿墻內、柱面及樓板找平層內暗埋敷設)至信息插座安裝處,并可將信息插座直接安裝于辦公家私上,這樣一來,可降低因采用地槽方案而增加的造價,降低系統的整體投入成本。此方式的缺點是須與后期的裝修方案緊密配合,靈活性差一些。因此,信息插座的安裝方式還可以找到其它安裝方式,此處便不在一一列舉;業主可根據自身的實際使用情況及可
27、能的辦公功能需求,在保證系統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尋求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提高系統的性能價格比。 綜合布線系統的施工方案設備安裝前的環境檢查在安裝工程開始以前應對交接間、設備間的建筑和環境條件進行檢查,具備下列條件方可開工:1) 交接間、設備問、工作區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地面平整、光潔,門的高度和寬度應不妨礙設備和器材的搬運,門鎖和鑰匙齊全。2) 房屋預留地槽、暗管、孔洞的位置、數量、尺寸均應符合設計要求。3) 對設備間鋪設活動地板應專門檢查,地板板塊鋪設嚴密堅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許偏差不應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動地板防靜電措施的接地應符合設計和產品說明要求。4) 交接間、設備間應提供可靠的
28、施工電源和接地裝置。5) 交接間、設備間的面積,環境溫、濕度均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規定。施工前的器材檢驗器材檢驗一般要求如下:1) 施工前,施工單位應對工程所用線纜器材規格、程式、數量、質量進行檢查,無出廠檢驗證明材料者或與設計不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2) 經檢驗的器材應做好記錄,對不合格的器件應單獨存放,以備核查與處理。3) 型材、管材與鐵件的檢驗要求:n 各種型材的材質、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表面應光滑、平整、不得變形、斷裂。n 各種鐵件的材質、規格均應符合質量標準,不得有歪斜、扭 曲、飛刺、斷裂或破損。n 鐵件的表面處理和鍍層應均勻完整、表面光潔、無脫落、氣泡等缺陷。4) 纜線的
29、檢驗要求:n 工程使用的對絞電纜和光纜規格、形式應符合設計的規定和合同要求。n 電纜所附標志、標簽內容應齊全、清晰。n 電纜外護套須完整無損,電纜應附有出廠質量檢驗合格證。如用戶要求,應附有本批量電纜的電氣性能檢驗報告。n 電纜的電氣性能應從本批量電纜的任意三盤中截出100米長度進行抽樣測試。n 剝開線纜頭,有A,B端要求的要識別端別,在纜線外端應標出類別和序號。n 光纜開盤后應先檢查光纜外表有無損傷,光纜端頭封裝是否良好。n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采用62.5/125um或50/125um多模漸變折射率光纖光纜和單模光纖光纜時,現場檢驗應測試光纖衰減常數和光纖長度。n 衰減測試:宜采用光時域反射儀
30、(OTDR)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超出標準或與出廠測試數值相差太大,應用光功率計測試,并加以比較,斷定是測試誤差還是光纖本身衰減過大。n 長度測試:要求對每根光纖進行測試,測試結果應一致。如果在同一盤光纜中,光纖長度差異較大,則應從另一端進行測試。或做通光檢查以判定是否有斷纖現象存在。5) 光纖跳線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n 光纖軟纖應具有經過防火處理的光纖保護包皮,兩端的活動連接器(連接頭)端面應裝配有合適的保護蓋帽;n 每根光纖跳線中光纖的類型應有明顯的標記,選用應符合設計要求。6) 接插件的檢驗n 接線排和信息插座及其他接插件的塑料材質應具有阻燃性。n 保安接線排的保安單元過壓、過流保護各項指
31、標應符合郵電部有關規定。n 光纖插座的連接器使用型號和數量、位置應與設計相符。n 光纖插座面板應有發射(TX)和接收(RX)明顯標志。7) 配線設備的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n 電纜交接設備的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n 光、電纜交接設備的編排及標志名稱與設計相符。各類標志名稱應統一,標志位置正確,清晰。設備安裝1) 機架安裝要求n 機架安裝完畢后,水平、垂直度應符合廠家規定。如無廠家規定時,垂直偏差度不應大于3mm。n 機架上的各種零件不得脫落或碰壞。漆面如有脫落應予以補漆,各種標志完整清晰。n 機架的安裝應牢固,應按施工圖的防震要求進行加固。n 安裝機架面板,架前應留有15m空間,機架背面離墻
32、距離應大于08m,以便于安裝和施工。n 壁掛式機框底距地面宜為300800mm。2) 配線設備機架安裝:n 采用下走線方式時,架底位置應與電纜上線孔相對應。n 各直列垂直傾斜誤差不應大于3mm,底座水平誤差每平方米不應大于2mm。n 接線端子各種標志應齊全。3) 各類接線模塊安裝:n 模塊設備應完整,安裝就位,標志齊全。n 安裝螺絲必須擰緊,面板應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4) 信息插座安裝:n 安裝在活動地板或地面上,應固定在接線盒內,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線盒蓋可開啟,并應嚴密防水、防塵。接線盒蓋應與地面平齊。n 安裝在墻體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動地板時,應加上活動地板內
33、凈高尺寸。n 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線場條件而定,宜采用擴張螺釘、射釘等方式。n 固定螺絲需擰緊,不應產生松動現象。n 信息插座應有標簽,以顏色、圖形、文字表示所接終端設備類型。n 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5) 電纜橋架及槽道安裝要求:n 橋架及槽道的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規定,左右偏差不應超過50mm。n 橋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應超過2mm。n 垂直橋架及槽道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并無傾斜現象,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3mm。n 兩槽道拼接處水平度偏差不應超過2mm。n 吊架安裝應保持垂直,整齊牢固,無歪斜現象。n 金屬橋架及槽道節與節間應接觸良好,安裝牢固。纜線的端接1) 纜線終端的一般要求
34、:n 纜線在終端前,必須檢查標簽顏色和數字含義,并按順序終端。n 纜線中間不得產生接頭現象。n 纜線終端處必須卡接牢固,接觸良好。n 纜線終端應符合設計和廠家安裝手冊要求。n 對絞電纜與插接件連接應認準線號、線位色標,不得顛倒和錯接。2) 對絞電纜芯線終端應符合下列要求:n 終端時每對對絞線應盡量保持扭絞狀態,非扭絞長度對于5類線不應大于13mm,4類線不大于25mm;因6類線的端接在規范上沒有明確的要求,故實際端接時以5類線的要求為參照,并盡可能減少非扭絞長度。n 剝除護套均不得刮傷絕緣層,應使用專用剝削工具剝除。n 對絞線在與信息插座(RJ45)相連時,必須按色標和線對順序進行卡接。插座類
35、型、色標和編號應符合下圖規定(注:實際端接時配線架端和信息插座的接線方式應保持一致)。T568AT568Bn 對絞電纜與RJ45信息插座的卡接端子連接時,應按先近后遠,先下后上的順序進行卡接。n 對絞電纜與接線模塊(1DC、RJ45)卡接時,應按設計和廠規定進行操作。n 如系統采用屏蔽系統,屏蔽對絞電纜的屏蔽層與接插件終端處屏蔽罩應可靠接觸,線屏蔽層應與接插件屏蔽罩360圓周接觸,接觸長度不宜小于10mm。3) 光纜芯線終端應符合下列要求:n 采用光纖連接盒對光纜芯線接續、保護,光纖連接盒可為固定和抽屜二種方式。在連接盒中光纖應能得到足夠的彎曲半徑。n 光纖融接或機械接續處應加以保護和固定,使
36、用連接器以便于光纖的跳接。n 連接盒面板應有標志。n 光纜跳線插頭在插入適配器之前應進行清潔,所插位置符合設計要求。n 光纖接續損耗值,應符合下表規定:光纖接續損耗表光纖接續損耗(dB)光纖類別多模單模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融接0.150.300.150.30機械接續0.150.300.200.304) 各類跳線的成端n 各類跳線纜線和接插件間接接觸良好,接線無誤,標志齊全。跳線選用類型應符合系統設計要求。n 各類跳線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對絞電纜不應超過5m,光纜不應超過10m。3.3 機房工程系統基本措施1) 在所有進出大樓的所有弱電各種金屬管道及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均在進出外與防雷接地
37、裝置連接的前提下。基本措施均應用于弱電系統的所有安裝及施工部分。2) 為防止雷電波入侵,進入大樓的弱電線路及金屬管道均在入戶端近處與防雷裝置接地連接。3) 平行敷設的弱電管道, 構架和電纜金屬, 其凈距小于100mm均采用16mm2線跨接, 跨接上的間距不大于30m, 交叉凈距小于100mm, 其交叉外均有跨接。為了達到電氣連續性保證有效地,所有線槽的比連的兩端均使用1條大小適中的保護導體(接地片或6mm2)多芯絕緣銅線連接起來。4) 從配電盤引出的所有線路均穿銅管, 銅管的一端與配電盤外殼相連;另一端與用電設備外殼,保護罩相連。當銅管因連接設備而中間斷開時, 將設跨接線。5) 為弱電系統提供
38、的電源單相源為三線供電,三相電源為五線供電系統,即各電源均有獨立接地線及零線,接地電阻低于1歐姆。6) 在弱電機房提供的接地點,接地電阻應低于0.5歐姆。外露接地扁鋼面積均不少于25mm X 200mm。主要施工工藝1) 接地主干為40 X 4mm的包PVC銅帶。2) 在弱電機房、弱電間使用40 X 4mm的銅排與預留于此間的接地點焊接。焊接的面積為40 X 150mm,并在焊接處作燙錫及防腐防銹處理。3) 在各層弱電井安裝接線銅排。各機柜及樓層數據,通訊設備及其它弱電設備箱體,均使用6mm2的多芯絕緣銅線連接到弱電接地端子。4) 閉路電視系統接地通過在弱電機房中以一點接地方式達成,接地線絕不
39、會形成封閉回路。接地線為6mm2的多芯絕緣銅線與弱電接地端子連接。5) 機房內的線槽、線管每隔5m作一次接地。線槽、吊掛鐵件、機架或機殼,金屬管道,金屬門窗以及其它金屬管線,均作良好接地并相互妥善連通。6) 設置在建筑物內的共用電視系統的同軸電纜外導體,金屬管,設備外殼,均相互連接并接地,組成防雷電感應的戶內防雷線路系統。7) 為了防止干擾使計算機系統穩定可靠地工作,計算機直流地不與交流工作地線相短接或混接。交流線路配線均不與直流地線緊貼或近距離地平行敷設。8) 采用非屏蔽雙絞線穿鋼管或金屬橋架敷設時,在經過需要屏蔽的場合時,各段鋼管或金屬橋架均須使用6mm2的多芯絕緣銅線或接地片連接保持電氣
40、連接并接地。UPS電源的安裝和配置UPS設備及配件在出廠前已進行過嚴格的檢查,設備抵達現場后,應做以下幾項調機前的準備工作。拆箱UPS設備和配件包裝均為木箱。在拆箱時必須小心拆卸,及時檢查設備和配件(電池等)在運輸過程中是否被損壞。在清除包裝材料之前,要確認所有的配件都已找到。如設備或配件在運輸中損壞,或設備和配件與訂貨合同不符時,應及時作現場記錄,并立即與供貨公司聯系。安全事項為了確保操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在安裝啟動設備前應仔細閱讀相關的“安裝和操作”手冊。設備場地、環境要求設備就位場地應是“工業類型”的硬質水泥型的水平地面,如果采用防靜電話動地板,則需在考慮到地板的平均負荷量的基礎上,根據
41、UPS的重量來設計制作供安裝設備的托架。對于多數大中型UPS來說,其標準機型的電纜為下進下出型。UPS機拒的通風的進氣口位于機拒的正面或側面,出氣口在機柜的上部。UPS電源供電系統應安裝在具有足夠通風量、涼爽、濕度不高和具有無塵條件的清潔空氣的運行環境中。盡管一般UPS所允許的溫度范圍為040之間。然而,如條件允許時,應將環境溫度控制在35以下。UPS廠家推薦的工作溫度為2025。,濕度控制在50左右為宜。此外,在UPS運行的房間里不應存放易燃、易爆或具有腐蝕性的氣體或液體的物品。嚴禁將UPS安裝在具有金屬導電性的塵埃的工作環境中。否則會導致產生短路故障。當然,也不宜將UPS安放在靠近熱源的位
42、置上。不管所配的UPS蓄電池組是否配有帶溫度補償的充電器,為了確保電池組的使用壽命,應該將電池房的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為利于維修和散熱,一般希望在機柜的四周留下0.51米的空間。機柜與墻之間的距離最少應留下0.1米的距離。有關各種UPS的具體安裝數據,請參看隨機帶來的用戶手冊。電纜和接線在UPS供電系統中主要用到三種電纜:電力電纜、接地電纜和控制電纜。1) 電力電纜電力電纜包括交流輸入輸出電纜、電池電纜。對于一般中型以上的UPS來說,建議用戶盡量選用鎧型電纜;對于大型UPS來說,應將上述各種電力電纜安裝在它們各自的銅質管道中,以避免產生電磁干擾。對于大電流場合,宜選用幾條小電纜以并聯形式連
43、接的方法為佳,因為這樣容易安裝。上述電纜截面積的選擇,可根據UPS的工作電流值來計算,然后,對于中、小型UPS可按35安平方毫米來進行配置,對于大型UPS可按2.53安平方毫米來配置。超大型UPS以選用密封式匯流母排為宜(根據工程經驗,當UPS并機系統的工作電流達2000安數量級時,就應該選用匯流母排,而不宜再選用電力電纜作為電力接線)。用戶在選定具體電纜的截面積后,還應考慮從UPS供電系統的輸出端到用戶設備之間或用戶的輸入輸入配電柜之間的距離。這是因為在滿足上述額定電流的條件下,一般希望出現在電力電線上的最大線路壓降以不超過3伏為好。2) 接地電纜安全接地線:它是同機殼相連的安全接地線,一般
44、它的線徑應為電力電纜的0.51倍左右。邏輯控制板接地線:它為邏輯控制板提供必要的參考地電平。它是為防止因鄰近設備中所產生的電磁干擾信號串入控制電路而影響UPS系統的正常運行而配置的接地系統,控制地線不但不能同安全地線相連,而且應將它裝入專用的管道中。一般這根控制地線的截面積應選用4mm2以上的多股電纜連線為宜,并用黃綠相間的顏色作為標志。3) UPS的中線UPS的中線截面積應為相線截面積的1.21.5倍。分開敷設,但用戶可在最終接地點使用單點接地系統。4) 控制電纜在UPS電源中,一般還需要配置如下的控制線:從UPS報警接口板到遠程監視器之間所需的控制線;從UPS報警“繼電器干點”接口板到用戶“自定義的報警裝置”之間的控制線:從UPS主機到電池斷路器開關之間的控制線;從UPS的RS232RS485接口到遠程微機終端或調制解調器(modem)的控制線;從UPS主機到遠程、緊急停機開關之間的控制線等。對于上述控制線,一般應選用帶屏蔽的多芯電纜,帶屏蔽的扁平電纜或帶屏蔽的多股絞線為宜。每根連接芯線的截面積以1mm2以上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