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變形縫、后澆帶施工專項方案一、工程概況:云和縣體育館工程位于浙江省云和縣城南路與古竹路交叉口,總建筑面積為12320.8,其中地上9307.8,地下3013,建筑占地面積4290.9,建筑高度為16.9523.7m;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框架結構抗震等級按三級設計,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建筑防水等級II級,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功能分布為:地下室設有地下車庫、空調機房、變配電間、水泵房、200T消防水池;一層為商場、辦公區及貴賓休息室;二層為比賽內場地、空調機房、演員休息間、休息室、體育舞蹈房、健身房、運動員休息室及其它配套用房;三層為乒乓球訓練房、棋牌室第一級看臺;看臺層為
2、第二級看臺、庫房、燈音控室;機房層設有18T消防水池、排煙機房。二、變形縫、后澆帶設置云和體育館工程主體設計是圓弧形建筑,整幢房屋無設置變行縫。主體施工時,縱橫方向均設置了后澆帶,位置如下:地下室底板、剪力墻:東西縱向設置了2條,位置設置在E-F軸,E軸往F軸方向2.178米處,G-H軸,G軸往H軸方向5.7米處;南北橫向設置了2條,位置在1-2軸,1軸往2軸方向2米處,13-14軸,13軸往14軸方向4.4米處。地下室頂板:東西縱向設置位置同地下室底板,剪力墻位置相同,共設置了2條。二層結構:東西縱向設置了1條,位置設在F-G,F軸往G軸方向2.45米處;南北橫向設置2條,第一條設置在7-8
3、軸,7軸往8軸方向4.69米處,第二條設置在大臺級上平臺與樓層相交處。三層結構:東西縱向設置了1條,位置設在7-8,7軸往8軸方向4.5米處;南北橫向設置了1條,位置設在F-G軸,F軸往G軸方向4.05米處。四、五層結構:東西方向設置了1條,位置設在7-8軸,7軸往8軸方向4.5米處。三、后澆帶支模方法后澆帶圖紙設計說明要求二次澆搗時間滿足一個月。基礎底板,基礎底板現澆梁,剪力墻側壁后澆帶支模方法與混凝土后澆帶接頭處橫向設置3mm厚止水鋼板,寬度0.36米,電焊固定,側面設置二層鋼絲網,分別采用16、10鋼筋加強,豎向加強鋼筋間距設置為0.5米/道,橫向加強鋼筋間距設置為0.15米/道,采用電
4、焊連接成整體,鋼絲網片綁扎在加強鋼筋骨架上,阻止混凝土外溢作用。樓層后澆帶支模采用二次支模方法進行施工。支模架搭設:鋼管采用48壁厚3.5mm無縫鋼管,立桿間距1米/道,水平橫桿間距1.8米/道,下設置掃地桿,每跨設置剪刀撐,后澆帶圖紙設計留置寬度為0.8米,支模架搭設凈寬為1.2米。支模方法:樓層混凝土澆搗前,后澆帶梁支模方法參照基礎底板梁支模方式采用鋼絲網,鋼筋做加強骨架,后澆帶板采用18厚多層膠合板支模,按板筋間距預留板筋上下25mm左右缺口,拉統長線支模順直,木檔支撐。二次支模后澆帶梁、板均采用18厚多層膠合板,板下方楞間距設置為0.250.3米/道,梁加固采用12對穿螺桿進行加固,間
5、距0.6米/道,梁底采用扣件扣緊進行加固。四、后澆帶澆混凝土地下室底板,剪力墻采用C30,內摻和15%UEA-H微膨脹劑,石子采用1040mm石子,砂采用中砂,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攪拌采用750攪拌機機拌,混凝土采用泵送料到施工現場。澆混凝土前應清理表面松動石子、水泥漿、溝底淤泥、污水、鋼筋上的鐵銹、混凝土渣,綁扎好松動鋼筋,請有關部門隱檢驗收后方可澆混凝土作業。澆混凝土時,應遵循“同時澆搗,分層推進,一次到位,循序漸進”的成熟工藝,振動點振動時不能漏振,應采用兩次振搗工藝,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高頻振動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插點交錯,均勻布置,在振搗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插入下一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搗縫,不再明顯沉落為度。混凝土表面處理:施工組織設計P42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