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案混凝土地面及鐵藝欄桿方 案 實 施陜西華油建筑有限公司長安分公司2010年 10 月 2 日一、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楊凌收費站,混凝土地面施工面積約280m2,房屋建筑面積約為20.00m2、層高 3.00M,鐵藝欄桿約 60.00M。二、工藝特點本施工方案結合本工程特點主要闡述大面積混凝土地面一次壓光。混凝土地面面積較大且地面為混凝土整體地面。面層為水泥壓光地面,對混凝土基層的平整度要求較高。因此經我項目部仔細研究,借鑒以往成功施工經驗,編制本方案旨在指導大面積混凝土地面的施工。鐵藝欄桿為外購材料現場加工制作安裝,管理房為現場組裝成型。三、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和過程(一)混凝土
2、地面施工順序材料準備?定位放線?抹側模墊層?支側模(槽鋼)?鋼筋鋪設?混凝土攤鋪?振搗?粗刮?細刮?機械提漿、磨光?養護?割縫(二)材料準備本次施工材料除正常使用的混凝土、整平機、振搗棒、提漿磨光機外其他材料需特殊加工施工準備2.1 材料及主要機具:2.1.1 水泥:應采用 32.5 號以上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2.1.2 砂: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2.1.3 石子:粗骨料用石子最大顆粒粒徑不應大于面層厚度的2/3。細石混凝土面層采用的石子粒徑不應大于15mm。2.1.4 主要機具:混凝土攪拌機,平板振搗器、運輸小車、小水桶、半截桶、笤帚、2m靠尺、鐵滾子、木抹子、平鍬
3、、鋼絲刷、鑿子、錘子、鐵抹子。2.2 作業條件:2.2.1 在四周固定樁上做好+50cm水平線標志。2.2.2 埋在地面的電管、水管已做完隱檢手續。2.2.3 基層為灰土墊層時,灰土墊層滿足規范要求,達到合格標準。操作工藝3.1 混凝土工藝流程:找標高?基層處理?澆筑混凝土?抹面層壓光?養護3.1.1 找標高、彈面層水平線:根據墻面上已有的+50cm水平標高線,量測出地面面層的水平線,彈在四周固定樁過墻上。3.1.2 基層處理:基層平整干凈干凈。3.1.3 灑水濕潤:在抹面層之前一天對基層表面進行灑水濕潤。3.1.4 澆筑細石混凝土:3.1.4.1 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面層的強度等級應按設計要求
4、做試配,由試驗室根據原材料情況計算出配合比,應用攪拌機進行攪拌均勻,坍落度不宜大于30mm。并按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制作混凝土試塊,每一層建筑地面工程不應少一組,當每層地面工程建筑面積超過1000m2時,每增加 1000m2各增做一組試塊,不足1000m2按 1000m2計算。當改變配合比時,亦應相應制作試塊。3.1.4.2 混凝土鋪設:將攪拌好的混凝土鋪抹到地面基層上(水泥漿結合層要隨刷隨鋪),緊接著用 2m長刮杠順著標筋刮平,然后用滾筒(常用的為直徑 20cm,長度 60cm的混凝土或鐵制滾筒,厚度較厚時應用平板振動器)往返、縱橫滾壓,如有凹處用同配合比混凝土填平,直
5、到面層出現泌水現象,撒一層干拌水泥砂(1?1=水泥?砂)拌合料,要撒勻(砂要過 3mm 篩),再用 2m長刮杠刮平(操作時均要從房間抹面層、壓光:3.1.5.1 當面層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將干水泥砂拌合料與細石混凝土的漿混合,使面層達到結合緊密。3.1.5.2 第一遍抹壓:用鐵抹子輕輕抹壓一遍直到出漿為止。3.1.5.3 第二遍抹壓:當面層砂漿初凝后,地面面層上有腳印但走上去不下陷時,用鐵抹子進行第二遍抹壓,把凹坑、砂眼填實抹平,注意不得漏壓。3.1.5.4 第三遍抹壓:當面層砂漿終凝前,即人踩上去稍有腳印,用鐵抹子壓光無抹痕時,可用鐵抹子進行第三遍壓光,此遍要用力抹壓,把所有
6、抹紋壓平壓光,達到面層表面密實光潔。3.1.6 養護:面層抹壓完 24h 后(有條件時可覆蓋塑料薄膜養護)進行澆水養護,每天不少于 2 次,養護時間一般至少不少于7d(房間應封閉養護期間禁止進入)。3.2 粗骨料混凝土地面面層的施工:又稱一次抹光法或原漿抹面法,一般是在澆筑混凝土墊層時(或澆筑現澆混凝土樓板時),同時將面層材料鋪抹在面層上當時進行抹平壓光的操作工藝,這樣做由于基層與面層同時施工,上下層同時凝結,因此具有結合緊密整體性好、施工進度快、節約水泥等優點,其工藝流程為:澆筑混凝土墊層 (或混凝土樓板)?抹面層、壓光?養護。參考 3.1.7 至3.1.9。質量標準4.1 保證項目:4.1
7、.1 面層的材質、強度(配合比)和密實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4.1.2 面層與基層的結合必須牢固,無空鼓。4.2 基本項目:4.2.1 面層表面潔凈,無裂紋、脫皮、麻面和起砂等現象。4.2.2 有地漏的面層,坡度符合設計要求,不倒泛水、不滲漏、無積水、與地漏(管道)結合處嚴密平順。4.2.3 有鑲邊面層的鄰接處的鑲邊用料及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水泥混凝土面層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 項 目 允許偏差 (mm)檢驗方法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1 表面平整度 5 用2 縫格平直 3 拉 5m線,不足 5m拉通線和尺量檢查成品保護5.1 在操作過程中
8、,注意運灰雙輪車不得碰壞門框及鋪設在基層的各種管線。5.2 面層抹壓過程中隨時將腳印抹平,并封閉通過操作房間的一切通路。5.3 面層壓光交活后在養護過程中,封閉門口和通道,不得有其它工種進入操作,避免造成表面起砂現象。5.4 面層養護時間符合要求可以上人操作時,防止硬器劃傷地面,在油漆刷漿過程中防止污染面層。質量記錄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6.1 水泥出廠合格證及復試記錄單。6.2 現澆混凝土試塊試壓記錄。6.3 地面面層分項工程質量驗評記錄表。側模板采用,18。刮杠為 7m長的普通的鋁合金刮杠。1、定位放線本次施工定位放線重點在于控制,18 側模的標高,混凝土設計厚度為200mm厚,使
9、用,18 側模,其余 2cm為標高控制余量,具體做法為事先在側模下方做灰餅,以控制標高,間距不大于1500mm。待側模頂標高達到設計要求后使用鋼筋棍釘入地面下與側模點焊使槽鋼水平固定,再在槽鋼下方用橫向鋼筋棍點焊與立棍和槽鋼上,使其縱向固定。從而到達嚴格控制側模標高的要求。2、抹側模墊層用 1:2 水泥砂漿對側模底部找平,寬度100mm,要嚴格控制墊層頂標高,終凝后在墊層上放出槽鋼位置線。3、支側模經項目部仔細研究,隔跨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利用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地面作為第二次澆筑混凝土的側模進行第二此混凝土的澆筑。4、混凝土攤鋪混凝土采用現拌混凝土。塌落度要嚴格控制在進場時
10、200mm 左右。由小型翻斗車運輸混凝土運至現場,將混凝土送入模,人工協助攤鋪至設計厚度,虛鋪高度(虛鋪高度根據經驗為2,3cm)。攤鋪混凝土時應連續攤鋪,不得中斷。5、混凝土振搗用插入式振搗棒仔細振搗,快插慢拔直到水泥混凝土表面不再冒泡。出現乳漿停止下沉為止。振搗過程中人工協助整平,呈現出有乳漿又大致平整的表面。7、粗刮每條水泥混凝土振搗完畢,用槽鋼刮杠來回往返4,5 次,達到上表面整平,布滿原漿且粗骨料被擠壓沉實到水泥混凝土中下部為止。8、表面揉漿為確保上表面原漿厚度均勻,特用75mm 無縫鋼管(內灌細砂)沿混凝土澆筑方向來回滾動,反復揉漿,作為整平工序的補充。9、細刮每條水泥混凝土揉漿完
11、畢后,用鋁合金刮杠來人工仔細刮平,達到上表面整平,有光澤。10、機械壓光在混凝土地面初凝后且未到終凝時采用葉片式混凝土壓光機對混凝土進行表面壓光,由于本工程地面為環氧樹脂自流平地面,因此混凝土基層的壓光不能灑水泥砂子粉,而是利用振搗和揉漿后表面反上來的乳漿進行壓光。在混凝土終凝結束后再用磨光機二次磨光。11、養護混凝土澆筑 24h 后進行養護,采用塑料薄膜覆蓋的方法來控制混凝土自身水化熱蒸發的水分不流失,從而達到養護的目的。12、割縫為克服溫度變化產生裂縫,需在已澆筑好的混凝土地面上垂直于混凝土澆筑方向用切割機切縫。切縫時間應從嚴掌握,過早切縫會使石子松動損壞縫緣:過晚切縫困難,且縫兩端易產生
12、不規則開裂。適宜的時間為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6,10MPa。根據經驗,本次施工在本季節通常養護3 天后可進行割縫施工。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在擬切縫的水泥混凝土上彈出墨線,安好導軌導向架,將切縫機定位,開動切縫機,放水潤滑,轉動刀架手柄,緩慢進刀,采用0.7mm厚金剛石鋸片切縫,使鋸片首先達到設計縫深,然后旋緊螺絲,鎖住絲桿并開動行走,從而形成30mm 深、0.8mm寬縫。四、夾芯板房屋:夾芯板房屋建筑在混凝土地面上,四周寬處墻面600 作為屋檐,門采用配套的夾心板平開門。五、鐵藝欄桿施工首先砌筑欄桿支持的磚基礎240mm 厚,高度 400,雙面水泥砂漿壓光,壓頂水泥砂漿壓光,在欄桿立柱的位置預留300mm 長缺口,待欄桿安裝時澆注細石混凝土固定欄桿。鐵藝欄桿按照建設單位具體要求采購材料,現場焊接加工安裝。安裝,欄桿高度凈 1750mm,立柱采用 80*4 方管,小欄桿采用25*3 方管、水平桿件采用25*40*3方管焊接,頂部為鐵藝造型。防腐油漆:除銹后刷防銹漆兩道,調和漆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