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土方開挖和邊坡防護施工方案(四標段 )編制 審核 審批 河南光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4月一、場地巖土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1、根據施工圖中對場地地質情況所述,在勘探深度35m范圍內地質自上而下為:(1)粉土 層底埋深 3.5m4.3m(2)粉質粘土 層底埋深 5.1m5.5m(3) 粉質粘土 層底埋深 8m9.2m(4)粉質粘土 層底埋深 9.1m9.6m(5)粉土 層底埋深 13.4m14.1m (6)粉質粘土 層底埋深 17.4m18m (7)粉土 層底埋深 22.5m23m2、地下水埋深9.7m10.7m,年變化幅度1m3m,屬潛水類型。3、工程場地土類型為中軟土、無液化。本場
2、地地勢平緩,未發現河道、暗塘、墓穴、防空洞、地面沉降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和不良地質作用,且各土層未經撓動。(據一次開挖后觀測)二、施工準備工作1.復核平面尺寸和坑底標高。2.設置測量控制網。根據甲方提供的控制坐標和水準點,引測至基坑四周,并加以固定保護,形成軸線和水平測量控制網。3.做好降、排水措施。在基坑內外設置臨時排、集水設施,將水直接排出或排入集水坑后由水泵抽至沉淀池,并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三、土方開挖方案1、施工總體部署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土方開挖采用分層分段放坡開挖,(分段分層放坡簡圖附后)每層開挖的深度控制在2m以內,每層開挖從基坑的一端向另外一端進行。本工程土方開挖以機械開挖為主,
3、人工開挖配合的形式,開挖過程中,為了避免超挖及原狀土層被撓動,當機械挖至設計基底標高以上300mm時,土方采用人工開挖,并派施工員跟班,嚴格控制基坑挖土標高,以保護基底土層免受擾動,同時開挖完及時進行墊層施工,以保護地基。根據該工程的地質情況,及現場四周無其它建筑物的實際情況,本工程的土方放坡開挖,開挖順序均為“由東向西”。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相一致,并遵循“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嚴格遵循“分層、分段、對稱、”的開挖原則,嚴格按照經審批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以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2、施工工藝測量放線開挖第一層2.0m開挖第二層4.0m 循環直至開挖至-7.6標高處(樁頂標高)開挖
4、樁間土至設計標高以上300mm處人工開挖余土、截樁、清槽驗槽。3、土方開挖 (1) 根據土方開挖放線圖進行放線撒白灰,經查無誤后進行土方開挖。土方開挖時應注意開挖順序。(2)土方開挖時采用分層開挖,每層開挖厚度控制在2.0m以內,做到開挖一層,放坡一層,支護一層。嚴格遵守“分層、分段、對稱、限時”原則進行。 (3)土方開挖過程中做好基坑周邊的降、排水、疏水和截水工作。(4)挖出土方應隨挖隨運,每班土方應當班運出,嚴禁將土方隨意堆在基坑四周造成邊坡超負荷受力,基坑邊5m范圍內不得堆載,5m至一倍基坑深度范圍內的堆載應嚴格控制在10KN/m2以下。(5)為防止雨天基坑頂部雨水滲入土層中而影響邊坡穩
5、定,將基坑頂部距坑邊23m范圍內的地面采用C15砼硬化。開挖后的基坑壁全部采用防水彩條布進行覆蓋,防止雨天雨水對坑壁沖刷,以降低安全隱患。(6)基坑開挖完驗槽后,立即進行墊層砼找平層和基礎施工,防止太陽暴曬和雨水浸刷,破壞基土原狀結構。(7)地下室土方開挖時,采取必要的防排水措施。擬沿基坑四周設尺寸為200mm300500mm的排水明溝,并每隔30米長設一尺寸為500mm800mm的集水坑,深度為1000mm,用潛水泵隨時抽水至沉淀池,經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在基坑頂部設置擋水臺,尺寸為120mm200mm,以防止基坑頂部的水流入坑中。集水坑、排水溝、擋水臺均采用1:2.5水泥砂漿粉刷。4、
6、土方開挖機械行走道路及坡道設置開挖工作面溝槽土方時,機械行走路線及運輸路線大致方向由東向西,先四周后中間。開挖基坑內土方時,考慮到車輛進出方便,決定設置臨時運輸通道以便土方開挖時機械和運輸車輛的進出,基槽開挖后用鋼管搭設臨時施工通道供施工人員進出基坑施工。5、土方開挖軸線標高控制土方開挖前,對原定位樁、引測的軸線、標高進行全面復核。將基坑開挖機械施工范圍內所有軸線樁、水準點引出施工區域外,設置于遠離在建建筑物的可靠位置上,并妥善加以保護。基坑開挖深度采用紅漆在槽壁上做標識,當挖土接近分階段開挖的控制標高時,在坑底設計標高以上500每隔3m在槽壁打入木樁控制人工清槽深度。6、土方堆放布置 機械開
7、挖出的土方遵循隨挖隨運,當班土方當班運出的原則。人工開挖的土方堆放于基坑內某一指定位置集中,由挖掘機運出基坑,自卸汽車外運出場。7、基坑排水措施和雨季施工措施基坑開挖期間處于春季,本工程所處場地的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約9.7m10.7m處,考慮到雨水等原因,決定在各基坑底設置排水溝,排水溝截面寬度200mm,深度最淺處為300mm,坡度3%;并在每隔30m左右設置一集水坑,集水井截面尺寸800800,坑底比排水溝低500mm,用抽水泵將積水及時抽走。為有效地防止地面雨水流到基坑內,在基坑頂設置截水溝,截面寬度200mm,深度最淺處為300mm,坡度為3。四、施工進度計劃及技術資源供應計劃1、
8、分階段工期控制說明為保證工程的總工期,維持施工的連續性和均衡性,本工程土方總量約 萬m3,計劃分三階段進行,計劃總工期 日歷天。2、施工進度計劃表序號項目單位工作量(m3)施工進度1第一階段m32第二階段m33第三階段m33、主要施工機械需用量計劃表序號機械名稱型號數量(臺)備注1下輪式裝載機ZL5012挖掘機210DLC23潛水泵7564自卸汽車8T104、主要勞動力需用量計劃表序號工 種人 數序號工 種人 數1普工405電工12泥工66輪式裝載機司機13技 工77挖掘機司機44現場指揮3五、技術質量保證措施1、土方開挖(1)土方開挖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循施工方案,精心組織,作好各階段的技術交底
9、工作,派專人協調并指揮,避免盲目開挖造成超挖。(2)挖前做好測量放樣工作,放出底板高低差位置,及外墻施工工作面,并用白灰線標識,便于機械人員及工人開挖。(3)距坑底標高剩300mm時采用人工開挖修邊,不得超挖。施工人員跟班控制好標高,加強標高觀測。(4)開挖后應及時安排墊層和底板端側磚模施工,以防雨水泡槽或陽光暴曬,破壞原狀土結構。2、基坑及環境監測(1)監測目的根據觀測數據,及時調整開挖深度及位置,必要時采取補救措施,保護臨近建筑物及管線不因土體地面位移的過量而遭破壞,以利工程順利進行。(2)監測點的布置控制點包括基準點、工程基點及聯系點、檢核和定向點等工作點,在選設和使用上應符合下列要求。
10、A、基準點應選設在變形影響范圍以外便于長期保存的穩定位置。使用時,應作穩定性檢查,并以穩定或相對穩定的點作為測定變形的參考點,基準點不少于2個。B、工作基點應選設在靠近觀測目標且便于連測觀測點的穩定或相對穩定位置。(3)觀測方法及觀測要求沉降觀測:采用DS3水準儀,普通水準尺,按三級水準測量的方法進行觀測。每次觀測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采用相同的觀測線路和觀測方法;B、使用同一儀器和設備;C、固定觀測人員;D、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工作。每日匯總各監測點變化情況,并繪制成表格,每周繪制一次各點變化圖,分析產生變化的原因,隨時掌握和控制工程進度情況,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應急措施。六、預防應急計
11、劃措施為防止基坑內塌方或其他安全事故的發生,應先行作好以下預防和應急措施,防止事故苗頭出現、發展和擴大。(1)若監測發現過大位移,首先采用坡頂卸載的方法。(2)如出現緊急情況,應立即就近調用挖土機從基坑中間挖土,向坡角回填反壓,直至位移穩定,再采取加固措施,而后再繼續開挖。(3)現場準備好1000個編織袋,其中300個預先裝好砂,一旦發現位移增大且不穩定時進行回填反壓。(4)現場多準備備用抽水泵,以便大雨期間可及時排出集水。七、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生產措施(1)工人進場前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對各班作好安全技術交底,所有參加人員應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2)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
12、員,應在機械的回轉半徑以外工作,如必須在回轉半徑內工作時,必須停止機械回轉并制動好后方可作業。機上、機下人員應隨時取得密切聯系,確保安全生產。(3)兩臺挖掘機同時施工時,其間距應大于兩臺機的前臂總長2 m以上。(4)挖掘機汽車卸土時應待車子停穩后進行,禁止鏟斗從汽車駕駛室上越過,鏟斗不得碰撞汽車任何部分,操作人員離機時,鏟斗須落地。(5)現場用電采用保護系統,三級漏電保護,用電場有持證人員操作,實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潛水泵由專人負責進行排水。(6)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燈具,燈具應固定好,不得擅自移動。(7)基坑四周及人員上下基坑通道兩邊均設置防護欄桿,欄桿采用483.5焊接鋼管搭設,立桿間距3m,防護高度1.2m。2、文明施工措施(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等有關管理人員組成的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小組,將施工班組置于項經部統一管理下,接受項經部的監督檢查,負責起工作范圍的文明施工工作。設置接待站,指定專人負責環保事務性事宜。(2)通過施工現場有組織、有秩序的文明施工管理,保證場內道路通暢,無積水。 分層開挖簡圖說明:1、 放坡系數可按1:0.3放坡,挖掘機坑底作業,2、 施工車輛的上下坡道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