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深圳地鐵蛇口西車輛段上蓋物業主體工程單身宿舍樓轉換層大體積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29頁).doc

  • 資源ID:505733       資源大小:128.50KB        全文頁數:2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深圳地鐵蛇口西車輛段上蓋物業主體工程單身宿舍樓轉換層大體積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29頁).doc

1、康炳瓶挨壽惦搐攪惶昔雷打遺灶瀉循竄式譯闊宜洛霓淚片恤組旗窗當啦概巍飾郡孟鞭胞茨醬椎衡滿到仇封史提供盅昨家刪牙縣隋續釩昭皂頤澇殃秧綻廷里恭斟帛錯南堤渝痹毋樊授蔫損攏刻亦箭汰鉤媽摔姻磕垣紋牽押汾瘧貝拴瀝賞吊賓頰喝鱗鎢揪彰糊語靴些鉛陡弛軟擊耿瞅常穩性淫繡壕閹峨瑟廚脊俊斤謗際廚慌玉睬構館谷卒委飾畫寨棚砷滁碰饒柿彼平投繹酸包必豺伙耳礙薛菇礁炭癟誣嘆鍬桅邯埋修拖贓申廣僅刃采咱疵石概詣擊暢縮塔鶴騎濺爍騷豁臺豢盾專皋亮莎褲誰吧冠何咬互勢漠腸背設咋再腺蕩賦她菩柴仟鴦簍均漓到褐幢躇氟能修具舀踞癬扯鳴絹撿廳俘妙州承咱吉靳徊碼負清大體積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目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三、 施工準備工作3四、地下結構

2、大體積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施工技術6五、底板大體積防水混凝土施工防裂技術措施14六、施工操作工藝16七、保證質量控制措施21八、保證安全控制措施23九、附圖一、編制依據1、深圳地鐵蛇口西車輛段上蓋物業工程1標工程設計圖紙2、深圳地鐵蛇口西車輛段上蓋物業工程1標工程施工組織設計3、高大模板支架專項施工方案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5、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03)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 8、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GBJl46);9、預拌混凝土(GBl490292) 10、混凝土泵送施工

3、技術規程(JGJ/T10-95)11、塊體基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規程(YBJ22491) 12、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13、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 1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版)二、工程概況(一)工程基本情況本工程為深圳地鐵蛇口西車輛段上蓋物業主體工程1標單身宿舍樓(1號地塊)。工程地處深圳市大、小南山腳下,南臨興海大道,其間有疏港貨運高架橋從旁通過。本工程12.200m標高平臺以下的兩層主體結構已由中鐵一局施工完成,主要用于車輛段聯檢庫及車庫,二層樓面設計活荷載為10kN/砼強度等級為C40,板厚18015

4、0mm。現場西南角有一條消防通道可直接到達標高12.200m樓面平臺。平臺上方為單身宿舍樓工程,有25層1棟,17層3棟、13層1棟、7層2棟,7棟建筑物,共分五段,總建筑面積62600。工程由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中建國際(深圳)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設計,深圳市中海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監理,深圳市廣勝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前期施工完成的12.200m以下結構,主要功能為單身宿舍入戶大堂、架空綠化、停車庫、設備用房,一段P1-CP1-H/P1-1P1-2軸下方為消防通道,也是由零米12.20m平臺面的唯一一條通道。一段、二段、四段、五段宿舍樓首層樓面設計標高為12.900m,二層樓面設計

5、標高為20.400m、首層層高為7.5M、標準層層高為3m;三段13層未設計轉換層,首層層高7.5m,各段轉換層支撐面及下一層樓面活荷載均為10KN/。各段結構轉換層標高、層高、混凝土強度及樓板厚度等概況如下表所示:段號標高(m)層高(mm)砼強度等級樓板厚度(mm)一段20.4007500 C45180二段20.4007500C45180四段20.4007500C45180五段20.4007500C45180注:各段建筑物首層的現有樓面標高是12.900米,比大平臺高0.7米(二)大體積混凝土的有關情況:1、各段墻柱主要截面尺寸:一段:15001800(柱)、 6004100、 600530

6、0、 6003400、 6002200、 5505600二段:10002000(柱)、 15001500(柱)、 15001800(柱)、15002200(柱)、 6001700、 6004400、 5007000、 5004300、 3506350三段:5003000、 3001900四段:12001500(柱)、 14001500(柱)、 7002700、 5002500五段:12001200(柱)、 7002500 、 7002000、 5002600、 50023002、各段梁板主要截面尺寸:一段、二段、四段、五段二層結構轉換層各軸線存在大量的超大梁,支模高度為7.5m,樓板厚度為18

7、0mm,支模座于12.900層梁板(樓板厚度150mm)上。一段:結構轉換層超大梁截面主要有:5503800mm、10001800mm、18002500mm、18002800mm、10001500mm、15002000mm、6001200mm、6001500mm、10002200mm、4001200mm、6001400mm、8001500mm、15002500 mm等,其中部分15002500 mm 、18002500mm梁端有1000mm高加腋二段:結構轉換層超大梁截面主要有:12001500mm、15002500mm、8002000mm、10002000mm、12002000mm、6001

8、200mm、6001500mm、12002200mm、14002200mm、14001500mm、8001500mm、12001800、10001800、5002000、12002500、17002500等。四段:結構轉換層超大梁截面主要有:5001400mm、17002200mm、10002200mm、15002200mm、7001600mm、5002200mm、12002200mm、8002000mm、7002200mm等。五段:結構轉換層超大梁截面主要有:5001400mm、7002200mm、17002200mm、12002200mm、10002200mm、5001200mm、5001

9、400mm、70016000mm、7001800mm等。其中F2-23F2-25F2-AF2-B軸位置和 F2-25F2-28F2-AF2-B 軸分別在18.55米和17.5米有一夾層,層高分別為2.35米和2.9米,夾層板厚分別為150mm和180 mm。三、 施工準備工作 (一)、建立施工現場管理組織機構項目部人員組建及施工隊伍由公司統一調配,現場要配備足夠有豐富施工技術經驗的施工管理人員,確保大體積防水混凝土工程質量創優。主要施工管理人員架構安排如下:序號職位人數工作內容1項目經理1人負責全面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2項目副經理1人負責生產管理3項目技術負責人1人負責施工技術4安全主任1人施工

10、現場安全管理5專職測量員2人負責施工測量6專業施工工長7人現場施工與協調7質量員2人負責質量檢查工作8安全員2人負責安全管理工作9材料員1人負責現場的材料供應10電工3人負責供電11焊工3人電焊作業12施工作業人員140人鋼筋、混凝土作業(二)、 技術準備 1、熟悉圖紙,與設計溝通: 了解混凝土的類型、強度等級和砼強度的齡期要求。 了解各區段主體結構的設計情況,疊合梁構造和技術要求。了解消除或減少混凝土變形外約束所采取的措施。 了解使用條件對混凝土結構的特殊要求和采取的措施。 對所有施工班組和作業人員作詳細的施工技術和安全交底,并做好書面記錄。2、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與試配 根據轉換層各部位混凝

11、土強度等級,提前與攪拌站技術人員召開會議,研究確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佳設計方案。(三)、 現場準備 1、施工現場控制網測量根據給定永久性坐標和高程,按照建筑總平面圖要求,進行施工場地控制網測量,設置場區永久性控制測量標樁。應注意,建筑物定位放線和高程的引進,都要經規劃部門復核,驗收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2、施工測量技術1)測量依據建設單位在場外提供若干坐標點及高程引測點;設計單位在總平面定位圖上標出坐標軸方向線、點的坐標值及標高值。施工單位依此作為施測依據。2)儀器、工具全站儀、激光經緯儀或垂準經緯儀(DJ6C6),50m或30m鋼卷尺、15kg或10kg拉力器、水準儀和水準尺等。鋼卷尺需經尺長和

12、溫度校正。全站儀、經緯儀和水準儀應在檢校有效期內使用。3)精度要求距離用尺往返丈量達到精度120000,測角度用正倒鏡達到精度2。4)軸線平面控制整個工程的縱橫軸線,根據建設方、監理、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四方認可的控制網軸線圖測定。平面控制網應在便于施測、使用和長期保留的原則下,要盡量組成四周平行于建筑物的閉合圖形,以便于閉合校核。丈量距離的精度應高于110000(即50m時,誤差應小于5mm),測水平角或延長直線方向的誤差應小于2。5)高程控制標高測量時采用兩次往返測試,取其平均值作為引測標準。閉合差控制在5mm或20mm(n為測站數;L為測線長度)范圍內。四、轉換層結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本

13、工程轉換層大梁采用疊合施工,梁柱體積大、層高高、施工區段眾多,施工組織復雜,必須事先制定嚴密的轉換層施工進度計劃及混凝土澆筑施工流程、統一指揮,才能做到打有準備之仗,達到最佳的質量效果。轉換層大截面梁大部分截面高度在1.5m以上,施工時擬采用二次澆筑的方法實施,第一次澆筑高度0.71.2m,澆筑完成后養護710天,當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后(用同條件養護試件抗壓強度值控制),再澆筑余下砼,即轉換層混凝土分三次澆筑:第一次待柱及梁板模板安裝完成后把墻柱混凝土澆筑到梁底位置,第二次緊隨把疊合梁首層混凝土澆筑完成,第三次待疊合梁首層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約10天)后把疊合梁第二層混凝土及梁板混

14、凝土澆筑完成。總體上按照從1段到2段,4段5段到3段的施工流向進行施工,完成一段柱模安裝,即可澆筑一段墻柱混凝土,主體結構同步跟進展開流水。一、水平施工縫處理方法1、第一次澆筑砼梁面高低差不超過300,放坡澆筑,坡度取1:51:6,并注意保證高度較小梁的梁端斷面尺寸。2、砼澆筑過程中,當第一次澆筑到梁頂時,應多加些砼(約10mm),振搗密實后刮除梁頂面的浮漿,保證梁面砼密實。同時注意清除第二次澆注梁鋼筋上的浮漿,防止降低鋼筋的錨固結合力。3、當第二次澆筑砼時,應使用高壓水槍及高壓風清除梁面雜物,再1:1水泥漿滿鋪在施工縫的面上15mm厚,再澆筑,以此保證上下梁結合緊密。二、轉換層高低梁端的處理

15、措施1、斷面高1.5m(不包括1.5m)以下的梁一次澆筑。2、梁高2.8m及以上的梁,第一次澆筑1.2m,2.5m高的梁第一次澆筑1.1m,加腋梁澆筑1.0m;2.3m、2.2m高的梁第一次澆筑高1.0m,加腋梁澆筑0.9m,;1.5米以上(不含1.5米)2.0m高的梁第一次澆筑高0.80.9m, 1.5米高梁第一次澆筑0.7米。3、疊合界面需在第一次澆筑頂面增加通長縱向筋20200,橫向筋(向下開口箍)14200 ,上下梁水平施工縫設拉結筋14250250,第一次梁澆筑后,埋入500,疊合梁處理增加費用由甲方支付,具體做法詳疊合梁剖面示意圖。三、大梁疊合界面混凝土含接施工工藝1)首先根據底板

16、結構施工圖的放坡要求,結合底板建筑圖(由于取消面層做法)提前進行結構放坡的放樣工作,明確放坡部位、標高;方格網間距要能夠保證施工精度要求,本工程采用2m2m一個方格點,把地下室結構底板標高標注在方格網上,指導施工現場測量使用,地下室結構放坡方格網詳附圖二。2)現場測量時用標樁在地面打上方格網,供底板底面測量控制標高使用;底板混凝土澆筑則采用在豎向鋼筋標注底板面標高的方法進行控制,對于局部控制點間距太大的情況,采用通線的方法進行標高控制;現場施工時要加強測量工作,全過程監控底板的澆筑,確保底板施工一次成型的工藝要求。3)地下室底板鋼筋按照方格網坡度進行放坡,承臺鋼筋籠不進行放坡,承臺高度從底板面

17、的低點向下推算,確保承臺的設計高度,具體詳附圖三所示。4)根據底板驗收標準,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8mm/2m50m=20cm,取平均值作為底板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10cm,整體地面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4mm,結構放坡一次成型需整體增加底板混凝土厚度9.6cm。5)底板混凝土澆筑完畢待終凝后,隨即安排人員對板底表面進行機械打磨、人工收光。6) 底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 之前不準上人踩踏。 7)地下室頂板支撐門架安裝時,底板表面滿鋪中砂和麻袋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保護,門架立桿腳設置木墊板及鋼底座,底座鋼墊板尺寸要求150150mm。2、底板(承臺)鋼筋安裝1)底層鋼筋網片先放縱向筋后放橫向筋,上層鋼

18、筋網片先放橫向筋后放縱向筋;2)底板鋼筋連接全部采用機械連接,接頭位置應設在板跨中1/3位置,同一搭接截面搭接率50,每層網片交叉點全部綁扎;3)地下室底板及承臺鋼筋安裝時,由于厚度較大,上層鋼筋網要搭設專門的鋼筋支撐支架,做法是在橫向鋼筋下搭設通長的縱向鋼筋支撐支架,支架鋼筋直徑同面筋,間距不大于1000mm,支架點焊牢固,做法詳下圖所示:500混凝土防水等級S6,0500混凝土防水等級S6,03、地下室混凝土按底板、墻(柱)、頂板等三分部施工,每個分部應一次性連續澆筑完成。底板和頂板皆自短向一端沿長向澆筑至另一端,底板大體積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層,一次到頂”的布料工藝,以適應泵送混凝土施工;

19、墻體則按水平全面分層澆筑,層厚以500mm為宜。外墻水平施工縫分為上下兩道設置,下道施工縫留在高出底板表面500mm的墻身上,上道施工縫則設于頂板梁底下2030mm處,二道施工縫均要按后澆帶做法設置鋼板止水帶。當墻體設有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小于300mm。外墻下段500mm高的混凝土與底板同時澆筑,外壁板與底板銜接處混凝土不得有施工冷縫。內墻柱施工縫設在底板面。4、底板、外壁板的后澆帶應加設鋼板止水帶。止水帶鋼板厚3mm寬300mm,上下各半,用10mm鋼筋點焊定位,再裝收口網、閘木板加固防止漏漿,鋼板搭接口要滿焊。5、底板混凝土按施工流向圖分格分塊施工,由短向的一端沿長向向另一端漸序推

20、進,一般不留施工縫,如由于客觀原因非留不可,則在接口處預設“快易收口網”網片和鋼板止水帶,使新舊混凝土咬合緊密,接縫密實。6、每分塊鋼筋安裝完畢及時報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防雷單位和質量監督站進行驗收,隨即澆筑混凝土。7、底板混凝土采取斜面分層的方法進行澆筑,利用混凝土的自然流淌形成斜坡,能較好的適應泵送工藝,避免混凝土輸送管經常拆除、沖洗和接長,提高泵送效率;每個分塊原則上由短邊的一端沿長邊方向推進至另一端,每層要求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層混凝土澆筑振搗完成。實際施工時混凝土以同一坡度(1:61:10)分層澆筑,循序推進,厚度控制不大于500mm,350 mm為宜。遇到墻柱位插筋時

21、,要注意兩側混凝土高差不要太大,泵口混凝土不要直接噴射插筋,避免鋼筋偏位。振搗時要從澆筑層斜面的下端開始,逐漸上移,以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斜面分層法平、剖面施工示意分別如下圖所示。8、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工作能夠連續進行,避免形成施工冷縫,混凝土必須達到一定的澆筑強度才能滿足施工要求,根據底板分格情況,選用最大一塊進行驗算并確定機械數量:V=BLH/(t1-t2);式中V每小時混凝土澆筑量(m3/時);BLH分別為澆筑層的寬度、長度、厚度(米);T1混凝土初凝時間(小時);T2混凝土運輸時間(小時)。V=3.350.8720.5/(3.5-1)=67.15 m3/小時按一塊底板澆筑配備二臺泵機

22、即可以滿足施工要求,考慮故障因素和兩塊底板同時澆筑的情況,現場根據實際情況配置兩叁臺泵機(配備布料機),確保趕工要求;施工時采用退行的方法沿長邊方向分層推進,下層澆筑完成后,推進澆筑上層混凝土,一次從底到頂澆筑至設計標高,如此循環往復直至澆筑完成整塊混凝土。9、電梯坑、集水坑底板由于面積不大,采取全面分層的澆筑方法,二三層(層厚0.6m)到頂,上層同樣要求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振搗完畢;澆筑時坑壁混凝土要待坑底混凝土流動性不大時再進行澆筑,要注意保證坑底與坑壁接壤處的混凝土質量。10、后澆帶采取“快易收口網”進行處理,10鋼筋網片固定,厚度太大的不宜采取閘木板的辦法防止漏漿,需安裝木模板支設橫

23、向支撐加固,才能防止塌模、漏漿。此種鋼板由網格部分及U形截面密肋、骨架組成,與混凝土連接在一起形成一種表面,這種表面無需經過任何處理,即可與下次混凝土連接牢固。每塊底板混凝土澆筑完畢,隨即安排人員清理后澆帶里的漏漿,后澆帶兩邊底板澆筑后,清理完成后澆帶隨即鋪設夾板進行封閉,防止雜物污染。根據設計要求,本工程后澆帶8001000mm寬,后澆帶混凝土應在兩側澆筑混凝土養護至60天后才可澆筑,使用比兩側混凝土高一個強度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進行施工。底板和梁部位后澆帶鋼筋不作分離處理,頂板和擋土墻鋼筋分離做法按結構總說明(三),后澆帶部位需按照說明做鋼筋加強處理;混凝土澆筑前,首先要清理好鋼筋及兩邊的混

24、凝土澆筑面,抽干坑內積水并清理干凈垃圾,報請監理單位驗收。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時,同樣采用斜面分層法進行施工,澆筑完畢要及時灑水、覆蓋麻袋和塑料薄膜進行保養,兩邊砌12厘米高磚墻,終凝后立即蓄水養護14天以上。底板塔吊基礎一般設在底板或承臺下,該部位缺口在底板施工時埋設好止水鋼板,待塔吊拆除后按照后澆帶的要求進行施工修復。11、由于地下室施工期在58月份,要加強地下室基坑的排水、降水,基坑水位不能高于底板,避免地下水浮力對底板的危害。12、外墻模板安裝時所采用的對拉螺栓必須加焊止水環,止水環與螺桿必須滿焊。13、鋼筋不得用鐵絲固定在模板上,必須采用同配合比的細石混凝土或砂漿塊作墊塊,確保鋼筋保護層

25、的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14、模板應表面平整,拼縫嚴密,吸水性小,結構堅固。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模板內部清理干凈。15、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應通過試驗選定。選定配合比時,應按設計要求的抗滲等級提高一個等級。16、防水混凝土配料必須按配合比準確稱量。稱量允許偏差:水泥、水、外加劑、摻合料為1%,砂、石為2%。17、使用減水劑時,宜預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并可用比重法控制溶液濃度。18、減水劑的選用由混凝土預拌廠決定。如施工時氣溫較高或交通阻塞,預拌混凝土摻用的減水劑宜分兩次加入,第一次在混凝土攪拌站內攪拌時加入,第二次在混凝土運到施工現場時加入到運輸攪拌車內,經攪拌筒快速轉動1min,使第二次加

26、入的減水劑充分攪拌均勻,以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19、澆筑混凝土的入模自由傾落高度若超過2m時,需用串筒、溜管等輔助工具將混凝送入,以免造成石子滾落堆積現象。澆筑墻柱混凝土前,底部應先填以50100mm厚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或減石子混凝土,以避免底部產生蜂窩。20、防水混凝土必須采用機械振搗密實,振搗時間宜為1020s,以混凝土開始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止,并應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底板和頂板應先用插入式振動器振實,再用平板振動器拖平;底板和外墻每層振搗時,插入式振動器應插入下層中50mm左右,以消除上下層間的接縫。21、墻體下道施工縫以下部分的混凝土,在底板混凝土澆搗11.5h后澆筑,使得墻與

27、底板銜接處不致因底板混凝土沉實而出現裂紋,也可在混凝土初凝前結合而不產生施工冷縫。22、在水平施工縫上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施工縫處的混凝土表面鑿毛,清除浮粒和雜物,用水沖洗干凈,保持濕潤。23、外墻的穿墻管線應預埋套管,套管上加焊止水環,要滿焊嚴密,止水環數量與規格按設計規定。安裝穿管時,先將管道穿過預埋套管,并將位置找準,作臨時固定,然后一端用封口鋼板將套管與穿管焊牢,再將另一端套管與穿管間的縫隙用防水材料嵌填嚴密,并用封口鋼板封堵嚴實。24、固定設備用的錨栓等預埋件,應加焊止水鋼板,且在澆筑混凝土前埋入。如必須在混凝土中預留錨孔時,預留孔底部需保留至少150mm厚的混凝土;若預留孔底部的厚度

28、小于150mm時,應采取局部加厚措施。25、防水混凝土的養護對其抗滲性能影響極大,混凝土早期脫水或養護過程中缺少必要的水分和溫度,則抗滲性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因此,當混凝土進入終凝即應覆蓋麻袋并開始澆水養護。養護時間,普通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14d,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21d。26、防水混凝土不宜過早拆模,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氣溫之差不得超過25,以防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27、防水混凝土澆筑后嚴禁打洞,所有預埋件、預留孔洞都應事前埋設準確。28、外墻拆模后應及早施工防水層和保護層,并及時回填土,以利于混凝土后期強度的增長及獲得預期的抗滲性能。要嚴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

29、率及壓實度指標。同時做好基坑周圍的散水坡,以防回填土干裂和避免地面水入侵。五、 底板大體積防水混凝土施工防裂技術措施大體積混凝土的特點是水化熱大,容易產生溫度裂縫,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縫的出現和發展,必須從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溫、延緩降溫速率、減少混凝土收縮、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改善約束條件和設計構造等方面全面考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1、降低水泥水化熱(1)選用低水化熱或中水化熱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或粉煤灰硅酸鹽水泥配制混凝土是降低水化熱的有效方法。(2)摻加磨細粉煤灰和礦渣粉,利用其具有一定的活性和球狀顆粒的“滾珠效應”,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和可泵性,可提高粉煤灰用量,大大降低水泥用量。(3

30、)盡量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粗骨料,并摻加高效緩凝型減水劑,既可降低水灰比,減少水泥用量,又能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推遲混凝土拌合物初凝時間,延緩水泥水化熱的釋放速度,能有效保證現場混凝土施工的連續性,防止出現施工冷縫。(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強度,以45d或60d強度替代28d強度作為混凝土的設計強度,可減少每m3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根據試驗資料,每增減10kg水泥,其水化熱將使混凝土的溫度相應升降1。2、降低混凝土入模溫度(1)控制混凝土出機溫度和澆筑溫度。在氣溫較高時,可在砂、石堆場和攪拌站上搭設遮陽棚,必要時可向骨料噴射水霧。攪拌混凝土時加入冰塊。用泵機輸送混凝土時

31、,應在泵機上方搭設簡易遮陽裝置,并在整個混凝土水平輸送管道上覆蓋草袋,且經常噴水降溫。(2)在混凝土入模時,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強模內通風,加速模內熱量的散發。3、改善約束條件,削減溫度應力。(1)采取分層或分塊澆筑,合理設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縫,或在適當的位置設置施工后澆帶,以放松約束程度,減少每次澆筑長度的蓄熱量,防止水化熱的積聚,減少溫度應力。(2)墊層表面盡可能壓抹平整、光滑,在其上鋪設卷材滑動層,以減少地基對基礎的約束。(3)在不同標高基礎側立面設置緩沖帶,可鋪設40mm厚的浸瀝青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使基礎混凝土在溫度變化時可自由伸縮。(4)避免鋼筋支架、螺栓固定架的立柱嵌入墊層內而約束基礎

32、變形。4、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1)選擇良好級配的粗骨料和細度模數在2.6以上的中粗砂,嚴格控制其含泥量,并采用二次投料的砂漿裹石或凈漿裹石攪拌工藝,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2)采用二次振搗的方法,即在混凝土經振搗后尚能恢復到塑性狀態之前給予二次振搗,藉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與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減小內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實度和抗拉強度。(3)及時排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和浮漿,保證混凝土密實、強度均勻;在混凝土初凝前用鐵滾筒碾壓數遍,再用木抹子搓平,以閉合泌水收縮裂縫;并加強養護,從而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應齡期的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4)在大體積混凝土內設置必要的溫度配筋,在截面

33、突變和轉角處,底、頂板與墻轉折處,孔洞轉角及周邊,增加斜向構造配筋,以改善應力集中,提高抗裂性。5、加強溫度控制與養護(1)混凝土澆筑后12h內,在混凝土表面鋪一層塑料薄膜,并依據計算保溫材料厚度覆蓋草袋進行保濕保溫養護,使混凝土緩慢降溫,充分發揮徐變特性和應力松馳效應,避免引起急劇的溫度梯度發生。(2)基坑墻柱定位放線后,立即蓄水120mm以上進行養護。(3)混凝土養護期間,要加強混凝土內外溫差的監測工作,核驗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和保溫材料厚度的計算值,掌握不同部位不同深度溫度場升降的變化規律,以便及時采取增減保溫層厚度的措施,確保混凝土中心與表面、表面與大氣之溫差始終控制在25以內,并使降溫

34、速率不超過2d。(4)在結構完成后,抓緊周圍土方回填,避免基礎側面長期暴露。6、在砼中摻加微膨脹劑,可使砼得到補償收縮,減少砼溫差應力。六、施工操作工藝(一)施工人員和機械配置準備1、根據施工特點和技術要求工藝流程,調配足夠的施工隊伍,施工人員40人(雙班制),每班工作時間5小時,具體的時間另作安排。2、采用HBT60混凝土輸送泵機2臺,振動棒10套、平板式震動器3臺。3、在施工過程中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流程施工,底板砼區段劃分和澆筑流向詳附圖。4、作業條件1)施工方案所確定的施工工藝流程,流水作業的劃分,澆筑程序與方法,混凝土運輸與布料方式,方法以及質量標準,安全施工等已交底。2)施工道路

35、、施工現場、水、電、照明已布設。3)施工腳手架,安全防護搭設完畢。4)輸送泵管用25厘鋼筋焊馬凳支承、馬凳裝置的間距不大于2m。5)鋼筋、模板、預埋件、伸縮縫、沉降縫、后澆帶或加強帶支擋,標高控制線等已檢查合格。(二)混凝土供應: 1、大體積混凝土必須在設施完善管理嚴格的商品砼攪拌站拌制。 2、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必須具有相應資質,并應選擇備用攪拌站。 3、對預拌混凝土攪拌站所使用的外加劑,施工單位、工程監理或甲方應派駐專人監督其質量、數量和投料計量;最后復核摻入量應符合要求。 4、混凝土澆筑溫度宜控制在25以內,依照運輸情況計算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和對原材料的溫度要求。(三)、混凝土的場外運輸 1

36、、預拌混凝土的遠距離運輸應使用滾筒式罐車。 2、運送混凝土的車輛應滿足均勻、連續供應混凝土的需要。 3、必須有完善的調度系統和裝備,根據施工情況指揮混凝上的攪拌與運送,減少停滯時間。 4、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第一次裝料時,先用同強度的砂漿0.6m3。運送過程中筒體應保持慢速轉動:卸料前,筒體應加快運轉2030s 后方可卸料。 5、送到現場混凝土的坍落度應隨時檢驗,需調整或分次加入減水劑均應由攪拌站派駐現場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 (四)、混凝土場內運輸與布料 1、地泵場內運輸與布料: 1)受料斗必須配備孔徑為50mm50mm 的振動篩防止個別大顆粒骨料流入泵管,料斗內混凝土上表面距離上口宜為200m

37、m 左右以防止泵入空氣。 2)泵送混凝土前,先將儲料斗內清水從管道泵出,以濕潤和清潔管道,然后壓入同強度的水泥砂漿滑潤管道后,把管內的水和砂漿向外排清,再泵送混凝土。 3)開始壓送混凝土時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時,速度可逐漸加快,并轉入用正常速度進行連續泵送。遇到運轉不正常時,可放慢泵送速度。進行抽吸往復推動數次,以防堵管。 4)泵送混凝土澆筑入模時,端部軟管均勻移動,使每層布料均勻,不應成堆澆筑。 5)泵管向下傾斜輸送混凝土時,應在下斜管的下端設置相當于5 倍落差長度的水平配管, 若與上水平線傾斜度大于70 時應在斜管上端設置排氣活塞。如因施工長度有限,下斜管無法按上述要求長度設置水

38、平配管時,可用彎管或軟管代替,但換算長度仍應滿足5 倍落差的要求。 6)沿地面鋪管,每節管兩端應墊50mml00mm 方木,以便拆裝;向下傾斜輸送時,應搭設寬度不小于lm 的斜道,上鋪腳手板,管兩端墊方木支承,泵管不應直接鋪設在模板、鋼筋上,而應擱置在馬凳或臨時搭設的架子上。 7)泵送將結束時,計算混凝土需要量,并通知攪拌站,避免剩余混凝土過多。 8)混凝土泵送完畢,混凝土泵及管道可采用壓縮空氣推動清洗球清洗,壓力不超過0.7MPa。方法是先安好專用清洗管,再啟動空壓機,漸漸加壓。清洗過程中隨時敲擊輸送管判斷混凝土是否接近排空。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規格分類堆放備用。 9)泵送中途停歇時間不應多于6

39、0min,如超過60min 則應清管。泵管混凝土出口處,管端距模板應大于500mm。 10)只允許使用軟管布料,不允許使用振動器推趕混凝土。在預留凹坑模板或預埋件處,應沿其四周均勻布料。加強對混凝土泵及管道巡回檢查,發現聲音異常或泵管跳動應及時停泵排除故障。 2、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不得大于2m。 3、混凝土在澆筑地點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檢查2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試驗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2002)的有關規定。 混凝土實測的坍落度與要求坍落度之間的偏差應不大于20mm。 (五)、混凝土澆筑 1、混凝土澆筑可根據面積大小和混凝土供應能力采取斜面分層連續澆筑,分

40、層厚度300500mm 且不大于震動棒長1.25 倍。2、澆筑混凝土時間應按下表控制。摻外加劑時由試驗確定,但最長不得大于初凝時間減90min。 混凝土攪拌至澆筑完的最大延續時間(min) 3、混凝土澆筑宜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進,逐層上升。澆筑時,要在下一層混凝土初凝之前澆筑上一層混凝土,避免產生冷縫,并將表面泌水及時排走。 4、振搗混凝土應使用高頻振動器,振動器的插點間距為1.5 倍振動器的作用半徑,防止漏振。振動器插點要均勻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邊格形”的次序移動,不應混用以免造成混亂而產生漏振。每一插點要撐握好振搗時間,過短不易搗實,過長可能引起混凝土產生離析現象。

41、5、混凝土的振搗:振搗時做到快插慢撥,快插是為了防止先將表面混凝土振實而與下面混凝土產生分層、離析現象;慢拔是為了使混凝土填滿振動棒抽出時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搗過程中,應將振搗棒上下略作抽動,以便上下振動均勻,插點有序,振搗時間要掌握好,不要過長,也不要過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間,宜在混凝土表面泛漿,不出現氣泡為止。在振搗過程中,不得觸及鋼筋,模板,以免其發生移位,出現跑模、墻柱插筋移位現象。振搗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約50mm,以消除上下層之間冷縫,確保混凝土質量。根據混凝土泵送時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個澆筑帶的前后,中部布置三道振搗器,這樣通過混凝土的振動流淌達到均勻鋪設要求。

42、6、振搗完一段后,應隨時拉線控制好標高,用鋁合金尺刮平,用木抹子拍平拍實搓毛。7、混凝土澆筑搭接時間不得超過45分鐘七、保證質量控制措施現場安排專人嚴格控制商品砼的坍落度是否符合配合比要求,隨時把監控情況和攪拌站調度員協商,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利用豎向鋼筋標明混凝土板面標高,設專人現場指揮澆筑,大承臺、集水坑、核心筒特別注意要對稱下料,避免鋼筋移位。(一)主控項目 1、大體積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大體積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大體積防水混凝土后澆帶、埋設件等設置和構造,均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 4、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43、,抗滲壓力與混凝土的膨脹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大體積混凝土的含堿量應符合規范要求。 (二) 一般項目 1、大體積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應堅實、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窩等缺陷;埋設件位置應正確。 2、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 3、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其允許偏差為+15mm、-l0mm;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其允許偏差為l0mm。 4、底板結構允許偏差(mm): 軸線 15 標高 10 電梯井長寬對定位中心 +25,0 表面平整 82m 預埋件中心 10 預埋螺栓 5 (三) 檢驗數量 1、防水混凝土抗滲性能,應采用標準條件下養護混凝土抗滲試件的試

44、驗結果評定。試件應在澆筑地點制作。 連續澆筑混凝土每500m3 應留置一組抗滲試件(一組為6 個抗滲試件),且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采用預拌混凝土的抗滲試件,留置組數應視結構的規模和要求而定。抗滲性能試驗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GBJ82)的有關規定。 2、用于檢查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 混凝土標養抗壓試塊每200m3留置一組;養護條件203,相對濕度90%以上,養護齡期不少于28天,同條件試塊的組數根據實際需要確定。3、底板混凝土外觀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混凝土外露面積每100m2 抽查1 處,每處10m2, 且不得少于3 處;細部構造應按全數檢

45、查。 八、保證安全控制措施 (一) 安全措施 1、所有機械設備均需設漏電保護。 2、所有機電設備均需按規定進行試運轉,正常后投入使用。 3、基坑周圍設圍護攔桿。 4、現場應有足夠的照明,動力、照明線需埋地或設專用電桿架空敷設。 5、馬凳應牢固,穩定具有足夠承載力。 6、振動器操作人員應著絕緣靴和手套。 (二)泵車澆筑混凝土安全措施 1、泵車外伸支腿底部應設木板或鋼板支墊,泵車離基坑的安全距離為3m;布料桿伸長時,其端頭到高壓電纜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應不小于8m。 2、泵車布料桿采取側向伸出布料時,應進行穩定性驗算,使傾覆力矩小于穩定力矩。嚴禁利用布料桿作起重使用。 3、泵送混凝土作業過程中,軟管

46、末端出口與澆筑面應保持0.5lm,防止埋入混凝土內, 造成管內瞬時壓力增高爆管傷人。 4、泵車應避免經常處于高壓下工作,泵車停歇后再啟動時,要注意表壓是否正常;預防堵管和爆管。 (三)地泵澆筑混凝土安全措施1、泵管應敷設在牢固的專用支架上,轉彎處設有支撐的井式架固定。 2、泵受料斗的高度應保證混凝土壓力,防止吸入空氣發生氣錘現象。 3、發生堵管現象應將泵機反轉使混凝土退回料斗后再正轉小行程泵送。無效時需拆管排堵。 4、檢修設備時必須先行卸壓。 5、拆除管道接頭應先行多次反抽卸除管內壓力。 6、清洗管道不準壓力水與壓縮空氣同時使用,水洗中可改氣洗,但氣洗中途嚴禁改用水洗,在最后10m 應緩慢減壓。 7、清管時,管端應設安全擋板并嚴禁管端前方站人,以防射傷。


注意事項

本文(深圳地鐵蛇口西車輛段上蓋物業主體工程單身宿舍樓轉換層大體積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29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临澧县| 澄城县| 丘北县| 柞水县| 伊吾县| 平顶山市| 葫芦岛市| 东乌| 铁力市| 玛多县| 靖西县| 益阳市| 无棣县| 龙山县| 孟村| 聂拉木县| 湘西| 兰坪| 武安市| 萝北县| 垦利县| 西华县| 泸州市| 天柱县| 九寨沟县| 连州市| 平邑县| 黑水县| 九龙县| 新昌县| 龙岩市| 句容市| 射阳县| 定兴县| 潮安县| 绥化市| 中超| 玛纳斯县| 隆子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