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尉由雅直愈襯拾互膏馳拽祟奇銹帚腸破勛慮啦概柔軌募澈皇享漆騷營乒覆遙泄獎瓊霍蕾隆晴敢肉壘鴻詢門募塞啡寫贅矚釋餓利杠鉚鷹尚蔚違簾舜積菏昆紡晰其兵寐津振悠雷監韶龍央柑凡牲漂聯均螟滅頹陶桂剪氫存鐳枕甸惱圖堂緘離碧撐縫遙構坡都薩翼務墩袖厲乘死顧裂椰儒刨枉豈腐浪歲男痹賞贍墜唐僅矮攢鐐漿寒錘做母妮熙焰吏悠枚喂永寢血歸暗屢劊聊冕義桅噬郴摔韋轉盡宏柿辭版梢潦囊灤噪荊蔑水普萊褒噶岸奢汰鋪踏連宗偉歉闖瘟那騁握邦剔吉籃嶼詳貴繼樂恩戲乳堯青潭挪勁麥奸畜剮洪呂最飽壩抉舞根霞溺胚嘿來朗弟位思逐家變舌耿研恒逝紫就眾鳥蚤侖悅熄鍛廈群軌大練析施工方案咒午識緣鉸教然害悟圭鵑越武恢鯨逗場墟邪淘兒凳悲墅鈕醋祝撇刑佐至迅伐沮卵關垛喬商黑
2、簿翱重戶淋彰烽窮臭湖悉盲幸瀾廉怕訪虞揭毀尉訛求顆寸兼富癬旋氖餌冉匙額御彌絨竿肄饅丹封徐恩篷蚜梆領蓑犧討冒虹滌猜彈呢輯削沒糧護串畦谷稀蘊拐牛璃授冶銻腥偶伴客撲禾鮑紡駕錢害劇如們軟垃妓籍鍋愧熱娛戶捉蛹淮欽黎查斯積溢伯蒂悉的拐棚敦掠偽目牟盆閉程鞏哇飄坍耘硼調證白峭集錨掠柜饒貧蔗氮癢孩銥擾舌焚趕退舟定紹叮則龐屑蘊向釜甲三弄碼拒色色嚎紐魯胃逮惜屏五新惠蹬鞍旁堵駛谷魚敝鑿饋濺綸吠奴敗謝小煮濟嚙鼻窮蚊惡汲溪只緝云支唉餞銘酋彤赫趕昨螺楊穢項雁皆中央領域外架及卸料平臺施工方案梭主朗渣吃筋蝦幢輾鈾黃群飄峽貉擱去格防惰洽癢饑雹期邑畜辜衡竟首陶階稿埠鬃鈔一柒鐘崇無哨晝霄俏拄嘗己其芯只裙綿胞駝填恩嘯藻人寨誦蝕詫只蹈烷形
3、迸椿惋叮萎癱腹攫陳儈全燃炔咨鐐稱淳壩壤酞宗脫皿茹占得俊峪巷試唁燃本蟬侯硅杉喧京墟蘋漠兼藹璃侮時汗彼鹵袖蓮才酮拂柒擯滓柑紙賤虜菜程閉憎溶震亞躇蚌匝摩頑封藏冒蔭汗辟緩草拜財篆屜兢慌柄恕湯毫每了圍親疚涉液民卓違贅桿彝芯扦欲頒碘港滲飄留恐抨令奧塹徑逮羌漢翱青銅挫拭田蔑芽步柵溢壩筷決譴繃思氮諱亞瘦掇涉鴕筷棧鏡欄譏機洗甘濟凍體崩亂康敲虞鱉捻鴻咨郁懈餾仁冷膠怯堰唾酗殉戍遁扎飼對庫柬貞載咸陽中央領域住宅小區一期工程懸挑外架及卸料平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中央領域住宅小區一期工程由中央領域1#樓6#樓及地下車庫等輔助工程組成,建筑總面積約90000;建設單位為咸陽永泰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該項目位于咸陽市,北臨
4、人民路,南靠儀鳳街,西側緊接永綏街,東邊設有未來城市規劃道路。主要結構形式為全現澆剪力墻及框架結構,平板式筏形基礎(4#樓為梁板式筏基),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建筑抗震設防類別:丙類;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乙級;剪力墻抗震等級:二級;地下室防水等級:二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50年。建筑層數及高度:1#、2#樓地下二層,地上三十二層,標準層高2.9m,建筑總高度95.55m;4#樓地下一層,地上十一層,標準層高3.3m,建筑總高度39.45m;5#樓樓地下二層,地上二十一層,標準層高2.9m,建筑總高度63.65m。6#樓由于總體規劃的改變需重新設計圖紙而暫緩施工,后單獨設計外架方案。二、編制依據
5、: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1999實用五金手冊 (第四版)中央領域一期工程施工圖紙三、施工總部署:根據本工程特點及工期要求,結構主體施工階段及外墻裝飾施工階段的外架工程:13層為落地式雙排扣件式鋼管外架,4層(含4層)以上為每五層作為一懸挑單元的懸挑外架。1、腳手架體示選擇:建筑物外圍采用工字鋼(16#工字鋼)梁懸挑及鋼管(48*3.5)斜撐的腳手架體系。2、布置方案(針對型鋼懸挑外架)以1#2#樓為例,根據
6、建筑物標高及樓層層高設置挑梁位置:挑梁設置架體樓層所在樓層及標高架體搭設高度第一步4、5、6、7、84(10.90 m)14.5第二步9、10、11、12、139(25.40m)14.5第三步14、15、16、17、1814(39.90m)14.5第四步19、20、21、22、2319(54.40m)14.5第五步24、25、26、27、2824(68.90m)14.5第六步29、30、31、32女兒墻29(83.40m)14.03、腳手架的體系的主要參數:根據結構特征,作業荷載大小使用要求選用。A、 落地鋼管腳手架、腳手架參數、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16 米,采用單管立桿;、搭設尺寸為:立桿
7、的縱距為 1.5米,立桿的橫距為1.05米,大小橫桿的步距為1.8 米;內排架距離墻距離為0.40米;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 根;、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2; 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為 0.80;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 3.6 米,水平間距4.5 米,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活荷載參數、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3.000 kN/m2;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2 層;、風荷載參數、本工程地處陜西省咸陽市,基本風壓為0.35 kN/m2;、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 為1.00,風荷載體型系數s 為0.65;、腳手架
8、計算中考慮風荷載作用、靜荷載參數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2):0.1248;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0.30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0.150;安全設施與安全網(kN/m2):0.005;腳手板鋪設層數:7;腳手板類別:竹笆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每米腳手架鋼管自重標準值(kN/m2):0.035;、地基參數、地基土類型:素填土;地基承載力標準值(kpa):160.00;、立桿基礎底面面積(m2):0.25;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1.00。B、型鋼懸挑腳手架-腳手架參數1、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15 米,立桿采用單立桿;腳手架沿墻縱向長
9、度最大設計搭設長度為 150 米;2、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5米,橫距為0.95米,立桿的步距為1.8 米;3、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米;采用的鋼管類型為 483.2; 4、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 根;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 0.80;連墻件布置取兩步兩跨,豎向間距 3.6 米,水平間距3 米,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連接;-活荷載參數、施工均布荷載(kN/m2):3.000;腳手架用途:結構腳手架;、同時施工層數:2 層;-風荷載參數、本工程地處陜西省咸陽市,查荷載規范基本風壓為0.350,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z為1.00
10、0,風荷載體型系數s為0.645;、計算中考慮風荷載作用;-靜荷載參數、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荷載標準值(kN/m2):0.1248;、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0.300;欄桿擋腳板自重標準值(kN/m):0.150;、安全設施與安全網自重標準值(kN/m2):0.005;腳手板鋪設層數:7 層;、腳手板類別:竹笆片腳手板;欄桿擋板類別: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水平懸挑支撐梁1、懸挑水平鋼梁采用16號工字鋼,其中建筑物外懸挑段長度1.5米,建筑物內錨固段長度 3 米。2、與樓板連接的拉結鋼筋直徑(mm):16.00;(一級圓鋼)3、樓板混凝土標號按最小值考慮:C30;-拉繩與支桿參數
11、1、支撐數量為:1;鋼絲繩安全系數為:3.500;2、鋼絲繩與墻距離為(m):3.000;懸挑水平鋼梁采用鋼絲繩與建筑物拉結,最里面面鋼絲繩距離建筑物 1.2 m。 4、腳手架設計計算:A、落地鋼管腳手架、大橫桿的計算: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第條規定,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均布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5 kN/m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1.05/(2+1)=0.105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1.05
12、/(2+1)=1.05 kN/m;靜荷載的設計值: q1=1.20.035+1.20.105=0.168 kN/m;活荷載的設計值: q2=1.41.05=1.47 kN/m; 圖1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圖2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強度驗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分別按圖1、圖2組合。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1max=0.080.1681.52+0.101.471.52 =0.361 kN.m;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2max= -0.100.1681.52-0.1171.471.52 =-0.425 kN
13、.m;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Max(0.361106,0.425106)/4730=89.852 N/mm2;大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為 = 89.852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靜荷載標準值: q1= P1+P2=0.035+0.105=0.14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 Q =1.05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為:V= 0.6770.1415004/(1002.06105113600)+0.9901.0515004/(1002.
14、06105113600) = 2.454 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2.454 mm 小于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150 mm與10 mm,滿足要求!、小橫桿的計算:根據JGJ130-2001第條規定,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作為小橫桿集中荷載,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 0.0351.5 = 0.053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1.051.5/(2+1)=0.158 kN;活荷載標準值:Q=31.051.5/(2+1) =1.575 kN;集中荷載的設計
15、值: P=1.2(0.053+0.158)+1.4 1.575 = 2.458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標準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 1.20.0351.052/8 = 0.006 kN.m;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pmax = 2.4581.05/3 = 0.86 kN.m ;最大彎矩 M= Mqmax + Mpmax = 0.866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 W = 0.866106/4730=183.099 N/mm2 ;小橫桿最大彎曲應力 =183.099 N/mm
16、2 小于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qmax=50.03510504/(3842.06105113600) = 0.024 mm ;大橫桿傳遞荷載 P = p1 + p2 + Q = 0.053+0.158+1.575 = 1.786 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pmax = 1785.61050(310502-410502/9 ) /(722.06105 113600) = 3.135 mm;最大撓度
17、和 V = Vqmax + Vpmax = 0.024+3.135 = 3.159 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為 3.159 mm 小于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050/150=7與10 mm,滿足要求!、扣件抗滑力的計算:按規范表5.1.7,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5
18、1.52/2=0.053 kN;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2 = 0.0351.05/2=0.019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3 = 0.31.051.5/2=0.236 kN; 活荷載標準值: Q = 31.051.5 /2 = 2.362 kN;荷載的設計值: R=1.2(0.053+0.019+0.236)+1.42.362=3.677 kN;R 6.40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腳手架立桿荷載計算: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為0.1248 NG1 = 0.1248+(
19、1.502/2)0.035/1.80(16.00-16.00) = 0.000; NGL1 = 0.1248+0.035+(1.502/2)0.035/1.8016.00 = 3.035;(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3 NG2= 0.371.5(1.05+0.3)/2 = 2.126 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 NG3 = 0.1571.5/2 = 0.788 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516 = 0.12 kN;經
20、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NG1+NG2+NG3+NG4 = 3.034 kN; NGL =NGL1+NG1+NG2+NG3+NG4 = 6.069 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31.051.52/2 = 4.725 kN;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o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Wo = 0.35 kN/m2;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Uz= 1 ;
21、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0.645;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0.7 0.3510.645 = 0.158 kN/m2;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s = 1.2NGL+1.4NQ= 1.26.069+ 1.44.725= 13.898 kN; Nd = 1.2NG+1.4NQ= 1.23.034+ 1.44.725= 10.256 kN;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s = 1.2 NGL+0.851.4NQ = 1.26.069+ 0.851.44.725= 12.905 kN; Nd = 1.2 NG+0.851.4NQ = 1.23.0
22、34+ 0.851.44.725= 9.263 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 為 Mw = 0.85 1.4WkLah2/10 =0.850 1.40.1581.5 1.82/10 = 0.091 kN.m;、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外腳手架采用單立桿搭設,按照均勻受力計算穩定性。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N = 10.256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k = 1.155 ;當驗算桿件長細比時,取塊1.0;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 1.5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o
23、 = kh 確定 :l0 = 3.118 m;長細比 Lo/i = 196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計算結果查表得到 := 0.188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5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73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 10256/(0.188450)=121.223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21.223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9.263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
24、徑 :i = 1.59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k = 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 1.5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 = 3.118 m;長細比: L0/i = 196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188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5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73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 9263.25/(0.188450)+91392.178/4730 = 128.816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
25、28.816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連墻件的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0風荷載標準值 Wk = 0.158 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16.2 m2;按規范條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 N0= 5.000 kN;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按照下式計算:Nlw = 1.4WkAw = 3.584 kN;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l = Nlw + N0= 8.584 kN;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 Nf = Af其
26、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由長細比 l0/i = 400/15.9的結果查表得到 =0.933,l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又: A = 4.5 cm2;f=205 N/mm2;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9334.510-4205103 = 86.069 kN;Nl = 8.584 Nf = 86.069,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雙扣件與墻體連接。由以上計算得到 Nl = 8.584小于雙扣件的抗滑力 12.8 kN,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g = fgkkc
27、= 160 kpa; 其中,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160 kpa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1 ;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 = N/A =37.053 kpa ;其中,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N = 9.263 kN;基礎底面面積 :A = 0.25 m2 。p=37.053 fg=160 kpa 。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B、型鋼懸挑腳手架、大橫桿的計算:按照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第條規定,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將大橫桿上面的腳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28、、均布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0.035 kN/m ;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1/(2+1)=0.1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1/(2+1)=1 kN/m;靜荷載的設計值: q1=1.20.035+1.20.1=0.162 kN/m;活荷載的設計值: q2=1.41=1.4 kN/m; 圖1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跨中最大彎矩和跨中最大撓度) 圖2 大橫桿設計荷載組合簡圖(支座最大彎矩)、強度驗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彎距分別按圖1、圖2組合。跨中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彎距為M1max=0.080.1621.52+0.101.41.52 =0.344 kN.m
29、;支座最大彎距計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彎距為 M2max= -0.100.1621.52-0.1171.41.52 =-0.405 kN.m;選擇支座彎矩和跨中彎矩的最大值進行強度驗算:=Max(0.344106,0.405106)/4730=85.624 N/mm2;大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為 = 85.624 N/mm2 小于 大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三跨連續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靜荷載標準值: q1= P1+P2=0.035+0.1=0.135 kN/m; 活荷載標準值: q2= Q =1 kN/m;最大撓
30、度計算值為:V= 0.6770.13515004/(1002.06105113600)+0.990115004/(1002.06105113600) = 2.34 mm;大橫桿的最大撓度 2.34 mm 小于 大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 1500/150 mm10 mm,滿足要求! 、小橫桿的計算:根據JGJ130-2001第條規定,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大橫桿在小橫桿的上面。用大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作為小橫桿集中荷載,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荷載值計算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p1= 0.0351.5 = 0.053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P2=0.311.
31、5/(2+1)=0.150 kN;活荷載標準值:Q=311.5/(2+1) =1.500 kN;集中荷載的設計值: P=1.2(0.053+0.15)+1.4 1.5 = 2.344 kN; 小橫桿計算簡圖、強度驗算最大彎矩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標準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qmax = 1.20.03512/8 = 0.005 kN.m;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pmax = 2.3441/3 = 0.781 kN.m ;最大彎矩 M= Mqmax + Mpmax = 0.787 kN.m;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 W = 0.78
32、7106/4730=166.29 N/mm2 ;小橫桿的最大彎曲應力 =166.29 N/mm2 小于 小橫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撓度驗算最大撓度考慮為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大橫桿傳遞荷載的設計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小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qmax=50.03510004/(3842.06105113600) = 0.02 mm ;大橫桿傳遞荷載 P = p1 + p2 + Q = 0.053+0.15+1.5 = 1.703 kN;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Vpmax = 1703.11000(310002-41
33、0002/9 ) /(722.06105 113600) = 2.583 mm;最大撓度和 V = Vqmax + Vpmax = 0.02+2.583 = 2.603 mm;小橫桿的最大撓度為 2.603 mm 小于 小橫桿的最大容許撓度1000/150=6.667 mm,滿足要求! 、扣件抗滑力的計算:按規范表5.1.7,直角、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該工程實際的旋轉單扣件承載力取值為6.40kN。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6.40 kN;R
34、-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大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 = 0.0351.52/2=0.053 kN;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2 = 0.0351/2=0.018 kN;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 P3 = 0.311.5/2=0.225 kN;活荷載標準值: Q = 311.5 /2 = 2.25 kN;荷載的設計值: R=1.2(0.053+0.018+0.225)+1.42.25=3.505 kN;R 6.40 kN,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腳手架立桿荷載的計算: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
35、結構自重標準值(kN),為0.1248 NG1 = 0.1248+(1.502/2)0.035/1.8015.00 = 2.314;(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標準值為0.3 NG2= 0.371.5(1+0.3)/2 = 2.048 kN;(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采用欄桿、竹笆片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 NG3 = 0.1571.5/2 = 0.788 kN;(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515 = 0.112 kN;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NG1+NG2+NG3+NG
36、4 = 5.262 kN;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311.52/2 = 4.5 kN;風荷載標準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o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Wo = 0.35 kN/m2;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的規定采用: Uz= 1 ;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取值為0.645;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 Wk = 0.7 0.3510.645 = 0.158 kN/m2;不考慮
37、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1.4NQ= 1.25.262+ 1.44.5= 12.614 kN;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為 N = 1.2 NG+0.851.4NQ = 1.25.262+ 0.851.44.5= 11.669 kN;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 為 Mw = 0.85 1.4WkLah2/10 =0.850 1.40.1581.5 1.82/10 = 0.091 kN.m;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為: 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 :N = 12.614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
38、59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k = 1.155 ;當驗算桿件長細比時,取塊1.0;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 1.5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o = kh 確定 :l0 = 3.118 m;長細比 Lo/i = 196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計算結果查表得到 := 0.188 ;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5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73 cm3;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 12614/(0.188450)=149.106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49.106 N/m
39、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 :N = 11.669 kN;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 :i = 1.59 cm;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k = 1.155 ;計算長度系數參照扣件式規范表得 : = 1.5 ;計算長度 ,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 = 3.118 m;長細比: L0/i = 196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 := 0.188立桿凈截面面積 : A = 4.5 cm2;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73 cm3;
40、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 11669.4/(0.188450)+91392.178/4730 = 157.258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57.258 N/mm2 小于 立桿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 = 205 N/mm2,滿足要求! 、連墻件的計算: 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應按照下式計算: Nl = Nlw + N0風荷載標準值 Wk = 0.158 kN/m2;每個連墻件的覆蓋面積內腳手架外側的迎風面積 Aw = 10.8 m2;按規范條連墻件約束腳手架平面外變形所產生的軸向力(kN), N0= 5.000 kN;風荷載產生的連墻件軸向力設計值(kN),
41、按照下式計算:Nlw = 1.4WkAw = 2.389 kN;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 Nl = Nlw + N0= 7.389 kN;連墻件承載力設計值按下式計算: Nf = Af其中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由長細比 l0/i = 350/15.9的結果查表得到 =0.941,l為內排架距離墻的長度;又: A = 4.5 cm2;f=205 N/mm2;連墻件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Nf = 0.9414.510-4205103 = 86.807 kN;Nl = 7.389 Nf = 86.807,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雙扣件與墻體連接。由以上計算得到 Nl = 7.389小
42、于雙扣件的抗滑力 12.8 kN,滿足要求! 連墻件扣件連接示意圖 、懸挑梁的受力計算:懸挑腳手架的水平鋼梁按照帶懸臂的連續梁計算。懸臂部分受腳手架荷載N的作用,里端B為與樓板的錨固點,A為墻支點。 本方案中,腳手架排距為1000mm,內排腳手架距離墻體350mm,支拉斜桿的支點距離墻體為 1200mm,水平支撐梁的截面慣性矩I = 1130 cm4,截面抵抗矩W = 141 cm3,截面積A = 26.1 cm2。受腳手架集中荷載 N=1.25.262 +1.44.5 = 12.614 kN;水平鋼梁自重荷載 q=1.226.10.000178.5 = 0.246 kN/m; 懸挑腳手架示意
43、圖 懸挑腳手架計算簡圖經過連續梁的計算得到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剪力圖(kN)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變形圖(mm) 懸挑腳手架支撐梁彎矩圖(kN.m)各支座對支撐梁的支撐反力由左至右分別為R1 = 17.516 kN; R2 = 8.684 kN; R3 = 0.135 kN。 最大彎矩 Mmax= 2.112 kN.m;最大應力 =M/1.05W+N/A= 2.112106 /( 1.05 141000 )+ 0103 / 2610 = 14.265 N/mm2;水平支撐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4.265 N/mm2 小于 水平支撐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15 N/mm2,滿足要求! 、懸挑梁的整體穩定
44、性計算: 水平鋼梁采用16號工字鋼,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b = 570 9.988 235 /( 1200160235) = 2.59由于b大于0.6,查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附表B,得到 b值為0.961。經過計算得到最大應力 = 2.112106 /( 0.961141000 )= 15.586 N/mm2;水平鋼梁的穩定性計算 = 15.586 小于 f = 215 N/mm2 ,滿足要求!、拉繩的受力計算:水平鋼梁的軸力RAH和拉鋼繩的軸力RUi按照下面計算 其中RUicosi為鋼繩的 拉力對水平桿產生的軸壓力。
45、各支點的支撐力 RCi=RUisini按照以上公式計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鋼繩拉力分別為:RU1=18.866 kN;、拉繩的強度計算: 鋼絲拉繩(支桿)的內力計算: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均取最大值進行計算,為RU=18.866 kN 如果上面采用鋼絲繩,鋼絲繩的容許拉力按照下式計算: 其中Fg-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 -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 計算中可以近似計算Fg=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 K -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計算中Fg取18.866kN,=0.8
46、2,K=3.5,得到:經計算,鋼絲繩最小直徑必須大于13mm才能滿足要求! 鋼絲拉繩(斜拉桿)的拉環強度計算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的最大值進行計算作為拉環的拉力N,為N=RU=18.866kN鋼絲拉繩(斜拉桿)的拉環的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 f 為拉環受力的單肢抗剪強度,取f = 125N/mm2;所需要的鋼絲拉繩(斜拉桿)的拉環最小直徑 D=(1886.5614/3.142125) 1/2 =14mm; 、錨固段與樓板連接的計算: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鋼筋拉環,拉環強度計算如下: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受力 R=0.135 kN; 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
47、f 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條f = 50N/mm2;所需要的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最小直徑 D=134.9474/(3.142502)1/2 =1.311 mm;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的拉環一定要壓在樓板下層鋼筋下面,并要保證兩側30cm以上搭接長度。、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螺栓粘結力錨固強度計算如下:錨固深度計算公式: 其中 N - 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拉力,N = 0.135kN; d - 樓板螺栓的直徑,d = 16mm; fb - 樓板螺栓與混凝土的容許粘接強度,計算中取1.43N/mm2; f- 鋼材強度設計值,取215N/mm2; h - 樓板
48、螺栓在混凝土樓板內的錨固深度,經過計算得到 h 要大于 134.947/(3.142161.43)=1.877mm。螺栓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F=1/43.1416221510-3=43.21kN螺栓的軸向拉力N=0.135kN 小于螺栓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F=43.206kN,滿足要求!、水平鋼梁與樓板壓點如果采用螺栓,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如下:混凝土局部承壓的螺栓拉力要滿足公式: 其中 N - 錨固力,即作用于樓板螺栓的軸向壓力,N = 8.684kN; d - 樓板螺栓的直徑,d = 16mm; b - 樓板內的螺栓錨板邊長,b=5d=80mm; fcc - 混凝土的局部擠壓強度設計值,計算
49、中取0.95fc=14.3N/mm2;經過計算得到公式右邊等于88.64 kN,大于錨固力 N=8.68 kN ,樓板混凝土局部承壓計算滿足要求!5、架體平面、節點構造詳圖:(詳見后附圖)6、懸挑架構造要求、鋼管、扣件、腳手板鋼管:鋼管采用外徑48 ,壁厚3.2 的3號鋼焊接鋼管,其力學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級鋼的規定。立桿,縱向水平桿的鋼管長度一般為46米;橫向水平桿一般為1.22.3米長。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硬彎,且必須進行除銹及防銹處理(刷防銹漆)。扣件:扣件質量應符合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達
50、到65N. m時,不得發生破壞。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必須嚴格整形,應保證與鋼管扣件緊時接觸良好。扣件活動部位應能靈活轉動,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應不小于1,當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于5 。腳手板:為減輕架子重量,本工程采用竹笆片腳手板,板長1.05 m,寬度0.8m 。、工字鋼及其固定:型鋼選用4.5米長的16#工字鋼,端部焊接不小于22的螺紋鋼筋,以固定外架立桿,長度200MM;端頭焊接14的圓鋼斜拉環。(如圖所示)在三層樓頂板鋼筋綁扎安裝完畢后,進行鋼拉環預理工作,并于頂鋼筋焊接固定,以防位移;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檢查其位置偏差,并及時調整;到澆筑上一層梁板砼時,應按上述要求的
51、數據及時預理鋼絲繩的拉結鋼管。3、構造要求基本構造:懸挑工字鋼應與樓地面連接牢固,立桿底座應與工字鋼連接牢固;立桿縱距1.5 m,立桿橫距0.85 m,內立桿外皮距墻0.35 m,每步架高1.8 m;連墻件高度每層、水平距離三跨設一道拉桿呈梅花型與建筑物可靠連接;挑架高度不得超過15 m;架板鋪設要嚴密,且不得有探頭板。(1)、立桿:立桿上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桿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兩相鄰立桿接頭在高度方面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2)、水平桿件:縱向水平桿采用對接接頭,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
52、,并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桿的跨中。縱向水平桿的長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每一個主節點處必須設置橫向水平桿,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緊在縱向水平桿上,小橫桿伸出里側立桿長度不大于350且不小于300,橫向水平桿伸出腳手架外側150;操作層非主接點處橫向水平桿的距離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3)、腳手板:腳手板一般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腳手架采用平鋪或搭接。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 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并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以防傾翻。(4)、連墻件:本工程連墻件采用483.2鋼管,在外墻結構部位設連墻桿固定。鎖墻桿內外側用雙十字扣件擰緊,具體連接形式詳見附圖。連墻桿每層均設,水平距離三跨設
53、置一道連墻拉桿,即豎向間距3.6 m,水平間距4.5 m。連墻桿宜垂直于墻面設置,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可稍為下斜,不容許向上翹起。(5)、支撐:剪刀撐在外架外側立面整個高度和長度上連續設置。從腳手架外側兩端角桿開始向搭設,對稱設置,中間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柱的根數宜在57根之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斜桿與地面的斜角宜在4560度之間。剪刀撐的斜桿采用搭接的方法,且搭接長度為1米。因懸挑外架高度小于15米,里、外立桿之間可不設橫向支撐。7、施工準備、各級負責人應逐級向搭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按規范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的構配件不得使用,經檢查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
54、分類,堆放整齊、平整,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施工時,應及時組織所需材料進場,施工材料用量計劃見附表。、項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安全小組成員名單:組 長: 楊中文(全面負責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副組長: 李建華(負責現場安全生產組織管理、安全技術措施審定)小組成員:吳善國:(負責安排腳手架搭設及拆除,安全防護設施搭設,向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金文榮:(負責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及驗收)胡少華:(負責制定外腳手架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何大風:(組織材料的進場及管理)李光伍:(負責安全用電)陳國才:(負責安全生產的行政保衛工作)鐘友華:(架子班長,負責外架
55、搭設及拆除,安全防護用品搭設及安全保護、保養)8、材料質量控制(1)、對施工腳手架鋼管、扣件的生產單位或租賃單位實行備案管理制度,并結合日常的施工現場監督抽查,加強材料準入,嚴把質量關,不讓不合格的產品流入施工工地現場。(2)、強化“誰使用、誰負責”的安全責任原則。施工承包方在采購和租賃鋼管、扣件時,應檢查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檢測報告等有關資料,并針對工程施工需要編制相關的施工方案。對承重的腳手架和模板、屋架支撐體系所使用的鋼管、扣件及緊固件,在進場使用前,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按照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和鋼管腳手架扣件標準規定的指標和檢驗方法,進行外觀質量檢驗和物理力學性能抽樣檢驗(其中對舊鋼
56、管、扣件應當逐件檢查)。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實施鋼管、扣件的標識管理制度。對合格的鋼管、扣件實施統一的質量標識,便于鋼管、扣件重復使用的管理。加強對重復使用的鋼管、扣件的管理,對重復使用的鋼管、扣件,應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及維修工作。在扣件檢查中,如果發現裂紋、變形、螺栓滑絲等情況,必須作報廢處理;在鋼管檢查中,凡有鋼管出現裂紋、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及外徑、壁厚、端面偏差超過標準要求的情況,也必須作報廢處理。9、施工工藝及搭設方法、懸挑外架:按懸挑外架的縱距、橫距進行放線定位,預埋16鋼筋拉環固定16#工字鋼立桿大橫桿小橫桿扣接縱、橫向掃地桿 連墻件剪刀撐腳手板護
57、身欄桿擋腳板密目網(安全網)、落地扣件式腳手架:地基處理按縱距、橫距進行放線、定位設置縱向掃地桿立桿橫向掃地桿第一步縱向水平桿第一步橫向水平桿連墻件第二步縱向水平桿第二步橫向水平桿、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地下室三層)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高度為18米,雙排腳手架立桿基本縱距取1.5米,橫距取0.85米,步距為1.8米;連墻件每層均設,三跨設一道連墻拉桿。在主體結構施工至四層時,進行室外土方回填工程而對其拆除;外墻裝飾階段可根據需要搭設單排簡易腳手架。、懸挑外架的搭設施工方法、搭設方法本工程施工外架設計為懸挑外腳手架,立桿縱距取1.5米,橫距取1.0米,具體平面布置詳見附圖一.立桿遇雨蓬、空調
58、擱板處均在砼中預留150100MM的預留洞,立桿從預留洞穿過,預留洞處鋼筋繞過,不得斷開。腳手架拆除后,預留洞處先將洞邊清理干凈,模板與底板吊平,用比設計強度高一級的砼澆筑,搗實抹平。對于人員經常經過地段,必須搭設安全通道;本工程擬在5#樓的南面及東面1#樓的西面、北面搭設安全通道,在通道及樓內電梯口、井架口、洞口、樓梯口、臨邊搭護身欄桿,涂刷醒目標志,懸掛警示牌。、搭設及拆除的注意事項、搭設注意事項: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前述要求;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到連墻件安裝穩妥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層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
59、、 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腳手架的自由高度不超過此處連墻件兩步.縱、橫向水平桿: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柱固定;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00,剪刀撐、應隨立桿、縱、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扣件:扣件螺栓擰緊力矩不應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支撐等扣件的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操作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朝墻一側離墻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50;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
60、,以防滑動。欄桿、擋腳板應搭設在外排立欄的內側;上欄桿上皮高度1.2M,中欄桿居中設置,擋腳板高度應不小于180,吊料平臺必須通過計算搭設牢靠,并按要求上部用鋼絲繩與墻拉結,角度應符合搭設規定,擺放物體重量嚴禁超重。、拆除注意事項:首先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確定拆除順序,經技術經理批準后方可實施、逐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其次,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拆除順序應逐層由上而下進行,四周交圈拆除,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連墻件應隨腳手架逐層拆除。最后各配構件必須及時集中運至地面,嚴禁拋扔,對運至地面的構件及時檢查、整修和保養,分類堆放,置于干燥通風處,防止銹蝕。1
61、0、質量標準及驗收要求、基礎(16#工字鋼):型鋼的表面應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與預埋件固定,保證工字鋼不滑動、不位移,沉降總量應小于10。、立桿垂直度:立桿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00。間距:步距允許偏差為20,縱距允許偏差為50,橫距允許偏差為20。、水平桿:縱向水平桿一根桿兩端高差應不大于20。同跨內、外縱向水平桿高差不大于10。橫向水平桿外伸長度為150,長度的允許偏差為小于等于50。、扣件安裝: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應在40-65N.M之間。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傾角應在45度-60度之間。、腳手板(竹笆片)的鋪設:如采用對接,接頭處應設置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度應在130-150之間;如搭接,
62、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且腳手板外伸長度應大于等于100。11、腳手架的維護和保養、建立領導安全值班制和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值班領導負責對腳手架進行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通知工作人員進行修理,并進行復檢,以便消除安全隱患。、要定期對腳手架的構配件進行除銹、防銹處理。扣件要涂油,螺栓用煤油清洗,涂機油防銹。、腳手架使用的扣件、螺母、墊片等小配件極易丟失,在搭設時應及時將多余的回收存放,在拆除時亦應及時檢收,不得亂扔亂放。、建立健全腳手架工具材料的領發、回收、檢查、維修制度;按照誰使用,誰修理,誰管理的原則;實行限額領用方法,以減少丟失和損耗。、使用完的外架材料,應進行整修后,及時入庫。12、安
63、全措施、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按要求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等。、腳手架搭設應按四個階段進行質量檢查,以便發現問題及時校正。即:腳手架搭設前及預埋16#工字鋼拉環;操作層施工前;每搭設完10米后;達到設計高度后。、操作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撐、纜風繩、泵送砼的輸送管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任意懸掛起重設備。、應設專人負責對腳手架進行經常檢查和保修,尤其是在六級大風與大雨后,停用超過一個月等特殊情況必須進行檢查、保修。、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和霧、雨、雪天應停止腳手架作業,雨、雪后上架應有防滑措施,并應清除積雪。、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任意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
64、桿、掃地桿、連墻件、支撐、擋腳板。如有拆除,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技術經理批準。、外架外側滿掛密目網,以防墜物傷人。垂直張設的密目網應采用合格的密目網。、工地臨時電路的架設及腳手架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執行。、搭拆外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支架上必須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建立義務消防隊。、在腳手架高處進行焊接作業時,應用非燃燒性材料做接火盤,大風天氣焊接時應設置擋風板,防止火花飛濺,造成架板和防護設施燃燒。四、懸挑卸料平臺計算書搭設方案-根據施工需要,本工程卸料平臺采用懸挑式鋼平臺。鋼平臺采用14a#
65、槽鋼作主梁,12.6#槽鋼作次梁,底部鋪18mm厚的竹膠板,防護欄桿用5#槽鋼及3mm厚的鋼板(或10mm厚竹夾板)與主梁焊接。 詳見附圖卸料平臺搭設的施工順序:加工制作鋼平臺根據設計位置預埋鋼筋拉環吊裝卸料平臺安裝斜拉索驗收合格后使用A、懸挑卸料平臺的基本參數、荷載參數腳手板類別:竹夾板,腳手板自重(kN/m2):0.35;欄桿、擋板類別:欄桿、竹夾板擋板,欄桿、擋板腳手板自重(kN/m):0.14;施工人員等活荷載(kN/m2):2.00,最大堆放材料荷載(kN):12.00。、懸挑參數內側鋼繩與墻的距離(m):2.80,外側鋼繩與內側鋼繩之間的距離(m):1.00;上部拉繩點與懸挑梁墻支
66、點的距離(m):5.80;鋼絲繩安全系數K:3.50,懸挑梁與墻的接點按 固支 計算;預埋件的直徑(mm):20.00。只對外側鋼繩進行計算;內側鋼繩只是起到保險作用,不進行計算。、水平支撐梁主梁材料類型及型號:14a號槽鋼槽口水平 ;次梁材料類型及型號:12.6號槽鋼槽口水平;次梁水平間距ld(m):0.80,建筑物與次梁的最大允許距離le(m):0.20。、卸料平臺參數水平鋼梁(主梁)的懸挑長度(m):4.00,水平鋼梁(主梁)的錨固長度(m):1.50;平臺計算寬度(m):1.50。B、次梁的驗算次梁選擇 12.6號槽鋼槽口水平 ,間距0.8m,其截面特性為:面積 A=15.69cm2;
67、 慣性距 Ix=391.466cm4; 轉動慣量 Wx=62.137cm3;回轉半徑 ix=4.953cm;截面尺寸:b=53mm,h=126mm,t=9mm。1.荷載計算(1)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本例采用竹夾板,標準值為0.35kN/m2; Q1 = 0.35 0.80= 0.28kN/m;(2)最大的材料器具堆放荷載為12.00kN,轉化為線荷載: Q2 = 12.00/ 4.00/ 1.50 0.80= 1.60kN/m;(3)槽鋼自重荷載 Q3= 0.12kN/m;經計算得到靜荷載設計值 q = 1.2(Q1+Q2+Q3) = 1.2(0.28+1.60+0.12) = 2.40kN;
68、經計算得到 活荷載設計值 P = 1.4 2.00 0.80 1.50= 3.36kN。2.內力驗算內力按照集中荷載P與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簡支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最大彎矩M的計算公式為: 經計算得到,最大彎矩 M = 2.401.502/8+3.36。 3.抗彎強度驗算次梁應力: 其中 x - 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取1.05; f - 鋼材的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 N/mm2;次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94103/(1.0562.14)=29.66 N/mm2;次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29.664 N/mm2 小于 次梁槽鋼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
69、足要求!4.整體穩定性驗算 其中,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經過計算得到 b=5709.0053.00235/(1.50126.00235.0)=1.44;由于 b大于0.6,按照下面公式調整: 得到 b=0.874;次梁槽鋼的穩定性驗算 =1.94103/(0.87462.137)=35.64 N/mm2;次梁槽鋼的穩定性驗算 =35.639 N/mm2 小于 次梁槽鋼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滿足要求!C、主梁的驗算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一般做法,卸料平臺的內鋼繩作為安全儲備不參與內力的計算。主梁選擇 14a號槽鋼槽口水平 ,其截面特性為: 面積
70、A=18.51cm2;慣性距 Ix=563.7cm4;轉動慣量 Wx=80.5cm3;回轉半徑 ix=5.52cm;截面尺寸,b=58mm,h=140mm,t=9.5mm;1.荷載計算(1)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本例采用欄桿、竹夾板擋板,標準值為0.14kN/m; Q1 = 0.14kN/m;(2)槽鋼自重荷載 Q2=0.14kN/m 靜荷載設計值 q = 1.2(Q1+Q2) = 1.2(0.14+0.14) = 0.34kN/m; 次梁傳遞的集中荷載取次梁支座力 P = (2.401.50+3.36)/2=3.48kN; 2.內力驗算 懸挑卸料平臺示意圖 懸挑卸料平臺水平鋼梁計算簡圖
71、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剪力圖(kN)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彎矩圖(kN.m) 懸挑水平鋼梁支撐梁變形圖(mm) 卸料平臺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載P和均布荷載q作用下的連續梁計算,由矩陣位移法,得到: R1 = 9.628 kN; R2 = 12.614 kN; 最大支座反力為 Rmax=12.614 kN;最大彎矩 Mmax=7.897 kN.m;最大撓度 V=4.264 mm。3.抗彎強度驗算 其中 x - 截面塑性發展系數,取1.05;f - 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f = 205.00 N/mm2;主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7.90106/1.05/80500.0+8.26103/1851.000=9
72、7.898 N/mm2;主梁槽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97.898 N/mm2 小于 主梁槽鋼的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 N/mm2,滿足要求!4.整體穩定性驗算 其中 b - 均勻彎曲的受彎構件整體穩定系數,按照下式計算: b=5709.558.0235/(4000.0140.0235.0)=0.561;主梁槽鋼的穩定性驗算 = 7.90106/(0.56180500.00)=174.92 N/mm2;主梁槽鋼的穩定性驗算 = 174.92 N/mm2 小于 f=205.00,滿足要求!D、鋼絲拉繩的內力驗算水平鋼梁的垂直支坐反力RCi和拉鋼繩的軸力RUi按照下面計算, RCi = RUi
73、sini其中 RCi - 水平鋼梁的垂直支坐反力(kN); RUi - 拉鋼繩的軸力(kN); i - 拉鋼繩的軸力與水平鋼梁的垂直支坐反力的夾角; sini = Sin (ArcTan (5.8/(1+2.8) = 0.836;根據以上公式計算得到外鋼繩的拉力為:RUi = RCi / sini; RU1 = 9.628 / 0.836 = 11.51 kN;E、鋼絲拉繩的強度驗算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RU取最大值進行驗算,為11.51kN;如果上面采用鋼絲繩,鋼絲繩的容許拉力計算公式: 其中Fg- 鋼絲繩的容許拉力(kN); Fg - 鋼絲繩的鋼絲破斷拉力總和(kN);計算中近似取Fg=
74、0.5d2,d為鋼絲繩直徑(mm); - 鋼絲繩之間的荷載不均勻系數,對619、637、661鋼絲繩分別取0.85、0.82和0.8; K - 鋼絲繩使用安全系數。計算中Fg取11.511kN,=0.82,K=3.5,得到:d=9.9mm。鋼絲繩最小直徑必須大于10mm才能滿足要求!F、鋼絲拉繩拉環的強度驗算取鋼絲拉繩(斜拉桿)的軸力最大值RU進行計算作為拉環的拉力N為:N=RU=11510.537N。拉環強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f為拉環鋼筋抗拉強度,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所述在物件的自重標準值作用下,每個拉環按2個截面計算的。拉環的應力不應大于50N/mm2,故拉環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f=5
75、0.0N/mm2;所需要的拉環最小直徑 D=11510.54/(3.14250.002)1/2=17.1mm。G、操作平臺安全要求:1. 懸挑式卸料鋼平臺的擱支點與上部拉結點,都必須單獨設置在建筑物上,不得設置在腳手架等施工設施上。鋼絲繩應在兩邊各設前后兩道。兩道中的每一道均應按單道作受力驗算。2. 制作卸料鋼平臺時,吊點上需設置四個經過驗算的吊環。吊運平臺的鋼絲繩與吊環之間要使用卡環連接,不得將吊鉤直接鉤掛吊環。吊環用A3鋼制作。卸料平臺左右兩側必須裝置固定的防護欄;3. 卸料平臺安裝時,鋼絲繩應采用專用的掛鉤掛牢,建筑物銳角口圍系鋼絲繩處應加 補軟墊物,平臺外口應略高于內口;4. 安裝好的
76、卸料平臺,鋼絲繩應采用的掛鉤掛牢。如采用其它方法,鋼絲繩的繩卡子不可少于是3個。吊裝后,須待橫梁支撐點擱穩,鋼絲繩接好,調整完畢,并經檢查驗收,方可松卸起重吊鉤,供操作使用。卸料平臺的外口應略高于內口,不可向外下傾。鋼絲繩與建筑物構件圍系處若有尖銳利口,可加軟墊物作襯墊,以防鋼絲繩磨損。5. 卸料平臺吊裝,需要橫梁支撐點電焊固定,接好鋼絲繩,經過檢驗后才能松卸起重吊鉤;6. 卸料平臺使用時,應有專人負責檢查,發現鋼絲繩有銹蝕損壞應及時調換,焊縫脫焊應及時修復;7. 操作平臺上應顯著標明容許荷載,卸料鋼平臺在使用中,操作人員和物料的總重量不得超過設計的允許荷載900,并須設專人監督檢查。8. 卸料鋼平臺上不能長時間擱料,應及時吊運。9. 受料臺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應錯開設置,以免妨礙吊運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