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梅隴外環生態行西動遷安置基地群塔作業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7頁).doc

  • 資源ID:506242       資源大小:725KB        全文頁數:2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梅隴外環生態行西動遷安置基地群塔作業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7頁).doc

1、目錄1、工程概況31.1 參建單位31.2塔吊布置、塔吊參數41.3群塔與周邊環境概況42、編制依據42.1相關技術文件52.2相關部門管理規定52.3現場實際情況63、施工計劃63.1施工進度計劃安排63.2施工機械計劃64、施工工藝技術64.1技術參數74.2工藝流程7 4.2.1群塔運行的基本原則84.3施工方法8 危險源分析及對應安全措施9 群塔安裝高度高差處理114.4檢查驗收11 對群塔施工指揮小組操作層的要求12 群塔施工管理流程125、 各參建方安全管理職責 12 5.1建設單位安全管理職責 12 5.2監理單位安全管理職責 13 5.3施工單位安全管理職責 13 5.4使用單

2、位安全管理職責 136、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46.1組織保障146.1.1群塔施工組織指揮系統146.1.2管理職能分工156.1.3管理制度166.1.4規章制度的建立186.2技術措施186.2.1群塔施工技術保障措施186.2.2防雷接地的安全技術措施196.2.3多塔交叉作業安全保證措施19水平方向低位塔吊起重臂與高位塔吊塔身之間防碰撞措施 20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 20塔吊與現場周邊建筑及設施的防碰撞措施 206.2.7安全技術交底206.2.8靜電保護措施216.3應急預案216.3.1指揮機構216.3.2應急小組名單226.3.3成立防碰撞應急事故救援小組246.4監測監控

3、257、勞動力安排256.1、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256.2、特種作業人員勞動計劃258、相關圖紙28群塔作業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1.1 建設概況工程名稱:梅隴外環生態行西動遷安置基地工程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梅隴鎮, 莘朱路北側,偉業路兩側建設單位:上海明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設計單位:上海滬閔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上海容基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勘察單位:山東省城鄉建設勘察設計研究院施工單位:舜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閔行區梅隴鎮,本項目分東西兩地塊,南至莘朱路,偉業路南北向將兩地塊東西分開,01-01-10地塊西面為住宅用地及配套公建;北至已有河道,01-02-04地

4、塊東面為住宅用地,北面為已有河道。其中04號地塊擬建1#地下室及地下室上部1#6#樓;10號地塊擬建2#地下室及地下室上部7#30#樓。本工程擬建三十棟18層的住宅,13棟一梯四戶住宅和17棟一梯兩戶住宅, 住宅層高2.9米,建筑高度53.05米;下設2個獨立的大地下室;地下建筑面積77459.26平方米, 1#地下室總建筑面積10982.46平方米,2#地下室總建筑面積66476.8平方米,2#地下室包含人防面積12684平方米。地下車庫層高為4米,號房地下室層高分別為4.25m和4.75m,上部結構號房層高為2.9米。建筑分類及耐火等級:二類高層、地下一級地上二級,建筑設計使用年限分類均為

5、3類(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結構形式:地下車庫為框架結構,上部結構為裝配式剪力墻結構。1.2塔吊布置為了確保本工程施工中裝配式預制構件、鋼筋、模板、周轉材料、零星砼的運輸,結合現場實際,本著經濟可行的原則,充分考慮塔吊覆蓋半徑、吊運能力(包括重量、轉速)及建筑造型、周邊環境等因素,經方案比較、優化后,整個施工場地擬布置19臺QTZ80塔吊、4臺QTZ250塔吊;具體布置: 01-02-04地塊布置3臺QTZ80塔吊、1臺QTZ250塔吊, 01-01-10地塊布置16臺QTZ80塔吊,3臺QTZ250塔吊。塔吊位置:1)、1#塔吊布置在1#樓的南側,塔吊基礎承臺邊距地下室外墻外;2)、

6、3#塔吊布置在3#樓的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3)、4#塔吊(QTZ250)布置在4#樓的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4)、5#塔吊布置在5#樓的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地庫承臺下);5)、7#塔吊(QTZ250)布置在7#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6)、9#塔吊布置在9#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地庫承臺下);7)、12#塔吊(QTZ250)布置在12#樓的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地庫承臺下);8)、13#塔吊布置在13#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地庫承臺下);9)、14#塔吊布置在14#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大部分在外

7、);10)、15#塔吊布置在15#樓的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地庫承臺下);11)、17#塔吊布置在17#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12)、18#塔吊布置在18#樓的南側,塔吊基礎承臺邊距地下室外墻外;13)、19#塔吊布置在19#樓的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地庫承臺下);14)、20#塔吊布置在20#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15)、21#塔吊布置在21#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16)、22#塔吊布置在22#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17)、29#塔吊(QTZ250)布置在29#樓的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地庫承臺下);18)

8、、23#塔吊布置在23#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大部分在外);19)、24#塔吊布置在24#樓的北側,塔吊基礎承臺邊距地下室外墻外;20)、25#塔吊布置在25#樓的北側,塔吊基礎承臺邊距地下室外墻外;21)、26#塔吊布置在26#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大部分在外);22)、27#塔吊布置在27#樓的北側,基礎承臺坐落于地庫底板內(大部分在外);23)、28#塔吊布置在28#樓的北側,塔吊基礎承臺邊距地下室外墻外;具體定位情況詳見塔吊基礎平面定位布置圖。項目所在地處于市政道路邊,莘朱路在1#、7#塔吊回轉半徑內,偉業路在4#塔吊回轉半徑內, 18#、27#、28#、2

9、9#塔吊回轉半徑在高壓線危險區域,綜合考慮,1#、4#、7#、18#、27#、28#、29#塔吊需要做限位處理。施工現場有甲方提供的三個變壓器,施工現場共設置3各總配電箱。2、編制依據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安全生產法、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進行塔機作業,杜絕各種多塔作業時安全事故及隱患的發生,特制定本指導書。2.1相關技術文件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9修正)國務院令第549號);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92號);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166

10、號令);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GB5144200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JGJ160-2008);關于印發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通知(建質【2009】87號)文;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2010)建筑施工塔吊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建筑起重機械安全評估技術規程(JGJ/T189-200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塔機使用說明書;施工組織設計。2.2相關部門管理規定上海市特種設備安全監

11、督管理部門對塔機的有關規定;2.3現場實際情況現場周邊建筑物、構筑物、現場環境及鄰邊道路等有關情況:(具體詳見下圖)梅隴外環生態行西動遷安置基地工程實際情況平面示意圖3、施工計劃3.1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施工階段時間1#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10日3#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15日4#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20月5#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25日7#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30日9#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25日12#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10日13#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10日14#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10月30日15#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10月25日17#塔吊安裝時

12、間2017年10月5日18#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25日19#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10月30日20#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10月25日21#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10月20日22#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23日23#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10月15日24#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10月10日25#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10月5日26#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30日27#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20日28#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15日29#塔吊安裝時間2017年9月10日3.2施工機械計劃本著經濟可行的原則,充分考慮塔吊覆蓋半徑、吊運能力(包括重量、轉速)及建筑造型、周邊環境等因素

13、,經方案比較、優化后,整個施工場地擬布置23臺塔式起重機。 4、施工工藝技術4.1技術參數(相對于0.000高度)樓層標高表:樓層標高樓層標高-1-5.95(-5.45)1746.3401-1.2001849.24022.840悶頂層52.20035.740機房層屋面57.20048.640511.540614.440717.340820.240923.1401026.0401128.9401231.84013 34.740 14 37.641540.5416 43.44主要技術參數見下表:塔機編號塔機型號安裝臂長初始高度安裝總高度最大起重量標準節尺寸塔吊基礎面標高1#QTZ803035m73

14、m2.65t1.6m1.6m3m-4.83#QTZ803040m78m2.65t1.6m1.6m3m-6.24#QTZ2507045m83m2.65t2m2m3m-6.25#QTZ803535m73m2.5t1.6m1.6m3m-6.457#QTZ2507050m96m2.65t2m2m3m-6.79#QTZ804031m77m2.5t1.6m1.6m3m-6.9512#QTZ2506544m90m 2.5t2m2m3m-6.9513#QTZ804040m86m2.5t1.6m1.6m3m-6.9514#QTZ804530m76m2.65t1.6m1.6m3m-6.715#QTZ805535m

15、81m2.65t1.6m1.6m3m-6.9517#QTZ803030m76m2.5t1.6m1.6m3m-6.7518#QTZ804535m81m2.5t1.6m1.6m3m-5.319#QTZ803038m842.5t1.6m1.6m3m-6.9520#QTZ804440m862.5t1.6m1.6m3m-6.721#QTZ803835m812.5t1.6m1.6m3m-6.722#QTZ804540m862.5t1.6m1.6m3m-6.723#QTZ804530m762.65t1.6m1.6m3m-6.724#QTZ804035m812.5t1.6m1.6m3m-5.325#QTZ80

16、4030m762.5t1.6m1.6m3m-5.326#QTZ804534m802.65t1.6m1.6m3m-6.727#QTZ804528m742.65t1.6m1.6m3m-6.728#QTZ804534m802.5t1.6m1.6m3m-5.329# QTZ2505050m962.5t2m2m3m-6.954.2工藝流程4.2.1群塔運行的基本原則(1)、單個塔吊在界定的施工區域內規范運行的原則;(2)、塔吊統一由信號工進行施工指揮,施工單位安全負責人安全總監、生產經理進行總體協調與調度的原則。(3)、相鄰塔吊作業以“輕車讓重車,后塔讓先塔,動塔讓靜塔,低塔讓高塔,客塔讓主塔,同步升降

17、”的運行原則:輕車讓重車原則:在兩塔同時運行時,無載荷塔機應避讓有載荷塔機。后塔讓先塔原則:塔機在重疊覆蓋區運行時,后進入該區域的塔機要避讓先進入該區域的塔機。動塔讓靜塔原則:塔機在進入重疊覆蓋區運行時,運行塔機應避讓該區停止塔機。低塔讓高塔原則:一般高塔均安裝在主要位置,工作繁忙,低塔運轉時,應觀察高塔運行情況后再運行。客塔讓主塔原則:另一區域塔機在進入其它塔機區域時應主動避讓主方塔機。同步升降原則:所有塔機應根據具體施工情況在規定時間內統一升降,以滿足群塔立體施工協調方案的要求。根據以上原則,綜合現場實際施工情況,本工程確定以2、3、5#、8#、10#、11#塔為主塔,1、4#、6#、7#

18、、9#、12#塔為次主塔。4.3施工方法4.3.1危險源分析及對應安全措施根據項目施工現場較寬敞的實際情況,本工程布置了23臺塔吊,存在以下幾種特殊危險情況可能發生:(1)各塔吊之間中心距離較近、均存在共同覆蓋區域作業,故存在塔吊同時工作或非工作時被風力推動情況下,起重臂之間、起重臂與平衡臂之間相互碰撞的可能情況發生。 (2)本工程部分臨建設施均在塔吊覆蓋范圍內,包括鋼筋棚、木工加工棚等。塔吊調轉物體時可能發生重物未固定牢固、墜下打擊臨建設施。 (3)5#、7#、18#、27#、28#、29#塔吊臨近高壓線,可能發生觸電情況。 (4)塔吊頂升加節及頂升方向可能影響周圍塔吊的運轉。序號危險源危險

19、情形分析主要安全措施1多塔作業1、相鄰塔吊起重臂處于同一水平高度,起重臂相撞1、相鄰塔機高度錯開;2、避免兩塔同時進入交叉區域。2、作業過程兩塔吊同時進入交叉區域,起重臂與鋼絲繩或吊物相撞1、制定塔機避讓規則;2、設置塔機進入交叉區域報警裝置;3、加強指揮,向作業人員安全交底;3、作業過程一塔吊鉤未升到安全高度突然失電,風力推動塔機向相鄰塔旋轉相撞1、配合回轉剎車備用電源;2、備用限制回轉的木楔;3、實施突然停電時的應急措施;4、非工作狀況塔機吊鉤未停置在安全范圍,風力推動塔機起重臂與鋼絲繩相撞1、規定非工作狀態吊鉤停置位置;2、向作業人員安全交底;3、監督檢查;2碰撞相鄰建筑物、臨時設施上方

20、墜物1、重物未固定牢固,發生墜物打擊臨建設施1、現場塔吊覆蓋區域臨建設施設雙層硬質防護棚;2、場外臨建區域要求塔吊吊裝時小車不得進入該區域。2、碰撞在建建筑物1、通過對塔機旋轉限位劃定工作區域。2、制定塔吊的回轉限位范圍,兵設地錨。3、加強作業人員安全意識。3、吊鉤或吊物低于建筑物時向建筑物方向旋轉1、設置可視報警系統;2、設置旋轉限位;3、向塔吊司機安全交底4、工作過程中突然停電或下班后吊鉤高度低于建筑物,風力推動塔機旋轉1、配備換轉剎車備用電源;2、配置備用木楔;3、停止作業時將吊鉤起升到安全高度5、旋轉限位失靈,操作失誤1、專人定期檢查、調試;2、向塔吊司機進行安全交底3塔吊臨近道路和規

21、劃路起重臂吊物越過道路發生高空墜物1、劃定工作區域,配備專人指揮;2、對回轉進行限位,限制在工作區域;3、設置塔機臨近回轉限位報警裝置;4、塔吊起升高度低于周圍建筑高度時,在地面設置錨固點,非工作狀態進行錨固。超過周圍建筑時塔吊不再設置錨固點。4高壓線1、吊臂或吊鉤與高壓線觸碰或距離太近引起觸電1、對5#、7#、18#、27#、28#、29#塔吊臂上安置幅度報警系統,使吊臂朝向高壓線作業時吊物始終與高壓線塔保持安全距離。5頂升作業1、頂升加節過程中時吊臂或吊物碰撞建筑物1、4級風以上嚴禁頂升作業;2、在塔吊頂升或降塔過程中停止作業,并將吊臂按平面圖所示位置固定6塔吊司機、指揮工操作人員操作不當

22、1、制定交接班措施2、操作人員經過培訓,持證上崗;3、向操作人員安全交底。4.3.2群塔安裝高度高差處理4.3.2.1各種安全距離計算群塔機同時作業,既要使塔機發揮應有的工作效率,又要保證施工安全,在進行垂直運輸施工方案設計時,必須特別注意塔機安全高差的控制。安全高差的控制在于保證群塔的安全;高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鉤與低位塔吊起重臂碰撞;高差過大,由于群塔的連續排序,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塔機的高差須進行合理的計算。在現行規程中,許多規程對塔機的高差進行了規定,但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如建筑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94中第10.5條規定:“處于高位起重機的最低位置的部

23、位(吊鉤升至最高點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與低位起重機中處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m”。這是最低的高差要求。新頒布的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第4.4.25條規定“當同一施工地點有兩臺以上塔機時,應保持兩塔機間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離不得小于2.5m”。故可以參考以下步驟確定合理的高差值。43.2.2、確定高差計算參數及合理的高差數值計算塔機高差常用的參數有:塔基高差Hj;塔機起重截面高度Bh;塔機塔帽高度Tm;高位、低位塔機起重臂到基礎頂面高度HG、HD;高、低位塔機起重臂安裝高差H。群塔布置豎向設計中,塔機高差參數的合理確定,分為以下三種情況:、起重臂交叉

24、不大于1/2起重臂長的高差計算:H/=HG-HD+HjBh+hf+D=4.5、起重臂交叉大于1/2臂長,且小于3/4起重臂長的情況的高差計算:H/=HG-HD+HjTm=7起重臂交叉大于3/4起重臂長(或覆蓋低塔塔身)的高差計算:H/=HG-HD+HjTm+2m=91#塔吊與2#塔吊屬于的重臂交叉大于1/2臂長的情況,且小于3/4臂長的情況,3#塔吊與4#塔屬于起重臂交叉大于3/4臂長的情況,4#塔吊與5#塔吊屬于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臂長的情況,4#塔吊與7#塔吊屬于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臂長的情況,7#塔吊與8#塔吊屬于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長,且交叉不大于3/4臂長的情況,8#塔吊與

25、11#塔吊屬于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臂長的情況,9#塔吊與10#塔屬于起重臂交叉大于3/4臂長的情況,10#塔吊與12#塔吊屬于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臂長的情況,10#塔吊與11#塔吊屬于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臂長的情況,11#塔吊與12#塔吊屬于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長,且交叉不大于3/4臂長的情況,11#塔吊與9#塔吊屬于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臂長的情況,6#塔吊與9#塔吊屬于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長,且交叉不大于3/4臂長的情況,5#塔吊與6#塔吊屬于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長,且交叉不大于3/4臂長的情況,本工程塔吊安裝高度3#塔吊與4#塔吊、9#塔吊與10#塔吊需錯開9米,

26、其余塔吊安裝高度錯開7米(即H/=7)可以滿足安全高度。43.2.3、塔吊頂升的程序根據本工程開工實際情況1#塔、2#塔、3#塔、4#塔、5#塔、6#塔、7#塔同時開始施工,七臺塔吊必須按照設計方案高差錯開頂升。使用單位應合理安排工程式進度,保證回轉范圍發生干涉的塔機在頂升加節時保持足夠的高度差。應按“就快不就慢”的原則,根據工程進度統一確定塔機頂升高度和到位時間。各塔機必須按正確的高度、時間如期完成頂升,不得提前或延時。4.4檢查驗收4.4.1對群塔施工指揮小組操作層的要求(1)對塔吊進行日常常規維護和檢驗,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上報;按照塔吊使用的相關技術、安全、設備維護保養規程、規范作業

27、;加強各自安全教育,加強對服務意見的收集,完善自身服務。1)、嚴格按照相關規程、制度等規范日常行為,加強信息溝通,完善服務。2)、現場信號工要服從指揮小組的調度指揮,塔吊司機只服從本塔信號工的指揮,塔吊互相間配合由項目部現場工程師(指揮小組人員)進行信息溝通。3)、未經正規培訓的塔司不得上崗操作;色盲、高血壓、冠心病等不得駕駛塔吊;嚴禁酒后或疲勞上塔操作。4)、塔吊作業組人員如塔司、信號工應保持人員相對穩定,保持塔吊司機與信號工的對應和熟悉;塔吊司機和信號工證件及時復審;保證其證件不超出有效期范圍。5)、塔吊值班駕駛員在工作前應檢查基礎、塔身構件、電氣配件、傳動部位及鋼絲繩等是否正常。6)、工

28、作中嚴格遵守塔式起重機使用說明書中的規定進行吊裝作業。7)、根據起重工的指揮信號進行操作,起吊前應鳴笛示意,信號工與塔司之間必須視線清晰,聲音信號明確。8)、起吊時,應注意保持吊鉤與吊臂間的最小距離,吊裝重物時應注意保持重物與其所跨越的障礙物之間的距離,不小于0.5m。9)、起吊重型物件時,應先試起升0.5m,待確認正常后再重新發信號起吊。10)、在規定的施工范圍內進行作業,嚴禁超范圍作業,相鄰兩塔交叉作業時,嚴格遵守塔吊施工安全操作規程,并由總包現場工程師(指揮小組人員)進行協調管理。11)、嚴格遵守“十不吊”的規定。12)、認真填寫施工日志,重點寫明保養的位置及時間,維修塔吊部件時,應填寫

29、維修記錄。13)、工作結束后應將變幅小車收到距塔身最近點,收起吊鉤,切斷電源后,鎖上駕駛室再離開。14)、向接班駕駛員做運轉交底,做好交接班工作。(2)塔吊專業人員現場技術支持塔吊廠家指定專人與項目塔吊施工管理層建立良好溝通平臺,為現場塔吊安全、有效運行提供技術保證和故障維修服務。同時,塔吊廠家應定期派專業人員到現場進行塔吊運行情況評估,及時發現相關構件磨損、松動等安全隱患。4.4.2群塔施工管理流程塔吊基礎驗收塔吊進場安裝單位對塔吊自檢塔吊公司對塔機部件維護、保養塔吊安裝塔吊安裝公司檢查項目及公司檢查報監理單位(建設單位)檢查報安全管理部門檢查報專家組論證塔吊運轉塔吊頂升錨固塔吊報停塔吊拆除

30、塔吊管理指揮組以塔吊管理程序確定的主要管理環節加強管理,各相關責任單位加強自檢和相互間的檢查驗收,以文字簽證為依據,規范過程管理,及時記錄、歸檔。5、 各參建方安全管理職責5.1建設單位安全管理職責依法發包給兩個及兩個以上施工單位的工程,不同施工單位在同一施工現場使用多臺塔式起重機作業時,建設單位應當協調組織制定防止塔式起重機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5.2監理單位安全管理職責審核建筑起重機械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備案證明等文件;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監

31、督安裝單位執行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情況;監督檢查建筑起重機械的使用情況;發現存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安裝單位、使用單位限期整改,對安裝單位、使用單位拒不整改的,及時向建設單位報告。5.3施工單位安全管理職責向安裝單位提供擬安裝設備位置的基礎施工資料,確保建筑起重機械進場安裝、拆卸所需的施工條件;審核建筑起重機械的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明、備案證明等文件;審核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5.3.4審核安裝單位制定的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審核使用單位制

32、定的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5.4使用單位安全管理職責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周圍環境以及季節、氣候的變化,對建筑起重機械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制定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建筑起重機械活動范圍內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對集中作業區做好安全防護;設置相應的設備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的設備管理人員;指定專職設備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檢查;建筑起重機械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的,立即停止使用,消除故障和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6、施工安全保證措施6.1組織保障6.1.1群塔施工組織指揮系統群塔施工組織指揮系統見下圖: 根據本工程塔機交叉作業的特點,為

33、確保群塔施工安全運行,施工現場設置群塔施工指揮小組,由項目負責人任組長,項目安全負責人為副組長,項目部相關管理人員組成塔吊管理組,每臺塔吊設塔吊作業組,成員由塔吊司機、信號工及相關管理者組成。同時,要求塔吊專業廠家指定專人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和日常維修及保養。6.1.2管理職能分工(1)對群塔施工指揮小組管理層的要求1)、對塔吊的基礎、塔吊安裝、運行、拆除等關鍵環節進行目標監控和執行技術交底制,并向塔吊公司、塔吊作業組進行交底。2)、塔吊使用前應規劃出每臺塔吊的工作區域、作業范圍,根據項目施工進度計劃和生產任務來明確兩塔吊的主次關系,向塔吊作業小組和勞務隊進行交底。3)、安全員每日應對現場塔吊及其

34、作業情況進行檢查,并形成記錄;發現違規情況應及時進行制止,記載于記錄里面,便于查證。4)、安排專職測量人員檢查塔吊基礎情況及塔身垂直度。5)、及時向塔吊作業組、施工隊收集塔吊使用信息,及時協調塔吊使用中出現的矛盾。6)、定期組織塔吊司機和地面信號工(塔吊指揮)學習相關的規范、法律法規和作業常識;并持證上崗。(2)項目管理層對塔吊施工實行驗收和交底制,要求對塔吊施工進行每日日檢、每周周檢、每月月檢,加強對塔吊作業組之間的意見收集,對于較大問題及時上報總指揮層處理。6.1.3管理制度(1)交接班制度管理層交接班:白天由專職安全員負責,夜間及假日由值班人員負責。管理層交接內容:塔吊運行正常與否,吊裝

35、是否有違規,塔司及信號工工作情況等。操作層交接班:塔吊司機及信號工每8小時為一班,三班倒。 操作層交接內容:塔吊各項性能指標是否正常,填寫塔吊交接班記錄表。(2) 日常檢查維修、保養制度6.1.2.1塔吊司機應受過專業訓練,按有關部門規定進行考核合格并取得操作證,要求其了解操作塔吊的工作原理,熟悉該機械的構造、各安全裝置的作用及其調整方法,掌握該機械各項性能的操作方法及維修保養技術。6.1.2.2塔吊必須有持證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非司機人員不得操作,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司機酒后及患病時,不得進行操作。6.1.2.3作業前應檢查軌道,應平直無沉陷,軌道螺栓無松動,排除軌道上的障礙物,松開夾軌并向

36、上固定好,重點檢查各轉動機構應正常,主要部位連接螺栓無松動,鋼絲繩磨損情況及穿繞滑輪應符合規定。起重機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必須齊全完整、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和拆除,嚴禁用限位裝置代替操縱機構。起吊前應進行空載運轉,檢查行走、回轉、起重、變幅等各機構的制動器、安全限位器。防護裝置等,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操縱各控制器時應依次逐級操作,嚴禁越檔操作。在變換運轉方向時,應將控制器轉到零位,待電機停止轉動后,再轉向另一方向,操作時力求平穩,嚴禁急開急停。作業時,應將駕駛室窗戶打開,注意指揮信號,駕駛室內應有防火防觸電安全措施。6.1.2.8起重作業時,重物下方不

37、得有人停留或通過,嚴禁超荷載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6.1.2.9起吊重物時綁扎應平穩、牢固,不準斜拉斜吊物品,不準抽吊交錯擠壓物品,不準起吊埋在土里或凍結在地上的物品,不得在重物上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零星物料和物件必須用籠或鋼絲繩綁扎固定后方可進行作業。雨天起吊,應先試吊,確認制動器靈敏可靠后方可進行作業。有物品懸掛在空中時,司機與起重工不得離開工作崗位。起重機行走到接近軌道限位開關時,應提前減速緩行至停止位置,吊鉤距臂桿頂端不得小于五米。多機作業時,應注意保持各機的操作距離。各機吊鉤上所懸掛重物的距離不得小于3米。通有六級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霧、雷雨天,應停止作業。6.1.2.15作業完畢后,

38、他吊應停放在軌道中部,吊鉤、小車應依倒吊臂根部,臂桿不應過高,應須向風源,放松回轉制動器,卡緊軌鉗,切斷電源。司機必須認真做好起重機的使用、維修、保養和交接班的記錄工作,定期對機械進行維修保養,做好設備十字作業(清潔、潤滑、調整、緊固、防腐)6.1.2.17司機必須定期對機械進行檢查,鋼絲繩是否斷絲、磨損,達到報廢標準,及時進行更換。6.1.2.18監測人員定期對現場塔吊進行垂直度檢查,塔吊垂直度的允許偏差范圍塔機垂直度4/1000,。安裝附著裝置后,附著以下2/1000,附著以上4/1000,對超出范圍的及時進行調整、校正。6.1.2.19吊鉤出現下述任何情況時,應報廢,裂紋; 危險斷面磨損

39、達原尺寸10%;開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扭轉變形超過10度; 危險斷面或吊鉤頸部產生塑性變形; 板鉤襯套磨損達原尺寸的50%時應報廢襯套;板鉤心軸磨損達5%時,應報廢心軸; 發現吊鉤焊補以及其他吊鉤受到高溫、強腐蝕和超過企業規定的期限等。吊鉤磨損:嚴禁自行修復處理后重新使用。凡磨損超標一律報廢處理。 6.1.4規章制度的建立(1)塔司管理制度1)、所有塔司均持證上崗,嚴禁未取得操作證的人員操作起重機。2)、塔吊實行“定人、定機、定崗”,未經主管部門批準,司機不得允許非本臺起重機司機操作。3)、司機在正常作業中,應只服從佩帶有標志的指揮人員的指揮信號,對其他人員發布的任何信號嚴禁盲從。4)、在

40、作業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司機不得操作起重機。指揮信號辨別不清;會造成事故的指揮;不符合起重機性能的指揮;用不符合規定的旗語、手勢、音響的指揮信號。5)、在作業的全過程中,必須有指揮人員指揮才能操作。嚴禁無指揮操作,更不允許不服從指揮信號,擅自操作。(2)信號工管理制度1)、指揮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并由持有主管部門發給指揮證的人員擔任。2)、在起重機作業中,指揮人員是唯一的直接發布號令者,嚴禁無證人員指揮。3)、指揮人員必須了解所指揮作業的起重機性能。4)、作業中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指揮人員指揮同一臺起重機作業時:所有指揮人員必須佩帶相同標志;各指揮人員必須使用同一種指揮信號;作業中,

41、只允許一個人對司機的操作發出指揮信號,嚴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同時對司機發指揮信號。其他指揮人員互相傳遞指揮信號。利用通訊設備進行指揮時,所有的指揮人員所使用的通訊設備中,只允許有一個與司機使用通訊設備的頻率相同;指揮人員之間必須有良好的配合,特別是在起重機作業時,由一個指揮人員轉入另一個指揮人員指揮時,相互交接的指揮人員必須事先聯系好后方能交接,絕對不允許二個人同時指揮、間斷指揮或無指揮作業。5)、指揮人員必須了解每項作業的內容和要求。6)、起重機的工作條件不符合有關安全規定時,指揮人員不得指揮作業。7)、指揮人員要監督本職所轄范圍的作業人員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工作服和工作鞋。8)、在作業

42、現場,各種指揮信號只能用來指揮起重機作業,嚴禁它用。9)、指揮人員在作業中,必須集中精力從事專項的指揮工作,不得做其他任何兼項工作。6.2技術措施1、兩臺塔機高度錯開,始終保持至少7m高差。取消各塔機回轉高速檔。2、增設回轉剎車備用電源即蓄電池,塔吊在工作狀況時對其進行充電。工作中突然停電,吊鉤未提升到位時,應使用備用電源進行回轉制動。3、每臺塔機上預備4塊木楔,遇停電情況除利用備用電源回轉制動外,還應及時將回轉齒圈與回轉小齒輪用木楔楔緊,防止風力推動起重臂旋輬碰撞其他塔機或建筑物。來電時將吊鉤收回后應及時將木楔松脫。 4、設置塔機交叉區域回轉報警裝置。利用回轉多功能限位丌關觸點與電鈴連接,塔

43、機旋轉至交叉區域時限位觸點動作,電鈴報警,提醒司機與指揮:塔機已進入危險區域,應謹慎操作;電鈴延時斷電自動斷電。 5、設置小車幅度報警裝置及警示標識,變幅小車行至交叉區域處時電鈴報警,塔機在回轉前必須變幅至交叉區域以外幅度。 6、搭設現場臨時道路及臨時設施安全防護棚,防護范圍以塔機起重臂覆蓋范圍的道路長度,臨時設施全部搭設防護棚,搭設標準以武漢市建筑施工現場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實施手冊為準。 7、設置障礙燈,夜間施工時,紅色障礙燈必須打開。提醒各臺夜間施工塔機保持安全距離。 8、各塔機運行過程中為防止發生碰撞,各棟號塔機必須按規定軌跡及角度運行作業。 9、各塔機嚴格安裝平面圖布置方向進行頂升加節

44、,停止作業時,也回轉至該位置鎖定或進行錨固。 10、各塔機嚴禁在院墻外吊物,嚴禁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吊物。 11、5#、6#塔機在地下室施工完后,減臂至45米,減少交叉作業區域。12、3#塔機第6、7次扶墻及頂升作業時,4#塔機暫停施工。13、對1#塔機作業半徑進行限位至45米,保證與高壓線15米以上安全距離。14、各塔機回轉前,吊鉤先回位至本機20米左后范圍,再進行回轉,防止碰撞。6.2.1群塔施工技術保障措施(1)、塔吊頂升,按塔吊高度布置要求,嚴格保證塔吊在垂直方向高差大于7m的間距,確保塔吊在垂直方向不相碰。 6.2.2.1為了提高電器安全水平,避免或減少人體遭受電擊危險,現場電器設備應

45、根據具體情況設置重復接地,重復接地采用鍍鋅角鋼L=2.5m,埋設深度距地1m以下(頂距地),現場電器系統嚴禁利用大地作相線或零線。現場塔吊作重復接地。 6.2.2.2塔吊防雷裝置安裝要求:避雷針采用直徑A20及以上的鋼筋,其長度12m,裝置在設備的最頂端。引下線,采用銅線、鋼筋、扁鋼、角鋼材料,各段之間要保證電器連接(焊接或壓接),不準用鋁線做引下線,防止腐蝕和機械損傷,也可利用該設備的金屬結構體,但應保證金屬結構體相鄰部件之間的電氣連接。接地體,可與該設備的重復接地共用一組接地體。作為防雷接地的設備,必須同時作重復接地。此外,為了防止跨步電壓傷人,接地裝置距建筑物入口不應小于3m。6.2.3

46、多塔交叉作業安全保證措施為了保證多塔交叉作業時的安全,所有塔機都必須遵循群塔作業“五讓”原則和日常“十字”保養作業,確保塔機運行過程中不發生相互碰撞的事故。6.2.3.1群塔作業過程應遵循“五讓”規定1)低塔讓高塔:一般高塔均安裝在主要位置,工作繁忙,低塔運轉時,應觀察高塔運行情況后再運行。2)后塔讓先塔:在塔機起重臂作業交叉區域內運行時,后進入該區域塔機應避讓已在該區域作業的塔機。3)動塔讓靜塔:在塔機起重臂作業交叉區域內運行時,需運轉的塔機應避讓處于靜止狀態的塔機。4)輕車讓重車:兩塔或多塔同時運轉時,空載塔機應主動避讓負載塔機。5)客塔讓主塔:進入相鄰的其他工地或本工程其它塔機的主作業區

47、時應主動避讓他方塔機. 6.2.4水平方向低位塔吊起重臂與高位塔吊塔身之間防碰撞措施 此部位的防碰撞,塔吊在現場定位是關鍵,通過嚴格控制塔吊之間的位置關系,可預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碰撞高位塔身,塔吊的定位必須保證任意兩塔間距離大于較低的塔吊臂長2米以上,方能確保不發生此部位防碰撞,符合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建筑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GB5144-2006)中10.5之規定,“兩臺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間距應保證處于低位的起重機臂架端部與另一臺起重機的塔身之間至少有2米的間距”的規定。本工程塔吊定位,可以滿足以上要求。6.2.5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6.2.5.1低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位塔吊起重

48、鋼絲繩之間的碰撞 因施工需要,塔吊會出現交叉作業區,當相交的兩臺塔吊在同一區域施工時有可能發生低塔位塔吊的起重臂與高塔位塔吊起重鋼絲繩的碰撞事故。為杜絕此類事故發生,塔吊使用前必須對每一臺塔吊的工作區進行合理劃分,盡量避免減少出現塔吊交叉工作區。同時,必須配備有操作證的、經驗豐富的信號工,塔吊租賃公司要配備操作熟練、有責任心的塔司為現場服務,時刻關注本塔機及相關塔機,確保低位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位塔的起重鋼絲繩,另外,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狀態下,必須將塔吊的吊鉤升至頂端,同時將起重小車行走到重臂根部,當現場風速達到6級,塔吊必須停止作業。如打絞1:重新排一次鋼絲繩(通常說的給鋼絲繩排氣)2

49、:掉頭來處理:把塔尖上的頭與卷楊機上的頭掉換3:全部從塔吊上面拉下來到地面又慢慢的拉到卷楊機上6.2.5.2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與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相鄰塔吊作業面交叉處,低塔位起重臂與高塔位塔吊起重臂有可能發生碰撞。塔吊使用前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塔吊的尺寸及各塔基礎的高度,排定各塔安裝高度,具體高度參考本方案前面所述,保證高位塔吊的大臂下限與低位塔吊大臂上限之間的距離不小于2米。6.2.5.3起重臂與下垂的鋼絲繩同待建結構及腳手架等防碰撞措施 塔吊應有足夠的施工高度,充分考慮到吊鉤的高度、吊索的長度、吊物高的及安全高度余量確保吊裝鋼筋、模板、腳手架等物料進行水平運輸期間,物料不同結構及腳手

50、架等較高實體發生碰撞。6.2.6塔吊與現場周邊建筑及設施的防碰撞措施在實際施工中,要密切關注現場以外的情況,塔吊初次頂升要超過塔吊幅度范圍的建筑物、樹木等實體結構2米以上。附近電力及通訊設施應設置保護,注意避讓,尤其是高壓輸電設備,必須按照相關規定保持在一定距離以上。6.2.7安全技術交底實施安全技術交底制度:設備使用單位應對安拆人員和機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及塔吊使用安全技術交底。6.2.8靜電保護措施(1) 對塔吊操作工人進行靜電措施知識培訓 (2) 操作工應穿著靜電防護服和導電鞋(或一腿或腳踵處包扎)。 (3) 操作工應戴手腕護套(接地電阻約1M)(4) 不要隨身帶易產生靜電的物體。6.3應

51、急預案6.3.1指揮機構項目部成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救援,日常工作由項目部安全部兼管。應急小組名單甲方、監理、施工、租賃(安裝)單位聯系電話單位應急分工聯系人聯系電話備注上海明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甲方應急組)組長陸金華64775176-808外部協調組副組長秦魏64775176-807厲宗銓64775176-810上海容基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監理指揮組)組長李忠義現場指揮組組員張漢軍組員沈德峰組員陳小華舜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梅隴行西動遷安置基地項目經理部(應急小組)組長徐華庭副組長項愛華吳漢武組 員廖鐵夫緊急搶救組胡金文王應成戴小朋汪繼勇周老六緊急疏導組劉志豪張啟

52、明沈克勤易以建付紅兵劉玲通訊聯絡組喻巍湖北格泰塔吊租賃公司組長董青現場指揮組武漢頂天柱塔吊租賃公司組長童旺生現場指揮組武漢達安捷塔吊租賃公司組長萬玉龍現場指揮組湖北金榭塔吊租賃公司組長葉莎莎現場指揮組6.3.3成立防碰撞應急事故救援小組(1)、現場班組長為通訊組,負責在施工現場發生意外或緊急事故時,及時電話通知應急小組人員并及時報救(110、120),塔吊租賃公司為電話報救第一責任人.現場操作人員、項愛華為緊急疏導組,負責清除現場阻礙救護車輛的道路,疏散圍觀群眾到安全點,確保道路暢通。加強警戒保證現場財物安全。在調查人員到達之前,對發生事故的現場原始狀態進行保護,事故調查人員對事故現場調查取證

53、完畢后,對現場進行清理。組長吳漢武及項目管理人員為緊急救護組,負責在救護車到達之前,對傷員開展自救,使傷員的傷勢不至于進一步惡化。 周老六、易以建等組員為緊急搶險組,對事故現場實施排險加固,為緊急搶險提供物質和設備、應急照明等。 如組有事外出,由副組長全面負責。(2)、負責事故的調查,調查(或協助上級部門)事故發生原因和責任,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處理。將110、120、119、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保安員應熟知這些號碼。(3)、應急物質準備: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根據潛在的事故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資源,包括:救援機械和設備、交

54、通工具、醫療設備和必備生活保障物資。 主要應急機械設備儲備表序號名稱數量1管理人員30人2交通協管員5人3緊急搶險工人10人4兼職醫護人員7人5切割工具7臺6警示燈20個7安全帽50頂8安全繩50根9安全網50張10絕緣手套50雙11絕緣鞋50雙12千斤頂14個13鋼芯電纜500米14照明燈50個1520T汽車吊2輛16活動圍檔200m17警戒線條30卷18面包車1輛19小車1輛20212223100t汽車吊聯系單位:湖北金榭塔吊租賃公司 聯系人:葉莎莎 電話:15:42604930(4)、防碰撞應急預案及響應計劃1)應急目標:預防和杜絕現場設備使用時發生防碰撞事故,避免防碰撞事故對職工生命造

55、成威害,確保職工職業安全健康。2)防碰撞應急組織機構成立防碰撞應急領導小組。(見上表)3)應急領導小組職責:認真宣傳安全法律、法規、項目規章制度。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層層落實安全工生產責任制。防碰撞應急領導小組負責統一指揮項目應急工作。依照防碰撞應急控制程序及JGJ59-2011的要求,開展安全檢查。督促整改安全隱患。編制應急預案。組織或參加12次由上級單位組織的防防碰撞知識培訓及應急預案演練。籌備和保證應急物資及資金。防碰撞應急領導小組下設通訊聯絡組、緊急疏導組、緊急救護組、緊急搶險組。各組分工見組織機構。4)防碰撞應急響應:組織或參加12次由上級單位組織的防防碰撞知

56、識培訓及應急預案演練。防碰撞應急計劃,包括應急設備清單、應急記錄、應急計劃傳達記錄、應急計劃培訓記錄、應急計劃演習記錄、應急計劃評價記錄。應急演練后,應對效果進行評價,及時修訂應急計劃。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或駐地發生無法預料的需要緊急搶救處理的危險時,應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場、辦公室、搶險領導小組、上級主管部門。由綜合部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大小情況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上級指示可由施工單位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施工單位處理不

57、了則由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請示,請求啟動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由建設單位的質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到值班室,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119等求救電話。、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

58、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綜合部在30分鐘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6.4監測監控項目部和塔吊公司對塔吊做好以下相關監測:(1)力和力矩監控,防止超限超載;(2)群塔作業監控,防止碰撞;(3)特定區域監控,防止墜物傷人;(4)傾斜度實時監測,防止傾覆。7、勞動力安排7.1、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項目部配備兩名專職安全員:戴小朋、汪繼勇。7.2、特種作業人員勞動計劃完成主要施工人員培訓工作,并簽訂勞動合同;完成對班前培訓、安全教育、及技術交底工作;明確現場管理人員的職責及分工,使現場管理工作迅速正規化。勞動力計劃見下表。勞動力計劃表工種按工程施工階段投入勞動力情況塔吊司機30信號指揮30維修工人4監測人員4合計688、相關圖紙附圖一:塔吊總平面布置圖 塔吊基礎定位圖


注意事項

本文(梅隴外環生態行西動遷安置基地群塔作業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7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壁市| 宁乡县| 保亭| 金坛市| 苏尼特右旗| 洞头县| 五华县| 平顶山市| 安远县| 顺义区| 双桥区| 镇沅| 饶阳县| 南皮县| 宿迁市| 青神县| 石屏县| 杭锦旗| 饶阳县| 射阳县| 宜章县| 常宁市| 林西县| 乐至县| 三门峡市| 黑水县| 普陀区| 梅州市| 翼城县| 偃师市| 平湖市| 塔河县| 关岭| 龙井市| 北京市| 博客| 开化县| 泗水县| 太保市| 桃园市| 当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