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應力管樁施工方案1、施工操作工藝預制樁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圖:3.1.7.4、打樁機安裝就位,試車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yè)。3.1.7.5樁堆放的地面應堅實、平整,并應按樁的型號、規(guī)格分別堆放,以保證起吊、運輸方便;遇雨季應在四周作好排水溝。3.1.7.6、應按設計圖紙檢驗批的吊點、吊環(huán)規(guī)格是否符合設計規(guī)定;起吊時,應確保吊點受力平衡,同時離地,水平提升,嚴防因外力作用斷樁。3.1.8 、試驗樁施打試驗樁的數(shù)量不得少于2根,先確定貫入度,并應校驗打樁設備技術性能。施工工藝及其技術措施是否適宜。3.1.9、靜力壓樁應符合以下要求:3.1.9.1、靜力壓樁適用于軟弱土層,壓樁機應根據(jù)土質情況配足額定
2、重量。3.1.9.2、樁帽、樁身和送樁的中心線應重合。3.1.9.3、壓同一根(節(jié))樁應縮短停頓時間。3.1.9.4、為減少靜力壓樁的擠土效應,可采取下列技術措施: 對于預鉆孔沉樁,孔徑約比樁徑(或方樁對角線)小50100mm;深度視樁距和土的密實度、滲透性而定,一般宜為樁長的1/31/2,且應隨鉆隨打;樁機應具備鉆孔錘擊雙重性能。 限制打樁速率等。3.1.10、壓樁質量標準3.1.10.1、壓樁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234單排樁或雙排樁條形樁基垂直于條行樁基縱軸方向平行于條形樁基縱軸方向樁數(shù)為13根樁基中的樁樁數(shù)為416根樁基中的樁樁數(shù)大于16根樁基中的樁最
3、外邊的樁中間樁1001501001/3樁徑或1/3樁長1/3樁徑或1/3邊長1/2樁徑或1/2邊長注:表中未反映由于降水、基坑開挖和送樁深度超過2m等原因產生的位移偏差。3.1.10.2、按標高控制的樁,樁頂標高的允許偏差為-50+100mm。3.1.10.3、斜樁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傾斜角正切值的15%(傾斜角系指樁的縱向中心線與鉛垂線間的夾角)。3.1.11、截樁對高出設計標高的樁頭,經(jīng)測量找出斷接線,預留伸入承臺梁的樁內主筋長度(不小于30d),將樁頭按需要尺寸進行切截。切截時應敲掉或鑿去多余的樁頭混凝土,并調直預留的主筋,保持主筋表面潔凈。 3.11.2 對已截割的樁頭,在去掉疏松的
4、混凝土后,要將保留樁頭混凝土和樁頭鋼筋加以保護,如鋼筋有銹蝕必須處理。3.1.12、質量通病及預控對策3.1.12.1、混凝土預制樁施工常見質量通病及預控對策,詳見下表:序號常見質量通病預控對策1樁身斷裂1、 樁身彎曲過大、強度低,不能承受錘擊的作用力。所以,樁的強度必須達到100%后,方可植樁和沉打樁,打樁區(qū)域地下障礙物必須清理干凈,以防導致樁尖位移不在樁的縱軸線上。2、 樁的堆放、運輸、起吊過程中產生的斷裂,植樁前未發(fā)現(xiàn),受力后導致斷裂。為此,植樁前必須嚴格檢查樁身的外觀質量,防止將斷裂樁就位使用。2樁頂碎裂1、 根據(jù)地質條件,樁斷面尺寸及形式,合理選擇樁錘。2、 樁頂平面是否垂直樁的軸線
5、,不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的不得使用,或經(jīng)修改后才能使用。3、 及時檢查樁帽與樁的接觸面處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應進行處理后,方可施打。4、 沉樁時穩(wěn)樁要垂直,樁頂應加草簾、膠皮等緩沖墊。3樁頂位移1、 同“樁身斷裂”的預控對策。2、 采用井點降水、砂井或盲溝等降水及排水措施3、 沉樁期間不得同時開挖基坑,需待沉樁完畢后相隔適當時間方可開挖。4、 采用“植樁法”(先鉆孔,鉆透硬夾層,將樁插入孔內,打至設計要求)以減少土的擠密及孔隙水壓力的上升。4樁身傾斜1、 打樁作業(yè)區(qū)的場地必須平整2、 樁機就位后,底盤應水平穩(wěn)固,穩(wěn)樁必須垂直3、 樁尖與樁身一定要保持在同一軸線上,當樁尖在地下遇到硬物等時應及時處理后,方可施打。5接樁脫裂1、 連接處表面應干凈,連接鐵件要保持平整,焊區(qū)質量必須符合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的規(guī)定。2、 接樁應嚴格控制上下樁中心線在同一軸線上。6沉樁達不到設計要求施工作業(yè)前必須詳細熟悉現(xiàn)場的工程地質情況,根據(jù)地質條件、樁斷面及自重,合理選擇施工機械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