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南移民安置工程建筑垃圾處理方案陜西長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旬陽分公司2014年3月10日目 錄 一、前 言2二、建筑垃圾處置核準2三、施工現(xiàn)場的主要垃圾3四、有效的管理措施5五、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5六、建筑垃圾清運7七、施工現(xiàn)場的收尾工作9一、 前言:每個行業(yè)都會產生各種垃圾,尤其是建筑行業(yè)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各種建筑垃圾。至2006年,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我國現(xiàn)有建筑總面積400多億平方米,以每萬平方米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建筑廢渣500t至600t的標準推算,我國現(xiàn)有建筑面積至少產生了20億噸建筑垃圾。到2020年,我國還將新增建筑面積約300億平方米,新產生的建筑垃圾將會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目前我國建筑
2、垃圾的數(shù)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建筑垃圾產生的污染相當于汽車排放尾氣的兩倍!建筑垃圾的帶來的危害如此巨大,已經(jīng)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視。所以,推進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實現(xiàn)經(jīng)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推進、協(xié)調發(fā)展,是今后的發(fā)展方向。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牽涉到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等多項問題,是個系統(tǒng)工程。二、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包括建筑垃圾的傾倒、運輸、中轉、回填、消納、利用等) 其設立依據(jù)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huán)境防治法第十六條“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huán)境的措施。不得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
3、棄、遺撒固體廢物”。第十九條“對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固體廢物的設施、設備和場所,應當加強管理和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和使用”。第四十條“建設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場所,必須符合國務院環(huán)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環(huán)境保護和城市環(huán)境衛(wèi)生標準”。 2、城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101號)第二十八條“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對城市生活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和處理實施監(jiān)督管理 ”。 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guī)定(建設部令139號)第七條“處置建筑垃圾的單位,應當向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獲得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后,方可處置”。第十六條
4、“建筑垃圾處置實行收費制度,收費標準依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4、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第412號令)序號第101“城市建筑垃圾處置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核準”。 5、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繼續(xù)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許可規(guī)定及實施機關決定(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68號)序號第225“城市建筑垃圾處置由所在城市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核準”。 三、施工現(xiàn)場的主要垃圾:1. 建筑施工垃圾:在施工現(xiàn)場中,不同結構類型建筑物所產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種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
5、頭、廢金屬料、竹木材、各種包裝材料,約占建筑垃圾總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約占20%,表1.1中列出了不同結構形式的建筑工地中建筑施工垃圾組成比例和單位建筑面積產生的垃圾量。表1.1 建筑施工垃圾數(shù)量和組成(%)垃圾成分建筑施工垃圾組成比例垃圾成分磚混結構框架結構框剪結構碎磚(砌塊)305015301020砂漿81510201020混凝土81515301535樁頭-815820包裝材料5155201020屋面材料252525鋼材152828木材151515其他102010201020合計100100100垃圾產生量(kg/m2)5020040150401502. 建筑拆除垃圾舊建筑拆除垃圾相對
6、建筑施工單位面積產生垃圾量更大,舊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組成與建筑物的結構有關:舊磚混結構建筑中,磚塊、瓦礫約占80%,其余為木料、碎玻璃、石灰、渣土等,現(xiàn)階段拆除的舊建筑多屬磚混結構的民居;廢棄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建筑,混凝土塊約占50%60%,其余為金屬、磚塊、砌塊、塑料制品等,舊工業(yè)廠房、樓宇建筑是此類建筑的代表。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筑水平的越來越高,舊建筑拆除垃圾的組成會發(fā)生變化,主要成分由磚塊、瓦礫向混凝土塊轉變。根據(jù)對國內舊建筑拆除垃圾的組成統(tǒng)計,其結果見表1.2。表1.2 施工和拆除過程中建筑垃圾組成比例比較(%)建筑垃圾成分垃圾組成比例施工過程拆除過程混凝土碎末19.899.27鋼筋混凝
7、土33.118.25塊狀混凝土1.110.9泥土、灰塵11.9130.56石塊、碎石11.7823.78瀝青1.610.13磚6.335竹、木料7.4610.83玻璃0.20.56砂子1.441.7金屬3.414.36其他2.024.57總計100100四、有效的管理措施1. 加強建筑垃圾分類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減小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難度;2. 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現(xiàn)場的施工人員分揀,提高可以回收的資源。3. 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垃圾處理采用填埋、焚燒、分類循環(huán)利用等;4. 提高建設工作者的環(huán)境意識;宣傳垃圾處理的重要性;5. 施工現(xiàn)場配備一名工人專門負
8、責垃圾的管理,將垃圾類別的標志牌盡量做到清晰易識別,項目負責人對其進行不定期檢查和監(jiān)督,爭取切實做好施工人員的環(huán)境意識和資源合理利用的觀念,保護好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五、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1建筑垃圾的減量化:第一,加強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減少因施工質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費及垃圾大量產生。在施工現(xiàn)場中,施工人員大多數(shù)以民工為主,他們普遍素質不高,施工技術水平偏低,這對現(xiàn)場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現(xiàn)場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提高施工質量,將可以有效地減少垃圾的產生。在工地產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質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較大,而且造成材料浪費。施工技術
9、人員應該盡可能的應用總結出來的辦法,把施工質量隱患防范于未然。第二,加強施工現(xiàn)場施工人員環(huán)保意識。在施工現(xiàn)場上的許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員注意就可以大大減少它的產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漿、混凝土、三分頭磚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場清,多余材料及時回收再利用,不僅利于環(huán)境保護,還可以減少材料浪費,節(jié)約費用。第三,推廣新的施工技術,避免建筑材料在運輸、儲存、安裝時的損傷和破壞所導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結構的施工精度,避免鑿除或修補而產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產品包裝。第四,優(yōu)化建筑設計。建筑設計方案中要考慮的問題有:建筑物應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采用可以少產生建筑垃圾的結構設計;選用少產生建筑垃圾的建材
10、和再生建材;應考慮到建筑物將來維修和改造時便于進行,且建筑垃圾較少;應考慮建筑物在將來拆除時建筑材料和構件的再生問題。2. 建筑垃圾的開發(fā)和利用(1)建筑垃圾中磚、瓦經(jīng)清理可重復使用,廢磚、瓦、混凝土經(jīng)破碎篩分分級、清洗后作為再生骨料配制低標號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墊層、室內地坪及地坪墊層和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塊、混凝土空心隔墻板、蒸壓粉煤灰磚等生產。(2)再生骨料組份中含有相當數(shù)量的水泥砂漿,致使再生骨料孔隙率高、吸水性大、強度低。這些都將導致所配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差,混凝土收縮值、徐變值增大,抗壓強度偏低,限制了該混凝土的使用范圍;(3)建設工程中的廢木材,除了作為模板和建筑
11、用材再利用外,通過木材破碎機,弄成碎屑可作為造紙原料或作為燃料使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纖維板;(4)廢金屬、鋼料等經(jīng)分揀后送鋼鐵廠或有色金屬冶煉廠回煉;(5)廢玻璃分揀后送玻璃廠或微晶玻璃廠做生產原料;(6)廢油氈填埋處理;基坑土及邊坡土送燒結磚廠生產燒結磚,碎石經(jīng)破碎、篩分、清洗后做混凝土骨料。具體見表3.1表3.1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法垃圾成分再生利用方法開挖泥土堆山造景、回填、綠化用碎磚瓦砌塊、墻體材料、路基墊層混凝土塊再生砼骨料、路基墊層、碎石樁、行道磚、砌塊砂漿砌塊、填料鋼材再次使用、回爐木材、紙板復合板材、燃燒發(fā)電塑料粉碎、熱分解、填埋瀝青再生瀝青砼玻璃高溫熔化、路基墊層其它填埋3.
12、 與其他垃圾的處理方式之間的區(qū)別建筑垃圾屬于特殊垃圾,它的處理方式與其他垃圾的處理方式的不同點在于以下幾點:(1) 排放的單位必須提前向所在地城市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部門申報;(2) 必須采取專門方式,單獨收集,送往指定的專門垃圾處理處置場進行處理處置,例如泥漿類垃圾應在專用的泥漿池中存放,通過吸污車運輸;(3) 從收集到處理處置的過程,由經(jīng)專門培訓的人員操作或由專業(yè)人員指導進行,嚴禁在專門處理處置設施外隨意混合、焚燒或處置。(4) 建筑垃圾一般為無污染固體,國內一般采取填埋法處理,部分回收利用,少部分進行焚燒。六、建筑垃圾清運:1、事先將垃圾進行分類,建筑工地垃圾:分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沒有使用掉的
13、混凝土)、建筑碎料(鑿除、抹灰等產生的舊混凝土、砂漿等礦物材料)以及木材、紙、金屬和其他廢料等類型。將廢料統(tǒng)一進行堆放,配備專業(yè)清運工人進行清運處理。且分類堆放應符合下列要求:(1) 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內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應及時苫蓋,避免雨淋和減少揚塵。(2)建筑垃圾堆放區(qū)應至少保證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臨時貯存能力。如無專用提升設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過3 m。(3) 建筑垃圾堆放區(qū)地坪標高應高于周圍場地不小于15 cm,堆放區(qū)四周應設置排水溝,滿足場地雨水導排要求。(4) 放區(qū)應設置明顯的分類堆放標志。2、建筑垃圾運輸單位必須經(jīng)當?shù)亟ㄖ芾聿块T核準,并應滿足如下要求:(1
14、)運輸車輛、船舶應有合法的行駛證,并通過年審;(2)運輸單位應具有當?shù)刂鞴懿块T頒發(fā)的準運證或營運證;(3)具有建筑垃圾經(jīng)營性運輸服務資質。3、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應按核準的路線和時間行駛,并到核準的地點處理處置建筑垃圾。具體要求如下:(1) 建筑垃圾運輸車運行時間安排應避開交通高峰時段,以減少對交通的影響;(2)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運輸路線,應由當?shù)亟ㄖ鞴懿块T會同交通管理部門規(guī)定;(3) 運輸單位將建筑垃圾傾倒在核準的處理地點后,應取得受納場地管理單位簽發(fā)的回執(zhí),交送當?shù)亟ㄖ鞴懿块T查驗。4、 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型式和載重量選擇應遵循如下原則:(1) 工程渣土運輸宜采用載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
15、貨車;(2) 裝修及拆遷垃圾運輸宜采用載重量515 t的密封式貨車;(3) 工程泥漿運輸宜采用載重量大于8 t的密封罐車。5、 建筑垃圾運輸車廂蓋應采用機械密閉裝置,開啟、關閉時動作應平穩(wěn)靈活、無卡滯、沖擊現(xiàn)象。(1) 廂蓋與廂蓋、廂蓋與車廂側欄板縫隙不應大于30 mm;(2) 廂蓋與車廂前、后攔板縫隙不應大于50 mm;(3) 卸料門與車廂欄板、底板結合處縫隙不應大于10 mm。6、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應容貌整潔、外觀完整、標志齊全。(1)車輛車窗、擋風玻璃、反光鏡、車燈應明亮,無浮塵、無污跡;(2) 車輛車牌號應清晰、無明顯污漬,距車牌15 m處應能清晰分辨車牌上的字跡;(3) 車廂廂體、廂蓋
16、外表面應光滑平整,無明顯的凹陷和變形。車廂外部銹蝕或油漆剝落單塊面積不得超過0.01 m2,總面積不得超過0.05 m2;(4)車輛底盤無大塊泥沙等附著物,輕輕敲打時,應無塊狀泥沙等污漬脫落。(5) 建筑垃圾裝載高度應低于車廂欄板高度,裝載量不得超過車輛額定載重量。(6) 車輛裝載完畢后,廂蓋應關閉到位,并檢查車廂卸料門鎖緊裝置,保證鎖緊有效、可靠。(7)車廂液壓舉升機構及廂蓋液壓、啟閉機構的液壓部件各結合面無明顯滲漏.(8) 運輸單位應定期對車輛進行維護和檢測,保證車況完好。7.清運中注意的問題:(1)清理施工垃圾時使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撤造成揚塵。施工垃圾及時清運,清運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2)易飛揚的廢料盡量保持濕潤,如露天存放時采用嚴密苫蓋。運輸和卸運時防止遺灑飛揚。(3)在清運過程中應注意安全。七、施工現(xiàn)場的收尾工作:工程結束后應及時進行清理,平整地面盡量恢復原有地貌,以達到與周邊自然環(huán)境相協(xié)調,減少或消除對周邊景觀的視覺污染。(1) 清運場地設備。施工結束應及時撤離施工機械,對拆除的固體廢物應集中收集處理;(2) 清理場地表層。施工場地的廢棄物,特別是垃圾、廢棄土等,不得就地傾倒或堆放,應及時清運棄于當?shù)卦试S的地點。(3) 將建筑垃圾清運后,對施工現(xiàn)場應進行一次清理,盡量恢復原有地貌。(4) 施工現(xiàn)場清理完成后,應有項目負責人審核批準,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