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制預應力管樁施工方案1、工程概況:本工程場地背山面海,原為香蕉園,經用砂回填至目前標高2.80.3m。設計采用預制預應力管樁基礎,采用錘擊法施工。持力層為強風化巖層,深度約20m。它占地面積約6031m2,共計346條預制樁。柱徑為400mm,壁厚100mm,單樁設計承載力大于1200KN,單樁設計承載力大于2400KN,混凝土強度等級大于C60。2、材料及機械配置預制預應力管樁全部采用工廠生產,經檢驗合格后運到現場。由于工期非常緊張,現場配置4臺柴油打樁機同時進行。3、管樁施工3.1準備工作3.1.1流水段劃分11由于結構較長,為了有效利用生產資源,根據結構自身特點在12軸之間設置一條后澆
2、帶,將各層結構分成A區和B區,每層先施工A區,再施工B區,從而形成流水作業。(流水段劃分圖詳見附圖)3.1.2確定樁位根據業主和規劃部門提供的建筑定位基準點和設計院提供的結構施工圖基礎平面圖(結施-04),確定樁基軸線,并將樁的準確位置測設到地面上。為了防止因打樁過程中周圍土層被擠緊,原標定位置會發生移動,因此采用龍門架標注,以便核查。3.1.3確定打樁順序由于施工從總體上分成A區和B區,而且同時投入4臺打樁機作業,為了減少打樁機移動距離,防止交叉作業互相影響,因此必須制定合理的打樁路線,提高生產率。根據現場樁位分布情況,以相對集中為原則將A區劃分成4個小區,分別由4個打樁機獨立承擔一個小區的
3、任務。由于樁距分布較大,采用逐排打設。(打樁順序詳見附圖)3.1.4設置水準點為了控制樁頂標高,應在打樁地區附近設置不準點。作為水準測量用,水準點不少于2個,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3.1.5墊木、樁帽與送樁樁錘與樁帽之間應放置墊木,為增加其錘擊數,墊木上應配置鋼箍。墊木下為樁帽,其內孔尺寸一般大于樁截面尺寸12cm,深為樁1520cm。由于設計樁頂低于目前地面標高,另需準備送樁。3.1.6設置標尺為了控制樁的入土深度,樁在打入前應在樁的側面畫上標尺,用以觀測樁入土深度。3.1.7其它準備工作做好現場清理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3.2打樁3.2.1定錘吊樁打樁機按照指定打樁路線就位后,先將樁錘和樁帽吊
4、起高于樁頂,并固定在樁架上。吊樁,是用樁架上的卷揚機將樁吊成垂直狀態送入龍門導桿內。使樁尖對準樁位,扶正樁身,然后使樁插入土中。在樁頂放上彈性墊層,放下樁帽套入樁頂。樁帽上放好墊木,降下樁錘輕輕壓住樁帽。此時在錘重壓力下,樁會沉和入土中一定深度,待下沉停止,再全部檢查,校正合格后,即可開始打樁。3.2.2打樁打樁應“重錘低擊”,“低錘重打”。樁開始打入時,樁錘落距宜小,以便使樁正常深入土中,待樁入土到一定深度后,樁尖不易發生偏移時可適當增加落距逐漸提高到規定數值,繼續錘擊。由于本工程為端承樁,樁的入土深度的控制,以貫入度為主,標高作為參考。3.2.3測量和記錄打樁工程是一項隱蔽工程,因此對每一
5、條樁的施工必須進行詳細記錄。如在打樁開始時,記錄樁身每沉1m所需要的錘擊數及樁落距的平均高度。當樁下沉接近設計標高時奕在規定落距下,每一陣(10擊)后測量其貫入度。當其數值達到或小于按設計所要求的結入度時,應測量每分鐘沉入的數值,經保證樁的設計承載能力。4、質量保證措施4.1注意事項4.1.1樁基軸線位置偏差不得超過2cm,單排樁的軸線位置偏差不得超過1cm。4.1.2樁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1。4.1.3樁錘底面、樁帽上下面和樁頂都應保持水平。樁錘、樁帽和樁身中心線應在同一直線上。4.1.4打混凝土管樁最大落距不得大于1.5m。樁尖遇到孤石或穿過硬夾層時,樁錘落距不得大于0.8m。4.1.5貫入度記錄以最后10擊的入土深度為準。測量記錄時,樁頂沒有破壞,錘擊沒有偏心,錘擊落距符合要求,樁帽和樁墊工作正常。4.2質量要求樁的質量標準包括兩部分:一是能否符合設計要求的最后貫入度或標高的要求;二是打樁的位置偏差應在允許范圍內。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