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株潭城際鐵路綜合標審 批 表編 制: 復 核: 審 核: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株潭城際鐵路CZTZH-標項目經理部二一一年五月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株潭城際鐵路綜合標樁基礎承臺施工方案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株潭城際鐵路CZTZH-標株洲分部二一一年五月樁基礎承臺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施工圖設計文件二、適用范圍適用于陸上、放坡開挖的樁基礎承臺施工。三、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承臺施工工藝流程圖3.1、基坑開挖樁身砼達到一定的強度后進行基坑開挖。在基坑開挖線以外5m處設置縱橫向截水溝將地表水排
2、入天然水溝。基坑排水采取在基坑四周設排水溝及集水坑,并由專人負責排除基坑積水,嚴禁積水浸泡基坑。采用挖掘機放坡開挖,坑底預留30cm人工清底。并根據地質情況,設置木樁或鋼板樁等臨時支護措施,防止邊坡坍塌。基坑開挖坡度見下表:坑 壁 土坑 壁 坡 度基坑頂緣無載重基坑頂緣有靜載基坑頂緣有動載砂 類 土1:11:1.251:1.5碎石類土1:0.751:11:1.25粘 砂 土1:0.671:0.751:1砂 粘 土1:0.331:0.51:0.75粘土帶有石塊1:0.251:0.331:0.67未風化頁巖1:01:0.11:0.25巖 石1:01:01:03.2、鑿除樁頭、樁基檢測破樁頭前,應在
3、樁體側面用紅油漆標注高程線,以防樁頭被多鑿。破除樁頭時應用采用空壓機結合人工鑿除,上部采用空壓機鑿除,下部留有1020cm由人工進行鑿除。鑿除過程中保證不擾動設計樁頂以下的樁身砼。嚴禁用挖掘機或鏟車將樁頭強行拉斷,以免破壞主筋。將伸入承臺的樁身鋼筋清理整修成設計形狀,復測樁頂高程,進行樁基檢測。樁頭鑿完后應報與監理驗收,并經超聲波等各種檢測合格后方可澆筑砼墊層。3.3、鋼筋綁扎承臺基坑開挖至設計基底高程經檢驗合格后,立即澆筑基礎墊層砼。鋼筋綁扎應在墊層砼達到設計強度75%后進行。在墊層面上彈出鋼筋的外圍輪廓線,并用油漆標出每根鋼筋的平面位置。承臺鋼筋集中加工,現場進行綁扎,底層承臺鋼筋網片與樁
4、身鋼筋焊接牢固;搭設鋼管架綁扎、定好上層承臺鋼筋和預埋于承臺內的墩身鋼筋。3.4、承臺綜合接地承臺底層鋼筋網兼作接地連接用,鋼筋網縱橫鋼筋與樁基接地鋼筋處采用16鋼筋L型焊接。綜合接地縱、橫、豎向鋼筋的連接,采用16鋼筋L型焊接要求單面焊焊縫長度不小于200mm,雙面焊焊焊縫長度不小于100mm,焊縫厚度不小于4mm,焊縫飽滿無夾渣。承臺混凝土澆筑前要進行貫通性測試,澆筑完后進行接地電阻測試,電阻值填入承臺綜合接地檢查記錄表。3.5、模板承臺模板宜采用大塊鋼模,吊機配合安裝。也可采用組合鋼模板,膠合板支立。模板立設在鋼筋骨架綁扎完畢后進行。采用繃線法調直,吊垂球法控制其垂直度。加固通過型鋼、方
5、木、拉桿與基坑四周坑壁擠密、撐實,確保模板穩定牢固、尺寸準確。墩身預埋鋼筋的綁扎在模型立設完畢后進行,根據模型上口尺寸控制其準確性,采用與承臺鋼筋焊接,形成一個整體骨架以防移位。3.6、灌注砼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動計量,罐車運輸,泵送混凝土施工,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的澆筑環境溫度晝夜平均不低于5或最低溫度不低于-3,局部溫度也不高于+40,否則采用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相應防寒或降溫措施。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上層混凝土,混凝土下落高差大于2.0米時,設串筒或溜槽。混凝土分層澆筑,分層厚度控制在3045cm。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時嚴禁碰撞鋼筋和模型。振動器的振動深度一般不超過
6、棒長度2/33/4倍,振動時要快插慢拔,不斷上下移動振動棒,以便搗實均勻,減少混凝土表面氣泡。振動棒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10cm,移動間距不超過40cm,與側模保持510cm距離,對每一個振動部位,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出現平坦泛漿。3.7、基坑回填砼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基坑回填,濕陷性地段橋墩承臺采用37灰土回填, 基坑四周同步進行;回填土分層回填,每層厚度1020cm,用汽油打夯機沖擊夯實。3.8、養生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并且初凝后,予以灑水養護保證混凝土表面經常處于濕潤狀態為準,養生期應符合規范要求。在混凝土表面蓋上保持濕潤的塑料薄膜等能延續保持濕潤的材料,養護用
7、水及材料不能使混凝土產生不良外觀質量影響。3、9沉降觀測由于墩臺基礎沉降的發展及總量受橋位地質情況、施工荷載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規定,橋墩臺基礎沉降,一般情況下,橋涵主體工程完工后(即預制梁架設后或現澆梁完工后和涵洞主體施工完成),沉降觀測期一般應不少于6個月;巖石地基等良好地質區段的橋梁,沉降觀測期應不少于60天。實際觀測時間從基礎承臺完成設點后即開始進行觀測。為了能夠反映出準確的沉降情況,沉降觀測點要埋設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觀測的位置。承臺上設置兩個觀測標,觀測標-1設置于底層承臺左側小里程角上,觀測標-2設置于底層承臺右側大里程角上。承臺觀測標為臨時觀測標,當墩身觀測標正常使用后,承臺
8、觀測標隨基坑回填將不再使用。沉降觀測標選擇用20mm鋼筋,頂部磨圓并刻畫十字線,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設表面5mm,表面做好防銹處理。完成埋設后測量樁頂標高作為初始讀數。觀測周期為荷載變化前后各一次或1次/周,承臺回填時,測點應移至墩身或墩頂,二者高程轉換時的測量精度要求不應低于首次觀測要求。四、質量要求及驗收標準4.1、質量要求承臺臺施工前在墊層頂面放出承臺中線和輪廓線的準確位置。若承臺截面積不大時,混凝土連續一次澆筑完成,以保證其整體性。大體積混凝土參照下述方法控制混凝土水化熱溫度:4.1.1、用改善骨料級配、降低水灰比、摻入混合料、外加劑等方法減少水泥的用量。4.1.2、采用低水化熱水泥,如礦碴水泥、粉煤灰水泥。4.1.3、降低澆筑層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熱速度。5.1.4、混凝土用料避免日光曝曬,以降低用料的初始溫度。5.1.5、混凝土拌合必須嚴格按試驗給定的配合比操作,若需調整必須經試驗人員簽字同意方可。5.1.6、混凝土運輸采用罐車,以保證混凝土不離析,不分層,且和易性好。5.1.7、天氣炎熱時,由于整體鋼模一次立模較高,模板溫度及模內溫度都很高,混凝土水分易散失,宜在下午16時以后澆筑。5.2、驗收標準承臺施工允許誤差,除設計有特殊規定外,符合下表的規定。承臺施工允許誤差序號項 目允許誤差(mm)1結構尺寸302頂面高程203軸線偏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