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臺背回填施工方案1、編制說明(一)編制依據1、京石改擴建工程合同文件、施工設計圖;2、京石改擴建工程圖紙、技術規范及標準化實施細則;3、本合同段施工組織設計文件;4、我單位擁有的機械設備狀況、技術力量、施工能力、現場實際情況和我單位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二)編制原則1、遵照招投標文件、施工圖紙、技術規范、現場實際情況、我單位實際情況和業主要求。2、做到統籌安排,科學合理的安排施工進度計劃,組織均衡生產和工序銜接,做到緊張有序,確保工程質量,盡量縮短工期。3、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設備,提高機械化、標準化施工作業水平。二、工程概況本合同段為第18合同段,起點樁號為K251+302,終點樁號為K25
2、6+400,路線全長5.266公里。本標段涉及三個一等通道、三個管線交叉、四個二等通道、兩個箱涵、兩個三等通道,南水北調K252+321箱涵以及北汪分離立交。橋涵臺背回填分兩種形式,一種是K252+321箱涵,從涵底至涵頂采用液態粉煤灰,涵頂以上部分采用5%石灰土;另一種是剩余的結構物,采用液態粉煤灰填筑。在臺背路基處理范圍上路床底設置一層鋼塑土工格網。橋涵臺背粉煤灰路基與錐坡土應同時進行,臺背填料與路堤或者路基之間采用臺階式搭接。 3、施工準備3.1. 材料準備3.1.1粉煤灰(1) 粉煤灰為SiO2、Al2O3和Fe2O3的總含量應大于70%,燒失量不應超過10%,比表面積宜大于2500c
3、m2g。(2)干粉煤灰和濕粉煤灰均可使用。干粉煤灰如果堆放于空地上,應進行覆蓋以防止飛揚造成污染;濕粉煤灰含水率不宜超過35%,并在澆筑前測定含水率。(3)凝結的粉煤灰快應打碎,并應清除有害雜物。(4)通常配合比范圍為:水泥:粉煤灰:水=610%:9490%:6575%(外摻),添加劑為水泥用量的1%5%。3.1.2 水泥水泥宜采用32.5MPa,水泥堆放時應注意防潮。3.1.3 水水采用普通飲用水。3.1.4 5%石灰土采用內摻法拌制5%石灰土。3.1.5外加劑一般采用減水劑,其性能應能激發粉煤灰的早期活性,并具有早強,增稠和減水的作用,具體技術指標如下:(1)細度:比表面積宜大于300m2
4、kg,篩余量(0.08mm)不得超過8%;(2)單漿可泵時間不得小于24h凝固。3.2. 機具配備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單位型號數量備注1裝載機臺50型22壓路機臺20T23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臺10m344自卸車輛85平地機6挖掘機臺22017推土機臺14028灑水車輛19旋耕梨臺110小型夯實設備11拌合站12012發電機150KW3.3人員配備3.31項目部管理人員安排總負責人:黃峰濤 技術總負責人:趙學同 現場負責人:劉青臣 現場技術負責人:趙曉鵬 現場技術員:王亞坤、尹亞坤 試驗負責人:李亞娜 測量負責人:楊海龍 安全負責人:王樹彬3.32施工勞動力安排機械手9人,測量員3人
5、,實驗員3人,普通工6名,安全員2名,管理人員2名。4、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施工方法如下:1、 基坑回填每個結構物的基坑回填安排專人負責,留存影像資料,建立施工臺賬。回填前坑內清理干凈、徹底,不留雜物,開挖后及時回填。基坑回填嚴格按照規范及標準化施工要求,以及總監辦下發的專項施工要求分層填筑、夯實,壓實度確保93%。2、K252+321箱涵臺背回填(1)該涵洞臺背回填設計為流態粉煤灰和5%石灰土共同填筑。(2)當結構物達到設計強度的100%,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并進行混凝土防腐處理后進行臺背回填施工。(3)該涵洞兩側采用流態粉煤灰對稱回填到涵頂,涵頂以上部分采用5%石灰土回填。(4)施工前由試驗室
6、確定配合比,通常配合比范圍為:水泥:粉煤灰:水=610%:9490%:6575%(外摻),添加劑為水泥用量的1%5%。(5)混合料采用拌合站拌合,使用拌合樓攪拌均勻,一般攪拌時間不小于3分鐘。(6)混合料澆筑:a、混合料澆筑速度要與混合料的出料速度相匹配,使澆筑工作不間斷。b、混合料澆筑前檢查模板支架,清理雜物積水,填塞模板間隙,模板內面涂刷脫模劑。c、混合料按照一定厚度、順序、方向分層澆筑,在下層混合料初凝或重塑前澆筑上層混合料。斜面上澆筑混合料時,應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層。d、氣溫低于5時,停止澆筑。進行澆筑前以1米的灌注高度為單位,兩側對稱澆筑,每灌注一次自然晾曬2天3天,
7、待自然強度形成和開裂,對裂縫以1:2的水泥漿灌注后,再進行下次灌注。且灌注過程中保持同一平面,防止形成太大坡度。e、澆筑完成后對臺背進行養護(24小時后),以保證強度增長,養護期間嚴謹車輛、行人通過。(7)根據圖紙要求,涵頂以上回填采用5%石灰土,采用集中拌合法拌制石灰土,先將回填材料按試驗確定的土方和石灰體積堆放,然后用機械配合人工在預定場地用挖掘機拌合均勻,然后用分層攤鋪、碾壓,壓實度不小于93%。3、 結構物臺背回填(1)當結構物達到設計強度的100%,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并進行混凝土防腐處理后進行臺背回填施工,坡度設計為1:1.5。(2)施工前由試驗室確定配合比,通常配合比范圍為:水泥:
8、粉煤灰:水=610%:9490%:6575%(外摻),添加劑為水泥用量的1%5%。(3)施工前應對臺背回填范圍內清理干凈,與路基搭接部分要開挖臺階,最后人工清理開挖基坑內的廢渣和浮土,清理完成后對其進行夯實,對大型機具難以夯實的地方用小型夯實機進行夯實,使其達到設計強度。然后報監理工程師對基底處理情況及開鑿尺寸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回填。(4)施工前應對進場的材料按批進行抽檢,以保證材料質量。(5)施工前應對施工設備進行全面檢查,以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6)混合料采用拌合站拌合,使用機械攪拌均勻,一般攪拌時間不小于3分鐘。(7)混合料澆筑:a、混合料澆筑速度要與混合料的出料速度相匹配,使澆筑工
9、作不間斷。b、混合料澆筑前檢查模板支架,清理雜物積水,填塞模板間隙,模板內面涂刷脫模劑。c、混合料按照一定厚度、順序、方向分層澆筑,在下層混合料初凝或重塑前澆筑上層混合料。斜面上澆筑混合料時,應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層。d、氣溫低于5時,停止澆筑。進行澆筑前以1米的灌注高度為單位,兩側對稱澆筑,每灌注一次自然晾曬2天3天,待自然強度形成和開裂,對裂縫以1:2的水泥漿灌注后,再進行下次灌注。且灌注過程中保持同一平面,防止形成太大坡度。(8)養生澆筑完成后,灑水養護48小時,以保證強度增長,期間嚴禁車輛、行人通過,在養生初期,由于混合料的收縮作用,表面會出現一些較大的裂縫,應在養生期間
10、人工用混合料將裂縫灌漿。(9)質量檢測施工過程中,每天至少做兩組試件,檢測現場強度,7d強度不小于0.4mPa必要時進行取芯檢測,要求28d強度大于0.6MPa。(10)臺背回填注意事項1)在基坑和臺背回填開工前,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并制定專門負責人員進行施工控制,選定專門的施工隊伍進行基坑和臺背回填。2)將臺背回填的材料運至現場,并請監理工程師驗收。要求必須采用經事先確定合格的產品,將非臺背回填的材料清理出現場。3)周界面填土必須壓實,臺階要開到硬茬,基底、原地面、臺階土必須檢測壓實度,保證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拍照留查;4)原材料質量控制,必須嚴格按原材料質量要求進場合格的材料,水泥質量一般
11、較好控制,粉煤灰的質量卻是差別很大,如果粉煤灰質量差,將嚴重影響混合料的后期強度。5)施工配合比的控制,由于是現場拌合,不是采用自動計量的設備生產,人為影響因數非常大,因此,施工現場要有專人控制施工配合比,稱量各種材料的數量。要特別控制用水量,因為按理論配合比施工時,稠度較大,混合料的流動性能一般不是很好,很容易造成人為加水拌和增加流動性的做法,根據前面論述,這種做法對混合料強度的不良影響是致命的。6)每座臺背回填建立專門的臺背回填臺帳。7)在臺背路基處理范圍上路床底設置的鋼塑土工格網,采用整體加工成型的凸結點雙向鋼塑土工格網,幅寬6m,抗拉強度不小于100KNm,對應延伸率3%,焊點剝離力5
12、00N。條帶厚度大于2mm,條帶寬度為15mm-20mm,結點寬度5mm,網孔尺寸100mm-150mm,鋼絲外裹聚乙烯塑料碳黑含量不小于2%。(11)配料數量允許偏差項次材料允許偏差()1水泥12粉煤灰33水3四、質量控制及措施、質量保證體系(1)、為確保施工質量,我標段成立由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總工、質檢負責人為副組長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組織機構框圖如下:(2)、對施工質量控制嚴格執行三級質檢體系:a、各工班長自檢:各作業班班長為一級質量負責人,工班完成作業后,工班班長首先自檢,經自檢合格,填寫工序交接單后移交下一班作業工班班長。b、工班互檢:下個工班班長接到工序交接單后,檢查合格后方可移
13、交專職質檢員;檢查不合格,由上工班整改直至合格。c、專職質檢員專檢:工班長簽認工序交接單后,報工點專職質檢員合格后,報工程部部長趙曉鵬及或項目總工趙學同。整個工序完成后向監理工程師報驗。三級質檢體系流程框圖五、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設立專職安全員及時糾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現的不安全苗頭。2、對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的考核。3、設立明顯的安全標識。4、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或非本機操作人員不得上機操作。5、穿越施工作業區應設置安全警戒區,防止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避免發生安全事故。6、施工現場的電氣設備由電工負責管理,電工應經常巡視,不準無關人員私自接觸,嚴格執行電氣安全操
14、作規程。7、所有工作人員嚴格遵守作息時間,上班時間嚴禁醉酒,嚴禁參與賭博。除特殊情況外,不得遲到或私自離崗。七、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1、 施工場地周邊區域均為良田,要加強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意識,不損壞農作物和農民的利益,以免發生糾紛。2、 合理布置場地,材料要集中堆放,避免撒入農田。3、 生活垃圾要集中處理,禁止隨意丟棄;施工設備產生的廢機油,柴油等有害物質須采取措施處理,不得讓其留入農田或水源,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4、 施工設備采取降噪措施,以免施工擾民。5、對職工進行教育宣傳,提高全體操作人員環境保護意識。6、嚴禁工程材料亂堆亂放,施工現場各類材料及設備應合理規劃區域,統一整齊堆放,并設置相應標識,標明材料、設備名稱及性能、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