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旋挖鉆機樁基施工方案特征碼標簽:特征碼旋挖鉆機樁基施工方案?以下帶來關于旋挖鉆機樁基施工方案的具體,相關內容供以參考。一、旋挖鉆機成孔概述根據本工程地質條件、設計及工期要求,結合樁基設計參數及業主要求,本工程灌注樁成孔工藝采用旋挖鉆機成孔,混凝土采用商品砼,鋼筋籠焊接綁扎成型、整體吊裝,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二、工藝選擇該工程鉆孔施工采用旋挖鉆機成孔方式、干法成孔施工。結合本工程鉆孔樁的地質情況,數量多、工期緊等綜合因素,回填土鉆頭采用旋挖斗鉆頭,清孔時采用旋挖撈砂鉆頭。嵌巖時采用旋挖截齒桶鉆,有局部砂巖的樁采用旋挖螺旋鉆頭。對于部分地下水較為豐富的樁需采用泥漿護壁作為支撐,垮方較大的樁采用鋼護
2、筒支撐。三、施工方法1、場地平整及鉆機就位液壓多功能旋挖鉆機就位時與平面最大傾角不超過4,現場地面承載能力大于250KNm2,所以鉆機平臺處必需碾壓密實。進行樁位放樣,將鉆機行駛到要施工的孔位,調整桅桿角度,操作卷揚機,將鉆頭中心與鉆孔中心對準,并放入孔內,調整鉆機垂直度參數,使鉆桿垂直,同時稍微提升鉆具,確保鉆頭環刀自由浮動孔內。旋挖鉆機底盤為伸縮式自動整平裝置,并在操作室內有儀表準確顯示電子讀數,當鉆頭對準樁位中心十字線時,各項數據即可鎖定,勿需再作調整。鉆機就位后鉆頭中心和樁中心應對正準確,誤差控制在2cm內。2、鋼護筒埋置根據樁位點設置護筒,護筒的內徑應大于鉆頭直徑100mm,護筒位置
3、應埋設正確穩定,護筒中心和樁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護筒與坑壁之間應用粘土填實。施工中,護筒的埋設采用旋挖鉆機靜壓法來完成。首先正確就位鉆機,使其機體垂直度和樁位鋼筋條三線合一,然后在鉆桿頂部帶好筒式鉆頭,再用吊車吊起護筒并正確就位,用旋挖鉆機動力頭將其垂直壓入土體中。護筒埋設后再將樁位中心通過四個控制護樁引回,使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重全,并在護筒上用紅油漆標識護樁方向線位置。護筒的埋設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4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8m。護筒應高出地面2030cm。3、鉆孔當鉆機就位準確后開始鉆進,鉆進時每回次進尺控制在60cm左右,剛開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穩
4、,提斗要慢,特別是在孔口58m段旋挖過程中要注意通過控制盤來監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時進行糾正。操作人員隨時觀察鉆桿是否垂直,并通過深度計數器控制鉆孔深度。當旋挖斗鉆頭順時針旋轉鉆進時,底板的切削板和筒體翻板的后邊對齊。鉆屑進入筒體,裝滿一斗后,鉆頭逆時針旋轉,底板由定位塊定位并封死底部的開口,之后再提升鉆頭到地面卸土。開始鉆進時采用低速鉆進,主卷揚機鋼絲繩承擔不低于鉆桿、鉆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證孔位不產生偏差。鉆進護筒以下3m可以采用高速鉆進,鉆進速度與壓力有關,采用鉆頭與鉆桿自重磨擦加壓,150Mpa壓力下,進尺速度為20cm/min;200Mpa壓力下,進尺速度為30cm/min;26
5、0Mpa壓力下,進尺速度為50cm/min。4、清孔鉆進到設計孔深后,將鉆斗留在原處機械旋轉數圈,將孔底虛土盡量裝入斗內,起鉆后仍需對孔底虛土進行清理。一般用沉渣處理鉆斗(帶擋板的鉆斗)來排出沉渣。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用大方量漏斗裝滿砼,然后快速放下,用砼下滑重力沖擊樁底,以減少樁底沉碴厚度。5、鉆孔前先用水準儀確定護筒標高,并以此作為基點,按設計要求的孔底標高計算孔深,以鉆具長度確定孔深,孔深偏差不短于設計要深度,超鉆深度不大于50cm;孔徑用檢孔器測量,若出現縮徑現象應進行掃孔,符合要求后方可能進行下道工序。6、余土外運該旋挖鉆孔灌注樁施工時場地內的土石方已按設計平場完工,場區內無法將樁開
6、挖的土石方利用,必須另設棄土場。棄土場由甲方指定,運距現場收方簽證。棄土工程量按樁深直徑乘以樁深計算。樁基開挖出的土石方用裝載機轉移至不影響現場施工的位置堆放,挖掘機上車,自卸汽車密閉外運至業主指定棄土場。7、鋼筋籠施工:(1)制作鋼筋使用前除銹、去油污、去泥土等,然后采用機械或人工調直,調直后不能有彎曲、死彎、小波浪形等。鋼筋切斷后應根據鋼筋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盡量節約鋼材。主筋定位要準確,彎起或綁扎的搭接長度要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鋼筋搭接處,應用鐵絲在中間和兩端扎牢。箍筋制作采用8、10圓盤,調直重繞方式進行,螺旋箍內徑為樁徑一倍。鋼筋保護層厚度40mm,箍筋接頭全部采用搭接
7、。加勁箍采用單面電焊連接10D,加勁箍直徑14??v向主筋12、14、18,均要求采用焊接,單面焊焊長度不小于10d。大于12m的鋼筋籠采用分段制作、主筋接頭錯開,保證在同一截面內,接頭數目不多于主筋總根數的50%。鋼筋籠存放場地應平整,鋼筋籠應先進行隱蔽工程驗收方能下放,下放時應保證鋼筋籠順直,嚴禁擺動碰撞孔壁,就位后焊制定位鋼筋。(2)吊裝鋼筋籠利用25T吊機整體吊裝到孔內,鋼筋籠上口到達護筒口上方時,用型鋼扁擔將鋼筋籠擱置在護筒上。吊裝時考慮起吊和移位時的鋼筋籠變形控制。為了保證鋼筋籠起吊時不變形,宜用兩點吊。第一吊點設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點設在骨架長度的中點到上部三分之二點之間。起吊時,
8、先提第一吊點,使骨架稍提起,再與第二吊點同時起吊。隨著第二吊點不斷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點,直到骨架與地面或平臺垂直,停止第一吊點起吊,用勁形骨架固定。鋼筋籠在起吊的部位設置加強措施,防止或盡量減小在起吊和安放的過程中鋼筋籠變形。吊放時應對準孔位輕放、慢放,禁止強行下放,防止傾斜、彎折或碰撞孔壁。如果放不下去,要吊起分析原因然后重新下放。鋼筋籠就位后,立即將吊筋固定,防止鋼筋籠移動。鋼筋籠頂面和底面標高誤差不大于50mm。鋼筋籠下放到設計深度后,立即下放混凝土輸送導管,避免導管與鋼筋籠碰撞,遇導管下放困難應及時查明原因。為保證鋼筋籠豎向軸線垂直度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在鋼筋籠外周采用焊接鋼筋耳環或綁扎與樁基混凝土同標號預制塊形式進行控制。鋼筋籠入孔后,按設計要求檢查安放位置并作好記錄。符合要求后,鋼筋籠上端可采取鋼筋連接加長4根主筋的措施,延至孔口定位,防止鋼筋籠因自重下落或灌注混凝土時往上竄動造成錯位。8、安裝聲測管根據建筑樁基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03對樁基檢測要求,聲測管內徑選用5060mm。聲測管下端封閉、上端加蓋、管內無異物;聲測管連接處光滑,管口高出樁頂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