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環(huán)水裝置施工方案1. 工程概述1.1工程簡介循環(huán)水裝置工程由循環(huán)水冷卻塔、吸水池及泵房組成:循環(huán)水冷卻塔形體尺寸:底板長45.2m;寬為18.8m;壁厚250;吸水池底板長30.1m,寬度為6.1m,壁厚350;墊層底標高El-2.40m;池頂標高EL+ 2.650m;鋼筋混凝土C30;抗?jié)B等級S6 。2. 施工技術準備施工技術準備工作包括施工技術資料的編制、施工規(guī)范(包括相關法規(guī))和驗評標準的收集、相關質量驗評表格的收集內容等。在技術準備階段,組織施工人員和施工班組熟悉施工圖紙及相關作業(yè)指導書,針對水池等水工構筑物的特點,著重學習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地
2、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8-2002等驗收規(guī)程、規(guī)范,組織安全知識學習及操作技能培訓,學習和了解三江化工對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要求,從工程技術上、安全管理上為工程的順利開工做好準備。施工技術人員對施工圖工程量進行核算,為施工進度計劃、施工組織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據(jù)。根據(jù)施工圖紙、建筑規(guī)范、質量要求、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質量交底和安全交底。3. 施工工藝3.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 測量放線 土方開挖基坑驗槽 墊層施工(地基處理) 放基礎中心線 、控制邊線綁
3、扎鋼筋模板支設,澆筑基礎混凝土及養(yǎng)護拆模池壁施工回填,整平場地。3.2 測量放線基坑開挖之前,先進行測量定位,抄平放線,放出開挖范圍,并報監(jiān)理驗收合格后,開始土方開挖。3.3 基坑開挖3.3.1基坑開挖采機械開挖、人工清底,相互配合。基坑開挖采用一臺反鏟挖掘機挖土,三臺自卸車運輸土,開挖土方運到指定地點。由人工對基坑坑壁及坑底進行修理。開挖完后,基坑四邊設工作面1000mm。3.3.2 循環(huán)水池北邊與原循環(huán)水池地坪相距較近,土方開挖時,將土方全部挖出運至指定地點堆放,不用采取支護措施。吸水池開挖時,當達到一定深度土質出現(xiàn)問題,則在四邊坑底坡腳處采用80mm80mm的木枋作桿樁,間距為300mm
4、,483.5mm的鋼管作橫桿,間距為500mm及=18mm的膠合板作檔板對基坑壁進行加固(如圖一)。必要增加斜撐。3.3.3 基坑土方開挖完后,在坑底四側設置(300400mm)的排水明溝。排水明溝離水池基礎邊線400mm,離支護設施300mm。水溝坡道為2 0/100。在基坑四角設置(5005001000mm)的集水井。采用潛水泵從集水井中排水,并設專人看護排水。當土方開挖時,有地下水滲進基坑時,停止土方開挖,采用潛水泵進行排水。待基坑內的水排完后,重新開始土方開挖。坑頂四周設排水明溝,防止地面雨水灌入基坑內。3.3.5 土方開挖時,在基坑邊架設一臺水準儀,隨時控制開挖深度。3.3.6 水池
5、基礎墊層施工完后,在距基坑頂邊1.5m處用48鋼管,作內安全欄桿,安全欄桿高1.2米,刷紅、白間隔色警示。3.4池體結構施工3.4.1模板工程模板采用=18mm的膠合板、483.5的鋼管、扣件8080木枋穿墻螺栓等材料組合支設。為防止模板接縫處漏漿,在模板接縫處用2cm/2mm(寬/厚)海棉雙面膠壓縫。對拉螺栓選用直徑1216鋼筋加工,中間加焊D503止水環(huán)。采用12 14對拉螺栓時,水平及垂直方向間距分別為600;采用16對拉螺栓時,水平及垂直方向間距分別為800;對拉螺栓的安裝(如圖二)模板拆除后,取出池壁對拉螺栓上的木餅(木餅可用圓形或方形的木餅),在取出木餅形成的凹坑內用氣割割除對拉螺
6、栓。凹坑用與池體結構強度相同的微膨脹水泥砂漿填補,表面刮平。在調制微膨脹水泥砂漿時注意砂漿的色澤盡可能與池壁混凝土的色澤保持一致。模板支撐系統(tǒng),水池外模用圖二:防水對拉螺栓安裝方法48mm鋼管搭設雙排腳手架,水池內模支撐系統(tǒng)采用48mm鋼管搭設滿堂腳手架,該滿堂腳手架也作為池頂板的支撐系統(tǒng)。3.4.2施工縫的處理池體構筑物擬采用混凝土二次澆筑的方法,墻體不留垂直施工縫。在標高-4.320m處留設水平施工縫。采用3mm厚、300寬通長鋼板作止水帶。鋼板連接處通焊。止水帶的施工方法詳見圖三。3. 4.3 鋼筋工程3. 4.3.1鋼筋的制作 鋼筋進場后,質檢和物資部門 圖三:池體防水施工縫留置方法對
7、鋼筋應進行外觀檢查驗收,并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和有關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抽樣作力學性能試驗,鋼筋取樣時必須有監(jiān)理人員見證。合格材料方可使用于工程,所有鋼筋均在鋼筋加工廠內加工制作,再運到施工現(xiàn)場進行綁扎安裝,特殊部分在現(xiàn)場加工安裝。鋼筋在加工、領用過程中做好標識,并做好鋼筋的使用跟蹤記錄。盤圓鋼筋(級)在使用前用卷揚機調直,將鋼筋一端固定,一端置于卷揚機上,通過控制鋼筋的冷拉率不大于4%進行調直。鋼筋切斷A)將同規(guī)格的鋼筋根據(jù)不同長度,長短搭配,統(tǒng)籌排料,先斷長料,后斷短料,減少料頭。B)在切斷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鋼筋有劈裂,縮頭或嚴重彎頭等必須切除,如發(fā)現(xiàn)鋼筋的硬度與鋼種有較大出入時,應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應,查明
8、情況。C)在工作臺上標出鋼筋下料尺寸,然后切斷鋼筋。鋼筋彎曲成型A)對形狀復雜的鋼筋,根據(jù)加工圖尺寸,在各彎曲點位置作好標記。B)將鋼筋在彎曲機上彎曲成型,鋼筋彎曲形狀和彎曲半徑按施工圖或有關鋼筋的規(guī)范及構造要求進行。對于制作中是進行機械連接加工的鋼筋,需標注清楚;在斷料、彎曲后,吊運至加工點,然后按機械連接要求進行。3. 4.3.2鋼筋的綁扎1)鋼筋的連接鋼筋的連接根據(jù)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分別采用綁扎搭接、閃光對焊接頭。鋼筋直徑D16mm的鋼筋采取綁扎搭接,鋼筋直徑D16mm的鋼筋采用閃光對焊接頭。鋼筋搭接長度HPB235為29d,HRB335為36d錨固長度為35d,接頭百分率為50%。2
9、) 鋼筋保護層鋼筋與模板之間應設鋼筋保護層墊塊,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準確。鋼筋保護層采用同混凝土強度等級的砂漿按保護層厚度提前制作。鋼筋的保護層要按圖紙和規(guī)范的要求留設,厚度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按照施工圖紙的要求,基礎為40mm,池壁為30mm、梁柱為35mm。鋼筋的保護層在澆搗混凝土前必須認真檢查。3) 鋼筋綁扎方法 所有的鋼筋在綁扎安裝前,根據(jù)圖紙要求校對配料加工單、標簽,檢查已經加工的鋼筋品種、規(guī)格形狀、尺寸、數(shù)量是否正確,避免造成錯用和中途返工現(xiàn)象。底板:A)根據(jù)劃出的鋼筋位置線,按設計要求鋪設縱橫鋼筋,然后先將鋼筋網片四周兩縱兩橫鋼筋交叉點扎牢,再將其余鋼筋相交點全部扎牢;綁扎時應注意相鄰綁
10、扎點的鐵絲扣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變形;搭接鋼筋在搭接處的兩端和中間用綁扎絲綁牢。B)上部鋼筋網通過鋼筋馬凳(18mm)控制其高度。墻體:A)墻體鋼筋網片綁扎時,先綁扎鋼筋網片四周的兩縱兩橫鋼筋,然后綁扎中間的鋼筋,綁扎時注意相鄰綁扎點的鐵絲扣成八字型,以防鋼筋網片歪斜變形;B)墻體雙層鋼筋網片的間距通過施工圖中設置的拉結筋進行控制。C)墻體插筋在下部砼澆注之前,先在澆筑區(qū)上方按設計要求綁扎一道水平鋼筋固定好,以防澆砼時移位,澆筑區(qū)內安放相應的砼墊塊以保證插筋砼保護層符合要求。板:A)板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但應嚴格控制板負筋及板主筋的位置。B)板鋼筋接頭構造要求按規(guī)范的規(guī)定進行;C)板上層鋼
11、筋的支撐方法同基礎底板。梁:A)梁主筋應控制其凈距,以滿足設計要求。B)梁箍筋的接頭應交錯布置。C)梁鋼筋接頭構造要求按圖紙及規(guī)范。預埋件的安裝:按設計要求位置安裝正確,并在埋件上增加附加筋固定在結構鋼筋上。在埋件的四周邊粘貼雙面膠,以防混凝土漿污染埋件面。3. 4.4混凝土澆筑工程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混凝土汽車泵布料澆筑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 混凝土澆筑應保持連續(xù)性,混凝土從攪拌出來至澆筑結束間隔時間不宜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由商品混凝土供應單位提供),如發(fā)生意外情況,必須間歇時,應采取措施,盡可能使停歇時間縮短,并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
12、歇的最長時間將按所用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初凝條件確定。若超過允許間歇時間,則應按施工縫處理。 施工現(xiàn)場的混凝土檢驗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值班檢查,按規(guī)范要求做好混凝土的取樣工作,并作好記錄。 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值班員在現(xiàn)場值班,負責監(jiān)督鋼筋、木工值班人員觀察模板、鋼筋、插筋等有無移位等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將立即停止?jié)补嗖谝褲仓幕炷脸跄靶拚戤叀?澆筑混凝土時將分段分層進行,每層澆筑高度為300mm。使用插入式振動器要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按順序進行,才不會出現(xiàn)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上一層時將振動棒插入下層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
13、。 雨天澆筑混凝土時,要做好防雨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積水。 為防止漏振和減少混凝土表面氣泡對混凝土成品外觀的影響,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翻漿冒出氣泡為宜,混凝土表面要隨振搗隨按標高線進行抹平。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覆蓋以防日曬,在12小時內用麻袋加以覆蓋保水,并澆水養(yǎng)護。表面凝固后(118h內)開始進行灑水養(yǎng)護,混凝土的養(yǎng)護以保持混凝土面濕潤狀態(tài)為準;養(yǎng)護期時間一般為7天,并作好混凝土養(yǎng)護記錄。4 . 質量保證措施4.1施工過程中嚴格根據(jù)施工方案、工作程序的要求進行施工,在每一分項工程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有關技術人員、質檢員等對施工班組進行書面技術交底,由負責人組織參加者辦理簽字手續(xù)并存擋;
14、之后按要求對施工過程進行跟蹤監(jiān)控,深入施工現(xiàn)場隨時隨地解答、解決施工班組疑難問題。4.2施工過程中質檢人員跟蹤檢查,以過程控制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發(fā)現(xiàn)問題于萌芽狀態(tài)之中,消除問題于施工前或施工過程中,不能將問題積累于下道工序,而最終造成質量問題延誤工期。4.3施工實體質量控制措施:施工中對各項影響施工實體質量因素都應高度重視,特別要對原材料的質量、模板支設、混凝土施工及成型等幾方面加以控制。施工所用各種原材料及構件應嚴格按有關驗收要求進行質量控制,不合格品一律不得使用5 . 文明施工與安全保障措施5.1對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質保培訓。5.2聯(lián)系施工區(qū)域內生產車間安全負責人對參與施工的人
15、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人員。進入現(xiàn)場必須遵守安全六大紀律:戴安全帽,穿勞動防護鞋、勞保服,高空作業(yè)必須加掛安全網,系安全帶,危險場所必須設置臨時防護欄。5.3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5.4使用用電設備的操作人員應穿膠鞋,戴絕緣手套,并用帶漏電保護的開關箱,電纜、電線應架空,不得在地上拖拉。5.5嚴格執(zhí)行各種機械的操作規(guī)程。5.6施工作業(yè)場所懸掛相應的警示標志。5.7施工用電一定要設置漏電保護,電箱上鎖,鎖匙由專職電工保管,并嚴格執(zhí)行“三相五線制”供用電規(guī)定。5.8及時清理施工材料,各類施工材料要在防護欄桿內擺放整齊,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施 工 方 案編 制:審 核:批 準: 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