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橋基礎及下部構造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1、本標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及設計補充文件。2 、本標段招標文件、工程合同要求、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3、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4、公路工程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5、 有關施工技術規范、標準。6、 以往同類施工經驗。二 工程概況1 概述本合同段路線沿XXX而下,溝道狹窄、山坡陡峭,寬度在28m80m之間,蜿蜒曲折。其間設計小橋6座,其下部構造為柱式橋墩、樁基礎,U型力式橋臺、擴大基礎。2 水文、地質水面與河床面基本持平,水位隨河水面而升降,坡積層賦水性較差,裂隙水量較小。地下水主要由大氣降水,地
2、表徑流補給,排向就近溝谷。地表為河流沖洪積砂礫石層、漫灘相粉土;其下為漂、卵石與碎石土等,厚度412m不等,部分地段巖石裸露;其下基底為強風化鉀長花崗巖、斜長角閃巖、和弱風化鉀長花崗巖、斜長角閃巖。三 施工組織1 、施工方案選擇(1)、擴大基礎和臺身臺帽側墻:基坑采用挖掘機開挖、人工配合清理,檢測地基承載力,若達不到要求時進行變更處理,達到設計要求后支設模板,澆筑C20片石混凝土基礎,接合面充分鑿毛,臺身與側墻外露面使用大塊鋼模板,內側使用組合鋼模板,轉角處使用8mm厚膠合板,使用拉桿緊固,驗收合格后澆筑片石混凝土,再施工臺帽與側墻頂鋼筋混凝土。2、 施工隊伍組織成立一個下部構造施工隊,負責本
3、橋擴大基礎、U型重力式橋臺、臺帽的施工。3、工期安排計劃工期3個月:2006年12月12日2007年3月12日。4、施工場地布置混凝土拌和站設置在K75+650右側50m附近,采用集中供應混凝土,設鋼筋加工場地、料場、水泥庫、地磅、工人宿舍等。施工隊伍住房在施工現場布置與林華村租用,施工現場布置設備、機具、值班房等,在開闊地段設置鋼筋加工臨時場地。 施工便道已經完成,沿改道設置,部分路段設置在路基上,滿足施工運輸要求。5、機械設備、勞力組織根據該工程的工程內容、實際情況和施工進度要求,擬定機械設備與現場勞動力安排見下表。施工機械設備數量表序號名 稱單 位型 號數 量1混凝土拌和站套HZD601
4、 2電 焊 機臺BXI500256裝 載 機臺ZL5017挖 掘 機臺CAT33018吊 車臺QY1629砼攪拌運輸車臺WB62081C210柴油發電機組臺90KW111柴油發電機臺45KW212抽 水 機臺揚程20m314振 搗 器臺50mm5現場勞動力安排表序號班 組數 量工 作 內 容備 注1混凝土拌和站兩班,8人混凝土攪拌2攪拌運輸兩班,6人混凝土運輸3起 重一班,4人吊裝、起重指揮4機 電一班,5人設備機具維修保養、用電管理5普 工一班,1人勤雜、零星用工6、 水電施工用水: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沿線河流水源,就近取用。在乳河與林岔河岸邊砌筑透水井,使用水泵抽水,滿足生產和生活用
5、水。施工用電:橋涵擬在兩處設置變壓器,附近接駁高壓電網,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K75+600右側60m安裝一臺315KVA的變壓器,用于拌和站、鋼筋加工與林華村分離式立交橋施工,考慮到電源緊張和農忙季節供電可靠性差,配備90KW柴油發電機組一臺、45KW柴油發電機兩臺。在K74+700右側20m處安裝一臺500KVA變壓器,供應附近一座中橋與兩座大橋施工用電。配備一定數量的小功率柴油發電機供橋梁工程現場施工和照明,保證滿足工程需要。四、施工方案1、擴大基礎及臺身、臺帽、側墻:1.1、施工準備(1) 測量放樣:用全站儀測出墩帽中心及軸線位置,根據設計圖紙對基礎進行平面位置控制、并整理好測量放樣資料
6、,請監理工程師復測簽證確認。(2)平整場地,做好排水工作,及時排除積水,使其不影響施工,合理堆放材料和機具,布置好道路便于施工時材料的進出。(3)做好鋼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進場試驗工作,并按規范要求定期抽檢。(4)做好砼配合比試驗工作。在現場施工中按理論配合比與施工配合比的換算公式算出施工配合比,并嚴格按施工配合比進行拌制砼。(5) 做好施工前的機具準備,調試及試運轉(包括備用電源)。1.2 基坑開挖(1) 基礎開挖之前,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測量基礎平面位置和現有地面標高。在未完成檢查測量及監理工程師批準之前不得開挖。為便于開挖后的檢查校核,基礎軸線控制樁應延長至基坑外加以固定。使用挖
7、掘機開挖,人工配合清理,自卸汽車運輸。運至指定位置。(2)基坑頂面設擋土埂,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內。基坑頂有動荷載時,坑頂邊與動荷載間應留有不小于1m寬的護道。如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不良,應采取加固措施。(3) 基坑周圍不得堆放建筑材料、設備和危機基坑安全的雜物。(4)當基坑有地下水時,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以放坡開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質易坍塌或水位在基坑底以上較高時,應加固開挖。(5)基坑深度大于5m時,應將坑壁坡度適當放緩或加設平臺,坡度應緩于該土的天然坡度。(6)必要時,挖方的各側面應始終予以可靠的支撐,并使監理工程師認可。(7)所有基礎挖方都應始終保持良好地排水;在施工期間,應維護天然水
8、道并使地面排水暢通。(8)開挖至接近基底標高時,基底應保留20左右一層,在基礎施工前用人工突擊挖除,清理整平夯實,做到基底表面無松渣、泥、雜質等。(9)基坑開挖至圖紙規定基底標高后,通過動力觸探試驗檢測基底承載力,如發現達不到圖紙規定的承載力要求時,應提出地基處理方案,報告監理工程師審查,并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處理。(10)應避免超挖。如超挖,應先將松動部分清除,然后用經監理、設計單位批準的材料回填至設計底高程。(11)在開挖的基坑未經監理工程師批準之前,不得進行下一步施工。(12)基礎的軸線、邊線位置及基底標高應精確測定,檢查無誤后方可施工。(13)挖至標高的土質基坑不得長期暴露、擾動或浸水。
9、(14)底平面位置和標高允許偏差規定如下:平面周線位置不小于設計要求。基底標高:土質50mm;石質+50mm,-200mm。1.3 基礎片石混凝土施工(1)模板的制作安裝擴大基礎按設計圖紙分兩層施工。第一次施工75cm(100cm),第二次施工錯臺以上部分(75cm或100cm)。使用組合鋼模板,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按要求制作并安裝,支設穩固。接縫嵌入海面條,接縫緊密,防止漏漿。模板外側使用木枋(10cm10cm)或腳手架鋼管(533.5mm)支撐在坑壁上,撐腳設寬度不小于20cm的墊板(厚度不小于4cm),間距40cm。內撐使用鋼管或木枋,在模板內側垂直打入基底40cm以上,間距40cm。并
10、適當增加橫向支撐,在澆筑片石混凝土達到40cm以上時拆除內撐。模板安裝按設計的平面尺寸和放樣位置進行安裝,安裝必須穩固、牢靠、不變形。在澆筑過程中應注意模板、支架情況,如有變形或沉陷應立即校對并加固。施工過程中,注意各支撐對拉的受力情況,并隨時檢查構件的斷面尺寸,發現尺寸有變化時及時支撐或對拉進行加固,保證成型構件的尺寸。(2)片石混凝土澆筑 片石混凝土澆筑前,檢查模板幾何尺寸、支架是否支撐牢固等,并將模板內雜物清理干凈,將巖面灑水濕潤,先鋪一層厚23cm的水泥砂漿,并在其凝結前澆筑第一層混凝土。片石混凝土內放置厚度不小于15cm、強度不低于30MPa的片石,數量不宜超過結構體積的25%,選用
11、無裂紋、夾層且具有抗凍性能的石塊。石塊放如前清洗干凈,應在搗實的混凝土中放如一半左右。石塊應分布均勻,凈距不小于10cm,距結構側面和頂面的凈距不小于15cm,不得接觸鋼筋和預埋件。砼采用砼攪拌運輸車送到現場澆筑,插入式振搗器分層振搗,每層不超過30cm,振搗應緊跟砼的入模,防止漏振與過振。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砼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砼表面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為宜。插入式振動器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1.5倍(45cm)與側模保持50100mm,插入下層砼50100mm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如因故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
12、間應小于前層砼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混凝土的運送,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超過附表2的規定,當需要超過時應預留施工縫。當砼達到設計強度的25強度時,報監理批準同意后,對模板進行拆除工作。拆模時應注意防止破壞已成型砼構件。當砼終凝時即刻進行灑水養生,保證砼的強度直到砼構件達到設計強度。在下次混凝土施工前,強度達到2.5MPa后,在接合范圍內人工充分鑿毛,沖洗干凈。質量應符合下表要求: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1基礎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2基礎平面尺寸(mm)503基礎底標高(mm)土質+50,-200石質4基礎頂面標高(mm)305軸線偏位mm251.4 臺身與側墻施工(1)根據設計圖
13、紙,嚴格按照橋規及監理、業主要求進行測量放樣、定位,并按表格等要求做好測量放樣記錄。(2)做好材料實驗及配合比等工作,并經監理工程師簽證確認。(3)根據橋臺臺身與側墻所需材料,組織材料進場及模板加工工作。 (4) 根據測量放樣結果,把橋臺基礎頂面臺身范圍內的混凝土表面鑿成凹凸不平,以利于橋臺基礎與臺身連接。1.4.1模板制作及安裝(1)臺身與側墻外露面使用大塊鋼模板,內側使用組合鋼模板,轉角處使用8mm厚膠合板,并做好平面尺寸、垂直度的檢測工作。搭設雙排腳手架,立桿間距1.2m1.2m,橫桿步距1.2m,底設掃地桿,四周腳手架連接成整體框架。在腳手架頂設簡易工作平臺,進行安全圍護。(2)模板的安裝按圖紙設計尺寸及放樣結果進行安裝,安裝時應牢固可靠,做好支撐、對拉等,滿足澆筑砼時對模板產生的強度、剛度要求。拉桿使用16鋼筋制作,間距60cm60cm,內套PVC管,12槽鋼做背楞,M16螺栓加彈簧墊片緊固。模板安裝前遍刷隔離劑,拼縫嚴密、平面接合平整,內部使用10cm10cm木方支撐,使用塑料墊塊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