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崇左市八大住宅區天等小區項目(標段)工程衛生間反邊施工方案(后澆)編制單位:廣西建工集團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編制時間:二0一一年三月十九日目 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會簽表1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2一、編制依據3二、工程概況3三、施工部署3四、施工準備3五、施工工藝35.1主要措施35.2砼澆筑和振搗要求4六、質量通病預防與措施4七、混凝土缺陷處理5八、產品保護6九、安全措施6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會簽表工程名稱:崇左市八大住宅區天等小區項目(標段)工程責 任部門或崗位簽 名日 期編 制審 核審 批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崇左市八大住宅區天等小區項目(標段)工程 編號:致:
2、廣西建業中天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我方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 衛生間反邊混凝土施工方案 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編制,并經我單位上級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附:衛生間反邊混凝土施工方案承包單位(章) :廣西建工集團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 日 期: 年 月 日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年 月 日 總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項目監理機構: 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 年 月 日 一、編制依據1、砼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107-201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3、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1095)
3、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6、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7、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8、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二、工程概況1、本工程位于廣西崇左市城南區,建筑面積約63000,其中地下建筑面積為51540.78;地上建筑面積為11459.22。1#、2#樓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室1層,地上17層,商鋪2層,建筑高度為53.4m;3#樓框架結構,地下室1層,地上29層,建筑高度為89.4m。本工程主體樓板混凝土強度有C30、C25,根據工程施工情況衛生間反邊采用后澆筑施工方法。三、施工部署采用商品砼,生產廠家
4、為崇左市遠程建材實業有限公司。四、施工準備1、鋼筋的隱蔽驗收工作已經完成,并已核實線管、孔洞的位置、數量及固定情況無誤。2、模板的預檢工作已經完成。模板標高、位置、尺寸準確符合設計要求,支架穩定,支撐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縫嚴密,符合規范要求。4、由商品砼試驗室確定配合比。5、砼澆筑前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6、砼澆筑前,仔細清理殘留物。五、施工工藝5.1主要措施1、衛生間反邊為二次澆筑,在安裝模板前,先把衛生間反邊的尺寸為墻厚200mm彈線出來。2、對表面混凝土進行清鑿后用清水清洗干凈。3、預埋或植筋,間距為6200,上、下再綁26的縱筋。4、按照已彈線,進行安裝模板。5、澆筑混凝土前先進
5、行基層清理并使用素水泥漿進行沖刷。6、使用同等強度(C30或C25)的細石混凝土進行澆搗。5.2砼澆筑和振搗要求1、清理:在砼澆筑前用高壓水槍將模板內雜物沖洗干凈。2、砼連續澆筑如必須間歇,間歇時間盡量縮短,并在下層砼初凝前將上層砼澆筑完畢。3、澆筑豎向砼前,底部先填以3050mm厚的高一級砂漿。4、澆筑砼時設有專人看模,當發生變形移位時立即停止澆筑,并在已澆筑的砼初凝前修整完好。5、使用小直徑插入式振搗棒,插點呈梅花形布置,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即40cm。振搗上一層時插入下一層砼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6、振搗完畢后用1.54m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抹平
6、,并拉線檢查板面標高,在砼初凝前要進行拉毛。六、質量通病預防與措施1、蜂窩產生原因: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縫隙過大導致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或石子相應過大。預防措施:按規定使用振動棒和移動振動器中途停歇后再澆注時,新舊接縫范圍要小心振搗。模板安裝前應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縫處的黏漿,才能使接縫嚴密。若接縫寬度超過2.5mm,應予填封。2、 露筋產生原因:主筋保護層墊塊不足,導致鋼筋緊貼模板;振搗不實。預防措施:鋼筋墊塊厚度要符合設計規定的保護層厚度;墊塊放置間距適當,鋼筋直徑較小時,墊塊間距宜密些,使鋼筋下垂撓度減少;使用振動器必須待混凝土中氣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動。3、 麻面產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
7、模板濕潤不夠;漏涂隔離劑。預防措施:模板應平整光滑,安裝前要把粘漿清除干凈,并滿涂隔離劑,澆搗前對模板要澆水濕潤。4、 縫隙及夾渣產生原因:施工縫沒有按規定進行清理和澆漿,預防措施:澆注前對接頭處等部位重新檢查,清理雜物、泥沙、木屑。5、表面平整度差產生原因:振搗后沒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級和斜水部位沒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達終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預防措施:澆搗樓面應使用刮尺抹平,分級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的模具定位;混凝土達到1.2Mpa后才允許在混凝土面上操作。6 、軸線位移產生原因:模板支撐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當,澆筑時受到碰撞引起。預防措施:混凝土是屬厚大構件,模板支撐系統
8、要予以充分考慮。7、混凝土表面不規則裂縫產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養不及時,濕潤不足,水分蒸發快,沒有執行有關規定。預防措施:混凝土終凝后立即進行淋水保養;高溫或或干燥天氣要加麻袋草袋等覆蓋,保持構件有較久的溫潤時間。8、缺棱掉角產生原因:投料不準確,攪拌不均勻,出現局部強度低;或拆模板過早,拆模板方法不當。預防措施:指定專人監控投料,投料計量準確;攪拌時間要足夠;拆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應在拆除模板而受損壞時放能拆除。拆除時對構件棱角應予以保護。七、混凝土缺陷處理1、麻面:先用清水對表面沖刷干凈后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2、 蜂窩、露筋:先鑿除孔洞周圍疏松軟弱的混凝土,
9、然后用壓力水或鋼絲刷洗刷干凈,對小的蜂窩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3、 孔洞:鑿去疏松軟弱的混凝土,用壓力水或綱絲刷洗刷干凈,支模后,先涂純水泥漿,再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填搗。如孔洞較深,可用壓力灌漿法。4、 裂縫:視裂縫寬度、深度不同,一般將表面鑿成V型縫,用水泥漿、水泥砂漿或環氧水泥漿進行封閉處理;裂縫較嚴重時,可用埋管壓力灌漿。八、產品保護1、混凝土澆筑期間,及時校對預留伸出鋼筋或埋件位置。2、 已澆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才準在上面上進行操作。3、 側面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時,方可拆模。4、不能用重物沖擊模板,不準在梁側板蹬踩。5 、平均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養護,宜用塑料薄膜或麻袋、草袋覆蓋保溫。6、養護:澆筑完混凝土后立即鋪設麻袋或塑料薄膜。九、安全措施1、進入施工現場要正確戴安全帽,正確系安全帶。2、現場嚴禁吸煙。3、嚴禁上下拋擲物品。4、振搗和拉線人員必須穿膠鞋戴絕緣手套,以防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