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華濱江路道路工程一標段(k0+100k2+800)道路污水管道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施工單位:日期:.一、工程概況本標段管道施工范圍為k0+100k2+800 段,全長2.7km,道路南北走向,擬在濱江路道路西側鋪設一條污水干管和雨水干管。道路東側鋪設一條雨水干管,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道路雨水排水方向根據市水利設計院所做的大堤規劃,雨水就進排入規劃保留的雨水泵站與高排渠中。污水排放方向排至九華規劃待建的污水處理廠。雨污管道埋設位置設置在非機動車道下。根據設計及業主要求,我施工段內污水管分為鋼筋砼平口管、鋼筋砼承插管、PE纏繞管三種。污水管埋設深度最大埋深為8.3米,最小埋深為5米。污水管鋼筋
2、砼平口管施工范圍為 k2+800k2+100 段,全長700米,管徑為800,壁厚為 10cm,采用 180度砼護管,管道為二級、三級管。鋼筋承插管施工范圍為k2+100k1+380 段,全長為720米,管徑為800,采用180度砼護管,管道等級為二、三級管。PE纏繞管施工范圍為k0+100k1+380,全長 1380米,采用環剛度10KN/m2,采用熱熔連接,砂礫 180度護管。污水管管道井采用磚砌,磚砌井約為80座,采用MU10紅磚砌筑,砂漿采用7.5,防水砂漿。二、管道施工準備(1)材料一般要求1、管道內外壁光滑,外觀無裂紋。2、管接口平整,外觀尺寸符合設計要求。3、管道外觀顏色應色澤均
3、勻,同批次的管道顏色應一致。4、剛性接口的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接口材料應選用10mm*10mm,絲徑為20號的鋼絲網;采用1:2.5:1的防水水泥砂漿,配合比滿足設計要求。(2)管道運輸.1、短距離運輸,不應在堅硬不平的地面或石子地面上滾動。以防損傷管道。2、疊放運輸時應將管道保持穩定,管道之間應適當留有縫隙,以防管道發生滾動。(3)、管道裝卸、管道主要采用機械裝卸,裝卸時應采用柔性好的皮帶,吊帶或吊繩進行安裝,不得采用鋼絲繩和鏈條來裝卸或運輸管道。、管道裝卸時應采用兩個支撐點,其兩個支撐吊點位置宜放在管長的四分之一處,以保持管道穩定。、在管道裝卸過程中應防止管道撞擊或摔跌,尤其注意對管道端保護
4、如有擦傷應及時與廠方聯系,以便妥善處理。4、管道存放、當管道直接放在地上時,要求地面平整,不能有石塊和容易引起管道損壞的尖利物體,要有防止管道滾動的措施。、不同管徑的管道堆放時,應把大而重的放在下邊,輕的放在上邊,管道兩側用木楔或木板擋住,堆放時注意底層管道的承重能力,堆放高度不超過2米,變形不得大于6。三、施工方法施工中采取分段施工的方法,即挖一段、做一段、統一做閉水實驗、回填的方法,總的施工順序為:施工準備測量放樣開挖管槽施作基礎管節安裝檢查井砌筑管道回填閉水試驗驗收。、施工測量.1、施工前由測量人員先校核圖紙,施工前先復測各排水出口標高,若與設計有矛盾,立即與設計進行調整。2、根據設計圖
5、紙放出管道中心線及井位,一般每隔 20m設中心樁,管道檢查井處、變換管徑處均應設中心樁,必要時要設置護樁或控制樁。、坑槽開挖土方開挖采用挖掘機進行開挖,人工配合。溝槽開挖土方調至填方區填土或用自卸車外運至指定地點棄土。在開挖前,溝槽的斷面,開挖的次序和堆土的位置由現場施工員向司機及土方工詳細交底。在開挖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在現場指揮并應經常檢查溝槽的凈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確保溝槽中心偏移符合規范要求。為保證槽底土壤不被擾動或破壞,在用機械挖土時,要防止超挖,挖至離設計標高前20 30cm時用人工開挖、檢平,盡量避免超挖現象。若有超挖,應將擾動部分清除,并必須用中砂回填,用平板震動器振實。開挖要保證連
6、續作業,銜接工序流暢,分段開挖,以檢查井或連接井為一段,以減少塌方或破壞土基,同時要注意邊坡土體變化,出現問題及時處理,減少意外事故。1、坑槽采用挖掘機開挖,人工配合。挖溝槽時嚴格控制基底的高程,基底設計標高以上15cm的原狀土用人工清理,此時測量一次標高,如果局部超挖或發生擾動,可換填粒徑 1015mm天然級配的砂石料或中、粗砂并夯實。2、施工順序則上按由下游至上游的施工順序施工,用支管的坑槽做溝槽的臨時排水。人工清理后,按設計要求采用管材的墊層做法。3、坑槽深度超過3m的地段采用支護。管溝內安裝工作坑旁設置集水坑,.管道基礎旁設置排水明溝,以防止槽底受水浸泡。4、雨季施工,應盡可能縮短開槽
7、長度,做到成槽快,回填快。一旦發生泡槽,將水排除把基底受泡軟化的表層土消除,換填砂石料或中、粗砂做好基礎處理,再下管安裝。5、挖溝槽時,宜將溝槽內較差的土質與較好的土質分開堆放,以便回填用。6、每一段溝槽內采用明溝排水,如按從下游至上游方向逐段推進施工的,如分段施工可設置臨時集水井配合抽水機以滿足施工臨時抽水需要。7、挖出的土多余部分直接運至于指定地點,其余暫時轉移至離坑邊2米以外的位置堆放以備回填之用,不應堆在基坑頂邊,以免加重土坡壓力和阻礙操作及運輸。8、基坑底面土不得超挖或擾動(指挖松或浸泡等)。若發生超挖或擾動,應將擾動部分清除,并將超挖和清除位置填回石粉或碎石、砂,并予夯實。9、基坑
8、挖至設計高程,應迅速進行復核中線和平水,無誤后立即施工墊層,銜接施工,匆使溝槽長期暴露而被地下水或雨水浸泡。10、開挖時,隨時測量監控,保證開挖邊坡、基坑尺寸,軸線、槽底的高程達到溝槽驗收規定的要求。11、開挖溝槽,遇有其它管道及底下構筑物時,予以保護,并及時與有關單位和設計部門聯系協同處理。12、對開挖的溝槽要有明顯的防護警戒標志,設護欄和標志牌,夜間要有霓虹燈標志,護攔攔桿外側涂反光漆。(三)基礎施工.1、混凝土基礎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平基與管座的模板,可一次或兩次支設,每次支設高度略高于混凝土的澆筑高度;(2)平基管座的混凝土采用強度為C15砼,管座與平基分層澆筑時,應先將平基鑿
9、毛沖洗干凈,并將平基與管體相接觸的腋角部位,用同強度等級的水泥砂漿填滿、搗實后,再澆筑混凝土,使管體與管座混凝土結合嚴密;(3)管座與平基采用墊塊一次澆筑時,必須先從一側灌注混凝土,對側的混凝土高過管底與灌注側混凝土高度相同時,兩側同時澆筑,并保持兩側混凝土高度一致;(4)管道基礎應按設計要求留變形縫,變形縫的位置應與柔性接口一致;(5)管道平基與井室基礎宜同時澆筑,跌落水井上游接近井基礎的一段應砌磚加固,并將平基砼澆至井基礎邊緣;(6)混凝土澆筑中,應防止離析;澆筑基礎墊層和護管基礎采用溜槽澆筑,澆筑后進行養護,強度低于 1.2MPA時不得承受荷載。2、砂石基礎施工符合下列規定:(1)鋪設前
10、應對槽底進行檢查,槽底高程及槽寬須符合設計要求,且不應有積水和軟泥;(2)柔性管道的基礎結構按設計要求鋪設不小于 10cm中粗砂墊層,柔性接口剛性管道砂石墊層總厚度不低于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表5.2.3的要求。3、管道基礎中在接口等部位的工作坑,宜在鋪設管道時隨鋪隨開挖,工作坑的大小可根據現場條件確定。在接頭完成后,應立即用中粗砂回填密實。.4、對由于管道荷載、地層土質變化等因素可能產生管道縱向不均勻沉降的地段,應在管道敷設前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四)管道安裝1、在鋪管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對管材規格及連接類型、數量進行驗證,管材類型、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應有產品合格證和性能說明書,
11、并按產品標準要求逐節進行檢查,不符合產品標準的管材嚴禁敷設;2、搬運管材采用人工配合貨車進行搬運,管材搬運注意輕抬、輕放;管材長短的調整,可用鋸切割,但斷面應垂直平整,不應有損壞。3、下管安裝作業,槽內不得有積水,嚴禁槽內積水下管安裝。4、下管安裝作業中,必須保證溝槽暢通,防止水泡溝槽。雨季施工時,注意防止管材漂浮,管線安裝完畢尚未填上時,一旦遭到水泡,應進行中心線和管頂高程復測,和外觀檢查,如發生位移、漂浮、錯口現象,作返工處理。下管作業可用非金屬繩索溜管,用非金屬繩索系住管身兩側,保持管身平衡勻速溜放,使管材均衡地放在溝槽線位上。禁止用繩索勾住兩端管口或將管材移到槽邊翻滾拋入槽中。施工存土
12、木楔2%墊木管的搬運管道吊裝5、管道安裝完畢后,用水準儀測量管頂高程,每 10米測一點,然后換.算成管內底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 10mm。(五)剛性砼接口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抹帶前應將管口的外壁鑿毛、洗凈;2、鋼絲網端頭應在澆筑砼管座時插入砼內,在砼初凝前,分層抹壓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抹帶完成后應立即用吸水性強的材料覆蓋,34h后灑水養護;水泥砂漿填縫及抹帶接口作業時落入管道內的接口材料應清除;管徑大于或等于 700mm時,應采用水泥砂漿將管道內接口部位抹平、壓光;管徑小于700時,填縫后立即拖平。(六)柔性接口的鋼筋砼管安裝前,承口內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應清洗干凈;套在插口上的橡
13、膠圈應平直、無扭曲,應正確就位,橡膠圈表面和承口工作面應涂刷無腐蝕性的潤滑劑;安裝后放松外力,管節回彈不得大于10mm,且橡膠圈應在承插口工作面上。附圖:.(七)、管道回填本工程管道回填設計800管徑以下采用天然砂回到管頂以上 50cm,800管徑以上平管頂,管頂50cm以上采用土質回填。1、溝槽回填應在管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回填前必須將槽底雜.物如磚塊等清理干凈。2、在密閉性試驗前,除接頭部位可外露外,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 50cm均須回填,密閉性試驗合格后,應及時回填其余部分。3、溝槽回填砂時,應先從管道、檢查井等構筑物兩側同時對稱回填,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或集中推入,確保管道與構筑物不
14、產生偏移。4、從管底基礎至管頂以上 50cm范圍內回填天然砂,并沖水密實;管頂50cm以上回填土時,應分層填筑,并碾壓、夯實。溝槽回填的密實度要求槽內部位最佳密實度(%)回填材料超挖部分95 砂石料或最大粒徑小于40mm 級配碎石管道基礎95 中砂、粗砂管道兩側95 中砂、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徑小于40mm級配砂礫或符合要求的原土管頂以上 0.5m 范圍管道兩側90 管道上部90 管頂 0.5m 以上按道路要求,不小于設計值可用原土.(八)、管道與檢查井(連接井)的連接1、當管道已敷設到位,在砌筑磚砌檢查井井壁時,宜采用現澆混凝土包封插入井壁的管端。混凝土包封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強度等級
15、不應低于C20(圖6.1)。圖 6.1 現澆混凝土包封連接圖 6.2 管道與檢查井預留洞的連接2、當管道未敷設,在砌筑檢查井時,應在井壁上按管道軸線標高和管徑開預留洞口。預留洞口內徑不宜小于管材外徑加 100mm。連接時用水泥砂漿填實插入管端與洞口之間縫隙。水泥砂漿的配合比不得低于 1:2,且砂漿內宜摻入微膨脹劑。磚砌井壁上的預留洞口應沿圓周砌筑拱圈(圖 6.2)。3、在檢查井井壁與插入管端的連接處,澆筑混凝土或填實水泥砂漿時管端圓截面不得出現扭曲變形。當管徑較大時,施工時可在管端內部設置臨時支撐。4、檢查井與上下游管道連接段的管底挖空部分,在管道連接完成后必須填實。(九)、污水檢查井砌筑污水
16、檢查井設計為 1250和1500圓形砼檢查井,本工程所有的污水檢.查井均為蓋板式,大樣詳圖為06MS201-3-24 頁,采用材料:井墻采用M7.5水泥砂漿砌MU10燒結實心磚;抹面、勾縫、座漿、抹三角灰均采用 1:2防水水泥砂漿;井基礎采用 C15砼,井圈采用C30砼,根據管道埋深大于6米的,每隔1.5米設置一道圈梁,圈梁高度為250mm,寬度與該處井壁厚度相同,配主筋612,箍筋采用8200.1、選定好砂、石子、水泥、磚、鋼筋等原材料,送樣到試驗室作原材料試驗,依據圖紙要求進行試配,現場按照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根據現場砂石含水量確定施工配合比。2、井基礎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后開始筑砌檢查
17、井,定出檢查井中心點,并劃上砌筑位置及標出砌筑高度,便于砌筑人員掌握。3、砌筑井室,用水沖凈基礎后,先鋪一層砂漿,再壓磚砌筑,做到滿鋪滿擠,磚與磚間灰縫保持1cm。4、流槽一定與檢查井壁同時砌筑。表面用砂漿分層壓實抹光,流槽與上下游管道接順。5、砌體不得有豎向通縫,必須為上、下錯縫,內外搭接。如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砌筑時,將原磚面上的泥土雜物清理干凈,然后用水清洗磚面并浸透。6、砌筑檢查井應校核內徑,收口段要每皮磚檢查有無偏移,且要事先確定收口段的高度,砌筑時控制縮進尺寸。7、磚砌污水檢查井內、外壁均采用防水砂漿抹面,抹至檢查井頂部8、井砌筑完畢及時裝上井蓋,井蓋及井座必須完整無損,安裝平
18、穩,位置正確。.(十)、閉水試驗閉水試驗時,水頭應滿足下列要求:1、當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不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應以試驗段上游管頂內壁加2m計。2、當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應以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加2m計。3、當計算出的試驗水頭超過上游檢查井井口時,試驗水頭應以上游檢查井井口高度為準。4、試驗中,試驗管段注滿水后的浸泡時間不應少于 24h。5、當試驗水頭達到規定水頭時開始計時,觀測管道的滲水量,直到觀測結束。觀測過程中應不斷地向試驗管段內補水,保持試驗水頭恒定。滲水量的觀測時間不得小于30min。6、在試驗過程中應做記錄。四、安全保證措施1、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
19、安全帽,并禁止外來閑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2、電工、挖掘機操作手等特殊工程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開挖基坑、管溝當深度超過 1.5米(含1.5米),必須事先采取支撐防護措施。4、離坑、溝邊八十厘米內或深度二分之一內,不準堆放大量材料和設備等,三米內不準汽車行走,確實因場地限制需堆放材料、設備的,確保不得超高塌方。.5、做好已開挖溝、坑的防護每個工作面,樹立“注意安全”、“當心墜落”等安全標志牌和夜間紅燈警示。6、如地下水豐富需抽水,放潛水泵時,不準先將插頭插進插座,不準先通電,應等下方人員上來后,按程序插好插好插座再合閘通電。抽水后,先拉閘斷電拔開插頭提潛水泵人再下去作業。嚴禁人未上來就送電。7、施工中要防止墜物傷人,吊裝作業時,吊物垂直下方不得有人。8、用電設備須裝設漏電開關,并在班前試驗其有效性,無效不得使用,夜間施工準備好照明設備。9、現場材料堆放整齊。電纜、電線理順,不得雜亂,二接頭包扎好,并用絕緣物支架起來。10、做好現場的防火、防盜等工作。單純的課本內容,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通過補充,達到內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