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嵩明(小鋪)昆明高速公路路面合同段K00+000K32+000AC-25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技術方案中國交建云南嵩昆高速公路項目路橋技術分部路面標段AC-25密級配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方案一、編制說明1、編制依據(1)嵩昆高速公路工程招標文件;(2)嵩昆高速公路工程合同文件;(3)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4)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06);(5)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6)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 E20-2011);(7)公路工程巖石試驗規程(JTG E41-2005);(8)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2、JTG E42-2005);(9)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E60-2008);(10)公路工程質量檢測評定標準(JTG F80-2004)(11)國家高速公路網G85重慶至昆明高速公路嵩明(小鋪)昆明高速公路路面兩階段施工圖設計。2、編制原則(1)遵循招標文件的各項條款;(2)遵循設計和驗收標準,確保工程優良;(3)根據本單位的施工能力,確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二、工程概況國家高速公路網G85渝昆高速嵩明(小鋪)至昆明段高速公路工程,包括小鋪立交、小街立交、楊林立交、甸頭立交(甸頭立交匝道不屬于本合同段)。主線技術標準為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km/h,整體式路基寬33.5m
3、,分離式路基寬16.75m,各立交匝道路基寬10.521.5m。本工程起自K00+000K32+000,全長33.8km(含1.8km長鏈)。路線設小鋪、楊林、大板橋、黃土坡等鄉鎮。對應路基工程1、2、3、4標段。AC-25瀝青混凝土下面層厚度為8cm,工程數量約734254.6m2。合同總工期為12個(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計劃于2016年10月上旬完成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我部共設2個瀝青拌和站,1#瀝青拌和站位于小街工業園區,占地約45畝,場站內架設一套5000型瀝青拌和樓;2#瀝青拌和站位于楊林工業園區,占地約48畝,場站內架設一套4000型瀝青拌和樓。拌和站位置和運輸
4、線路圖詳見附件1、附件2。三、施工準備工作1、技術準備1.1、熟悉和審核施工設計文件,并進行必要的現場調查核對。1.2、對全線的水準點、導線點進行聯測,采用全站儀按10米間距(曲線半徑小的曲線段按5米間距)測出中樁位置,并依據中樁確定下面層的邊線位置。復測下承層斷面高程,再依據下承層的縱斷高程和橫坡的控制情況確定攤鋪時攤鋪機的找平控制方式,并進行施工測量放樣。2、機械準備按照招標文件設備要求,我部擬投入瀝青混凝土下面層的主要機械設備詳見表1: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配備的機械設備表1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型號1瀝青拌和樓套15000型/日工4000型2瀝青混凝土攤鋪機臺2沃爾沃88203雙鋼輪
5、振動式壓路機臺2KD1364膠輪壓路機臺3XP302/XP3035裝載機臺5ZL506水車輛110T7自卸車輛1525T開工前,廠拌及攤鋪、碾壓設備等主要機械設備均進行安裝調試,使機械設備均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并配齊施工中易損配件,做好開工前的維修、保養、試機工作,并保證在施工期間不發生有礙施工進度和質量的故障。3、材料準備3.1、瀝青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采用AH-70#A級道路石油瀝青,瀝青進場時,每車需出具出廠檢驗合格報告,進場瀝青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要求進行檢測,技術指標必須滿足下表要求:A級70#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項目單位質量要求針入度(25,100g
6、,5s)0.1mm6080延度(5cm/min,15),不小于Cm100軟化點(環球法),不小于45動力粘度(60),不小于Pa.S180臘含量(蒸餾法),不大于2.0密度(15),不小于g/cm實測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9.5薄膜加熱試驗163質量損失,不大于0.6加熱后針入度比,不小于63延度(10),不小于Cm6閃點,不小于260SHRP性能等級PG64-223.2、集料集料進場前,從料場取料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場,進場的集料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檢測,其技術指標必須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要求。集料須堆放在清潔、干燥、地基穩實、排水良好、有硬化鋪面的場地上
7、,場內道路做好硬化處理,排水設施完善,嚴禁泥土等雜物污染集料。不同規格的集料須分隔堆放。3.2.1、粗集料粗集料選用堅硬、清潔、表面粗糙、不含風化顆粒、近立方體的石灰巖石料。瀝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指標單位高速公路試驗方法表面層其他層次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觀相對密度(t/m3)不小于t/m32.62.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3T0304對瀝青的粘附性不小于級54(摻抗剝離劑后應不小于5)堅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針片狀顆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T0312其中粒徑9.5mm 不大于%1215T0312其中粒徑9.
8、5mm 不大于%1820T0312水洗法0.075mm顆含量不大于%11T0310軟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上面層石料磨光值不小于PBN42T03213.2.2、細集料細集料采用堅硬、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顆粒級配的石灰巖機制砂或石屑,不宜采用中性或酸性機制砂、石屑或天然砂。瀝青混合料細集料的質量技術要求項目單位技術指標試驗方法表觀相對密度t/m32.5T0328堅固性(0.3mm部分)%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3T0333砂當量%60T0334亞甲藍值g/kg25T0346棱角性(流動時間)s30T03453.2.3、填料采用石灰巖或巖漿巖中的強基性
9、巖石等憎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原石料中的泥土雜質需除凈。瀝青混合料用礦粉質量技術要求項目單位規范值試驗規范表觀密度t/m32.5T0352-2000親水系數-1T0353-2000外觀-無團粒結塊塑性指數%4T0354-2000含水量%1T0354-2000加熱安定性-實測記錄T0355-2000粒度范圍0.6mm%100T0351-20000.15mm%901000.075mm%751004、人員準備按施工需求配齊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機械操控人員及施工輔助人員。關鍵崗位人員需經專門培訓,機械操控人員實行持證上崗。5、作業條件5.1、瀝青混凝土下面層施工前對下承層質量進行驗收,下承層的質量
10、必須滿足相應標準要求,按規定已進行下封層、粘層的施工并滿足要求。5.2、施工前對施工機具進行全面檢查、調試,對拌和樓的計量裝置進行計量標定、攤鋪機的自動找平裝置、各項作業控制參數的選擇與調整;運輸車防黏措施及保溫措施效。5.3、拌和場場地硬化處理,各種規格的材料分開堆放(搭建隔墻有效),不得混雜;細集料料倉搭設彩大棚,礦粉采用罐裝。5.4、開工前須備足10天的施工生產所用材料,并在施工中陸續進料。5.5、運料車和工地應備有防雨設施,并做好基層、路肩排水。5.6、攤鋪現場、瀝青拌和站、及氣象臺站之間,應具有效的聯系手段。瀝青混合料施工的最低氣溫不得低于10,攤鋪溫度需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11、(JTG F40-2004)表5.6.6的要求,雨天或雨后下承層潮濕狀態下嚴禁施工。六、施工工藝及流程6.1、施工作業流程圖6.2、混合料的拌和6.2.1、拌和設備邊寧荷夫5000型間歇式瀝青拌樓,生產能力350t/h。具備完好的二級除塵裝置,具有適時檢測、自動處理、顯示和打印數據的計算機設備。6.2.2、拌和溫度控制溫度控制是瀝青混合料拌和控制的關鍵,溫度偏低則不容易壓實,無法保證壓實度;溫度過高,瀝青易老化。普通瀝青混合料出料溫度根據瀝青黏溫曲線確定,根據路面壓實機械組合、天氣情況及壓實度控制指標適當調整拌和溫度,一般控制在165-170之間,其集料溫度和瀝青溫度可根據出料溫度進行控制,集
12、料溫度一般控制在175-185,瀝青溫度一般控制在155-165。拌和過程中設專人經常測量拌和料溫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要目測混合料,混合料冒出黃煙或濃煙是溫度過高,冒出白煙是溫度過低,一般以觀察到少量藍煙為宜。6.2.3、拌和時間控制拌和時間根據拌和產量、天氣情況、集料的含水率以及集料與瀝青的裹覆情況確定,干拌時間不少于10s,混合料的每盤生產周期不少于50s。6.2.4、拌和要求混合料拌和要均勻無離析,顏色一致,無結團、無花白料現象,使瀝青均勻地裹覆礦物顆粒表面。出料時設專人觀察混合料的顏色、狀態,若出現混合料堆積很高可能是溫度偏低或瀝青含量低;若混合料易坍平,很可能瀝青含量過高。6.
13、2.5、質量檢查礦料級配、瀝青含量、馬歇爾試驗,檢測次數每工作日每拌和站不少于1次。為保證的準確性,每周至少從熱料倉取樣一次進行篩分,判斷其級配變異性,分析造成級配變異的原因(原材料級配變異;拌和機振動篩篩網堵塞或破損;拌和產量的變化影響了篩分功效的穩定等),同時觀察熱料倉內的干料是否干凈,上面是否有未燃盡的燃燒油殘渣裹覆,有問題及時處理。6.2.6、拌和注意事項拌和站熱料倉的配合比由試驗室提供,配合比通知單上必須有負責人簽字,拌和站只能按照授權配合比準確配料,無權更改變動,當熱料倉供料不均衡時應調節冷料斗流量,不得使用其他熱料倉的料替代。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工作,明確
14、崗位職責。每天開始幾盤集料應提高加熱溫度,并干拌幾盤集料廢棄,再正式加瀝青拌和混合料,烘干集料的殘余含水率不得大于1%,早上溫度低時,前幾車料應適當提高混合料溫度,一般以5為宜,然后按正常要求控制溫度。每天將計算機打印結果匯總、統計、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事故質量動態控制方法繪圖、計算,檢查其變異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每隔35d,檢查瀝青理論用量與油罐中實耗數量是否一致,以保證瀝青用量的準確性。6.3、混合料運輸6.3.1、采用數字顯示插入式熱電偶溫度計(須經常校核)檢測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和運到現場溫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6.3.2、瀝青混合料運輸大噸位自卸車運輸,不得超載運輸,或急剎車、急彎掉頭使透層、封層造成損傷。運料車的運輸能力應稍有富余,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有運料車等候,運料車多于5輛后開始攤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