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概述1.1 工程概況舟壩水電站位于樂山市沐川縣舟壩鎮境內的馬邊河干流上,系馬邊河干流梯級開發的第5級電站。與沐川縣城沙灣、樂山及下游的黃丹水電站均有公路相通。距沐川縣城50km,距沙灣67km,經沙灣至樂山共105km,至下游在建的黃丹電站13km,已建的大渡河銅街子電站在至沙灣的公路上,距本電站約37km。成昆鐵路在沙灣通過,交通較方便。本電站裝機2臺,單機容量51MW,總裝機容量102MW。電站樞紐由攔河大壩、進水口、引水隧洞、壓力管道及地面廠房等建筑物組成。工程等級為等工程,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為2級,次要建筑物為3級。攔河大壩位于舟壩大橋上游250m處,為碾壓砼重力壩,壩頂高程
2、433.50m,壩頂軸線長172.00m,最大壩高72.5m(不含齒槽深度8.00m),壩身設置5個溢流表孔,溢流堰頂高程413.00m,孔口凈寬12.00m。1.2 水文氣象和工程地質1.2.1 水文和氣象條件馬邊河流域地處盆地與高山過渡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由于域內高差懸殊,氣候變化顯著,上游河源地區,為高山氣候,較為寒冷潮濕,中下游特點是冬暖夏熱、濕潤多雨。舟壩地區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270.4mm,一日最大降雨量為147.5mm,多年平均降雨天數192天。根據犍為和沐川(與壩址直線距離分別為28km和24km)兩個氣象站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分別為17.5和17.3,歷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8
3、.2和37.9,極端最低氣溫為-2.6和-3.9,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和84,歷年最小相對濕度均為18,年平均蒸發量為1096.5mm和957.6mm,多年平均風速1.5m/s,瞬時最大風速31.0m/s,相應風向NW,據清溪站統計,多年平均水溫15.8,最高水溫26.9,最低水溫6.3。馬邊河徑流主要來源降水。洪水由暴雨形成,徑流年際變化較小,年內分配不均,主汛期為69月,其中78月最為集中。舟壩電站多年平均流量125m3/s。馬邊河屬山區性河流,山高坡陡,集流迅速,洪水漲落快,歷時短,大洪水多為單峰,復峰多為中小洪水,一般單峰歷時12天,復峰歷時23天,漲水歷時610小時。舟壩電站徑流成果
4、及分期洪水頻率成果見下表1-1和表1-2。表1-1 舟壩電站徑流成果表平均流量Q(m3/s) 頻率P項目105090統計參數均值CvCs/Cv全 年1511241001250.162豐水期(510月)2351851451880.193枯水期(114月)72.960.649.661.00.152表1-2 舟壩電站分期洪水頻率計算成果表數 頻率P值分期(月)102033.350172.764.75851.6212510385.470.53245185145115456844134426159757686074696949103800296022801073255442131411382287218
5、1651210392.282.974.01146004873963161.2.2 工程地質壩址區河道呈“U”型河彎地形,枯水期河水面高程378.00m,河水面寬 4060m,水深78m。河谷斷面呈“V”形河谷,壩址兩岸地形陡峭,在420m高程以下兩岸谷坡3545,上部谷坡左岸7080,右岸為陡緩相間的階梯狀谷坡,陡坡7585,緩坡4080,平均坡度6070。壩址處河流流向S61E,為橫向谷,巖層產狀N2530E/SE2228,巖層傾向下游,微偏右岸。兩岸谷坡基巖裸露,坡度較陡,約5060,枯水期河面高程378.00m,水面寬度4060m,水深78m。河床覆蓋層深度812m。壩基及兩岸壩肩主要為
6、T3xj6、 T3xj8厚層狀砂巖,其間夾T3xj7泥巖、泥質粉砂巖。壩基發育數條與層面平行的層內擠壓帶,其中j3、j4 擠壓帶發育于大壩主要持力層T3xj6中,對大壩抗滑穩定起控制作用。左岸壩肩卸荷深度較大,谷坡卸荷帶水平深度50余m,垂直深度更大,且卸荷裂隙連續性好,傾角陡,張開寬度 13cm,局部達5cm以上,充填次生泥,局部無充填成空縫。右岸風化卸荷雖較淺,但在新鮮巖體內與河流流向近于平行的N652575W/NE7090裂隙多見風化現象,從而降低了裂隙強度。1.3 對外交通及場內交通條件1.3.1 對外交通本工程位于四川省樂山市的沐川縣舟壩鎮境內,壩址位于舟壩大橋上游約250m處。由舟
7、壩工程區經黃丹的牛尾溝口、茨竹、銅街子電站(新華)、沙灣至樂山市的公路,長約105km,其中舟壩至沙灣公路長約67km。除牛尾溝口至舟壩工區約10km為四級公路外,其余近似三級公路,橋涵荷載最低標準汽15,掛80。其中銅街子電站至沙灣為砼路面。由舟壩經高筍,新街至沐川縣城為四級公路,長約50km。由舟壩沿馬邊河至馬邊縣的公路,屬四級標準。承包人的貨物運輸重量超過該路段橋涵載重量時,應由承包人自行負責橋涵加固及運輸安全,否則,由此引起橋涵等的破壞應由承包人負責修復,并承擔一切損失。1.3.2 場內交通大壩工區的交通依靠現有黃丹至沐川和至馬邊公路為之貫通。壩區連接左右岸交通運輸利用壩址下游舟壩橋。
8、發包人已修建從左岸下游永久公路出岔至廠區的公路,從右岸低線永久公路至右岸壩頂的公路以及至各工作面的施工道路由承包人負責設計、修建、維護和管理,并為其它標承包人提供方便。1.4 導流與渡汛本工程采用枯期(10月5月)隧洞導流,汛期允許水毀圍堰,河床、壩面、導流洞同期過水,汛后圍堰修復。本工程一枯(2004年10月2005年5月)施工,由導流洞導流,完成溢流壩380.0m、左岸擋水壩382.5m和消力池基礎常態砼澆筑。二汛(2005年6月9月)大壩工程中斷施工,采取圍堰保護,減少水毀,洪水由河床、壩面、導流洞過流。二枯(2005年10月2006年5月)由導流洞過流,修復圍堰,基坑清淤,完成溢流壩4
9、13.00m、左右岸擋水壩和閘墩425.0m以下及消力池384.0m高程以下施工。三汛(2006年69月)由溢流壩泄洪,完成大壩至433.5m設計高程施工。三枯(2006年10月2007年3月)由溢流壩過流,封堵導流洞,進行金屬結構安裝和壩頂細部結構工程施工。1.5 合同項目和控制進度計劃要求1.5.1 本合同應完成的主體工程項目包括(但不限于):1.5.1.1 攔河大壩工程攔河大壩的土石方明挖、灌漿平洞石方洞挖、噴錨支護;攔河大壩常態砼澆筑、碾壓砼澆筑、預制砼、鋼筋制安等項目的施工;攔河大壩基礎固結及帷幕灌漿施工;攔河大壩接觸灌漿施工;攔河大壩污工及排水施工;土石回填施工;觀測設備的采購、安
10、裝、調試和施工期觀測。1.5.1.2 右岸永久上壩公路的開挖及支護;1.5.1.3 進水口工程進水口的土石方開挖、支護等。1.5.1.4 大壩金屬結構設備安裝工程;1.5.1.5 導流洞封堵堵頭工程;1.5.1.6 其他主體工程項目土石方明挖、回填砼、錨索及排水施工等。1.5.2 控制性進度計劃要求1.5.2.1 2004年6月1日工程開工;1.5.2.2 2004年10月上旬河床截流完成;1.5.2.3 2005年5月31日壩體澆筑高程不低于380.00m;1.5.2.4 2005年6月31日溢流壩澆筑至413.0m;閘墩及兩岸擋水壩澆筑至423.5m高程;1.5.2.5 2006年6月1日
11、導流洞下閘蓄水;1.5.2.6 2007年3月導流洞封堵完工;1.5.2.7 2007年3月31日工程完工。1.6 施工總進度計劃安排1.6.1 土石方工程:2004年6月2005年1月完成攔河大壩土石方開挖;2005年5月9月完成取水口和右岸永久公路開挖;2005年11月2006年2月進行下游河道整治開挖。1.6.2 砼工程:2005年5月大壩達到380.0m(溢流壩)、382.5m(左岸擋水壩)和364.0366.0m(消力池)高程;2006年5月,溢流壩達到413.0m,左右岸擋水壩和閘墩達到423.5m及消力池達到384.0m高程;2006年9月大壩達到433.50m設計高程。1.6.3 灌漿平洞工程2005年5月12月完成灌漿平洞開挖、襯砌和灌漿工作。1.6.4 其他工程項目2006年5月門槽預埋,至2006年12月工作橋等上部結構完工;2006年12月2007年2月完成導流洞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