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 島 湖 路 工 程路基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江蘇宏鑫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千島湖路項目部二零一三年三月首道工序施工方案(路基施工)一、工程概況本工程起訖樁號為K0+020K0+843.431,路基結構為:一層20cm 8%石灰土,壓實度95、一層20cm 6%石灰土,壓實度93、一層20cm 6%石灰土,壓實度90、一層原地翻挖30cm參 6%石灰,壓實度87。本工程道路處于農田和河塘中,其中河塘面積占70%。道路路基填筑前,首先必須對路基范圍內的原地面進行處理,包括清除地表雜草、根莖等,以及對河塘進行處理二、施工準備1、測量放線:工程開工前對水準點、坐標點進行復核,測量時應有監理工程
2、師參與,在復核中如果發現實測成果與成果數據對比有差異并超過規范閉合值時,要書面呈報監理工程師,加以確認、處理和備案。工程施工時全段每隔2025m設置一組中心樁,每50m設置一臨時水準點,按順序編號;各流水作業段每20m設一組邊樁,并按設計道路斷面放出邊坡角度。施工過程中發現裝點錯位或丟失應及時校正或補樁。2、前期土工試驗在石灰土施工前首先要對原土和石灰進行試驗,確定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和灰土標準曲線。為路基、灰土施工提供各項試驗數據。3、施工排水事先做好截水溝、排水溝等排水及防滲設施,特別是雨季施工更要加強這方面工作。路堤施工中各施工層表面不應有積水,表面應做成24%的橫坡。雨季施工或因故中
3、斷施工時,將施工層表面及時修理平整并壓實。4、試鋪路段 路基開挖前,在監理工程師旁站下結合路段有代表性、長度不小于100m的路段作為試鋪路段,進行壓實試驗。試驗時,記錄設備的類型、最佳人機組合方式、碾壓遍數、碾壓速度及每層材料的松鋪厚度和含水量等。并根據試驗數據制定施工措施及指導路基施工。施工中如發現土質不能滿足施工條件時,施工單位應及時與監理、甲方及設計單位聯系,以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5、工程擬投入管理人員及組織結構土方填筑施工隊組織機構框圖施工總負責人:馬大男技術負責人:朱建明施工員:張金林測量員 劉偉質檢員 溫霞蘋設備負責人 朱金龍 工 長 張凱 6、工程擬投入機械設備機械設備明細表序號
4、機械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目前性能狀況進場時間1現代ROBEX挖掘機R220LC-5臺1良好2013.03.152日立液壓挖掘機ZX200-HHE臺2良好2013.03.153自卸汽車康明斯臺15良好2013.03.154裝載機ZLM30-3臺2良好2013.03.155水泵100臺5良好2013.03.156震動壓路機YZ12臺1良好2013.03.15平地機PY165C-3臺1良好2013.03.15輪式拖拉機SH504臺3良好2013.03.15光輪壓路機3Y18/21臺1良好2013.03.15推土機PC200-6臺1良好2013.03.156發電機120臺1良好2013.03.15三、
5、施工方法及要點河塘清淤、回填1、進行各河塘抽水工作,由于水域范圍內抽水工程量大,需要合理組織,避免出現河水倒流的情況。2、每處河塘均需由項目部測量人員測量其清淤前、后標高,并通知測繪中心和監理工程師復合,繪制相對應的平面圖和斷面圖。其中,河塘平面圖需標明幾何尺寸及其與路基的相對位置;河塘斷面圖要測出各測點清淤前后的高程,繪制出河塘清淤斷面圖,并利用河塘清淤數量計算表計算出該塘的清淤量,由監理簽認后作為質保資料及設計變更的依據。3、清淤時,原則上不得超過設計深度,如果清至設計深度后存在不良土質,必須由現場監理、設計代表會同業主代表通過現場觀察及試驗作出判別,確屬淤泥的再往下清。4、淤泥堆放問題:
6、a、流塑性較大的淤泥,挖出后及時清運至施工區域以外堆放,曬干后,集中運至棄土場。b、流塑性較小的淤泥,由自卸車直接運至棄土場。c、對流塑性較大淤泥,挖裝、拖運過程中,要小心謹慎,盡可能避免污染行車路線。5、清淤必須徹底,清淤后對塘底進行晾曬。當地面自然橫坡或縱坡陡于1:5時,填筑前需要在原地面坡面上、接頭處開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外邊緣總體坡度不大于1:3,臺階頂一般作成2%4%的內傾斜坡。臺階立面要求機械開挖時預留10cm,用人工修整。應注意臺階必須順直,確保邊角碾壓到位。臺階坡面向老路堤傾斜,坡比控制在3,以利于接縫處壓實。臺階自下而上隨填土進度逐層開挖,暴露臺階時間一般不超過34天
7、完成最后一層填土。河塘清淤施工工藝流程圖施工準備河塘抽水測量清淤前標高監理簽認清淤淤底標高測量土方運輸含水量檢查 處理彈簧整整整壓實度檢查道渣整平碾壓整整整雨季排水施工監理檢查填上層料路基施工1、原地面處理機械設備進場后,首先對原地面清表,對一般土基,先清除地表雜草、農作物的根莖、樹根等雜物,挖除原地面耕植土,設計清表厚度為15cm。施工機械采用推土機或挖掘機。2、路基開挖原地面清表后,對填土高度 的路段進行開挖,路基開挖至原地翻挖30cm處理層底,開挖土方運至堆土場進行拌灰處理。開挖過程中,如遇軟土路基,應及時通知監理、業主和設計單位,以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3、路基填筑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層法填
8、筑施工,利用推土機粗平,平地機精平,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人工整刷邊坡。按照路基橫斷面全寬分成水平層次,每層最大松鋪厚度不大于30cm,逐層向上填筑,路堤兩側各超寬填筑不小于50cm,路基填筑穩定后再對邊坡進行清理;如原地面不平,從低處分層填起,采用“縱向分層填筑法”逐層填壓密實;不同性質的填料分別分層填筑,不得混填。施工中嚴格執行“三線五度”,三線為:中線、兩側邊線;五度即:厚度、路拱度、平整度、壓實度、邊坡度。填筑路基時,作到隨挖、隨運、隨填、隨壓,每層表面需設24%的橫向排水坡排水。本工程采用現場悶灰,在燜土時一定要將灰土的含灰量及含水量達到設計、規范要求,用挖掘機、裝載機配合自卸汽車運輸
9、,用推土機、平地機平整填土,灑水車配合壓路機碾壓。挖掘機、裝載機與自卸汽車配合運輸時,合理布置汽車運輸路線,設置必要的標志。汽車配備數量,根據運距和車型確定,應滿足挖裝設備能力的需要。4、攤鋪整平采用推土機攤鋪、平地機整平,先兩側后中間,達到路肩平直圓順,層面平整,中間稍高形成橫坡,便于雨天排水。攤鋪時的最大松鋪厚度不大于試驗路段松鋪厚度的90%,也不得少于10cm。上土完成后,用推土機進行粗平,然后用中拖進行粉碎、拌和,拌和遍數通過試驗路段確定,且不能少于兩遍,拌和機應從邊向中間依次翻拌,每次拌和重疊翻拌1/3,拌和時設專人跟隨拌和機隨機檢查拌和深度。拌和完成后,檢測灰劑量和含水量,如灰劑量
10、不足應增加石灰重新拌和,如含水量不足,應補充灑水,粉碎顆粒局部不到之處用人工修補。5、碾壓成型鋪筑試驗路段是確定路基壓實的最佳方案,找出達到壓實度標準的最經濟的層鋪厚度和碾壓次數。具體實施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取代表性土樣做重型擊實試驗,確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繪制干密度與含水量的關系曲線。根據土的干密度與含水量關系曲線控制土的含水量,確定鋪層厚度和碾壓遍數。 通過試驗段的鋪筑及有關數據的檢測,寫出試驗報告,最后確定每種土的適宜鋪筑厚度、所需壓實遍數及填土的實際含水量,以便指導施工。 強度與穩定性主要是通過壓實得以提高,壓實度受含水量的制約,保證壓實最佳的含水量才能取得最大干密度,也
11、就是有效地控制含水量后,才能可靠的壓實到設計標準。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高于壓實最佳含水量時碾壓是確保正常施工的條件,但不能超過最佳含水量1%。碾壓前,檢查土的含水量是否合適,過濕應晾曬,過干則補充灑水達到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 通過上述的準備工作,在確定了所采用的壓實機械、需要的壓實遍數、最佳含水量、攤鋪厚度后,對路基進行壓實施工。 采用振動壓路機,重型光輪壓路機,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路線合理、均勻壓實”的原則碾壓。開始時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過4km/h;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橫向接頭處振動壓路機一般重疊0.4m0.5m,對三輪壓路機一般重疊后輪寬的1/2,縱向相鄰兩區段(碾壓區段之前的平整預壓區段與其后的檢驗區段)宜縱向重疊1.0m1.5m。碾壓應做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時,第一遍不振動,應靜壓,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強振。 石灰土在碾壓完畢后的57天,必須保持一定的濕度,以利于強度的形成,避免發生縮裂和松散現象,石灰土應適當灑水保持濕潤。 6、檢測及報驗每層土方填筑完成后都要進行壓實度、寬度、厚度檢測,當填筑土方完成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報驗合格才能進行下一到工序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