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軟基處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項目名稱:走馬垃圾二次轉運站對外交通工程(成渝高速公路走馬立交改造工程)建設地點:九龍坡區走馬鎮工程范圍:本工程主要內容包括招標圖范圍內的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巖土工程、管涵工程、交通(安全)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線輔助設施、照明工程、沿線附屬工程以及招標文件中補充的工程內容、補遺資料等相關內容,具體以本項目發布的施工圖和工程量清單為準。計劃工期:300日歷天質量要求:達到國家現行有關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并驗收合格。地理位置:位于重慶市九龍坡區走馬鎮成渝高速公路附近,擬建場地緊臨高速路通過,擬建場地內交通便利。軟基情況:進場道路路基通過3處農田,為K0+00
2、0K0+180、K0+460K0+520、K0+650K0+670。根據現場探坑察看,軟基區域表層50cm100cm為腐殖土,以下均為淤積的粉質粘土,厚度不等。軟基區域采用沙礫石換填處理。二、編制依據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 (JTJ 032-9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F80/1-200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03)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JTG 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 (JTG F10-2006)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JTJ/T006-98)三、施工準備情況1、現軟基路基施工機械設備已滿足施工要求,具體施工機械見下:表1 路基施工機械設備配備表序號
3、設備名稱型號設備數量1全站儀拓普康ES10112水準儀賓得S613挖掘機三一21514壓路機20T15自卸汽車紅巖18M346水泵4kw27推土機徐工DL210G18污水泵4KW2注:其他小型設備均以到場2、路基施工人員配備表此分項工程所需人員已到位,現安全、技術、質檢人員施工人員已到場,具體見下表:表2 路基施工人員配備表序號工種人數人名1工班長1李波2質檢員1蘇建3壓路機司機1諸文祥4測量員1陳興燕5安全員1李光明6技術員1戴安勇7推土機司機1諸德全8挖掘機司機1代偉9自卸車司機410普工10四、施工方案及技術方案換填工藝流程圖 1排水施工前先對農田區域進行排水處理,排水采用排水溝引流的方
4、法,將農田中的水排至路基施工范圍外。2測量放線為保證換填路堤斷面幾何尺寸準確性,直線段邊樁設置間距20m,曲線段邊樁設置間距10m,并用紅油漆標明里程樁號。根據近似計算結果,測設路基邊坡線,測量出各樁左、中、右三點的高程,做好記錄,計算出各樁號左右兩側的路基填筑寬度。按路基設計頂標面寬度加余寬50公分(以保證邊坡密度和壓路機械的安全而增加的寬度。),放邊線點,再用白灰沿邊線播撒形成兩條白色的邊線作為填筑范圍的明顯標記。畫好平面圖,報監理工程師核查、簽認后作為工程量計算的依據。3.清淤清淤至上而下,由區域邊緣向中心方向推進,清土必須干凈徹底,不留死角;清理時必須把淤泥全部清除;清土過程中嚴禁超挖
5、,破壞穩定土層。清淤采用挖機開挖,自卸車轉運至指定棄土場堆放。4.基底清理回填前應清除坑內浮土、積水和泥漿,基坑邊坡必須穩定,防止塌方。在挖除基礎下一定深度內的軟弱土層時,應避免坑底原狀土層受擾動,為此可保留300500mm厚土層暫不挖去,待鋪填換填料前再挖至換填高程。應防止基坑邊坡坍土混入填層。5.基坑檢查檢查基坑開挖是否達到要求,基礎承載力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基坑開挖尺寸是否滿足施工要求。達到設計要求后報驗、收方。5.換填材料檢驗設計軟基路基處理方法為換填沙礫石,沙礫石采用外購,最大粒徑不大于50cm,沙礫石的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6.分層鋪換填料(1)回填材料地基底面宜鋪設在同一高程上,如
6、深度不同時,基土面應按規范挖成臺階或斜坡搭接,搭接處應夯實,施工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2)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做成斜坡型,接縫部位不得在基礎,墻角等重要部位。7.分層壓實(1)為保證換填材料壓實的均勻及密實度,在重型輾壓機輾壓前,應用較小石塊填塞整平層面。(2)控制輾壓機械的速度,經靜壓2遍后,采用強振68遍。(3)換填材料太干燥時,應灑水,以保證上下材料結合良好。(4)壓實應先四周后中間。8.找平驗收(1)最后一層輾壓完成后,應檢查高程和平整度。(2)低洼處應及時補充填料。五、質量控制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全面負責本項目質量管理工作。從組織上確保質量目標的實現。施工中建立并完善
7、質量自檢組織機構,主動采取措施防止各種質量缺陷事故發生。并積極配合監理工程師的工作,接受他們的監督和幫助。自檢休系中各項指標符合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JJJ1-2008)及其它相關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要求,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2、每步工序施工完畢之后,必須經施工隊伍自檢、合格后報項目經理部復檢、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終檢,合格后方可進入下步工序施工。3、項目部每月組織一次質量抽查,每季度組織一次質量檢查,根據質量抽查和檢查情況,召開工程質量專題會議,研究質量形勢,消除質量隱患,提出整改措施,確保質量管理工作及時有效。4、項目部、施工隊伍的質檢工程師應及時聽取監理工程師對本項目質量工作的
8、意見,特別對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改進意見、措施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落實。5、換填前應先行驗基,清除淤泥浮土,邊坡必須穩定,地基范圍內不應留有孔洞。在雨天或者地下水位以下的基坑內施工,應采取排水或者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基坑處于無水狀態。整個施工過程中,嚴禁擾動下臥層基土,并防止受凍或者受浸泡。換填完畢不能暴露過久,應及時進行上層施工,并及時回填基坑。六.安全控制1、杜絕職工因工死亡和重傷事故,杜絕重大機械設備事故,杜絕交通責任事故,無火災事故。2、按規定使用勞保用品。施工前對有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用電由專業電工負責布、接線,維修。3、特種工經過培訓、持證上崗,嚴禁機械帶故障、人員疲勞作業。
9、4、現場的高壓、低壓電力線路及變壓器和通信設施按有關規定統一布置。5、臨時設施的布置考慮到突發性自然災害,火災、疫情、地震,并制定相的急預案。6、挖除淤泥時,施工機械應站在硬地上,以免因淤泥深度有變化而導致機械陷入。7、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8、施工中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9、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并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10、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確定合適的機械車輛走行路線,并設立明顯標志,防止相互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11、制定作業程序和運行路線,確保協調施工,安全生產。七.環境保護1、臨時工程及場地布置采取措施保護自然環境,施工場地及時清理,占用的土地進行復耕或恢復地貌、植被。2、不得在水源附件設置攪拌站、洗車臺、充電房等,并不得堆放任何含有還物質的材料和廢棄物。施工污水經過污水池處理后排放到指定地點。3、建筑垃圾及時清理,不得隨意堆放。4、公司派專人負責時刻維護工地范圍內的排水系統,保證場內施工和生活廢水通暢,不積水,杜絕污水聚集。5、將施工場地的淤泥、棄土和其他廢物及時清除運輸至事先聯系的指定地點,廢漿和淤泥采用專用的專用的封閉車輛運輸,做到施工期間現場整潔。施工任務完成退場時,徹底清除必須拆除的臨時設施和生活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