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漢市沌口至水洪口高速公路分項工程施工方案 分項工程名稱: 軟土路基(拋石擠淤) 起 止 樁 號: K24+700k30+200 一、 編制依據:(一)、根據工程總體施工組織設計,結合工序自身特點,制定該分項工程組織設計。(二)、該分項工程組織設計以我單位現有施工技術力量和施工經驗為基點。(三)、本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以下列文件和資料為依據: 1、設計院提供的圖紙資料。2、公路工程質量評定標準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TJ076-95,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JTJ017-96.二、工程概況武漢市沌口至水洪口高速公路是規劃建設的武漢市七條快速出口公路中的一
2、條,東端起于武漢市中環路的陳家灣互通,西南止于在建漢荊一級公路的東荊河大橋,途經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蔡甸區、漢南區。本合同所經區域水系發達,湖泊、池塘星羅棋布。塘堰的設計處理方式主要有:拋石擠淤和排水挖淤,拋石擠淤法是在路基底從中部向兩側拋投一定數量的片石,將淤泥擠出路基范圍以外的一種施工換土形式,此法施工簡便易行,無須抽水和清淤。拋石擠淤工程數量表序號起止樁號長度(m)拋投片石(m3)碎石墊層(m)玻纖格柵(m3)1K25+655.0K25+755.01008199.9911.13188.92K25+770.0K25+970.020024000240084003K26+015.0K26+21
3、1.96196.9627574.42363.58272.34K26+428.04K26+858.91430.8739855.54782.716739.35K27+800.0K27+908.0108119881198.84195.86K27+920.0K27+945.025360602107K28+065.0K28+164.9099.912147.81138.939868K28+170.0K28+234.0644051.2405.11417.99K28+235.0K28+295.0604536486170110K28+490.0K28+540.05076507652677.511K28+548.
4、0K28+810.0262259382593.89078.312K28+975.0K28+997.022950.4158.4554.413K29+000.0K29+070.0470.042179.8363.31271.514K29+125.29K29+167.041.713029.4336.61178.115K29+670.0K29+805.0135182251822.56378.8三、施工組織1、施工計劃。我項目擬投入3支作業隊分別從黃金線和紗荊線兩側進行拋石擠淤的施工,計劃開工日期為2005年11月6日,計劃完成日期為2006年3月30號。2、施工準備2.1施工便道。經過現場踏勘,盡量選擇
5、合適的原有道路作為施工便道,并進行適當的加寬和加固,施工過程中注意施工便道的維護。2.2材料。片石不能采用風化石,其尺寸不小于30cm,且不宜大于80cm,明水較深地段加大至50100厘米。3、施工方案3.1測量放樣導線復測完畢后,對導線點及中樁進行加密,并將成果上報監理工程師,在監理工程師批復后,按照圖紙進行拋投片石的施工放樣。即先按拋投片石設計標高計算出拋投片石路段頂面的路基寬度,在塘埂上定出拋石路基頂面的邊樁和路線中樁。3.2拋投片石拋石料徑下大上小,原則是大于50cm的石料拋于塘底。用自卸汽車將石料運至拋投現場塘堰邊緣(嚴禁直接向塘堰中直接傾倒),先用挖掘機進行分選拋投,即由挖掘機將大
6、粒徑的片石均勻分層拋投。直至片石露出淤泥面或水面,然后由推土機將小粒徑的片石推平嵌縫。當路線從塘堰的中間穿過時,擠淤從路堤中心呈等腰梯形向前和兩側拋填至路基寬度,使泥沼及軟土向兩側擠出;當路線從塘堰的邊或角穿過時,則從塘埂向塘堰中心拋投,并使泥沼及軟土向塘堰中心擠出。為了增加擠淤效果,拋石采用推土機和挖掘機配合進行,方法為進占法。拋投至淤泥面或水面以上3050cm后即可進行碾壓。3.3 碾壓。拋投過程中首先由自重較大的推土機及挖掘機來回走動進行碾壓,使片石沉入基本穩定。待作業面展開后,再用自重18T以上的振動式壓路機進行碾壓,振動碾壓45遍,碾壓過程中,用人工將片石空隙以小石或石屑填滿鋪平,直
7、至拋石層頂面平整無明顯孔隙。3.4檢測壓實度檢測采用沉降觀測法,以重型振動壓路機壓實,當壓實層頂面穩定,無輪跡,可判為密實狀態。在檢測路段選擇檢測點,用白灰做出明顯標記,先記錄初始高程,然后用壓路機振動壓實2遍后,再觀測檢測點的高程,如前后兩次檢測點高程差在3mm以內,可判定沉降穩定,壓實度滿足要求。沉降觀測檢測點的抽檢頻率參考灌砂法的檢測頻率。檢驗合格后方可填筑碎石墊層。如檢驗后不符要求,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或繼續碾壓,直到合格。3.5 碎石墊層碎石最大粒徑為40mm,按不同粒徑進行了拌合,使級配良好。碎石墊層鋪填厚度為30cm,用推土機推平后,振動碾壓3遍。碾壓完成后進行玻纖格柵的鋪設。3.
8、6土工格柵鋪設土工格柵采用雙向玻纖土工格柵,縱(橫)向屈服伸長率小于4%,在土工格柵施工前對準備鋪土工格柵范圍內的碎石層整平,按設計樁號和寬度放出大樣,并用白灰劃出界線。按撒好的灰線開始鋪土工格柵,灰線以外余出10cm,然后用直徑6mm鋼筋加工成的U形卡將格柵兩邊固定,鋪到路基對面寬度按邊線鋪好,每隔5m用U形卡固定,順序鋪土工格柵,搭接兩個柵肋約6cm,并每隔34個柵肋用鉛絲綁扎,綁扎時將其用雙層鉛絲綁扎牢固。已鋪好的土工格柵及時填筑填料,避免其受到陽光過長時間的直接暴曬。在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土工格柵的質量,如有折損、刺破、撕裂等問題時,立即修補或更換,保證土工格柵的使用質量。4、施工工藝流
9、程(見附件)5、施工質量保證體系 質量保證體系現場技術員: 項目總工:質檢工程師:試 驗: 工區負責人:測 量: 項目經理:6、質量控制及保證措施6.1施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進行技術交底工作,明確設計意圖及施工要求。6.2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和質檢工程師一票否決權制度,嚴把工序質量關。 6.3加強控制鋪設質量及回填層壓實質量。 6.4加強片石等原材料料的質量控制,不合格原材料料嚴禁使用。6.5施工前對塘堰的水深、淤泥深度、塘底坡度進行認真調查,指導現場施工。6.6嚴格按程序施工,每個塘堰進行施工前必須先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批準。6.6 合理組織現場施工車輛,盡量避免施工車輛交叉干擾,確保施工進
10、度和安全。7、施工注意事項。7.1片石拋出水面后,用較小的石塊填塞墊平,碾壓密實,表面平整,頂部設置不透水層或隔離層,然后分層填筑路堤。7.2土工合成材料在存放以及鋪設過程中盡量避免長時間暴曬或暴露,以免性能劣化。8、安全保證措施8.1、施工前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8.2、施工現場設置專職安全員,發現隱患及時處理。8.4、現場設專人指揮、調度施工車輛,避免車輛交叉施工,注意施工安全。8.5、禁止運輸車輛超寬、超載,積極配合當地交通管理部分的工作,自覺維護交通安全。8.6、在交叉路口設置明顯的交通標示、警示牌。8.7、積極維護施工便道,保障交通通行順暢,減少揚塵、噪音污染。安全保證體系項目經理
11、:尚文國安全領導小組組長:張拓然專職安全員:張春明田工區負責人:孟憲博現場技術員:郭劍峰9、文明施工及環保措施施工前對施工現場環境、地貌進行全面了解,并與地方相關單位部門進行溝通,按要求制定相應的環保措施。相關措施包括:9.1所有員工進行環保意識教育,文明施工。9.2盡量實行封閉施工,客觀上不能滿足要求的在施工區域設置警示說明。9.3材料按規范要求統一堆放,并設置標牌。9.4對廢棄料集中處理,不亂堆亂放。9.5視工程進展及施工要求,及時恢復施工區原貌。9.6定時對施工便道灑水,避免揚塵。拋石擠淤施工工藝框圖施工準備施工放樣碾壓施工放樣填塞墊平分層拋石塘梗處理碎石墊層土工格柵四、幾個施工控制要點
12、。1、塘埂處理漢洪六標塘堰數量多,分布密集,塘埂數量多,經過實地調查,其塘埂組成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為在原地面直接開挖而成,其特點是地勢低洼,水深不大,塘埂為原地面,面積較大,土質情況較好,塘埂壁多為直立狀;第二種為原地面開挖后,又用開挖后的土在四周培埂,其特點是地勢較高,水深大,土質情況較差,塘埂壁直立狀和坡狀均有。根據地質勘查報告和現場取樣分析,塘埂的土質基本是高、低液限粘土、亞粘土或淤泥質土。且受塘堰內水位影響,土的含水量較高,承載力差。針對這種情況,為了防止拋石擠淤地段出現縱向軟弱夾層,我們將對塘埂部分進行挖除換填處理。具體處理方法如下:1)為了不影響總體施工進度,塘埂采取集中處理,
13、即先在塘埂上用片石填筑施工便道,保證拋石擠淤施工的正常進行。即先全斷面拋填,達到高程后碾壓,然后處理塘梗。2)處理深度。處理深度根據塘埂的實際情況來定,第一種塘埂按圖紙設計,挖臺階處理,臺階寬度1米,高度為塘底至塘埂頂。第二種塘埂處理深度根據塘埂的土質情況來定,首先挖除塘埂的培填土,即原來挖塘埂時的棄土、堆土全部挖除,如原地面為承載力較好的硬塑粘土,則可直接拋投片石處理;如原地面為承載力較差的淤泥質土、亞粘土等,則繼續開挖,直至出現承載力較好的地質層。3)回填、碾壓。水下部分的回填材料選用片石,片石粒徑為3050cm,要求具有一定的級配,以獲得較好的密實度。回填前會同高監辦、總監辦有關人員共同
14、測量回填區域的面積、深度。水下部分的回填采用挖掘機和推土機配合,推土機推入一層后(層厚5080cm),用挖掘機進行整平、插搗,直至露出水面3050cm。水面以上部分的回填材料選用毛渣石,挖掘機向塘埂兩側開挖、放坡、挖臺階,用自重18T以上的振動壓路機分層壓實,壓實工藝和檢測方法同拋石擠淤。回填毛渣石前后處理完成后各測一次回填面積和高程。2、塘堰底部橫坡處理。經過我們的實地調查和詢問了解,大部分塘底都用小東方紅推土機推平過,塘堰底基本平整,沒有較大的坡度。但有些人工開挖的塘堰底成中間低兩側高的鍋底狀,在拋石即淤的過程中會出現從低處往高處拋投的現象,影響拋石擠淤的效果。為此,對邊角、死角,我們將采用邊挖淤,邊拋投的方法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