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武清V1賽道清淤施工方案一、編制說明1.編制依據(1)天津武清V1國際汽車園項目賽道承包工程招標文件、施工圖紙、工程量清單及招標澄清文件及招標答疑會議紀要;(2) 本工程設計施工圖紙,施工圖中有關規定及選用的標準圖;(3) 天津市武清汽車城項目地質詳細勘察報告;(4) 國家及天津市的現行設計及施工驗收規范、質量評定標準、定額等文件和有關規定、國家現行法律、法規(5) 施工規范和操作規程及質量評定標準: 2.編制原則(1)遵循施工合同的相關條款的原則,以科學先進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法和工藝為手段,嚴格按照合同文件的規定,做到統一規范、標準。(2)遵循設計圖紙、施工技術規范、規程及驗收標準的原則
2、,以滿足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要求為目標,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認真執行有關的施工規范、規程及驗收標準,確保工程質量。(3)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保證施工總工期的要求為目標,充分研究、分析工程的特點和難點,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均衡生產,確保按期完成本合同工程。(4)堅持施工全過程的嚴格管理原則,以保證優良工程為目標,嚴格執行監理工程師的各項指令,尊重業主和設計代表的意見,嚴格管理,確保創優計劃的實現。(5)堅持推廣應用“四新”成果的原則,以優質、高效為理念,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施工中的先導作用,優質、高效地完成本合同工程。(6)堅持專業化作業與綜合管理相
3、結合的原則,施工組織上以專業隊為基本組織形式,充分發揮專業人員和先進優良設備的優勢,采用綜合管理手段,合理調配,以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 3.編制目的1)嚴格執行施工過程中涉及的相關規范、規程和設計標準;2)確保實現業主要求的工期、質量、安全、環境保護、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的目標;3)結合工程情況,使施工方案具有技術先進、方案可靠、經濟合理的特點;4)充分研究現場施工環境,妥善處理現場施工和周邊環境協調問題,使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最小化;5)施工方案突出重點難點工程,力求做多方案論證優化;6)施工方案編制盡可能做到總體施工部署和分項工程施工相結合,重點難點與總體相結合,使施工方案具有重點突出、內容全
4、面、思路清晰的特點。 4.適用范圍本方案適用于V1賽道清淤換填部分施工安排,包括土方開挖、清淤、填筑、資源計劃配置以及質量、安全、文明生產措施等。二、工程概況1.工程簡介 本項目位于天津市武清開發區雍陽道西端、新安路、104國道及規劃路所圍地塊內。工程規模:工程范圍面積約380,000平方米,賽道長度:約2.4公里。道路安全培訓中心位于場內東北區,越野賽道位于場內東南區。地下隧道及U型槽一處。項目施工工期243日歷天(2017年2月15日2017年12月15日)。2.水文地質條件2.1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武清開發區雍陽西道、新安路、104 國道及規劃道路所圍地塊內,場地原為耕地,后進行了場地整
5、平,現為荒地。場地地勢總體尚平坦,孔口標高一般介于6.14m5.43m 之間。2.2工程地質根據天津市勘察院的勘察報告,建設場地內土層按年代劃分為9層,13個亞層,自上而下依次為:(1) 人工土層;分層厚度為0.7-2.2m,底板標高為5.0-3.4m,由素填土組成,屬高壓縮性土。(2) 全新統新近沖積層:一般位于埋深3.5-4.0m以上,厚度一般為1.8-3.6m,頂板標高為5.7-2.5m,該層從上而下分為3個亞層。第一亞層,粘土:厚度一般為0.5-2.5m,第二亞層,粉土:厚度一般為0.4-2.1m,第三亞層,粘土厚度一般為0.6-2.0m。一三亞層土分布均勻,第二亞層在場內零星分布。(
6、3) 全新統上組陸相沖積層:厚度1.0-2.7m,頂板標高一般為2.5-2.0m,該層從上而下分為兩層,第一亞層,粘土:厚度一般為0.3-2.0m,水平分布均勻,屬中-高壓縮性土,局部夾粘土透鏡體。第二亞層,粉土:厚度一般為0.3-2.0m,稍密-中密狀態,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粘土透鏡體。(4) 全新統上組湖沼相沉積層,厚度一般為4.0-5.5m,頂板標高一般為0.6-0.2m,主要由粘土層組成,軟塑-可塑狀態,無層理,屬中-高壓縮性土。局部夾淤泥質粘土、粉土、粉質粘土透鏡體。水平分布不甚均勻,尚穩定。(5) 全新統中組海相沉積層,厚度一般為3.0-4.0m,頂板標高一般為-3.5-4.5m,該
7、層自上而下分為兩個亞層。第一亞層,粉土:厚度一般為1.0-2.5m,中密狀態,屬壓縮性土。局部夾粉質粘土透鏡體。第二亞層,粉質粘土:厚度一般為3.0-4.0m,可塑狀,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土、粘土透鏡體。第一亞層分布零星,土質尚均勻。第二亞層粉質粘土呈砂粘性互層,土質總體尚均勻,分布尚穩定。(6) 全新統下組沼澤相沉積層:厚度一般為2.5-3.0m,頂板標高一般為-7.5-8.0m,主要由粉質粘土組成,呈黑灰-淺灰色,可塑狀態為主,局部軟塑,無層理,含有機質、腐殖質,屬中壓縮性土,分布較穩定。(7) 全新統下組陸相沖積層:厚度一般為4.0-5.0m,頂板標高為-10.2-11.0m,主要由粉
8、質粘土組成,可塑狀態為主,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土、粘土透鏡體。土層分布不甚均勻,分布尚穩定。(8) 上更新統第五組陸相沖積層:厚度一般為5.0-6.0m,頂板標高一般為-14.5-15.5m,主要由粉質粘土組成,呈褐黃色,可塑狀態為主,無層理,屬中壓縮性土。分布較穩定,土質尚均勻。(9) 上更新統第四組濱海潮汐帶沉積層:未穿透此層,揭露最大厚度4.3m,頂板標高為-19.7-21.55m,主要由粉質粘土組成,可塑狀態,有層理,屬中壓縮性土。局部夾粉土、粘土透鏡體。2.3地下水、地震等級2.3.1地下水 場地地下潛水水位,初見水位埋深1.7-2.4m,相當于標高3.66-3.34m。靜止水位埋
9、深1.0-2.0m,相當于標高4.36-3.92m。表層地下水屬潛水類型,主要由大氣降水補給,以蒸發形式排泄,水位隨季節有所變化,一般年變幅在0.501.00m 左右。2.3.2.地震項目場地位于天津市武清區楊村街道,場地類別為類,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15),本地區地震基本烈度為度,本場地基本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20g。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規定,本場地屬設計地震第二組,本場地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三、地基處理方案1.地基處理土方工程大面積施工前,除對路基寬度范圍內的原地面的草皮、垃圾及有機土等雜物清除干凈處理外,還需對場區內原溝塘區進行清
10、淤換填,然后方可進行下步施工。根據天津市勘測院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及施工圖中的清淤處理施工范圍平面圖,現場原溝塘在場區內大體呈網格狀敷設,施工前按縱橫方向對網格進行了編號,以便施工計劃的實施,樣板段施工計劃D1D2段如下圖:清淤范圍編號示意圖2.原溝塘區清淤換填場地局部區域在人工回填土之前為溝塘。依據人工回填土之前的現場測繪資料判斷,然后判斷這些溝塘是否在本項目道路路基范圍內。依據圖中清淤的區域進行施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圖示清淤范圍進行調整,必須保證存在淤泥的所有地方都得到處理。在所有存在淤泥的區域范圍內打壩抽水、放坡清淤,按1:1.5坡比清淤至原狀土。清淤工作完成后分4層每層25cm換填山皮
11、土,自層底每50cm用土工格柵環包。處理方式見下圖;山皮土分層換填,每層25cm厚,并對每層進行碾壓密實,施工中壓實質量由壓實遍數、松鋪厚度、沉降差綜合控制,并逐層壓實至回填層頂面穩定。當碾壓遍數達到預定遍數,碾壓后目測無明顯壓路機輪跡,回填材料緊密、表面平整,且無明顯的粗細料分離現象,碾壓密實,壓實系數為96%。如果局部區域清淤深度超過1米,則需對超過的部分進行片石和碎石換填。填料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攤鋪層厚的23(約30cm),石料強度不小于15Mpa。每層松鋪厚度根據以往填石路堤的施工經驗,初定按松鋪50cm控制。攤鋪過程中,對個別不平處細料明顯偏少、影響壓實的段落,在攤鋪初平的填料表面,應
12、人工配合鋪灑一層碎石或石屑料,碎石或石屑料用量約占大粒徑料的1520,保證碎石或石屑料填滿大粒徑料間縫隙。鋪灑細料后,攤鋪層面應相對平順,以利壓路機碾壓施工。片石和碎石換填的碾壓方式與上述山皮土換填碾壓方式一致。3.溝塘回填控制要點及標準 場地路面設計標高為4.50-7.00m范圍內。場地靜止水位深度一般為1.50-2.00M,相當于標高大沽高程4.34-3.86M。由于本工程所在區域地下水位較高,路基處于潮濕狀態,所以需在路基施工至設計路面結構底以下0.3m標高后,對全部路基頂部進行再處理,處理方式為:路基頂部先施做15cm10%石灰土,再鋪設15cm12%石灰土至結構底。 路基回填主要利用
13、開挖出來的原人工回填土和對原土的挖方,其技術要求參見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清表及換填土方棄方的地點嚴格按照業主指定區域堆放,采用集中棄土,不得隨意棄擲。(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淤泥、沼澤土、泥炭土、凍土、有機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土作為填料。對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可溶性鹽含量大于5%、700有機質燒矢量大于8%的土,未經技術處理不得用作路基填料。(2)路基處理中使用山皮土,其粒徑不大于30cm。填石方路基允許偏差項目 允許 偏差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m)點數路床縱斷高程(mm)-20,+10201用水準儀測量路床中線偏位(mm)301002用經緯儀、鋼尺量取最
14、大值路床平整度(mm)2020路寬(m)91用3m直尺和塞尺連續量兩尺,取較大值9152153路床寬度(mm)不小于設計值+B401用鋼尺量路床橫坡0.3%且不反坡20路寬(m)92用水準儀測量9154156邊坡不陡于設計值202用坡度尺量,每側一個點(3) 路基處理采用雙向拉伸聚丙烯土工格柵,每延米縱橫向拉伸屈服力30KN/m,縱向屈服伸長率13%,橫向屈服伸長率16%,網格尺寸為40X40mm。土工合成材料鋪設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m)點數下承層平整度(mm)1520路寬(m)91用3m直尺和塞尺連續量兩尺,取較大值9152153下承面拱度1%20路寬(m)92用水準儀
15、測量9154156(4)石灰用13級的新灰,硅、鋁、鎂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5%的生石灰。 類別項目鈣質消石灰鎂質消石灰鈣質消石灰鎂質消石灰等 級有效鈣加氧化鎂含量(%)858070807565656055605550未消化殘渣含量5mm圓孔篩的篩余(%)71117101420一一一一一一含水量一一一一一一444444細度0.71mm方孔篩的篩余(%)一一一一一一0110110.125mm方孔篩的篩余(%)一一一一一一1320一1320一鈣鎂石灰的分界限,氧化鎂含量(%)55444.清淤換填施工技術要求及注意事項4.1溝塘回填時采用全斷面水平分層填筑,由最低處起填.填筑每層壓實度厚度控制在50cm
16、以內.上料完成后,用推土機進行攤平,先用壓路機預壓一遍,以提高壓實層上部的壓實度,為保證碾壓的均勻性,碾壓速度行駛速度控制在2KM/h以內。4.2碾壓時,采用12t以上的振動壓路機從低到高,從邊到中,碾壓時輪跡重疊寬度不小于30cm,橫向同層接頭處重疊壓實度寬度不小于1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錯開不小于3m。碾壓遍數根據壓實度要求,分層厚度,回填土的土質含水量,碾壓機械等情況來確定,一般為5遍為宜,具體遍數依現場實際數據為準。每層壓實面要有排水橫坡且平整,無積水,無明顯碾壓輪跡,無明顯局部凹凸等現象。填筑頂面標高控制由現場技術員測量后進行交底。4.3碾壓時施工人員隨時觀察碾壓情況,若在碾壓過程中局
17、部出現”彈簧”現象,停止碾壓,把”彈簧”現象處理后再重新碾壓。作業隊在一層碾壓完成后,經現場技術員檢驗合格,質檢人員報監理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層施工。4.4為確保壓實質量,必須經常檢查填土含水量及壓實度,始終保持在最佳含水量2%范圍下碾壓(嚴禁雨天施工),采用環刀法或灌砂法檢測,確保填筑層壓實質量,達到設計規范要求。4.5施工環保:不得隨意堆放淤泥,棄土,如清淤量較大時,可臨時存放一固定場所,過后需及時進行清理。4.6.施工安全:特別注意行車交通,機械車輛安全,人員及機械證件必須齊全,確保文明有序施工。四、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安全目標杜絕職工因公重傷,死亡事故;杜絕設備重大責任事故;杜絕責任
18、重大火災和爆炸事故;杜絕交通責任重大、大事故;職工因公負傷率控制在2以內;消滅違章指揮,消滅違章操作,消滅慣性事故;創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2、建立安全保證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成立以項目分部負責人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實行安全生產二級管理,一級為項目分部負責人負責,二級為領工員負責。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職責,嚴格執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制度;認真執行安全檢查制度。見安全保證體系圖。3、安全保證措施3.1參加作業的人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上崗,工點有人員作業時,安全員必須到位,所派設的安全員必須是經考試合格的員工擔任。3.2施工前,施工負責人應認真、全面地作好技術、安全交底,明確安全注意事項,按規定設置防護,才能作業。施工作業中,要隨時掌握進度和質量,并隨時檢查機具材料無侵限,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3.3每次作業前,安全人員應提前到位,并檢查作業標志是否齊全,作業人員穿戴的防護用品是否齊全和符合規定,溝槽邊坡穩定情況,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后方可進行作業。3.4基槽開挖后深基坑周圍用腳手管防護,淺基坑用警示帶防護。3.5施工負責人必須每天匯報施工情況。3.6要保證施工用電安全,嚴禁違反用電規章,不得亂接亂用,防止電纜碰破性漏電,并由專業電工作業。3.7嚴禁酒后上崗。3.8搬運時必須派足防護員。3.9材料、機具的擺放必須滿足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