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基金樓工程基坑降水專項施工專項方案福建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2011 年 12 月基 坑 降 水 專 項 方 案 審 批 表工程名稱:教育基金樓地下室基坑降水工程NO:編制編制人:年月日審核審核人:年月日審批審批人:年月日目 錄1 工程概況.12 場地地層及水文地質條件.23 施工方案編制依據(jù).24 基坑降水方案設計.25 降水井施工.36 地面排水系統(tǒng)設計.47 群井降水.48 降水檢測與維護.59 施工計劃.510、施工安全保證措施.611、應急預案.61 工程概況教育基金樓位于*大酒店斜對面,*酒店西側,*街東段南側。基坑支護工程由福建*建筑設計院負責設計,地下3 層,建筑面積 4511
2、.65 M2;地上 28 層,建筑面積 32253.24 M2;建筑總高度 91.2M。基坑面積約 2500 M2,周長約 200M,土方開挖量約 87000 M3。設計 0.00 M相當于黃海高程+5.600M,現(xiàn)場場地相對標高-0.6M,筏板基礎底相對標高-14.5M,開挖最深度達 13.9M.基坑開挖尺寸見下圖。2 場地地層及水文地質條件2.1 地層結構及巖性描述地質條件:根據(jù)勘察院提供的地質勘察報告,場地上部土層自上而下依次為:雜填土,粉質粘土,淤泥,含卵石礫砂,粗砂(礫粗砂),砂礫卵石,細砂,強風化花崗巖,中風化花崗巖,微風化花崗巖。2.2 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文條件:場地內地下水初見
3、水位埋深1.06-2.30M,混合靜止水位埋深1.00-2.25M。場地土質主要含水層為卵石礫砂,粗砂(礫粗砂),砂礫卵石,細砂,其透水性好,賦水量大;粉質粘土、淤泥滲透性差,屬相對隔水層。上部雜填土中的地下水為上層滯水,屬潛水類型。卵石礫砂,粗砂(礫粗砂),砂礫卵石,細砂,連通性好,水力聯(lián)系強,為同一含水層,屬承壓水,微承壓水,穩(wěn)定水位埋深2.5M-2.54M,強風化花崗巖,中風化花崗巖富水性一般,滲水性一般,其中地下水為巖層裂縫水。3 施工方案編制依據(jù)1)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guī)范(JGJT111-98)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02)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
4、20-99)4)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應用手冊5)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書(福建巖土工程勘察研究院)4 基坑降水方案設計4.1 基坑降水井設計情況根據(jù)泉州地區(qū)基坑降水經(jīng)驗,較多采用管井降水,基坑開挖范圍內土層主要為人工填土、粉質粘土及淤泥質土,且根據(jù)地區(qū)施工經(jīng)驗,土層透水性較差,現(xiàn)場根據(jù)土方開挖的情況與地下水的情況考慮,分施工區(qū)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集水坑間距20-25 米,在地下敷設110 直徑的PVC排水管由各集水井連通,對開挖的承臺的積水用水泵進行抽水到集水坑,再用自動水泵抽上地面水溝,經(jīng)上面水溝的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水溝。現(xiàn)場集水井和PVC排水管的布置:1集水井的布置;在開挖承臺前首先在離基坑側邊1
5、.0 米處、距離 20 米做好 2-3 個集水井用 PVC排水管連通,并在一集水井內置一臺自動潛水泵,將開挖好的承臺積水用水泵抽到集水井后潛水泵自動起動把水抽上基坑頂水溝,在承臺開挖一段落后,約 20 米設置集水井及埋設PVC 排水管,2PVC排水管的地下埋設必須按圖埋深不能暴露以免被現(xiàn)場挖掘機械損壞,PVC排水管的駁接用直通膠水連接。地下室側邊的每個集水井用 PVC排水管引伸至底板外側作降水使用。降水井井數(shù)為12 口,觀測井 6 口,觀測井結構同降水井,井深約為30m,井外徑 450,濾水管內徑 220,濾水管采用鋼管濾水管,井管外采用天然圓礫填料。井間距約為20m左右(詳見附圖 1 降水井
6、平面圖)。在基坑開挖線外約 1處打孔,打孔處距開挖線距離及具體位置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略作調整。4.2 沉降觀測根據(jù)臨近工地施工降水經(jīng)驗以及對場地有關資料分析,產生危害性地基沉降的可能性不大。確保安全考慮,建議在降水工程的自始至終設立必要的沉降觀測工作,以便一旦發(fā)現(xiàn)因降水工程而產生有危害性沉降的預兆時能及時采取補救措施。5 降水井施工5.1 降水井施工工藝1、降水井定位、鉆孔、成井降水井采用鍋錐鉆機成孔的方法,定位放線由專人負責。開孔口徑450mm,鉆機鉆至設計標高,然后下入管內徑200mm 的鋼管濾水管。要求濾水管的孔隙率不小于30%。下管采用懸吊式托盤下管法,管筒在砂層段用30 目尼龍紗網(wǎng)包封
7、嚴密,以防涌砂。在下濾水管前先下長1.0m 沉淀管,然后再下鋼管水管。下管時,必須把管中心對準鉆孔中心,嚴禁管壁與孔壁靠在一起。下泵宜用麻(或棕)繩吊裝在井內,下到設計深度,并在井口綁牢。2、填濾料。下管結束后,應立即在管壁與孔壁之間填入濾料,圍填時應慢慢用鐵銑從四周填入,并用鋼筋搗實,防止中間出現(xiàn)漏空現(xiàn)象。3、洗井。采用排污泵或清水泵洗井,洗井標準以井內抽出的水清沏為準,同時洗井時間不得小于 4小時。4、降水井抽水。每口井放置深井泵一臺,使水位降深達到要求。5.2 降水井施工質量及技術要求1、嚴格按有關規(guī)范及設計圖進行施工。鉆孔安裝要調正水平,保持鉆孔垂直,保證鉆孔深度,鉆孔達到設計深度時再
8、多鉆3050cm。2、針對地層情況將濾水管準確下置在富水井段,下管時不得左右旋轉或上下串動。3、井管安裝完畢后,立即填濾料,濾料必須符合要求。井管外圍濾料應均勻下入,避免“架橋現(xiàn)象”。4、洗井要充分及時。5、下水泵時,所有泵管連接應擰緊,水泵下置深度應預留井底泥砂段。6、水泵下好后,應包扎好井口,以防異物掉進孔內,保證每口井正常抽水,并作好抽水記錄。5.3 降水井驗收1、在基坑中心、最遠邊側、井間分水嶺處和基坑底任意部位,實際降水深度應等于或深于設計預測的降水深度,并應穩(wěn)定24h。2、當局部地段不能滿足設計降水深度時,應按工程輔助措施、補救措施的可行性進行評估。6 地面排水系統(tǒng)設計根據(jù)現(xiàn)場污水
9、管井現(xiàn)狀,可排水處有 2個位置,一處是位于場地東北角的污水井,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第二處是位于場地西北角的雨水管井,排入污水管道。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兩個排水口同時使用。由于現(xiàn)場空間狹小,排水管線設置考慮如下:排水總管先沿施工現(xiàn)場坡頂明設,鋪設DN200排水管,水力坡度 5,管道連結牢固、嚴密,防止漏水,以免影響邊坡穩(wěn)定性。在基坑東北角和西北角根據(jù)現(xiàn)場場地情況各設一沉淀池,沉淀池尺寸根據(jù)現(xiàn)場空間情況確定。為防止物體墜入降水井內,降水井用井蓋封口。7 群井降水1、觀察井。中間觀察井可兼做降水井,待水位降深較慢時可利用觀察井降水。2、各井點應設置單獨用開關箱,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以期達到安全用電和停泵與開
10、泵的用電的要求,并在主干集水管與降水井管連接處設置球型閥或將水管上彎止點高于主干集水管 50cm,以防某井需要停泵時,主干集水管內的水倒流到該井內。3、電源。為確保降水井作業(yè)的連續(xù)性,需準備發(fā)電機,以備停電時使用。4、在基坑進行開挖前先進行降水試驗,滿足地基土固結排水的時間。J 5、降水工程應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降至設計降水深度的1/2 處,且保持該水位一個月左右,再進行第二階段降水,直至降到設計深度,并保持穩(wěn)定。6、當觀察井中的水位超過設計降深時,要即時調節(jié)水泵的開啟數(shù)量,穩(wěn)定設計降深水位。7、群井降水開始后,通知觀測單位。觀測單位應按設計要求的時間,對相鄰建筑進行沉降觀測,觀測數(shù)據(jù)應及時上
11、報建設方、監(jiān)理方、施工方、降水施工方。8、根據(jù)觀測單位提供的觀測數(shù)據(jù),如果通過驗算接近地基變形允許值,應立即停泵,恢復其地下水原水位,另行采取回灌措施。7、停止降水日起:依據(jù)建筑物設計單位的通知。8 降水檢測與維護1、開始降水前應統(tǒng)測一次自然水位,抽水開始后,在水位未達到設計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觀察三次水位。2、當水位已達到設計降水深度,且趨于穩(wěn)定時,可每天觀察一次,在受地表水體補給影響的地區(qū)或在雨季時,觀察次數(shù)宜每天23 次。3、根據(jù)水位、水量監(jiān)測記錄,查明降水過程中的不正常狀況及其產生的原因,及時采取調整補充措施,確保達到降水深度。R 4、降水期間應對抽水設備和運行狀況進行維護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
12、及時處理,使抽水設備始終處在正常運行狀態(tài)。C 5、抽水設備應進行定期保養(yǎng),降水期間不得隨意停抽。在更換水泵時,應測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裝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和掉泵。6、注意保護井口,防止雜物掉入井內,經(jīng)常檢查排水管、溝,防止?jié)B漏,冬季降水,應采取防凍措施。7、另外備用 34 臺泵組及時快速更換有故障的泵組。9 施工計劃9.1 施工進度計劃降水井施工工期計劃7 天,降水時間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而定。9.2 設備計劃9.3 勞動力計劃序號工種人數(shù)備注1 鉆工4 2 電工1 3 普工6 4 專職安全管理人員1 5 現(xiàn)場管理人員1 10、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成立以項目經(jīng)理*為組長,*為組員的安全領導小組。2
13、)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使每個人員都樹立安全生產的意識。把安全與質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3)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持證電工完成,其它人員不得隨意接電。4)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各自的開關箱,必須實行“一機一閘”制,嚴禁用同一個開關電器直接控制二臺及二臺以上用電設備(含插座)。5)操作人員應按章操作,不得隨意改拆設備,使用過程中不得超出設備自身性能。6)施工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等必要的防護用品。7)所有電器、線路應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處理。8)實行信息化施工的原則。及時將降水井水位等情況報告給監(jiān)理、設計和建設單位等各相關單位。11、應急預案本工程是深基坑降水工程,結合本工程的特
14、點,特設應急預案,具體措施如下:1)組織機構成立應急搶險領導小組,組長及組員由公司領導人員組成。成立應急搶險工作小組,組長及組員由本單位選派的現(xiàn)場施工管理人員組成,*為任序號機械裝備名稱型號規(guī)格數(shù) 量1 鉆機2 臺2 全站儀FTS400 1 臺3 潛水泵100SQJ2-50/10 16 臺組長,組員由*組成。2)突發(fā)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為確保正常施工,預防突發(fā)事件以及某些預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發(fā)生,事前有充足的技術措施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jīng)濟損失,必須進行風險分析和預防。(1)、突發(fā)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根據(jù)本工程施工特點及周圍情況,在辯識、分析評價施工中危險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本工程重大危險因素是基坑降水引起周圍建筑物不均勻沉降、斷電導致降水工作停止致使基坑水位上升,水位降深達不到設計要求等。(2)、突發(fā)事件及風險預防措施實行信息化施工的原則,根據(jù)監(jiān)測報告隨時掌握周圍建筑物沉降情況,做好回灌準備。準備兩臺備用發(fā)電機,以防突然斷電降水停止導致基坑地下水位上升隨時對地下水位進行監(jiān)測,若基坑降深達不到設計要求,及時通知監(jiān)理單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采取增加降水井等必要的補救措施。附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