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壓站獨立避雷針更換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獨立避雷針是保證變電站人身和設備免受雷擊災害所必須采取的重要技術措施。#升壓站西側和東南側獨立避雷針已投運多年,避雷針下部鋼筋混凝土結構已出現風化、開裂等現象,為保證升壓站設備和人身的安全,對#升壓站西側和東南側獨立避雷針進行更換,更換為鋼桿避雷針。施工前,已對#升壓站獨立避雷針更換后的保護范圍進行校核計算,詳見#升壓站避雷針更換后的保護范圍。由于獨立避雷針高度較高,重量大,且靠近構架和帶電線路,為使檢修工作合理有序、保質保量地完成制定本施工方案。二施工措施編制依據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高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7-2010)2.鋼結構工程施工質
2、量驗收規范(GB50205-2011)3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2006)三施工人員、施工工機具及工期安排1.組織機構工作負責人:#;構件組裝:#;測量、試驗:#;吊裝指揮:#;消耗性材料控制:#;文明施工:#。安全監護:#2.作業人員組織構件組裝:技工 2 人,焊工 2 人,輔工 4 人。吊裝:指揮 1 人,吊車司機 1 人,測工 2 人,登高 2 人。纜風固定:8 人,溜繩控制:2 人,柱就位:4 人,輔工:4 人。最終校正:測量人員:2 人,技工:2 人,纜風糾偏:4 人。3.獨立避雷針吊裝需用的機具及材料計劃。序號名稱型號數量1 水平儀1 臺2 經緯儀1
3、 臺3 吊車16 噸1 輛4 千斤繩32 6 根5 千斤繩21.5 6 根6 鋼絲繩32 4 根7 卸卡10 噸4 只8 雙鉤6 噸4 只9 纜風繩4 根4.工期安排此次避雷針更換計劃工期為2 天,施工時間確定在#110KV母線及線路停電檢修期間。施工計劃如下。第一天,辦理工作票,施工工器具準備,吊裝現場場地清理,避雷針第 2 至 7 節鋼桿在地面上排桿、組裝。第二天,第 1 節避雷針吊裝、校正;避雷針第2 至 7 節吊裝、校正;舊避雷針拆除。四、施工內容及主要質量控制要點1.施工準備。(l)圖紙會檢,主要有下列幾項:a.施工圖紙與設備、原材料的技術要求是否一致;b圖紙表達深度能否滿足施工需要
4、;c施工圖之間和總分圖之間、總分尺寸之間有無矛盾;d設計采用的方案在施工技術、機具和物資供應上有無困難。(2)技術交底:技術交底內容要充實,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全體參加施工的人員都要參加交底并簽名,形成書面交底記錄。(3)機具準備。按照施工措施要求的工器具進行準備和檢查,詳細見附表一。(4)構件進場、驗收及堆放。a.構件進場時,應檢查出廠合格證、構件安裝說明、螺栓清單等出廠資料,以及構件的防腐質量、碰傷、變形情況,鍍鋅層不得有黃銹、鋅瘤、毛刺及漏鋅現象。b.堆放時用道木墊起,構件不允許與地面直接接觸,鋼管堆放不得超過三層。c.構件驗收的質量標準:對單節鋼管彎曲矢高偏差控制在L/1500,且 5
5、mm;單個構件長度偏差3mm。(5)吊車進場:吊車由#升壓站西南角處進入。吊裝前,拆除#升壓站西南角部分圍欄,并做好臨時圍擋措施,地面墻根處墊土保證吊車能順利駛入。2.基礎復測(l)復核避雷針的基礎軸線、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2)基礎頂面的支承面的質量標準應符合:a.支承面的標高偏差:3.Omm;b.支承面的平整度偏差:5mm;3.構件排桿、組裝(l)根據圖紙軸線和廠家構件安裝說明,確定在#升壓站西側圍墻東側和升壓站南側圍墻北側組裝。(2)構件運輸排放時組裝場地應平整、堅實,爭取一次就近堆放,盡量減少場內二次倒運。(3)排鋼管桿時應將構件墊平、排直,每段鋼柱應保證不少于兩個支點墊實。(4)避
6、雷針組裝。組裝時用道木將其墊平、排直,每段鋼柱兩端保證兩根道木墊實,道木應保證在同一平面上,同時應檢查和處理鋼管接觸面上的鋅瘤或其他影響節點接觸的附著物。將避雷針自下至上的第二至七節依次進行組裝,螺栓安裝方向應一致,由下至上,連接螺栓必須逐個對稱緊固。(5)組裝后,對柱身長度、柱的彎曲矢高進行測量。鋼柱組裝后控制標準:a對鍍鋅組合鋼柱彎曲矢高偏差H/1000,且不大于35mm;b鋼管柱長度偏差:5mm;4、獨立避雷針的吊裝吊裝前的要求:集中接地裝置施工完畢,驗收合電阻值小于4 歐。(l)根據場地條件和構件重量及起吊高度,擬選擇 16 噸汽車吊,嚴格按照技術員要求進行停放,確保起吊時幅度不超過8
7、m,起吊后幅度不超過 14m。吊點的選擇應根據以下三點綜合考慮:a、根據避雷針管材質量分布的特點,吊點位置應在第6 節與第 5節連接處上方方附近;b、應根據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合理設置吊點;c、最佳吊點由現場試吊后確定。(2)吊點確定后,根據避雷針的材質和使用的吊繩材質,為防止起吊破壞構件鋅層,對吊點進行保護,如綁扎橡膠皮或麻布片,千斤繩采用橡膠或尼龍千斤。(3)起吊過程中的穩定a.采用纜風繩控制避雷針起吊的,纜風繩必須采用直徑大于32mm 的圓股鋼絲繩,設一組(四根)。b.纜風繩應在避雷針同一水平面上對稱設置,與地面夾角在 45 度60 度,其下端應采用與鋼絲繩拉力相適應的花籃螺絲與地錨拉緊連接
8、,不得拴在樹木、電桿等其他物體上。c.纜風繩不得有接頭。端部應設置保險環并用不少于3 個與繩徑匹配的繩卡固定,繩卡間距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 倍,繩卡滑鞍應放在受力繩一側,不得正反交錯設置繩卡。(4)當避雷針完全吊起后,插入杯口基礎,同時收緊纜風繩,確認纜風繩全部固定并使立柱基本垂直,才能松大鉤。(5)避雷針就位后應立即做好臨時接地。五、危險點分析及安全措施1.危險點分析:(1)危險點:工器具以小代大或使用有缺陷的工器具。控制措施:嚴格按施工方案要求配制,對主要施工工器具應符合技術檢驗標準,并附有許用負荷載標志,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不合格者嚴禁使用,并不得以小代大。(2)危險點:各種起重工器
9、具有缺陷。控制措施:定期進行檢測、試驗和檢查,確保現場所有工器具合格有效。(3)危險點:千斤繩端部用繩卡連接錯誤。控制措施:千斤繩端部用繩卡固定連接時,繩卡壓板應在千斤繩主要受力的一邊,且繩卡不得正反交叉設置;繩卡間距不應小于千斤繩直徑的 6 倍;繩卡應符合規定。(4)危險點:人力搬運、組裝砸傷。控制措施:人力抬運時,應綁扎牢靠,兩側搬運人員應做到同肩、同起、同落。(5)危險點:組裝時,用手指找孔。控制措施:組裝時,應用尖頭扳手找孔,如孔距相差較大,應對照圖紙核對件號,不得強行敲擊螺栓。任何情況下禁止用手指找正。(6)危險點:在起吊物垂直下方停留或通過。控制措施:加強現場監督,起吊物垂直下方嚴
10、禁逗留和通行。(7)危險點:避雷針未接地。控制措施:避雷針吊裝完畢后,應立即將避雷針接地,接地電阻要符合設計要求。(8)危險點:高處作業人員不符合作業要求。控制措施:凡參加高處作業的人員,應每年進行一次體格檢查。患有禁忌的人員不得參加高處作業;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過相關教育培訓并經考試合格。(9)危險點:高處作業著裝不符合要求。控制措施:高處作業人員應衣著靈便,穿軟底鞋。(10)危險點:高處作業不正確使用安全帶。控制措施:安全監護人員應及時提醒、監督其系好安全帶;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繩),安全帶(繩)必須拴在牢固的構件上,并不得低掛高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安全帶(繩)是否栓牢。(11
11、)危險點:高處作業人員隨意向地面拋扔工器具、物料等。控制措施:高處作業用的工具和材料應放在工具袋內或用繩索綁牢;上下傳遞物件應用繩索吊送,嚴禁拋擲。(12)危險點:吊車超能力吊裝風險控制措施:16T 吊車嚴格按照吊裝平面布置圖進行停放,支腿全伸,并要求確保起吊時幅度不超過14m,起吊后幅度不超過10m。如不能滿足時,禁止起吊,并考慮更換30T或更大的吊車。2.安全措施:(1)參加安裝人員需經過安全規程的學習和考試,不得使用未經培訓的民工。(2)吊裝過程中,必須由專人統一指揮,工作人員必須堅守自已的崗位。(3)吊車臂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35KV 帶電設備4米;110KV帶電設備 5 米
12、。(4)進入現場的工作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帶。(5)吊車支撐腳必須平穩固定、堅實,采取枕木等方式,嚴防撐腳直接落在浮土上,造成踏空、傾斜意外發生。(6)吊裝作業現場,吊臂回轉范圍內嚴禁站人,嚴禁在吊件下方作業。(7)高空人員嚴禁拋扔物體,上下層工作應錯開進行。嚴禁工作人員站在起吊物上升降,嚴禁跨越帶負荷的鋼絲繩,嚴禁直接用手接觸在運行中的繩索、傳動機械及滑輪。(8)所配工器具型號、規格應正確,工作班成員工作前應仔細檢查所用工器具、吊索、滑車等是否完好,不合格者堅決不能采用。(9)現場人員必須熟悉聯絡信號,指揮信號應清晰、醒目、明確,若發現危險信號時,必須緊急停止。(
13、10)起吊前應檢查構件、通道上確無施工工具、異物等,以免砸傷人。(11)吊裝現場應有醒目的圍欄及安全警示牌等。(12)固定在同一個臨時地錨上的拉線最多不超過兩根。各個臨時拉線應設專人松緊,各個受力地錨必須有專人看護,做到動作協調。(13)起吊時應先試吊,在吊離地面0.1 米時,停止上升,檢查平衡狀態、綁扎繩索等情況,一切正常后方可繼續提升。(14)纜風繩未固定好前,嚴禁攀登作業。(15)嚴禁在可能有雷雨天氣及雷雨天氣進行吊裝工作,避雷針吊立后,應及時與接地網連接。(16)組裝人員不得將手指伸入螺栓孔內。(17)使用大撬棍時,不得二人或以上同時使用一根撬棍,以防發生意外。(18)避雷針在校正時,
14、纜風繩不得脫離地錨,必須纏繞二圈或以上,同時壓纜風繩不得用力過猛,以免造成意外。若能覓得一方喜歡的山水,在空曠的風里,種上淡暖如許,清歡如許。我愿用無塵的詩句,沾染些許晨露,輕叩那些老去的時光,讓曾經的你我,重走一遍依舊開滿鮮花的小徑。時光里的我們,不說話。只是凝望著彼此舊時的模樣,任憑花落清溪,任憑日暮煙霞。陌上的時光,匆匆如流。指尖,一直貪戀著世間所有的暖香。而那些沒有著落過往,早已隨風而散。往事已舊,一切,終會在念與不念,忘與不忘之間,莞爾一笑,變得風輕云淡。歲月的風,就這樣翩躚而過。還好,總有一些不離不棄的相伴,安暖著歲月的榮辱滄桑。然后,在玲瓏的小字里塵埃落定。珍惜著,不早也不晚的緣
15、分。愿你永遠在我文字的四季,可以與那些草木葳蕤的深情一樣,青青又青青。縱使某天,錯過了所有,只剩下一個人憂傷,也不要怪罪時光。時光里那些牽過的手,給錯的愛,都是情不由衷。開始與結束,一樣美麗。我們應該,原諒時光,記住愛!那些過往里的施與舍,恩與惠,何必計較太多。我們在山水間喂養清風,在草木間描摹明月,云淡風輕一天又一天。任憑年華一去不返,依舊無怨無悔,不負歲月,不負時光。那些風花雪月的重逢與離別,終將隕落在時光深處,被過往的煙塵一一覆蓋。當時光里,那些被歲月漂白的光陰,再回首時,風住塵香,緣已渺渺,我們也不必遺憾。蒼茫處,風景依舊,繁華笙歌,人事無恙。那些散落在流年深處的芬芳,也是依舊靜美如初
16、,相宜靜好。不如,安靜著,于寂寂紅塵中,為自己開一扇般若門,將一切浮云過往都放逐在紅塵之外,只留一顆琉璃心,只守一池為我而開的蓮荷,一粥一飯,一筆一墨,閑渡流年。未來的路,那么遠。從未想過會遇見誰,也從未想過會錯過誰。今朝,一壺濁酒,一撲流螢,幾許明媚,幾許嫣然,我依然是那個樸素的琉璃女子。不敷衍,不趨勢,簡單的行走,簡單的生活,簡單的愛與被愛。當時光里,那些被光陰漂白的過往,再回首時,風住塵香,緣已渺渺,我們也不必遺憾。蒼茫處,風景依舊,繁華笙歌,人事無恙。那些散落在流年深處的芬芳,也是依舊靜美如初,相宜靜好。若是,光陰辭去舊年,初心不改。我依然愿意,在心里種半畝花田,在文字里養一個春天。這
17、樣,無論你來不來,在不在,我都一樣安靜的開落。那樣,你偶爾回眸,看到的風景,都是春天般,含著香,透著暖。喜歡讓心在那一刻,靜如菩提明鏡。那么,且許我一程走舊的歲月,溫一壺經年的雨水,煮一段曾經的往事,不提花開,不說花落。就讓那所有的喜怒哀樂,淡暖清歡,如茶般,氤氳出縷縷清香。而你我,亦愈來愈通透,有了茶的芬芳,即使喝到無味,亦有一股回甘,令人回味留戀。桃花釀酒,醉了光陰。春水煎茶,赴了風雅。我人生四季,永遠是那一抹剔透的琉璃色,不必虛張,不必聲勢,只做安靜的自己,善待生命里遇見的一切,感恩并珍重,且溫柔的對待。若有一天,我們隔著茫茫人海,穿過人流車流,你是否會一眼將我認出,并且微笑著喊出我的名
18、字。若有一天,經年的路口,人煙渺渺。你是否會收集所有花香,用思念為我鋪一條灑滿落花的小路。那些失落的前塵往事,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一撿拾,然后一起裝幀成流年里最美的那一冊畫卷。人生云水一夢,尋一份清幽,養一顆禪心。那些迎面而來的風景,讓我們微笑著迎接,并且一一納入流年的畫卷。愿世間美好,都是恰逢其時。至于那些聚了又散的人或事,淡記就好。或許,終有一天,心歸寧靜,從容樸素。那么,我便在南山尋一處清幽。春來,采一壺桃花,釀一壺三生三世。夏來,養一池荷,掬一捧蓮子醉清風。秋來,邀一縷秋風,修籬種菊,種下一個人的浮世清歡,種下一些心悅的小情緒。曾經的往事,不提花開,不說花落。就讓那所有的喜怒哀樂,淡暖清歡
19、,如茶般,氤氳出縷縷清香。而你我,亦愈來愈通透,有了茶的芬芳,即使喝到無味,亦有一股回甘,令人回味留戀。桃花釀酒,醉了光陰。春水煎茶,赴了風雅。我人生四季,永遠是那一抹剔透的琉璃色,不必虛張,不必聲勢,只做安靜的自己,善待生命里遇見的一切,感恩并珍重,且溫柔的對待。若有一天,我們隔著茫茫人海,穿過人流車流,你是否會一眼將我認出,并且微笑著喊出我的名字。若有一天,經年的路口,人煙渺渺。你是否會收集所有花香,用思念為我鋪一條灑滿落花的小路。那些失落的前塵往事,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一撿拾,然后一起裝幀成流年里最美的那一冊畫卷。人生云水一夢,尋一份清幽,養一顆禪心。那些迎面而來的風景,讓我們微笑著迎接,并且一一納入流年的畫卷。愿世間美好,都是恰逢其時。至于那些聚了又散的人或事,淡記就好。或許,終有一天,心歸寧靜,從容樸素。那么,我便在南山尋一處清幽。春來,采一壺桃花,釀一壺三生三世。夏來,養一池荷,掬一捧蓮子醉清風。秋來,邀一縷秋風,修籬種菊,種下一個人的浮世清歡,種下一些心悅的小情緒。冬來,紅泥小爐煮一杯綠蟻酒,邀月,邀你,淺酌,微醺,共守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