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浪加水庫工程項目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浪加水庫工程項目工程編制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水電工程局施工區內道路改線施工方案審 批:校 核:編 制:2017 年 7 月目錄一、工程概況與現場情況.-0-二、編制依據、編制原則.-1-三、道路改線方案.-1-四、道路改線主要施工方法.-2-(一)路基土方施工.-2-(二)軟土路基的清淤與換填.-3-(三)路堤填筑.-4-(四)砼路面.-6-(五)路緣石及排水溝施工.-8-(六)改線道路通車.-9-五、施工資源配置.-9-六、工程量及經濟分析.-10-七、附圖.-10-施工區內道路改線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與現場情況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浪加水
2、庫位于同仁縣境內的浪加溝內,浪加溝為黃河南岸支流隆務河的右岸支流,源頭位于同仁縣與甘肅省夏河縣交界處,源頭海拔 3347m,源頭段自東南向西北流約 14km 后,轉而向北約 9.4km 進入雙朋西鄉后又轉西北,約 4km 進入寺卡河鄉,西北流5.7km 進入浪加村,繼續向西北約 10km 匯入隆務河。根據實際情況 601 縣道同夏公路段橫穿浪加水庫壩軸線,在施工中同夏公路經我方施工區內段道路與放水洞交叉,導致放水洞無法開挖施工。同夏公路為施工區域內材料、設備運輸及通往夏河主要通道,必須保證該道路通行安全、通暢。經我部現場勘察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特編制施工區內道路改線方案,以指導施工。二、編制依
3、據、編制原則1、編制依據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2、編制原則施工方案本著安全、經濟、適用、快捷的原則進行編制。三、道路改線方案1、道路改線方案:根據實際地形,將同夏經過施工區范圍內原公路改移至主路左側,改線段道路全長 162m,路基寬度 8.5m,路面寬度 7.5m,道路縱坡3%,路基開挖邊坡坡比 1:0.75,路面下鋪設 0.3m 厚水泥穩定層,路面采用 C30 砼澆筑厚 0.3m(詳見附件道路改移平面布置圖)。該方案具有發生工程量較小,較經濟、合理,且具備施工周期短等特點。-1-/12四、道路改線主要施工方法(一)路基土方施工1、路基施工前準備工作(1)開工前,根據確定
4、道路改線方案,進行改線道路段地形測量。地形測量完成后,規劃放樣出改移道路位置。進行現場核對和施工調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2)根據現場收集到的情況,核實的工程數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難易程度和人員、設備、材料準備情況,編制實施性的施工組織設計,并報監理工程師審批,經批準后即提出開工報告,獲批準后開工。(3)路基用地范圍內浮土、雜物等均在施工前清理干凈,并將原地表翻松壓實。根據要求進行放樣,編制施工方案,對準備用做填料的土進行土工試驗等。(4)做好排水設施。事先做好排水溝等排水及防滲設施,特別是雨季施工更要加強這方面工作,路基施工中各施工層表面不應有積水,表面應做成 2%-4
5、%的橫坡。雨天施工或因故中斷施工時,將施工層表面及時修理整平壓實。2、路基挖方(1)根據路塹深度和縱向長度,科學合理的選用縱挖法施工方法。用挖掘機清除開挖段的土石方。(2)嚴格按設計坡度開挖,嚴謹超挖。(3)開挖前首先設置必要而有效的排水設施,根據斷面的土石層分布、地形條件、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防止雨水對邊坡的沖刷。-2-/12(4)當采用機械開挖時,邊坡應配以挖掘機或人工分層修刮平整.(5)開挖邊坡不宜一次開挖至設計坡度。分層開挖時,上一層的邊坡在開挖下一層時再刷至設計坡度。(二)軟土路基的清淤與換填1、清淤清淤前初步確定清淤深度。用挖掘機將淤泥挖除,并運至棄渣場。清淤完成后,檢測基底承載力
6、并測量清淤后的基底標高,進行基底標高測量,填寫三方聯測資料。2、換填施工準備 施工前應對換填的范圍和深度進行核實,當采用機械挖除換填時,應預留 3050cm 的保護層由人工清理。施工前應合理確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圍、鋪料厚度和碾壓遍數等參數。3、測量放樣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放出軟基處理地段各特征點(起點、終點樁號,兩側寬度),并復核處理寬度和原地表標高。4、基底清理(1)施工前應清除坑內浮土、基坑邊坡必須穩定,防止塌方。(2)在挖除基礎下一定深度內的軟弱土層時,應避免坑底原狀土層受擾動,為此可保留 300500mm 厚土層暫不挖去,待鋪填換填料前再挖 至施工圖標示高程。應防止基坑邊坡坍土混入填層。
7、5、基坑檢查 檢查基坑開挖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基礎承載力是否達-3-/12到設計要求,基坑開挖尺寸是否滿足施工要求。6、換填材料必須達到設計或規范要求。分層鋪換填料(1)回填材料地基底面宜鋪設在同一高程上,如深度不同時,基土 面應按施工圖挖成臺階或斜坡搭接,搭接處應夯實,施工應按先深后淺 的順序進行。(2)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做成斜坡型,接縫部位不得在基礎,墻角等重要部位。7、分層壓實(1)為保證換填土壓實的均勻及密實度,在重型輾壓機輾壓前,應整平層面。(2)控制輾壓機械的速度,經靜壓 2 遍后,采用強振 68 遍。(3)換填材料太干燥時,應灑水,以保證上下材料結合良好。(4)夯實應先四周后中
8、間。8、找平驗收(1)最后一層輾壓完成后,應檢查高程和平整度。(2)低洼處應及時補充填料。(三)路堤填筑1、級配礫石基層水泥穩定層施工(1)準備下承層下承層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規定的路拱,沒有任何的松散材料和軟弱地點。-4-/12對于底基層,根據壓實度檢查結果,凡不符合設計要求的路段,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用補充碾壓、加厚底基層、換填好的材料、挖開晾曬等措施,使達到標準。底層上的坑洼和坑洞,應仔細填補及壓實。逐一斷面檢查下承層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下承層標高的誤差應符合規范要求。(2)測量在下承層上恢復中線。直線段沒 15-20m 設一樁,平曲線每段10-15m 設一樁,并在兩側路面邊緣外
9、 0.3-0.5m 設指示樁。進行水平測量。在兩側指示樁上用紅漆標出基層或底層邊緣的設計高。(3)基本要求計算材料用量,根據各段路基層或底基層的寬度、厚度及預訂的干壓實密度,精確計算鋪筑路段需要的集料數量,并進行備料。在灑水加濕時,使含水量較最佳含水量大 1%左右,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集料離析現象。材料用量、規格、級配及各項指標應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填料應選用質地堅韌、無雜質碎石、沙礫石屑,顆粒級配應符合要求。配料必須準確,塑性指數必須符合要求。混合料必須拌合均勻,隨機抽樣檢查符合級配及含水量要求,無粗細顆粒離析現象。碾壓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碾壓至要求的密實度,一-5-/12般大于 9
10、8%。路面基層施工嚴格控制材料規格及用量;并做好養生工作;基層采用路拌法施工的,必須配備挖掘機進行拌合;水泥含量應控制在6%為宜。養生期不得少于 7 天,養生期間應嚴格控制交通,禁止開放交通,以保護表層不受破壞。(4)注意事項路面的兩側應多壓 2-3 遍。基層應進行滾漿碾壓,直壓到沙礫石層中無多余細土泛到表面為止。碾壓全過程均應隨碾壓隨灑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攤鋪后立即碾壓,直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出現“軟彈”、“翻漿”等現象,應立即停止碾壓,等翻松曬干,或換含水量合適的材料后再進行碾壓。兩作業段的銜接處,應搭接拌合。第一段拌合后,留5-8 米不進行碾壓,第二段施工時,將前段留下未壓部分,重新拌
11、合,并與第二段一起碾壓。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掉頭或急剎車。(四)砼路面(1)安裝鋼模板;安裝鋼模板是保證線形、平整度、縱縫順直度,板厚度寬度等各項技術指標的重要環節,在操作過程中堅持“固、準”的要求。“固”是鋼模板采用標準槽鋼交加工而成,槽鋼高度與混凝土板厚一致,接頭處用專用配件牢固固定,街頭要緊密,不能有離縫、前后-6-/12錯茬和高低不平現象。模板就位后用“T”型道釘嵌入基層進行固定。將固定好的模板底部用砂漿填塞密實,保證鋼模牢固。“準”是保證鋼模頂部標高的準確,用水準儀檢查頂面標高平度誤差控制在毫米以內。檢查無誤后,在鋼模內側面均勻涂刷一層機油。(2)砼拌制:按規定的
12、C30 配合比進行攪拌。(3)運輸、卸料、攤鋪砼;采用砼罐車運送到鋪筑地點進行攤鋪、振搗、做面。卸料時,盡可能均勻,如果發現有個別離析現象,立即翻拌均勻。(4)砼搗固與成型:首先,施工插入式振搗器按順序插搗一次。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5)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 1.5 倍,甚至模板的距離也不應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 0.5 倍,插點間距要均勻,防止漏振,在振搗時要避免與鋼模和鋼筋碰撞。振搗時間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并泛處水泥漿為準,不宜過振。其次,用功率小于 2.2kw 的平板振搗器全面振搗。振搗時應重疊 10-20cm,同一位置不宜少于 15 秒,以不再冒氣泡并泛出水泥漿為準。(5)人工
13、精修:為達到要求的平整度,采取“量”、“摸”結合的人工精修方法。“量”即用具有標準線且不易變形的鋁合金直尺,緊貼模板頂面進行拉鋸式挫刮,一邊橫向搓、一邊縱向刮移,做最后一次檢測砼頂面的平整度。一旦發現有誤差較大的現象,立即進行修補。搓刮前,將模板頂面清理干凈。搓刮后即可用直尺于兩側邊部及中間三處緊貼漿-7-/12面各輕按一下,低凹處不出現壓痕或印痕不明顯,較高處印痕較深,據此進行找平精平。“摸”即人工用摸子將表面摸平。分兩次進行,先找補精平,等砼表面收漿無泌水時,再做第二次精摸,以達到規范要求的路面平整度要求。(6)抗滑構造制作:采用壓紋機進行拉毛,拉毛是保持紋理均勻,順直,深度適宜;并控制紋
14、理走向與路面前進方向垂直,相鄰板的紋理要相互銜接,橫向鄰板的紋理要溝通以利于排水。拉毛以砼表面無波紋水跡、砼初凝前較為合適。(7)養生:砼板抗滑構造制作完畢待砼凝固后應立即養生,擬采用覆蓋舊麻袋、草袋等灑水的養生方法。每天一般灑水 4-6 次,但必須保證在任何氣候條件下,覆蓋物底部在養生期間始終處于潮濕狀態,以此確定每天灑水遍數。養護期滿后方可將覆蓋物清除,版面不留有痕跡。(8)切縫:當砼達到強度6.0-12.0 時是進行切縫的最佳時機,但氣溫突變時,我們將適當提早切縫時間,以防止砼面板產生不規則裂縫。采用路面切縫機進行施工。切縫后,我們將盡快關注填縫料。所有工序將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和施工圖紙的
15、要去進行。(五)路緣石及排水溝施工路基基本形成后,即可進行路緣石及排水溝的施工,施工前根據地形,要求線條要平順盡可能采用直線型,轉彎處宜做成弧形,排水溝做成梯型,采用 M7.5 漿砌石砌筑。-8-/12(六)改線道路通車改線道路施工結束待砼養護達到齡期后,將原有道路兩側進行封閉、警戒,引導車輛自改移后道路上通行。五、施工資源配置擬投入人員與設備情況表序 號12名稱挖掘機振動碾規格型號單位數 量11備注1.6m315t小松 360臺英格索蘭紅巖金剛ZL50c臺345678自卸車裝載機管理人駕駛員機械操作手普工輛臺人人人人422444025t3m3-9-/12六、工程量及經濟分析1、工程量分析根據我部現場實際地形測量計算,施工區內道路改線工程預計發生工程量如下:序號123456項目名稱砂礫石基礎換填水泥穩定層鋪設連接鋼筋C30 砼澆筑路緣石鋪設漿砌石排水溝砌筑單位mmtmmm工程量937.5275.10.563275.1252.7599.2七、附圖(1)黃南州同仁縣浪加水庫施工區內同夏公路改移平面布置圖-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