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表合一施工方案銀河電氣有限公司2016年3月28日1前言電、水、氣、熱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少的公共服務產品。“四表合一”采集建設工程借助電力集抄的經驗和技術,通過拓展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應用領域,推動供電、供水、供熱、燃氣“四表合一”采集,目的在于打造新型用能服務模式、全面支撐智慧城市建設,減少抄表工作量和硬件重復建設,建設節約型社會。通過“四表合一”和業務融合,構建公共事業統一服務平臺,支持全方位的“一站式”電子化業務服務,可以實現漏水、漏氣預警和用量提醒,為客戶提供完整、及時、準確的用能信息和多樣化的交費服務,顯著改善客戶用能互動化服務體驗,促進客戶能源消費理念轉變,順應“智慧城市”建設發展趨
2、勢,推動構建公開、透明、高效、便捷的“互聯網+能源”運營模式。為進一步落實“便民、為民、惠民”服務舉措,解決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從2015年8月起,國家電網公司依托智能電能表應用和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覆蓋廣泛的采集終端和通信資源,加快推進“四表合一”采集建設應用工作。隨著物聯網的普及,四表集抄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在水、氣、熱行業都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像階梯政策、現在興起的物聯網和智慧城市。非公用事業領域內一般建立自管自營收繳費平臺,國家最新的指導文件是建科2008114號關于印發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建設相關技術導則的通知。2015年7月6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的關于
3、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完善煤、電、油、氣領域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支持水、氣、電集采集抄,建設跨行業能源運行動態數據集成平臺,鼓勵能源與信息基礎設施共享復用。”2編制依據電力企業應用集成配電管理的系統接口(DL/T 1080)地區電網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通用技術 條件(GB/T 13720) 城市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DL/T 599)基本遠動任務的配套標準(DL/T 634.5.101-2002)電力系統實時數據通訊應用層協議(DL476-92) 配電網自動化系統遠方終端(DL/T 721)電力系統通信站防雷運行管理規程(DL 548-1994) 采用配電線載波的配電自動化(DL/T
4、 790)通信電源設備安裝工程設計規范(YD/T 5040-2005)本地通信線路工程設計規范(YD 5137-2005)本地通信線路工程驗收規范(YD/T 5138-2005)城市配電網技術導則(Q/GDW 370)配電自動化技術導則(Q/GDW382-2009 )電力系統無功補償配置技術原則(Q/GDW 212)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建設框架(國網調20091162號)關于下達堅強智能電網第二批試點項目計劃的通知(國網智能2010131號)關于做好配電自動化試點工作的通知(國網生配電201069號)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建設框架(國網調20091162號)關于印發的通知(生配電2011
5、69號) 關于印發的通知(生配電201192號) 關于加強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安全防護工作的通知(國家電網調2011168號) 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電監會第5號令)注:GB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DL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標準。3現場現狀分析3.1試點區域概況3.2電力表線路、設備現狀3.3水表線路、設備現狀4施工方案4.1整體施工方案根據銅川實際情況與抄表需求,結合實地考察現提出兩套實施方案:方案一:電能表+無線遠傳水氣熱表該集抄系統主要由主站系統、I型集中器、I型采集器、基本計量儀表單元(網絡電能表、智能水表、智能氣表和智能暖表)等構成。改造過程主要是對I型采集器的微功率無線模塊進行
6、軟件升級,實現對水氣熱表的采集。遠方主站系統與集中器之間的通信信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通信信道:如專用無線電、GPRS、公用電話線、光纖或寬帶網絡等;I型集中器和I型采集器之間采用微功率無線方式通訊;I型采集器內置通信模塊作為網關,通過微功率無線與周圍無線電水氣熱表形成網絡實現對水電氣熱表的數據進行集抄轉發,從而減少水氣熱表直接與I型集中器組網所需消耗的能量,增加水氣熱表的使用壽命。 此方案要求I型采集器與水氣熱表之間的距離較近。方案二:增加通信接口轉換器,電能表+水氣熱表(M-BUS)本方案水表采用有線遠傳水表,系統方案為有線水(氣/熱)表+通信接口轉換器+集中器模式,集中器數據通過C
7、DMA/GPRS/SMS/以太網等與數據采集中心進行數據交換。改造前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構架是II型集中器通過RS-484與電能表通信,改造后四表合一采集系統構架如下圖所示,原有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架構不變,同時新裝或換裝通信接口轉換器。通信接口轉換器下行可通過M-BUS與水/氣/熱表進行通信,上行通過微功率無線、電力載波或RS-484與II型集中器通信。4.2用戶電力線路改造4.3水表采集方案5預期效果6施工進度計劃6.1工期及施工進度計劃為保證工程實施的進度控制,將整個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進行宏觀進度控制:第一階段 工程準備 施工前期進行系統整體施工方案制定,施工器具準備,施工人員到位,施工材料
8、及現場工勘,人員培訓,辦理開工手續等,做好施工準備工作。第二階段 設備到貨及驗收從設備開始到貨后,立即進行設備的送貨檢驗及初裝準備。第三階段 工程實施在此階段中,將按計劃進行工程的規范化施工。1) 采集器、集中器安裝,采集電纜的敷設,設備調試。2) 水表更換,采集電纜的敷設,信號調試。第五階段 采集系統測試設備安裝完畢,在營銷系統內走換表流程,確保采集系統系統數據采集的正確性。第七階段 工程總體驗收在系統施工完畢,進行系統測試后,嚴格按工程目標檢驗系統,進行工程終驗驗收。5.2 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序號工作內容工期安排備注1工程準備9月11日-9月15日2設備到貨、報審報驗9月29日-9月30日
9、3通信光纜施工及測試9月20日-9月30日4數據采集系統施工及測試10月1日-10月10日5系統聯調測試10月11日10月15日6工程總體驗收10月16-20日7投資預估方案一系統預算(900戶)名稱數量單價(元)總價(元)備注集中器12280033600采集器10100010000無線遠傳智能水表900400360000CDMA/GPRS SIM卡15001000集抄系統管理軟件13000030000掌機130003000工程施工費用13800038000合 計475600方案二系統預算(900戶)項目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價總價設備采購集中器12200024000采集器2410002400
10、0M-BUS直讀水表口徑20 (mm)900300270000集抄系統管理軟件3000030000安裝費調試費4800048000合計3960008效益分析實現四表合一數據采集可以提高數據準確性,減少人員投入,節約社會成本,降低人員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從而給我們帶來經濟、管理和社會等方面的效益。8.1經濟效益1.提高數據采集準確性,算費更精確。較以前人工抄表來說,現在的智能集抄系統數據采集率高且準確,大大的杜絕了偷電漏電的可能,為國家減少了因偷電漏電而造成的損失。雖然初期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并不明顯,但隨著四表合一項目的持續建設和深入開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將有大幅度的提高。2.減
11、少人員投入。實現四表合一集抄后,可以大量減少人員投入,從而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3.減少運行維護和管理帶來的效益。實現了數據集抄管理功能后,大部分數據采集工作都不需要人工到場進行了,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相關運行操作人員的數量,另一方面減少了出車次數,也可以相應減少車輛配備和日常開支。8.2社會效益提高客戶服務水平,提升社會形象。通過四表合一未客戶服務中心提供準確、及時的客戶消費信息,加快通知速度,避免漏通知、錯通知,加強各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高政府和老百姓對電力、市政行業的滿意程度,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9保證措施9.1技術保證措施本工程工期緊,任務較重,施工單位多,需要協調解決的事情多,
12、必須協調,集中統一,各負其責,才能創出精品優質工程。9.1.1項目技術力量配備項目經理 總負責項目技術負責人 負責審批方案及總計劃安排項目電氣專業工程師 主要負責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組織專業技術交底;解決施工中的主要疑難問題;協調內外關系;掌握施工進度;選擇供貨廠家;編制材料計劃;概預算及工程竣工結算;進度計劃。質檢員 全面進行質量檢查,掌握質量動態,作好質量信息收集、整理和反饋工作,及時匯報給項目技術負責人及相關的專業工程師。9.1.2技術資料準備項目部進駐施工現場后,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專業人員根據本工程特點及技術標準要求,搜集施工需要的各項技術資料,包括施工場地水文、氣象等自然
13、條件以及現場周邊環境、供水、供電、交通情況,現場地上地下障礙物狀況等資料,配備施工所需的標準規范。9.1.3熟悉和審查圖紙組織專業工程師及各專業技術人員認真學習、閱讀熟悉圖紙及有關技術資料,審查施工圖紙和資料是否齊備,并與相關專業施工圖進行核對,熟悉流程,熟練掌握施工及驗收規范標準,熟悉現場環境及工程進度安排、施工管理等情況,擬定與總進度計劃相協調的專業施工進度計劃。透悉設計意圖及技術條件,了解工程的工藝形式和特點,踏勘施工現場,及時將施工圖紙中存在的疑問以書面形式提交監理工程師轉交業主、設計單位,并組織好圖紙的會審和深化設計工作。9.2組織保證措施四表合一項目涉及行業廣,需要大量跨專業跨部門
14、的組織協調。四表合一項目的實施,將帶來電力生產、管理的深刻變化。現有的管理體制和業務流程已不適應,規章制度滯后。現有生產和管理人員對四表合一設備缺少必備的運行、維護經驗,可能導致建設和運行后的運行維護責任不落實、制度不明確,管理不到位。過分依賴開發商,使投運后的維護工作和功能擴展不能正常實施。1.成立四表合一項目組織機構為高質量完成四表合一試點項目,貫徹落實有關配四表合一項目試點工程的任務和要求,成立四表合一項目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通過健全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主要領導親自抓、親自管,周密安排和部署,確保各項工作目標明確、責任落實、措施到位。2.加強管理,積極推進每周召開四表合一項目推進工作例會,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協調,及時掌握四表合一項目建設工程進度,把握工程時間節點,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工作,確保項目進度和質量。3.明確責任,提早介入制定四表合一項目管理制度,梳理工作流程,明確參與四表合一項目工作的人員的職責,提早界定設備使用和維護工作職責。尋求與技術支持單位長期合作,掌握四表合一項目發展動態和技術關鍵,力求工程實施各環節更加科學合理、順暢高效。4.考核制度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建立激勵和獎懲機制,督促各單位按照工程實施計劃把握各項任務的時間節點,保證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