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州獵德大橋水上施工技術方案編制:審核:中港二航局廣州市新光快速路工程獵德大橋項目經理部二 00 六 年 十 月目錄1、工程概況.3 2、鋼箱梁頂推安裝施工布置.5 2.1、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布置.72.2、頂推臨時墩布置.103、錨固跨及鋼箱梁過渡段施工.11 3.1 錨固跨及鋼箱梁過渡段概述.113.2 錨固跨及鋼箱梁過渡段施工支架構造.124、船機設備投入計劃 .14 1、工程概況獵德大橋位于廣州大橋與華南大橋之間,北岸與獵德路相接,南岸與新港東路立交相接,其主橋為獨塔自錨式懸索橋,跨徑組合為47+167+219+47m,全長 480m,雙向六車道設計。自錨式懸索橋上部結構采用鋼
2、箱梁、混凝土箱梁、鋼砼結合箱梁結構形式,箱梁總體布置:47m(預應力混凝土梁錨固跨)+10.8m(預應力混凝土梁段)+364.4m(鋼箱梁)+10.8m(預應力混凝土段)+47m(預應力混凝土梁錨固跨)=480m,采用半漂浮結構體系,在南北岸中墩分別布置縱向阻尼器。主塔處鋼箱梁無支撐。廣州獵德大橋索塔外觀似兩個貝殼狀弧形殼體相扣,高128m,橫向全寬 56m,縱向全寬 9.16m。其橫橋向內外輪廓分別為橢圓組合而成,頂部開孔。外輪廓由兩個橢圓相扣在一起,單肢塔柱橫斷面類似梯形,其兩側輪廓由一段或兩段橢圓組成。橫向全寬9.63m8.13m11.43m,外側寬 2m,設有 1.2m 深、1.2m
3、寬的凹槽似貝殼開口,內設燈光,每當夜幕降臨光線從貝殼中射出,更加突出“珍珠”的光彩奪目的效果。索塔輪廓見圖 1、索塔效果圖。圖 1、索塔效果圖索塔具體結構設計如下:塔高128m,其中主體結構高103m,頂部裝飾高 25m,橋面以上高度為 108.422m。塔底設計高程為2.925m,塔頂設計高程為130.925m。2、鋼箱梁頂推安裝施工布置根據設計圖及有關設計說明,自錨式懸索橋施工順序為首先施工主塔及下部構造鋼箱梁頂推安裝就位,同時鋼箱梁過渡段安裝、錨固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施工 鋼箱梁間實現合攏 安裝主纜 鋼箱梁起頂一定高度 安裝索夾及吊桿并張拉 卸落鋼箱梁至設計標高成橋 橋梁附屬結構施工。鋼箱
4、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布置在北岸。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頂面與梁底豎曲線一致,前端的斜向與墩臺一致。臨時墩的布置跨徑在航道位置采用兩孔60m。具體布置見 圖 2。圖 2 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臨時墩總體布置2.1、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布置鋼箱梁在加工場拼裝場地按設計預拱度整節制造,制造完成后并經預拼,鋼箱梁預拼底面線型為圓曲線,半徑R=9800m.預拼后 24 節下水裝船運輸至工地。考慮適用性和經濟性本橋梁段至少選擇2 艘平板駁裝梁,拖輪拖輸。根據全橋總體施工安排及招標文件要求,自錨式懸索橋加勁鋼箱梁由北向南頂推。在北岸,6 號墩中墩和 7 號墩主塔之間布置鋼箱梁提升、拼裝、頂
5、推平臺。為滿足鋼箱梁吊裝要求,橫跨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布置一臺橋面鋼箱梁提升系統,鋼箱梁提升系統沿橋軸線可在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范圍內行走。該鋼箱梁提升系統為固定吊點鋼箱梁提升系統,采用專用吊具,按吊重200t 設計。為便于鋼箱梁起吊,在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內北部設一24m 跨(與運輸船匹配)船舶停靠區域,鋼箱梁分節段制作好后水運至船舶停靠區域,由鋼箱梁提升系統分段起吊縱移至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南部。鋼箱梁在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南部進行梁段焊接連接,鋼箱梁每完成3 段拼接后進行一次頂推。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設于水中6 號墩與 7 號主墩之間,鋼箱梁拼裝、頂推
6、平臺為沿順橋向布置的2 排鋼管立柱,鋼管立柱橫橋向中心距為16m。鋼管立柱采取1200mm 鉆孔灌注樁基礎,鉆孔灌注樁與 1400 10mm 鋼管立柱連接成整體,鋼管立柱上布置有 3HN600 200 型鋼箱梁,3HN600 200 型鋼箱梁間布置桁架,桁架頂布置木板來形成鋼箱梁焊接、頂推操作平臺。順橋向樁中心位置為鋼箱梁內側縱腹板中心。樁基順橋向中心距布置一般為6m,一側共 7 根,共長 36m 的頂推施工平臺,每次能同時進行三個梁段的拼裝、焊接作業。實際在頂推過程中,為保證頂推線形,將根據監控要求,在平臺上至少擱置一塊梁段,每次僅進行一塊梁段的拼裝、焊接作業。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布置
7、見圖 3。鉆孔樁施工混凝土供應采取商品砼,裝運至運輸船上料斗,后運輸至指定地點。后采取浮吊輔助,導管、大料斗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鉆孔樁鉆孔形成后,多余的泥漿采用專用泥漿運輸船運至政府相關部門指定的地點排放。全橋施工完畢,將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拆除,同時齊泥面對水下鋼護筒進行水下切割拔除。圖 3 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布置2.2、頂推臨時墩布置根據鋼箱梁頂推安裝施工跨徑,及現場施工、航道通航要求,主航道內最大頂推跨度為 60m,含 7 號主墩承臺頂臨時墩,共布置5 組頂推臨時墩。根據滑道布置情況,橫橋向布置兩個單獨的臨時墩。在頂推過程中,臨時墩將產生不平衡水平力,為了保證水中臨時墩安全
8、,根據受力情況在鋼箱梁提升.拼裝.頂推平臺頂、7 號主墩承臺頂、8 號墩承臺頂布置反力座,在反力座及臨時墩間布置鋼絞線,共兩束,每束各 5 根 15.24 鋼絞線,并于鋼絞線一端設P錨,在頂推前實施預拉緊固,以保證臨時墩安全。兩束鋼絞線預拉采用逐級同步張拉,張拉后鋼絞線應不影響通航。除 7 號主墩承臺頂臨時墩,其它單個臨時墩基礎采用4 根1500mm 鉆孔樁基礎,基礎施工前先插打 1750 14mm 的鋼管樁至巖面,鉆孔灌注樁施工完畢 1750 14mm的鋼管樁上部安裝“十”字箱梁樁帽,箱梁樁帽上通過接長 1016 14.6mm 的鋼管立柱至設計標高。1750 14mm 的鋼管樁間采用 630
9、 8mm 鋼管、及節點板連接成整體受力。1016 14.6mm 鋼管立柱之間采用 426 8mm 鋼管、及節點板連接成整體受力。臨時墩構造見 圖 4。7 號主墩承臺頂臨時墩采用在承臺頂安裝1016 14.6mm 鋼管至設計標高。1016 14.6mm 鋼管立柱之間采用 426 8mm 鋼管、及節點板連接成整體受力。101614.6mm 鋼管采取在承臺頂預埋鋼管固定埋件,1016 14.6mm 鋼管焊接固定于預埋件。考慮到珠江該河段已基本封航,在航道上不設防撞樁。鉆孔樁施工混凝土供應采取商品砼,裝運至運輸船上料斗,后運輸至指定地點。后采取浮吊輔助,導管、大料斗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全橋施工完畢,將
10、臨時墩拆除,同時齊泥面對水下鋼護筒進行水下切割拔除。圖 4、臨時墩構造3、錨固跨及鋼箱梁過渡段施工3.1 錨固跨及鋼箱梁過渡段概述自錨式的懸索橋與重力式地錨懸索橋受力大不相同,是一個自平衡的結構體系,錨固跨既承受軸向壓力,又承受上撥力,是全橋質量控制的兩個關鍵之一。橋面系荷載都通過兩個錨固跨傳遞,錨固跨的施工質量尤為重要。主橋梁體采用鋼加勁梁同混凝土加勁梁相結合的組合體系。主跨與副跨的大部分采用扁平鋼箱梁,錨固跨與相接的主副跨各一段采用混凝土梁,鋼砼結合段的長度為2m。混凝土加勁梁高為3.465m,在鋼砼結合段梁體外輪廓與鋼加勁梁統一,底板采用直線與圓弧的結合斷面,大纜錨固結束后梁體采用斜腹板
11、斷面,斜腹板斜率與引橋結構統一。鋼箱梁鋼砼結合段與過渡段(D 類梁段)為一整體,單件重約340 噸,考慮到獵德大橋下游橋梁的通航凈空限制,大型浮吊無法實現進場,將鋼箱梁鋼砼結合段與過渡段聯合體(D 類梁段)分片進場,在現場支架胎膜上拼裝成整體。錨固跨及鋼箱梁過渡段的支架設計考慮了該段全部自重荷載和施工荷載,使得支架強度能夠滿足混凝土一次澆筑完成的要求。3.2 錨固跨及鋼箱梁過渡段施工支架構造錨固跨非加厚段部位的支架基礎、支架、模板布置的設計是按混凝土一次性完成澆筑來進行設計。錨固跨非加厚段部位砼體積大、自重大,該部分的支架采用D630 8mm 的鋼管立柱,鋼管樁采用 DZ-90 振動錘,浮吊輔
12、助打入巖層,立柱布置樁帽作為樁頂支架的支撐點,樁帽頂橫橋方向布置500 1000 鋼箱梁,鋼箱梁頂布置貝雷桁架,貝雷桁架頂布置橫橋向 I25b 工字鋼,工字鋼頂布置I14 順橋向工字鋼,工字鋼頂布置 10mm 鋼板。兩側翼緣板底通過 I25b 工字鋼支承桁架片底模架系統。錨固跨及鋼箱梁過渡段施工支架構造見圖 5。全橋施工完畢,將錨固跨及鋼箱梁過渡段施工支架拆除。圖 5 錨固跨及鋼箱梁過渡段施工支架構造4、船機設備投入計劃機械名稱規格型號總噸位數量使用原因預計進場時間浮吊粵番禺貨2310 552t 起重及運輸2006 年 11 月初機駁300t 至少 2 材料的倒運2006 年 11 月初交通船2 人員的過江交通2006 年 12 月初泥漿駁1 鉆孔泥漿的外運2006 年 11 月中旬平板駁至少 2 橋面鋼箱梁的裝梁2007 年 3 月拖輪至少 1 橋面鋼箱梁的拖運2007 年 3 月